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复秦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复秦

第二百六十五章 救人

书籍名:《复秦》    作者:一笑一枯荣
    《复秦》章节:第二百六十五章 救人,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春阳正浓,万千金光自苍穹洒下,眯眼仰望引起无数的遐思,七彩的光线在眼缝中闪闪发光。童稚的唇角上翘,任由头上的发鬓在微风中微颤。感受着太阳的温暖,童稚的脸上写满了喜意,张嘴回味了那瞬间的美好,眼皮慢慢的张开。
  “哗!”
  一张渔网从天而降,在河面上划起一圈圈波纹。童稚弯腰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子,“嘣”的一声扔到了河边,捕鱼的老翁转身回望,童稚挥舞着双臂蹦蹦跳跳的跑来,张口叫道:“太公!”
  老翁身穿一身淡棕色麻衣,头上带着蓼竹叶编织成的箬笠,腰间绑着竹篾条织成的巴篓(既鱼篓),手里牵着渔网的长绳,站在一颗浑身焦黄的老树桩旁,远远看去,就像两根老树桩。
  老翁将食指竖在嘴边,小声的责备道:“小声点,别把鱼吓跑了!”
  童稚蹦到老翁身旁,睁大眼睛问道:“都被网住还怕它跑么?”
  老翁咧嘴一笑,用手指在童稚的脑门上轻点,说道:“小鬼灵精,这次说不定是条大鱼,你大声说话它就用力挣扎,说不定还会把渔网挣破呢?到时候没有吃饭的家伙,你就跟着太公一起喝西北风吧!”
  童稚眼睛一转,咬着手指问道:“西北风怎么喝呢?灌进肚子不会死吗?”
  老翁用手在童稚的头顶拍了拍,详装凶恶的样子朝童稚说道:“一边去,太公收网了!”
  童稚并着腿跳到了老树桩下,一蹦一跳的跟蛤蟆似的。老翁笑了笑,用嘴在手掌心吐了两口啜液,双手一撮,就准备收网。手一用力,老翁就感觉到有所不对,莫非网被河下面什么东西给网住了?
  老翁弯下腰,将绳子放低了拉拉,网在水中纹丝不动,老翁不敢用力,向左边试了试,还是拉不起。老翁转身朝小儿唤道:“网被挂住了,太公要下河去,你将太公的衣服抱着,小心别弄脏了!”
  小儿跑过来点点头,老翁左右看着没人,就将衣服全脱了,露出了瘦骨嶙峋的身子,轻脚轻手的下了水。小儿站在岸边好奇的看着,看着太公的脑袋在水面上时沉时没,没过一会,老翁嘭的一声钻出水面,深深呼吸了两下,一脸晦气的叫道:“不知道哪淹死的死鬼,被渔网网住了!真倒霉!”
  小儿“哎呀”叫了一声,睁大眼睛说道:“那太公赶快把他捞起来,说不定没死呢!”
  老翁“呸”了一声,没好气的说道:“都沉水底了,还没死?”
  小儿又道:“也捞起来吧!不然我们的渔网也捞不起了!”
  老翁听这话有理,点了点头又钻进了水里,没过多久,老翁就连着渔网将一个死人拖上了岸,祖孙一起用力才将那个死人捞起,拉到岸上后老翁瘫坐在地上大口的喘气。小儿蹲在死人面前瞅了瞅,没过一会就站了起来,拉着老翁的手臂说道:“太公,那个人身上穿着的是什么啊!”
  老翁没好气的说道:“铠甲!起码二三十斤重呢!要不是在水中,我也拖不起他!”
  言毕,老翁蹲在死者面前仔细打量。瘫在地上的死者约摸三四十岁,全身泡得乏白,脸部有些水肿,鼻孔、嘴巴、耳朵都在往外溢水,他穿戴着如鱼鳞一般的密铠,内衬的衣服为黑色,用手一摸就感觉得出是上好的绢布。老翁也识得好歹,看这人身上这幅鳞甲就不是普通的士卒能穿戴的,看样子这个死者肯定是个将军。
  老翁站了起来,对小儿说道:“你在这玩会,太公去将网给取回来织好。”
  小儿听话的点点头,看到老翁下水之后,他就从地上捡起石子往水里扔,扔了两颗后又没劲了,小儿百般无聊的蹲在死者面前。他年纪虽小,却也不怕这死人,他先用手指碰了碰死者的臂膀,见没什么反应就放开了手脚。
  “嘻嘻!咋不动呢?”小儿用石子扔它,玩得不亦乐乎。
  过了一会,小儿从柳树上折了一个柳鞭,挥舞着赶死者起来,可惜死者依旧不动,小儿一拍脑袋,恍然大悟:“你已经死了!”
  小儿在尸体边玩弄,没过一会,他突然间看见死者的衣缝间有什么东西在发光,他小心翼翼的伸出手,将那东西从死者的怀里摸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块玉石雕刻的印绶。小儿挥舞着印绶大声的朝爷爷喊道:“太公,我摸到了好东西!”
  老翁靠在岸边织网,听闻小儿的声音,他转过身问道:“什么东西?”
  小儿兴奋的叫道:“太公,是块玉!”
  言毕,就蹦蹦跳跳的跑到了老翁身边,将手中的印绶交给了老翁,老翁接过印绶一看,见上面扭扭曲曲的不知道刻的啥玩意,他问道:“哪来的?”
  小儿用说朝死者身上一指,答道:“死人身上捡到的!”
  老翁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脸色变得有些搵怒,他责备小儿道:“怎么能从亡者身上摸东西?更何况那是我们秦国的将军!”
  说完,老翁将小儿横抱了过来,放在膝盖上,抡起手掌在小儿的屁股上狠狠的打了几巴掌,小儿哇的一声就哭了。老翁将小儿倒转定在了地上,用手点着他的脑门说道:“乖乖的站在这,哪也不许去!”
  老翁拿着印绶走到了死者身边,屈膝跪下,诚心拜道:“这位将军,小儿无知冒犯了您,您千万别怪他!您沉尸江中,想必也是力战而亡,我一定帮您掘好坟墓,让您入土为安。”
  言罢,又拜了拜。将手里的印绶放回死者的身上,他刚站起来,小儿又叫道:“太公,河里!河里有人!”
  老翁用眼在江面一扫,哪有半个人影?他大声责备道:“你还学会骗人了?哪来的人啊?”
  小儿急忙招手,大声说道:“您快过来!”
  老翁将信将疑,但还是走了过去,小儿牵着老翁的手,指着旁边的杨柳说道:“太公您看!”
  杨柳树下,漂浮着一根木桩,隐在绿茵之中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到。老翁靠拢了两步,伸着脖子一看,那木桩之上果然趴着个人!老翁赤着脚跑了过去,分开了柳枝,钻进了水里。他几沉之下就钻到了那木桩之边,透出水面一看,木桩之上趴着的人纹丝不动。老翁将那人的头发分开,用手指在他鼻孔上一试,顿时喜道:“这人还有气!”
  他刚想将那人从木桩上扯下,左手碰在那人背上陡然一惊,那人的背部上面还插着一根箭!老翁想道:“我要是这么将他抱下来,碰到箭杆,他是必死无疑啊!”
  老翁摇了摇头,觉得不能这么做,他爬上了岸,朝小儿说道:“彦儿,快去喊你子车(读音作zǐjū)景哥哥过来!”
  “好!”小儿点头答应,迈开小腿直往上游跑去。
  过了没多久,小溪边就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小儿坐在子车景肩膀上,伸手叫道:景哥哥来了!
  子车景三步当成两步奔至,走到了老翁面前气息稳定面色不改,弯腰将小儿放在地上,这才向老翁问道:“叔翁,有什么事?”
  子车景直起腰,与老翁一比,足足比老翁高了一个头,他身穿淡蓝色衣、头戴一片毡巾,身躯凛凛,相貌堂堂。其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腰细肩宽。人虽年轻,一看就知道非寻常之辈。
  老翁喜道:“景儿来得好,你过来看。”
  老翁带着子车景来到杨柳树下,手指木桩上的那人说道:“我将才下去试探了一下鼻息,他还没死。不过背上插着一支箭,正中背心。箭簇深入肉体,不留神使箭杆晃动带动箭簇,这人便有性命之忧!”
  子车景双眉一皱,说道:“我下去看看!”
  言毕,急忙脱衣,只穿薄裤入水。子车景沉入水底,几个呼吸就钻到了木桩边,他左右一看顿时有了注意,遂扬声高叫:“叔翁,你将杨柳分开,我推着木桩靠岸!”
  老翁闻言喜道:“好!”
  等老翁分开了杨柳,子车景便推着木桩向岸边靠拢。子车景在水里一手推桩一手扶人,防止这人从水里掉下去。而他自己仅凭双足踩水就踩过了这四丈之地。等木桩靠岸,老翁也下了水,小心的将木桩扶住。老翁弯腰招呼子车景,准备将伤者抬上岸。子车景止道:“不妥!必须将箭杆砍掉,不然箭杆晃动,他还是会死!”
  言毕,他爬上了岸,从衣堆里摸出了一柄短剑。用短剑在箭支上试了试,犹豫了半响还是无法下手。他摇头说道:“我这柄短剑不甚锋利,这长箭杆用上好的硬木制作,又反复刷过几遍桐油大漆,锃亮光滑,寻常刀剑根本难以着力!唉!”
  正当二人无计可施的时候,彦儿用手指着那人的腰间,叫道:“景哥哥,这人身上有剑!”
  “是吗?”子车景摸到那人身侧,用手一摸,果真有一柄长剑。他用短刃小心将那人的腰带割断,取下了长剑,拔出一看,只听得“呛”的一声,长剑出鞘光寒夺目,子车景喜道:“好剑!”
  子车景拔出宝剑,口中祝道:“宝剑啊宝剑,若你真有灵性,那就救你主人一命吧!”
  说完,凝神定力,扬起宝剑轻轻一挥,只见一道光芒闪烁——剑刃尚未触及,箭杆已被剑气悄无声息的切断!子车景左手疾伸,凌空抓住断开的箭杆,再看那人,竟是丝毫没有察觉。子车景长吁一声,不禁额头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