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第92章 饱餐一顿

书籍名:《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作者:炸毛的猫咪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章节:第92章 饱餐一顿,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二弟妹不太舒服,在房间里休息呢?”李春花道。
  “嗯,今天分了粮你也别煮太稀,吃干点吧。”赵母吩咐道。
  “嗯好。”李春花又去拿多几根番薯出来洗。
  赵母就回到房间拿出她放钱的小盒子,从脖子里拉出钥匙打开小盒子。
  这是她存钱的地方。
  里面零零散散的一堆钱,几卷大团结,还有一些一块一毛一分的零零散散看起来很多,其实一共加起来就是七百八十六块六分钱。
  用过之后赵母每次用都有认认真真数过的,里面有多少她一清二楚。
  把收到的钱都放进去,重新整理了一下。
  再拿出几张一毛,再拿一些一分一分的出来,一共两块钱。
  这次分钱,她打算两家各给五毛钱花。
  剩下的拿去买斤肉回来吃,秋收完了,必须得吃点肉补补,分了了粮分了钱,也得庆祝庆祝。
  今年大丰收,分到的钱比往年多了些。
  拿着钱出来,李春花已经煮好饭在摆桌了。
  赵母就大声的叫到“吃饭了。”
  院子里的孩子一个个自觉的去洗手坐上饭桌。
  李春花摆好桌就进去叫赵大柱出来了。
  所有人都上桌之后,二房两口子才磨叽磨叽的出来。
  李来弟眼睛都有点哭肿了,赵母倒是看出来了,不过呢?老二家是什么德行,她也知道,就什么都没问。
  今天分完粮,就煮多了点粮食,赵母也没分饭,一大锅上来,爱吃多少吃多少?
  管够。
  当然也就一顿舍得这样吃。
  虽然这一顿没有肉,但是能吃饱也算是丰富的了。
  大家都对这一餐特别满意。
  吃完饭,赵母就拿出那零零散散的两块钱,放在桌上。
  大家都盯着桌面上的钱,李春花,李来弟都期待等着赵母给她们点钱花。
  其实嫁进来赵家还算好的,村里可没几户人家没分家婆婆有给零花钱的。
  这老赵家就有,每年分完粮,婆婆都会给她们几毛钱当零花钱。
  村子里的人可羡慕李春花李来弟两人了。
  还没分家就有小金库,谁不羡慕。
  “咳咳。”赵母清了清喉咙道“今年呢咱们家一年的工分还是不错的,所以给你们每房一人五毛钱零花钱。”
  赵母数出两份五毛钱分别递给李春花和李来弟。
  李春花接过去就笑着道“谢谢娘。”
  李来弟也跟着道“谢谢娘。”
  李来弟口中虽然说着谢谢,但脸上的表情却一点都没看错感谢地意思。
  李来弟觉得赵母还真抠,这三年都是发五毛钱,她还以为今年能有一块钱呢?
  赵母也知道李来弟这人,无论你给她多少都不会满足的,哪怕全给了,也会嫌少。
  所以根本不在乎她怎么想,爱要不要。
  不要的话还给她最好。
  拿着剩下的一块钱,还有肉票,赵母就在李来弟的注视下递给了赵大柱。
  “老大,明天你一大早去县城买斤肉回来,让大家也沾沾荤。”赵母道。
  “好的,娘。”赵大柱接过钱道。
  “耶,明天有肉吃咯。”一群听见的孩子高兴的跳了起来。
  赵父一旁看着这群高兴的孩子对着赵母道。
  “老婆子,拿多一块钱出来买多一斤吧,最近大家也都辛苦了。”
  “一斤还不够吃啊,一人有个一两块肉沾沾荤也就行了,还想吃肉吃到饱啊?”
  赵母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回房拿了一块钱还有肉票出来递给赵大柱。
  还叮嘱的道“记得早点去,买肥点的肉,知道不。”
  这时候公认的最好的肉就是大肥肉,油多嘛。
  “娘,我知道了。”赵大柱点头道。
  “明天呢?大家都休息,老大家的你明天洗完衣服就记得过去帮老三家的煮饭啊,老大买完肉就回来就和二柱过去帮忙建房子,知道不?
  老二家的你就负责带好四妮,看着家里一群娃,还有负责家里的饭,肉你不用动,我回来会煮的。”
  赵母一一安排着明天家里的事,明天家里买肉。当然她要亲自下厨的,李春花要过去帮忙煮饭,肉给李来弟做的话,她怕还没上饭桌就没了。
  所以只能她来做。
  “知道了娘。”大家道。
  赵父听着老伴的安排并没有出声,在家里几乎都是赵母安排事情,除非他觉得不妥才会出声的。
  李来弟虽然不满婆婆像防贼一样防着她,但是也不敢说什么,毕竟明天她还想吃肉。
  要是今天把婆婆得罪了,明天肉肯定没她份。
  “老大,趁着现在天没黑,你去一趟狗子家看看他明天能不能过去帮忙建房子了。”赵父就道。
  这是雷子之前就告诉他,秋收过后赵狗子也是要过来帮忙建房的。
  一个月十二块,这是赵父赵大柱赵二柱都知道的事。
  “好,我过去问问他。”赵大柱道。
  “老婆子你也要记下来,哪些人从哪天开始过来帮忙的,多少天都要记下来,到时一个月好算钱。”赵父又道。
  “嗯,我知道,我会记清楚的。”算钱这事必须记清楚了,免得多发了,赵母对这事可上心了。
  要是发多了,那可都是她小儿子的钱。
  “不止狗子的,大柱,二柱,赵民的也得记上才行,吴叔那边不用,我每天都有去看的,没错的,都有十五人在干活。”
  这些天虽说秋收,但是他每天上工,收工,或者途中去上厕所,都有去看看,人数是没问题的。
  “老大和老二的就不用记了吧?”赵母道,要是记那么多的,她还得找个小本本来记才行。
  虽然很多字她不会,但是数字还是会的。要是要记就直接每人写个画个小日记打勾勾就行。
  阿拉伯数字三位数以内的她还是会的。
  “当然要记清楚,不是说了吗亲兄弟明算账,你不记清楚到时老三家的怎么发钱啊。”赵父道。
  特别是到时还要上工锄地,种菜,浇水,除草什么的,肯定有哪天没办法去建房子的,那还不得记清楚点吗?
  万一没够一个月,又没记清楚数,让老三家的怎么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