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我的历史聊天群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历史聊天群

第210章 非同一般

书籍名:《我的历史聊天群》    作者:一缕烟丝
    《我的历史聊天群》章节:第210章 非同一般,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顺天院,操场,正在举行开院典礼。
        一千百多学员端着板凳坐在操场上,学院领导,博士,教谕以及官员,贵宾等坐在前面。
        学员多只能坐木制板凳,前方的人坐椅子还有讲桌,上面放着茶水。
        大明王王宇正在前方的讲台上,为顺天院开院典礼宣祝贺词。
        一套官方的话语结束后,大明王王宇,正声道:
        “顺天院是华夏帝国第一院,更是最高学府。在这里,求学者可获得最丰富的学识……学院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为华夏帝国培养人才……本王作为华夏帝国的大明王,现在更是顺天院的名誉祭酒,会时常到院查看……希望从院走出去的学员,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
        听到大明王王宇亲口承认是顺天院的名誉祭酒,下方的学员们为之一振。
        可见大明王十分重视顺天院,他们未来出人头地的机会将更大。
        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
        许多学员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明王王宇,刚开始就被他的短头发和一身现代世界的穿扮惊住了。
        王宇的装扮显得鹤立鸡群,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不过,熟悉的人,都早已习以为常了。在京城的人,更是麻木了。
        一开始,王宇只是短发,还穿着长袍,但后来感觉不自在,就换成现代世界的装扮。
        最开始,世人肯定不能接受,因为这与传统思想习俗完全不同,可以说是离经叛道。
        奈何,大明王王宇是华夏帝国的开创者,吴三桂,王永吉等人手握重兵却对他忠心耿耿。
        碍于王宇的威严,尽管他的装扮饱受世人非议,但也只是个人习惯,别人拿他没办法。
        久而久之,王宇身边的人习惯了,世人也开始麻木了……最终成了茶饭后的笑谈。
        当然,也有模仿王宇装扮的人,但只是少数。
        最重要的是,作为华夏帝国的王,王宇并没有要求别人跟他一样装扮,不会影响他人的利益。
        “这就是大明王吗?……好特别!”
        “虽然因为到顺天院才来京城不久,但多少听闻过大明王的传闻:短发,衣着怪诞,座驾汽车……”
        “现在是王,以后便是华夏帝国的皇帝了吧?”
        ……
        学员们,有的相互低声交谈,有的心里想法很多。
        今天,翰林院也有不少人受邀前来。
        冯萱萱,谭敏,唐柔柔,宋钰瑛,徐秀等五个女子被点名邀请前来。
        她们到来,就是要让顺天院的学员,尤其是女学员知道:作为女子,一样了不起,可以科举出仕为官。
        翰林院的人所坐的位置靠近最前面的顺天院学员们,其冯萱萱,宋钰瑛,徐秀,谭敏,唐柔柔等五人直接挨着院的女学员们。
        听见旁边的女学员在小声谈论着大明王王宇,性格大大咧咧的徐秀插话道:
        “你们也觉得大明王与众不同吧?”
        周围的女学员突然不说话,纷纷看着徐秀等人。
        从徐秀她们的穿着,尤其是坐的是座椅,还有茶水,就知道她们身份不一样。
        于是,女学员们担心话从口出,这可是议论大明王,要是被传出去,不知道会不会有麻烦。
        “不用担心。”
        徐秀猜到了女学员们的顾忌,笑着道:“大明王非同一般,只要不故意诋毁,是不会有事的。”
        顿了顿,觉得这些女学员们一些人将来可能科考去官场,可以交流一番。
        又说道:“对了,告诉你们一些秘密。”
        说着,徐秀对着宋钰瑛,冯萱萱,唐柔柔,谭敏等人笑了笑,又转向女学员们,道:
        “我们五人,可都是第一次科举举的进士,现在在翰林院,下个月就会走马上任,为官一方。”
        女学员们瞪大眼睛。
        “你们……原来是你们!”
        有人眼放光,一脸崇拜,激动道:“我只道你们,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唯一举的五个女子进士。”
        “我也知道你们!”
        “因为你们的事迹,家里才允许我来顺天院的。”
        “女子做官是什么感觉?”
        “做官容不容易?”
        “没想到我们女子也能为官!”
        ……
        许多女学员很是惊讶。天价抢婚:错惹亿万老公
        虽然这次顺天院一千百多学员,只有几十名女学员。
        但她们之所以报考顺天院,受徐秀她们五人的事迹影响很大。
        徐秀,冯萱萱,宋钰瑛,谭敏,唐柔柔五人的成功,打破了传统禁锢,让天下的女子看到希望。
        “这还要感谢大明王。”
        徐秀说道:“大明王允许我们女子参加科考,并且一视同仁,不然即使我等再有学识,也不可能举,更别提出仕为官……”
        抬手指着宋钰瑛,笑着道:“她就是宋钰瑛,上次科举的探花,厉害吧!”
        “宋钰瑛,探花!”
        宋钰瑛的名气是五人最大的,把五人视为榜样的女学员自然听过她的名字。
        “我是徐秀,科举名列二甲。”
        徐秀又介绍其他人:“她是冯萱萱,她是唐柔柔,她是谭敏。”
        谭  zhu动打招呼道:“你们可要努力,将来科考举,说不定我们还能同朝为官,让那些臭男人见识下我们女子的风采!”
        众人相谈甚欢,小声交流着。
        台上,大明王王宇的讲话早已结束,现在在台上讲话的是顺天院的祭酒李依阳。
        很快祭酒李依阳讲完话,轮到另一个名誉祭酒宋应星上台讲话。
        “钰瑛,那是你爷爷吧?”
        徐秀在兵部做事,见过宋应星,一眼认出来。只是宋应星出现在台上,让她有些诧异。
        宋应星是兵部右侍郎,主要负责兵部的兵造局,是大明王多次才请来的,地位超然。
        不过,宋应星到兵部任职,也才一个多月。徐秀才回京城不久,在兵部也只见过宋应星一次。
        但是,在兵部,宋应星的官职很高,作为下属怎么可能不记住。
        而且,徐秀与宋钰瑛关系很好,听对方说过家里的情况,宋钰瑛崇拜她爷爷宋应星,于是没少提及。
        在兵部见过宋应星后,徐秀就找到宋钰瑛核实过,确定就是其爷爷宋应星本人。
        没过多久,关系要好的谭敏,冯萱萱,唐柔柔等人也知道了。
        “是的。”
        宋钰瑛抬头看着台上讲话的爷爷,自豪道:“爷爷只是顺天院的名誉祭酒,以后会偶尔在院授课。”
        顺天院的名誉祭酒?
        “和大明王一样?”
        唐柔柔惊讶道。
        之前得知宋钰瑛的爷爷宋应星是兵部右侍郎时,她们就震惊不已。
        现在,宋应星居然还是顺天院的名誉祭酒。
        她们没想到宋钰瑛的爷爷居然有如此权势。  />        “钰瑛,以后你可照顾下我啊。”
        徐秀玩笑道:“有你爷爷在,谁还敢看不起你!”
        “看来大明王很器重你爷爷啊!”
        冯萱萱有些羡慕宋钰瑛,她也知道宋应星是大明王“三顾茅庐”请来的。如今是兵部右侍郎兼顺天院名誉祭酒,地位之高!
        曾经,冯萱萱可是前朝公主的女儿,现在家里没落不少,没有了权势。
        “那有如此夸张。”
        宋钰瑛谦虚道:“爷爷只是想做些事情,并不贪恋权势。而且,爷爷很严肃,断不会徇私舞弊的。”
        不过,宋钰瑛有听爷爷说过,大明王看重他的《天工开物,希望用来帮助天下百姓。
        宋应星也是一个科学家。
        英国汉学家与历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国的狄德罗”。
        宋应星总结了这个时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写成名着《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共三卷十篇,内容丰富。从农作物的种植,收割,加工,到制盐,糖,油,酒,曲和制衣服、染颜色。
        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五金的采冶,器具的锻铸,石灰、矾石、硫磺和煤炭的利用,以及车船,朱墨,珠宝等的制作,无所不载……
        如此种种,这些成果有的是明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有的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可见,宋应星的研究,有的已接近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很特别的是他还注意利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如留心人力踏转龙骨车和牛力转动龙骨车之间功效的具体差别,推算了一亩稻秧可供移栽的面积及稻秧生长的时日,比较了胡麻,蓖麻子,樟树子的榨油量,记载了手工业,农业工具的尺寸等等。
        一本《天工开物,就可以让宋应星“封神”的。
        如今宋应星已经十多岁,本来不打算出山的,但最终还是被大明王的真诚打动了。我似乎是个神
        同时,对宋应星而言,何尝不想把《天工开物的东西用到现实来,造福天下。
        在前朝宋应星不得志,现在得大明王赏识重用,也是干劲十足。
        ……
        最近宋应星,鲁班大师,伽利略三人可是时常在一起讨论。
        三人联合,从理论到制造到实践,都是很好的组合。
        王宇期待着,他们能擦出什么新的学科,算术科,历史科,医学科,地里科,自然科,经济科。
        顺天院的科目类别将分为:学,算学,法学,史学,地学,医学,音律学,自然学等个大类。
        ……
        下午,在祭酒李依阳的带领下,大明王王宇领着:
        魏东,张良,诸葛亮,孙尚香,西施,郑旦,吴三桂,王永吉,郑芝龙,朱元璋,马皇后,李渊,秦始皇,刘邦,赵匡胤,武则天,上官婉儿,柴荣,王安石,霍去病,伽利略,朱元璋,马皇后,李渊,秦始皇,刘邦,赵匡胤,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柴荣,王安石等人。
        先是看看顺天院的环境,教室,课桌,办公区域等等。
        最后,他们来到了顺天院的“图馆”。
        图馆是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主建筑物一共三层。
        第一层最大,刚进入就能看见一张挂在墙上的大地图,以及一个大大的地球仪,都是这个时代的世界地图和地球仪。
        “这是……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吧?”
        汉高祖刘邦可是从王宇那里兑换过汉初的世界地图。
        地球仪呢,则是上次燧皇王宇送个不少人地球仪,只是没眼前的大。
        地球仪和世界地图就放在图馆第一层,显得十分有气势。
        “很不错啊!”
        秦始皇嬴政觉得,有必要回去好好整理下大秦学宫的藏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