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大唐农圣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圣

第320章 长孙冲的成长

书籍名:《大唐农圣》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大唐农圣》章节:第320章 长孙冲的成长,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李世民的视察固然很重要,但孙享福的本职工作也同样重要,李世民带过来的那些熟手农户,他必须要尽快的分派下去,让他们指导那些不会种植棉花和瓜物的世家农户,管理成苗的修理,虫害,收获等。
收到孙享福要给各家派技术员的消息,几大家毫无意外的又开始争抢起来,纷纷给孙享福开出了优越的条件。
不过,为了让各家都能有个好收成,孙享福只能按照科学的配比给他们分配人手,不过,却是在官方,给这些分派下去的人手里正的身份,也就是说,孙享福借着给各家派农业技术员的机会,将自己的权力,渗入到了世家子对于底层农奴的控制之中。
这种渗入,短期之内,并不会起到什么效果,但是,当有些事情,形成了一个氛围,需要被引爆的时候,他们却是能在关键的时候,做那个火星子。
在衙门里和世家子们开了一上午的会,当孙享福回到自己的府邸,准备向李世民汇报一些情况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李世民在大口大口的享用一碗猴头菇炖鸡汤,同在厅中用餐的还有韦妃,杨妃,以及李承乾,李泰等皇子皇女,显然,他们对这种鲜美的汤羹,都没有什么抵抗力,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吃的大汗淋漓,也不肯停嘴。
这一幕,让孙享福悔不当初,只恨自己没有早些将府上的好东西都藏起来,现在这些东西估计是渣都不剩了。
待得诸人用餐完毕,各自回房之后,孙享福才对李世民道,“陛下,今天您如果没有视察计划的话,可以抽点时间会见高昌国的麴智盛了。”
“怎么个章程?”
“黑脸臣已经唱过了,您只要去唱红脸就好,具体,您看看这个之后,臣再给您说。”
孙享福将一份泰安城的发展计划交给李世民,由于他写的都是大白话,李世民很快就看完了。
“嗯,甚好,朕得知你的发展战略之后,派许敬宗此人来做未来的泰安刺史,正是有这样的打算,你且细细给朕说说吧!”
“许刺史其人多智,善机巧,让他主政泰安城,却是恰得其用,最近他跟臣的幕僚唐奉义一直泡在善阳的各大工坊之中,对各种工业生产的套路,上手很快,到时候泰安城的工业发展起来,一定会带动伊,吾,庭,西等四州之地的发展。”
孙享福选择的泰安城的位置很巧妙,他将是安北大都护府最西边的一座城池,距离李世民新设的四州,直线距离不超过八百里距离,近些的,像伊州,和庭州,不过四五百里距离,快马一两日可达。
新设的四州的人口都不多,更适合当前沿的战略防线,只要守住了这条防线,大唐在玉门关外就有了上千里的战略纵深,这千里之地,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多了,因为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比后世好,这里现在有很多地方都适合耕种放牧,并非像后世那样,全部是荒漠或戈壁滩。
而孙享福要在这条防线后面,打造一个大型的商品输出端,却是战略意义十足,因为,这里离西域诸国的距离,比离善阳还近,一旦它建成,那么西域诸国的商人,一年可以从这里向国内走两到三次货,到时候商贸的发达,必定会拉动泰安,以及前沿四州的经济的。
要知道,从此时大唐版图的最西边,走到处于中部的善阳,差不多快有五千里远了,而往返一次的话,就是一万多里,这可是差不多三个月的路程,西域的胡商,每年就是将很多时间浪费在了这个路程上面。
如果,直接在离他们较近的位置,建设一座工业产出城池,那么,对于大唐和西域诸国来说,都是一个大大的福音。
可在距离善阳五千里之外的地方建一座城,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要砸不少钱的,人力,更是需要就近向高昌国,龟兹国吸取,安北大都护府现在能够支持泰安城发展的,顶多也就是回纥部臣服过来的那些牧民,总数十来万左右,这还是因为他们原本放牧的区域,离那里比较近。
如何从高昌国吸取民力,这就要看李世民这个红脸的手段了。
孙享福给李世民提的建议是,以施恩和利诱的方式,让他们心甘心愿的为泰安城的建设出力,等泰安城真的建设起来了,他们就知道什么叫自己挖坑自己埋了,它分分钟能彻底击垮高昌国的经济。
对于李世民的办事能力,孙享福是十分放心的,讲完自己该讲的事情,孙享福就告退了,正准备派人去通知麴智盛来见,却发现长孙冲从外面进了自家大门,而且,看上去很有点不爽。
“怎么了你这是?”
“你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吗?”
“当然了,陛下要派那个张行成去做定襄城的刺史,让我回来给你当长史,顺便管太子。”
“怎么地,你现在都舍不得定襄城了?”
“当然,我在哪里努力了一年多,眼看着新城就要建设起来了,这个时候把我调回来······”
“仅仅是因为新城快要建设起来了么?”
“也不是,你应该也知道,在那些牧民百姓感激,崇拜的目光中活着,也是很爽的。”
闻言,孙享福点了点头笑道,“嗯,现在的你,绝对有资格做一州刺史了,放心吧!教你一个办法,可以让陛下正式任命你为定襄刺史。”
长孙冲闻言,面色一喜,急促的追问道,“什么办法?”
“很简单,把你在定襄的施政手法,以及与定襄城的牧民百姓相处的点点滴滴,真实的情况,全部讲给陛下听,陛下是明君,知道该怎么做的。”
闻言,长孙冲却是有些忐忑道,“真的要讲吗?我怕讲完,陛下更加不会让我继续留在定襄了。”
“放心吧!直管讲,正好,我可以给你拖延点时间,快去吧!”
既然长孙冲有事情要跟李世民说,孙享福就不着急派人去通知麴智盛了,反而去了军营中,让郭破派骑兵到草原上看情况,迎接室韦,靺鞨,等部的首领进城,根据估算的路程,明天他们差不多就到了,而这个阅兵仪式是什么章程,孙享福还要先跟他们说一说。
孙府客厅之中,长孙冲给李世民见礼之后,被赐了坐,他言明了有政事要跟李世民谈,那么李世民就只好耐住性子先听听了。
“陛下,定襄城现在有从草原各地收拢,以及从善阳分流过来的牧民共十四万户,约三十五万人口,臣一到善阳,就被孙正明打发去治理定襄了,到如今,也已经有一年多了。”
“嗯,孙正明既然将三十五万人口交给了你,想必你在定襄,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吧!”
“和孙正明比起来,算不得什么成绩,不过,臣也做的不差,现在定襄有开好的田地二百多万亩,圈养的牛羊共八十余万头,放养的牛羊五十余万头,马,十五万匹以上,除了自身食用或留种的之外,今年可以向朝廷提供三十万羊,十万头牦牛,三万匹驯熟的战马,以后每年都会递增。”
李世民闻言,有些意外的点了点头道,“确实做的不差,朕原本只是想让你跟着孙正明学些新的政务管理的,想不到,你这么快就做出了成绩,说吧!想要朕给你什么赏赐。”
“那个,臣想要继续在定襄主政,最多两年,臣有把握,把定襄发展成一个和善阳差不多的城池。”
“嚯,志气还不小啊!”李世民闻言,虽然赞了一句,却是一脸不相信的看向了长孙冲。
“陛下,臣敢放这样的豪言,是有根据的,我定襄城的百姓,虽然全部都是胡人,但他们都比较听臣的话,因为是臣带领他们,将一间间供牛羊过冬的暖棚搭建起来,教他们使用新式的割草车,囤积草料,教他们用发酵的草饲料喂养牛羊,请医师为他们诊治疾病······
帮他们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春耕之后,新城的城墙就快建设完毕了,入冬以前,许多砖瓦房屋,道路,都会修建好,差不多就和去年初的善阳一样······”
定襄城的发展,可以说是站立在了善阳的肩膀上的,有善阳各方面的支持,它会比善阳建立的时候,更加的顺利。
长孙冲被孙享福那套当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毒到了,而且还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他给所有聚拢到定襄的牧民百姓做了一年多的保姆,从生产,到生活,各方面帮那些牧民百姓解决问题,这样的官,那些牧民百姓不喜欢才怪。
李世民听长孙冲噼里啪啦的一通讲解,顿时对定襄城从一座破城,怎么演变成一个焕发勃勃生机,即将走向辉煌的新城的全部过程都了解了。
在他看来,长孙冲这一年多的经历,就应该是大唐所有官员的一个管理地方的典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了那些原本并不属于大唐的化外之民,使其归心,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等长孙冲将自己在定襄施政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构想全部说出来之后,李世民愣神了好久,最终道,“冲儿,你长大了,已经足以主政一方,朕不能因为要让你照顾承乾,而使国家失去一个栋梁,你就继续在定襄城留任吧!过一段时间,朕会去定襄城看一看的,到时候,会正式任命你为定襄刺史。”
“臣,臣多谢陛下。”长孙冲如释重负,大喜道。
“嗯,你先下去吧!朕马上要召见高昌国王子。”
李世民朝他挥了挥手,长孙冲行礼退下后,内侍没有马上过来通报麴智盛请见,李世民正好就长孙冲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反思了一下下。
怎么能够让当官的,像长孙冲一样,一心想着为百姓服务?
或许,朝廷的政绩考评制度,也应该改一改了,不能够不出乱子就有功,不能够完成税收任务就有功,应该以增长量和开发出来的新产业数量,以及百姓的人均收入来做评比,简单了来说,就是逼官员们去抓生产,抓民生,富民。
才到善阳一天多的时间,李世民就又发现了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么改下去,怕是最终要将沿袭前隋的那些政治制度,全部都改个精光才罢休。


有一些话,跟大家说说

今天上限免,很开心,收藏开始飞速飙升了,谢谢大家,也欢迎所有的读者对于本书的品鉴,发言。
历史小说的路子本来就很窄,尤其是像在下这本书,没有写系统,或者超级大金手指的文,剧情上,有一些位置,稍微夸张一点点,这是网络小说必须要有一些手法,制造爽点嘛!希望大家能理解,E神的歌里面都唱过“不浮夸你看吗?”
当然,其实于作品本身而言,在下是希望有更多考究党,能挑出毛病,发发言的,因为这样能涨读者,或者在下的知识。
不写书不知道,一写书,就发现网友们个个都是人才,不仅长的帅,知识还丰富到令在下仰望。
不过,还是有少部分读者,读的历史比较片面,下面,就几个点,在下解释一下。
第一点,关于主角夫妇唱戏的事情,这个设计,是剧情须要,因为在下这本书,不是讲的杀杀杀,而是讲融合文化,主角对于所有人,包括少数民族,施展农业技术教化,最终成圣。
唱戏,是一种宣传文化的手段,敦煌壁画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唐初的场景,数百乐师,场面浩大的演奏,唐太宗定音律,弘扬华夏文化,也是用了这样的手段。
所以,主角稍微夸张一点的。将这个点利用起来,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它在当时对外国人的冲击,就像现代的外国电影,歌曲,棒子国的偶像剧,给我们国人带来的外国文化冲击一样。
至于有人说什么戏子是妓女啊!乐师没地位,是贱籍啊!广大书友们请原谅这些孩子们,他们只是生在了明清电视剧超多的现代,缺乏一些比较不受关注的历史知识。
那么,在下用自己微薄的历史知识,给大家稍微普及一下,说的对不对,大家都不要喷,因为每个人看历史的角度都不一样,这只是在下看到的一些比较片面的资料,得到的一个比较片面的结果。
在初唐,教坊司,是礼部的一个部门,管理宫廷乐师,相信‘礼崩乐坏’这个词大家都知道吧!所以,‘乐’在当时是比较神圣的东西,不是谁,都可以胡乱演奏的,正常人,能把神圣的东西,交给最为低贱的人来做吗?
在下认为不可能,在那时,只有官宦子弟,才有玩‘乐’器的资格,所以,在唐初,是不存在歧视乐工,戏子,这个职业的,甚至,很多在明清时期所谓的贱业,在当时社会,都不被歧视,因为那个时候,胡风,武风,是主流。
而有时被交由礼部处置的犯官之后,多数也是教他们学习伺候人的礼仪,并不是教他们做什么皮肉生意,成为妓女什么的。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到一点,文化人只占这个时期的社会很小的一部分,唐初的识字率连一成都不到,真正读经典要义的文化人,连半成都没有,不可能是社会主流,所以,儒家的一些思想被曲解后,认定的一些卑贱的东西,在唐初,并没有被社会普及,接受。首先,你儒家思想都还没有普及呢!
唐太宗废除了隋文帝定下的一些关于‘礼’‘乐’的规定,才使得大唐的文化宣传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关于乐师,戏子的地位,在初唐时期,至少在唐玄宗以前的时期有多么高,其实有很多诗词可以为证,最出名的有杜甫,李瑞,写的诗,
杜甫写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一个官员,在王公贵族的府上经常看到李龟年被奉为座上宾,李龟年就是一个宫廷乐工,最后一个‘君’可不是官员称赞低贱人用的字眼,可见,李龟年的身份地位,在当时,绝对是不低的。
李瑞的《赠李龟年》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风流随故事,笑语合新声。’
可见,当时,乐曲,在社会上的流传度,是非常广泛的。‘多知旧曲名’嘛!
还有许多,就不一一赘述的。
在下认为,这个行业的身份逐渐开始变的卑贱,是从中晚唐开始的,因为那个时候,读书人开始多了起来,一些儒家思想被扭曲,然后,还得到了普及。慢慢的到了北宋时期都还好,到了南宋开始,就开始一落千丈了,到明清时期,就是大家普遍所知道的,这个职业,成为了官妓,青楼女子的兼职。
第二点,是吃鲤鱼的事情,史书上,是没有明确记载的,至少唐初应该是没有这样的律法规定的,但,姓氏避讳,是确实存在的,所以,在下只能模糊化处理,现代社会还禁止那什么娼呢!你知道大城市里,一条街道最多的场所是什么吗?桑拿浴足大保健,具体里面有些什么服务,老司机都知道。
第三点,是剽窃诗文的事情,这一点,在下已经尽量,非常,比较谨慎的处理了,有时候小剽窃一下,能够给在这方面知识短缺的朋友,普及一些知识,在下认为,还是可以的。
最后一点,还是在下之前在章节末尾说过的,这只是一本胡编出来的网络小说,认真你就输了,请读者们稍微摆正心态,你来看书,是来娱乐,找快乐的,而找快乐的人,就会得到快乐,找气受的,就只能伤肝伤肺了。
因为在下是零级马甲,不能在书评区回复读者,对于那些没有粉丝级别,专爱喷的游票,在下也是从来都不理会,所以,他们喷呀喷呀的,自己也就沉了,可能会因此流失一些读者,不过在下也没有把所有读者都留下来看书的自信,能留下来看的,都是和在下三观相合,与在下有缘分的。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最后,感谢大家对于在下的支持,九十度鞠躬致谢。
还要特别感谢本书的编辑徐老师,可能像我这么笨的作者,他很久都没有碰到过了,连书单是什么,分卷怎么搞都要去问他,估计把他问的笑喷了。在下保证,以后不问了,就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修炼功力。
祝所有读者,限免期,看的爽快,在下码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