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我的历史聊天群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历史聊天群

第126章 翰林院进士们的噩梦

书籍名:《我的历史聊天群》    作者:一缕烟丝
    《我的历史聊天群》章节:第126章 翰林院进士们的噩梦,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接着大明王王宇的话,户部尚诸葛亮说道:“顺天府,山东,陕茜,山茜,河楠等地已经准备了足够的玉米,红薯,土豆种子以及许多农具。
        这些地方没了战争,百姓们基本都有耕地,人心已经安定下来。只要地方官员落实到实处,相信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的种植不难。”
        说着,他看向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汤瑾:“大明王,臣建议,都察院应配合春耕,加上对地方官吏的监督。
        同时,户部也应将春耕推广玉米,红薯,土豆作为地方官吏政绩额考核项目。对于做的好的,给予奖励,反之,则处罚。”
        一方面都察院监督,一方面把这事纳入官吏政绩考核。
        双管齐下!
        大明王王宇点头,对都察院左都御史汤瑾和吏部尚张良说道:“孔明考虑周到,都察院和吏部要尽快对此拿出应对的方略出来。”
        “是!”
        张良和汤瑾应道。
        春耕,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主要是由户部主持进行,再由其他部配合。
        “孔明,继续说。”
        大明王看向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顿了顿,继续说道:“春耕,少不了水利的保证。臣已经从工部尚曾大人那里了解到,因为战乱,各地的水利都需要修缮。
        目前,顺天府,山东,山茜,河楠等地,原来的水利基本已经恢复使用。不过,大型水利修缮还需要时间……
        所以,臣认为,无论是修缮原来的水利,还是兴修水利,都需要继续加大投入……”
        诸葛亮刚说完,工部尚曾辉就站起来,行礼道:“大明王,近年来旱灾洪灾不断,加上战乱,黄河沿岸许多堤坝都需要修缮。因此,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
        目前来说,虽然以工代赈有足够的人力。但是春耕期间,恐怕人会少许多。到夏季雨季到来前,是修缮各地水利的关键时期……”
        一句话:要人,要钱!
        春耕期间,都回家种地去了,即使以工代赈,能得到的人力也是很有限。
        加上华夏帝国同时应对三方战事,即使有朱元璋的帮助,但财力也是捉襟见肘,所以工部的资金并不充足。
        没钱,怎么做事?!
        春耕期间,强征苦役,那是得不偿失之举,不可为。
        只能另外想办法。
        打战,就是打钱啊!
        大明王王宇,现在是深有体会。
        这倒是一个难题,王宇皱着眉头,沉思片刻,依然没什么好办法,有些无奈道:“钱财,户部多想想办法。工部呢,也要多思考,用最少的财力,做最多的事情。
        嗯,春耕之事就议到这里。接下来,说说最新的战事。”
        户部尚诸葛亮,工部尚曾辉只能心发苦。
        王宇转移话题,看着兵部尚温钟瑞,问道:“兵部,可有收到最新的战事情报?”
        一般情况下,战报都会送到兵部,再由兵部汇报给内阁,内阁在禀报给大明王王宇。
        “禀大明王,并没有最新的战报。不过算算时间,如果进展顺利,吴将军对南明朝廷的战争快有结果了。”
        兵部尚温钟瑞说道,之前收到吴三桂的战报,已经把南明朝廷的皇帝围困在杭洲。
        下一次战报,很可能是大捷报。
        “北方的寒冬刚刚过去,想必清军会有动作。对王永吉所需的粮草军械一定要保障。”
        大明王王宇说道:“对清军,依然是以守为攻。吴三桂那边如果顺利,很快能结束对南明朝廷的战事。
        然后,便可分兵,一路继续南下两广之地,另一路,前往云贵,与孙尚香所部,联合攻打张献忠的兵马。
        希望,能够在今年内结束所有大战事,尽快还天下一个太平世界!”
        华夏帝国的财力,大部分都用在战事上。
        “王将军,吴将军都是我华夏帝国之大将,再有大明王的英明指挥,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兵部尚温钟瑞慷慨激昂道。
        至于孙尚香,一介女子做将军,温钟瑞不看好。
        虽然有拍马屁之嫌,但大明王王宇对于好话,他是不会讨厌的。而且,温钟瑞此人,也是有才能的,只是世故圆滑一些。
        “是。”
        兵部尚温钟瑞应道。
        户部把钱粮拨给兵部,再由兵部负责对前线供给粮草,军械等。
        作为兵部尚,温钟瑞十分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明朝虽然没了,但是要是华夏帝国夺得天下,他就开国元勋。
        千载难逢的机遇,温钟瑞看得明白。
        紧接着,就接来的战事安排,众人进行了一番详谈。
        比如:南明朝廷兵败后,如何对待皇室,如何处置那些朝臣……这些事情都需要事先考虑好。
        最后议的事情,是安抚民心。
        顺天府,山东,陕茜,山茜,河楠等地,虽然没了大战事,但是也有些不安之人惹是生非。
        这种事情,单一来看是小事,但频繁发生,就会扰乱地方的安定。
        因此,加上对地方治安的管制,很有必要。
        “一方面需要加上地方治安官职,另一方面要进行正面的引导。”
        大明王王宇看向礼部尚陈确,说道:“报纸是个重要之物,礼部应该充分发挥华夏报的作用。
        在华夏报上刊登信息,及时澄清谣言,引导百姓看到真相,不要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
        另外,加上人手。把华夏报的内容,宣讲到各地各乡里去,要让百姓都能知道。
        若是人手不够,翰林院不是才进来一百十个进士吗?
        本王认为,他们就需要先到地方历练一番。春耕,修水利,宣报纸……部缺人,就可以酌情安排他们去做事。
        事后,他们的表现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与他们将来的官职息息相关。
        如此,想必他们也会用心去做事。”
        别看那一百十人已经是进士,但是其大部分都是只会,而不了解如何为百姓做事。
        大明王王宇认为,很有必要让这些人去基层历练历练。
        ……
        内阁议事后,事情就开始执行。刚进入翰林院的进士们,还不知道“噩梦”已经悄悄朝他们接近。
        数日后,王宇回到了现代世界。
        他母亲的生日,尽管很忙,也必须回去一趟。
        不过,回去时,意外发现詹雅茹也在他家,还与郑旦,王蓝,西施她们相谈甚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