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从1983开始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从1983开始

第226页

书籍名:《从1983开始》    作者:睡觉会变白
    《从1983开始》章节:第226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许非想写的,就是这些客观标准。
…………
《胡同2》火爆荧屏的同时,一场极其重要的会议在京城召开。
《中国电影报》头版头条,以《主旋律?!娱乐片?!》为题,刊登了“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纪要。
说来话长。
1987年,全国开展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活动。
一位姓赵的家伙,从长影厂调到京城,帮助刚上任的电影局长,在全国电影会议上设计口号。
这个口号是: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此乃首次明确提出主旋律的概念。同时还有另一个口号,叫三性统一,即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
是不是很熟悉?因为现在还在用。
当时的背景是,由于第五代崛起,拍了很多实验性的艺术片,结果没人看,慢慢中影就不发行了。
像田壮壮的《鼓书艺人》,拷贝不超过10个。李小珑的《鼓楼情话》,零拷贝。
艺术片卖不出去,各制片厂便大规模创作娱乐片。什么《智斗美女蛇》、《无敌鸳鸯腿》、《东陵大盗》,粗制滥造,但有人看。
电影界的人称之为“娱乐片大潮”。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本次会议召开。领导部门分成两个阵营,唇枪舌战,后来从“艺术片还是娱乐片”,演变成了“主旋律还是娱乐片”。
主旋律赢了。
这个结果,导致今后十几年间,国家都在大力扶持主旋律电影,以至于观影人数直线跳水。
从1979年最高峰的293亿,下降到1991年的144亿,再到1992年的105亿。国营电影院也迅速凋敝。
都是后话,暂不细讲。
…………
“趣味性和分镜差了些,不过电视广告跟平面不同,你第一次独立创作,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好了。”
“有精力的再完善一下,那边要的急,春节过后就想拍摄。”
“别勉强,这样也可以了。”
傍晚,陈小旭从教授家里出来,把厚厚一摞画稿塞进书包。
学校已放了寒假,她还有的忙。教授真给联系了一家洗衣粉厂,乡镇企业,说花俩钱打一广告,又不舍得找大公司做,便跑到学校求助,觉着便宜。
一向如此,某些人极不重视头脑价值,“哎,你学设计的,帮我整个LOGO呗。”
都这种。
别的学生从零开始学理论,小旭反过来,她以前有很多类似广告的经验,甚至完成了一次北海时装秀,等于从实践开始学理论。
速度非常快,经常吃小灶。
她顶着寒风骑车回家,路上熙熙攘攘。今儿小年了,春节气氛浓厚,商场门口都支起摊子,摆着一些散糖、干果、柿饼之类。
她买了一斤柿饼,刚进百花胡同,就被人叫住。
“黛玉!”
居委会大妈从斜侧跑过来,乐呵呵问:“出去玩了?”
“嗯,买了点柿饼,您尝尝?”
“这大冷天的,我牙可受不了,给我个油饼我还能啃两口……”
大妈胡扯了几句,道:“沈霖两口子还住这么,有阵子没见了。”
“他们搬走了。”
“搬走了?那你跟宝钗还住吧?”
“怎么了?”
小旭听这话不对。
“也没什么,别怪我多嘴啊。你们两个大姑娘,住人小伙子家里,虽说是租客,却也不便。以前有同事陪着,那还成,现在就剩你们俩……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可外人不知道啊,你们又是大明星,我是怕人说三道四。”
大妈见她神色,忙道:“我就提个醒,行了,你忙吧。”
“……”
小旭怔了一会,才低着头进院。
院里没人,她顿了顿,推开东屋的门。沈霖两口子月初就搬了,家具什么的还在,可就是空荡冷清。
她脸皮薄,又爱多想,坐在木板床上一动不动,满脑子全是刚才的话。
当初答应搬进来,就是有沈霖打底,能有个说服自己的理由,可现在没了。
“咣啷!”
“咣啷!”
正愣神的功夫,张俪推着车子进门,“快来快来!”
“呀,怎么这么多东西?”
“前阵子发的年货,一直存在单位,今天鼓起勇气搬回来了。”
只见车筐里堆的老高,后座绑着三个纸箱子,车把上还挂着俩袋子。小旭很神奇,“亏你能骑得动,我看看发的什么。”
俩人把年货搬进厨房,一样样翻。
“带鱼,又是带鱼。”
“苹果,又是苹果。”
“柿饼,我刚买了柿饼。”
小旭翻了半天,大为失望,央视也就那点玩意,不比京台强。
(身体状态不好,需要休息。)


第二百六十九章  年关

今儿小年,日子重大。
张桂琴提前打烊,早早回来准备晚饭。她和张俪在厨房里忙活,酸菜白肉,一条冻鱼,两个炒菜,两个凉拼,凑了六道。
她忙着忙着,忽问:“哎,给灶王爷上供了么?”
“没呢。”
“这俩孩子,最大的事儿怎么能忘呢……你别吃了,上供去!”
“哦。”
陈小旭咬着糖瓜,翻出水果蜡烛,凑到一角。墙上贴着灶王爷的画像,前面有桌子,算是供案。
按照老理儿,在小年这天,灶王爷要返回天庭向玉帝禀报该家人的善恶。
所以要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给坐骑备的料。同时还得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不过现代简化很多,陈小旭点好蜡烛,刚要往上摆。张桂琴又喊:“等会等会!差点忘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许非回来让他弄吧。”
陈小旭翻了个白眼,“婶儿,照你这么说,寡妇人家就不过小年了?”
“姨,就图个节日气氛,没必要遵从古训的。”张俪笑道。
“你说你们俩……算了,摆吧摆吧!”
张桂琴懒得吵吵。
饭菜做好不多时,许非也回来了,洗了手坐在桌前,一家人开始晚餐。
老妈还奇怪,问:“你那剧不是播了么?怎么还忙忙叨叨的?”
“不是单位的事,有个记者联系我出本书,我去出版社了。”
“出书?你要出书了?”
“嗯。”
“哎哟!”
老妈开心的不行不行,拍电视剧还差点,出书最直观,而且最体面。
“你准备写什么?”张俪问。
“影视欣赏之类的……”
许非跟俩妹子解释,“就那个《京城青年报》的记者于佳佳,帮我联系的青年出版社。今天跟编辑聊了聊,那边信心不大,让我先在报纸上试试水,开个专栏,一篇一篇发,效果好了再编成集子。
这个影视欣赏,简单说,就是以我个人观点,讲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应该具备哪些要素,然后观众从什么角度去欣赏。”
“你写这东西,容易挨骂的。”张俪道。
“嗯,人家会说你有什么资格来评价?”小旭道。
“写书没有不挨骂的,骂了更好,越骂越火。”
许非迈入新领域,正有劲头的时候,末了问,“哎妈,你明天什么时候走?”
“早上的火车。”
“那我送你。”
“这时候有孝心了?早干嘛去了?”
张桂琴愤愤不平,道:“你要不是我儿子,我吃饱了撑的在这窝一年?我跟她们说好了,29放假,初四上班,上班你去瞅一眼就行。
店里现在生意忙,你最好再招一个,王柏琳那丫头不错,可以当个小头。”
许非听这意思有点奇怪,问:“妈,你打算在家呆多久啊?”
“管你什么事啊?我帮你照看一年了,还不能休息休息?再说你爸也累一年了,我不得陪陪他?”
许老师无言以对,顿了顿又问:“你俩回去么?”
“我来回得十几天,剧组正选演员面试,我手里一大堆事。”
“我那个广告也急,还得修改,再跟厂家对接一下。”
“……”
“……”
“哦。”
………………
次日。
许非在火车站送别母亲,骑着车子前往三环东路附近的华都酒店。这一片在后世叫CBD,也叫燕莎商圈,
华都是个大酒店,82年开业,六层楼。他找到1154房间,是个套房,里面已经挤满了人。
今天是海马影视创作中心成立的日子,请了记者,作家来了六位。其中有张生脸,戴眼镜,头发稀薄,坐轮椅。
此人是参与者之一,叫史铁生。
应该很熟悉了,语文课本上有他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
他插队的时候双腿瘫痪,回京后又得了肾病,98年发展到尿毒症,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十分不易。
今天特意过来,也是为海马壮声势。
“先拍照,先拍照!省的一会没功夫!”
马卫都张罗着,把几人叫到一块拍了张合照,然后自由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