宠文网

我当军爷那些年

宠文网 > 杂文随笔 > 我当军爷那些年

第66章 置气

书籍名:《我当军爷那些年》    作者:孤山拾荒客
    《我当军爷那些年》章节:第66章 置气,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累着了,需要多养上一阵子,你不必看。”胡九彰随口道。
  “不必?”
  李慕云眉心一下锁紧了。
  “你走了这么久,现在看都不许我看一眼了?”
  “这话从何说起啊?”
  胡九彰被问得着实茫然,他朝着李慕云看了又看,只觉得李慕云这反应,实在太过夸张了。如今他人也回来了,伤也都处理妥当,好吃好喝供着,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况且……真要在意,又为何直等到现在才提起?
  都是因为还未倒出空儿吧?因为要与卢盛出去。所以自家家臣的那点伤,便可以拖上一拖。总归他又不是大夫,那伤看与不看,也没什么两样儿。
  想到这儿,胡九彰眼光黯淡下来,口中却不由轻啧一声。
  “别说这个了。这么久没见,这些天……你过得还好?”
  “你这是在转移话题?”
  李慕云的语气中已经带上丝丝怒意。
  “这些天……这些天……”
  他一连深吸过几口气,面上已然惨白着,像是有什么东西哽在喉中,上不来也下不去。
  这些天,他心中的痛苦与煎熬,又要与谁说去?这二十几日,他简直度日如年。每日天没亮,他就跑到城门底下候着,直到夜深才回去。李慕云自己也知道,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可他不知道除此之外,自己还能有什么法子。他在潼关,能说上话的将军,唯独一个卢盛,可卢盛还偏偏没有调兵出关的权力。
  从小到大,他何曾如此茫然无措过?李慕云到底还是个皇族子弟,这样一门心思的牵在一人身上,已经是付诸了他的全部心力。可偏偏,那人却对他的等待毫不在意。如今终于见到了,也是一副好像无事发生过的样子,几句寒暄,都显得平淡无奇。
  李慕云气极,却也怨极了。他拳头攥紧了,只恨不得直接往胡九彰的脑袋上狠敲下去。
  他想听胡九彰说,终于回来了,这些天,很想你。
  可偏偏这家伙……
  李慕云欲哭无泪,他只吐出几个字,就咬紧了下唇一副痛苦至极的模样。胡九彰看着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两个人就这么对视着,气氛都转而变得尴尬了。
  “咳……呃,小白,你是不是太激动?”
  到底还是胡九彰先开了口。他这人,有时候就是太过理智了,特别是对待某些感情上的冲动,他理智得能把人噎死。
  “我激动?”李慕云听他这话,脸都要绿了。但人家到底是涵养了得的贵族公子,心绪再怎么翻涌,真表现到了面上,也不过点滴的言语。
  “好,你不想叫我看是吧?我不看。天色不早了,你快睡吧。”
  李慕云说罢,便转身出了营帐。胡九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反而愈发疑惑了。
  这人……怎么无端生这么大气?
  李慕云走后,胡九彰还真就在心里仔细想了一遍,他自觉对李慕云已经尽心尽力。不说别的,就这双腿,便全是为了他才留的啊。其实早在长安时,胡九彰就想过,如果自己这辈子再走不了路,该怎么办。其实也不能怎么办,无非就是受着呗。高兴也得受,不高兴也得受。
  如今腿是留下来了,军中交代下来的任务,他也拼命给完成了。卢盛之前不是还说,大好的前程就等在他面前嘛。要是连他一个小兵,都能因此受益,就更别提李慕云了。提前祝他一句官运亨通,恐怕都不为过吧?
  这横看竖看,都是形势大好,明明里外都是好的,怎么李慕云还偏要与自己置气?难不成……
  胡九彰想了半天,忽然觉得,李慕云会不会……是为了自己刚刚的不配合,才生气?
  但他很快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这么一点小事,哪里至于生那么大的气,还连营帐都不要待了,非得独个跑到外面去——
  定然不是因为这个。
  可若不是因为这个,那还会是因为什么?
  胡九彰想来想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在铺上躺得久了,也便昏昏睡去。
  他想着第二天一早,李慕云也就该消气了,没想到他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对着的竟还是李慕云的冷脸。
  这一次,要变成胡九彰欲哭无泪了。这好好的,怎么就置上气了呢?且胡九彰甚至不知道,李慕云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与他生这样大的气。
  “要么……要么我还是回兵营那边住吧。”
  吃早点时,胡九彰实在忍不住了。他小心翼翼的冲李慕云开了口,怎知他此话一出,李慕云朝他投来的眼光,都能把他整个人给射穿了。
  胡九彰冷不丁一阵寒颤,慌忙侧过头去。
  “你看……你这儿不是也不方便嘛,还要特地调一个医官过来,扰得你也不自在。”
  “……所以你就想走?”
  李慕云的声音仍是冷的,那音色中还带着微微震颤。他缩在袖中的拳头握紧了,指甲都要跟着嵌到肉里,可这些,他又怎么能让胡九彰知道呢?总归对方的态度都是不温不火的,自己这一颗真心……已不知该往何处安放了。
  “诶,话也不能这么说,我……”
  胡九彰刚要解释,怎知李慕云忽然将手中的筷子拍到桌上,人也在桌案前站起身,几步便走到帐内,背对着胡九彰。
  “你要走便走吧,我不留你。”
  李慕云声音很是决绝,直叫胡九彰心神燥乱。只是,胡九彰不知道的是,这时背过身去的李慕云,其实正在默默流着泪。他看不到那泪水,只觉得心伤,烦躁不安。二人僵持片刻,到头来,胡九彰也撂下筷子。
  不吃也罢。走,这就走!
  胡九彰只觉得这一口气憋得莫名其妙。
  但要真叫他与李慕云当面掰扯开了,他又不想。
  原因很简单,胡九彰就是觉得,自己没有错,况且他已经默默为了李慕云吃了那样多的苦,伤病之中,谁还不能有点小脾气了!
  而如若说,这只是胡九彰一时的气愤,那激动过后,冷静下来的胡九彰,则更不愿主动与李慕云示好了。
  或许在某些事上,胡九彰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但这绝不代表他不能体察人情世故,没有自己的那些小心思。其实在感情上,胡九彰也有着自己的小小坚持。
  与人交往,不单是说话做事那么简单,出身地位,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绕不开的天然分水岭。
  他很想与李慕云对等的交往,但事实却是:他是平民,李慕云是皇孙。
  这就好比李慕云打出生起,用的就是装饰精致的上等瓷器,吃的是庖厨精心烹制的各色美食。而胡九彰呢,他是从小在泥巴地里玩大的,压根没见过好瓷。家里好不容易弄个陶碗,还一摔就碎。而至于食物,烹饪步骤超过三步的,那都跟他没有关系。
  环境塑造人的习惯,养成人的品格,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距,深深刻在骨子里,可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就算李慕云不嫌弃,胡九彰都要自惭形秽,因为他深刻的意识到,自己配不上李慕云。而这样的自卑,只让他自己在心中消化便好,无需再拿到台面上说事。
  除此之外,胡九彰心里,其实也一直存着个疙瘩,总消除不下去。
  那个疙瘩,就叫做“卢盛”。
  胡九彰是着实在意卢盛那小子。他一想到卢盛,就想到“断袖”这两个字,而紧接着,他便不由自主的想象李慕云与卢盛在一起的画面。胡九彰以前对断袖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毕竟在男人堆里待久了,什么事他都听到过一些。
  以往北庭军中,便有断袖的传闻在各个军团间流传。什么某团某队的营房内总有呻吟声在夜半传出,还有什么,在戍堡内找到绘有男人胴体的白画卷轴。凡此种种,都能成为这一群大男人,在茶余饭后用来解闷的谈资。
  胡九彰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但对着李慕云,他就总会不由自主的多想上几分,特别是牵扯到卢盛的部分。他着实见不得,李慕云与卢盛那个准断袖日日腻在一起。
  “诶……这叫什么事啊……”
  胡九彰唉声感叹着。他在伤兵营住了整整半月,期间,他送走了回乡的张芝,和伤势痊愈的赵小羊,这两个兄弟都走了,原本还稍显拥挤的营帐,便只剩下他一个人。
  这半月间,胡九彰未听到过有关李慕云的消息,而李慕云,也再未到这里看过他。一时间,真不知道是胡九彰疏远了李慕云,还是李慕云抛弃了自己的家臣。
  胡九彰的心开始有些慌了,但要叫他主动去问李慕云的近况。他还真是张不开这个嘴。毕竟他这时还不能下地。倘若能走,他怕是早就跑回去了。哪怕就远远看上一眼也好,这样一直憋着,实在不是滋味。
  半月,已经是胡九彰的极限,而李慕云这边,实则也早已经心烦意乱。
  那日一气之下斥走了胡九彰,才不过半日,李慕云就后悔了。他一想到胡九彰那一身的伤,就心痛得不能自己。
  可一番悔恨过后,真要叫他去把胡九彰找回来,他又拉不下这个脸面。
  你心心念念的等着人家,可人家偏生不想你。李慕云长这么大,哪里受过这种委屈,他左右就是心里不痛快,非要叫胡九彰也受过相思之苦,才肯退让开去。
  也就是憋着这一口气,李慕云愣是半个月没与胡九彰见面。他想,都已经过了十几日,那人就算再迟钝,也该好好想想自己了吧?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慕云愣是没等到胡九彰的消息。就好像军中没有这么个人似的,竟一点
  念想都不留给自己。
  李慕云不禁有些慌了。他又担心起胡九彰的伤势,害怕胡九彰是因为伤情恶化,才没法来找自己的。
  想到这儿,李慕云实在憋不住了,他又是悔恨又是自责的,托卢盛从军需官那里弄来了三四味军中少见的名贵补药,还装了一整盒的点心,一早起来,便穿戴整齐,好似要入朝朝见一般,气势汹汹的往伤兵营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