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我的历史聊天群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历史聊天群

第096章 孤儿,科技,设备

书籍名:《我的历史聊天群》    作者:一缕烟丝
    《我的历史聊天群》章节:第096章 孤儿,科技,设备,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华夏帝国,京城外,北面。
        这里有一个很特别的村落,里面住着数百孤儿,是王宇命人寻来的因为战争或者饥荒等原因而失去父母和亲人的孩子。
        把他们集中安排在这个村落,同时让专门的人负责照顾。
        这数百孤儿之中,最小的只有几个月年龄,大的不过十五岁。
        现在,对于这些孤儿,王宇有了进一步安排和打算。
        今日,王宇领着魏东,张良,诸葛亮等人,来到这个孤儿村。
        在看望过这些孤儿后,众人在村中的一个院落谈话。
        诸葛亮悲叹道:“自古以来,战争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失去父母和亲人。他们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遇到了大明王,不然恐怕这些孤儿活不了多久。”
        “大明王仁义,数百孤儿得以存活。”
        张良之前还不知道这些孤儿的存在,现在看到数百小生命,不管王宇出于什么目的收养这些孤儿,但终归是仁义之举,令人敬佩。
        王宇低沉着脸,说道:“来到这个世界,才知道饥荒的可怕,战争的残酷。本王也只是尽力而为,天下一天不安定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孤儿出现。
        所以,本王才让吴三桂,王永吉,孙尚香等将军急忙奔赴战场,希望用最短时间结束战争,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世界。”
        漫长的雪天还没结束,吴三桂,王永吉,孙尚香等武将已经从京城出发,前往北面,西面,南面三个战场。
        “有大明王在,凭借你的手段和能力,结束战争不难。”
        诸葛亮说的是王宇在历史聊天群的地位和能力,再加上有朱元璋的帮助,粮草和武器都不缺,加上吴三桂,王永吉,孙尚香等人领军,要打败张献忠和南明朝廷以及清军,结束战争不难。
        “但愿能顺利。”
        王宇说道:“现在不谈其他的,就说说本王对这些可怜孤儿们的一些安排吧。”
        “大明王,请说。”
        张良如今对王宇的秘密知道不多,只知道他来自未来的世界,似乎能带人到历史上各个时段的世界。
        至于王宇,诸葛亮,和孙尚香他们偶尔提及的历史聊天群,张良听不懂,但也明白一些,好像诸葛亮,孙尚香等人都通过那历史聊天群认识的。
        因此,他对历史聊天群很好奇。
        现在,张良和魏东一样,家人都已经从大秦朝转移到了原界,虽然陌生,但日子不错。
        也就是说,张良和魏东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王宇。
        不过,王宇待他们及其家人都不错,也允许他们随时可以前往原界。甚至,把让他们把家人接到华夏帝国来。
        只是,他们认为原界更安全,同时也不能真如此做。
        万一是王宇的试探呢?
        王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后,说道:“本王打算建一所书院,让这些孤儿,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先读书识字识数。
        凡是年满八岁的,都可以进入这所书院读书。”
        当然王宇对这些孤儿还抱有更多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像星星之火,在未来发挥巨大的作用。
        除了教授这些孤儿识字识数外,还会因材施教,教他们科学知识。
        “让所有的孤儿都可以念书?”
        张良微微诧异,原本想着王宇把这些孤儿养大,再为其做事便可,也算是仁义,积德行善。
        不曾想,王宇还要让他们都读书。
        大秦朝读书人不多,而且没纸,就不说了。就算是在明朝,能读书的人也不多。
        而且,战争还没有结束,王宇肯定还会继续收养孤儿,或许会上千,甚至数千人都有可能。
        一下子培养如此多的读书人,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大明王,恐怕不只是简单的让这些孤儿识字识数吧?”
        诸葛亮猜测王宇此为,必有深意。
        王宇笑了笑,说道:“是啊,本王的确对这些孤儿寄予厚望。”
        看了看诸葛亮和张良,问:“这两日你们和汤若望交流一番后,也知道一些关于西方科学知识的事情吧?
        本王打算,先让这些孩子们从识字识数开始,在从中选择学习能力强的,教授他们科学知识。
        这个世界的读书人基本就只知道四书五经,而不懂科学。
        未来,没有科学知识,是不行的。历史上已经有惨痛教训,没有先进的科学知识,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甚至可能被灭!
        本王来自未来,自然不会容忍这个世界继续落后下去,推广科学知识,是实在必行的事。
        不过,事有缓急,本王也不指望能一蹴而就。这些孩子,就是一种尝试。”
        诸葛亮看过“华夏历史书”明白王宇说的落后就要挨打,甚至可能被灭的那段黑暗岁月。
        明白科学知识不仅仅是知识,也是力量,能使人变得强大,能上国家两大,不会被他人欺负。
        “就是那些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的?”
        在大秦朝时,在大秦学宫,张良跟着王宇学了一些,这两日又跟汤若望交流了些,对所为科学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根据汤若望所说的,在西方世界,有人专门研究科学知识,有不少著名的科学家。
        人们把许多科学知识运用到了各个领域,使西方世界日渐强大。
        “是的,就是科学知识!”
        王宇郑重道:“从现在起,至少在这个世界,在华夏帝国,不能少了科学,更需要用它来强大自己。不能让历史上的悲剧,在这个世界再次上演!”
        既然有机会改变,为何不能去做?
        “虽然这个世界儒家思想很牢固,其中存在许多不适宜的思想,想改变可能会遇到不小阻碍。”
        诸葛亮说道:“但,亮会支持大明王,愿与跟随大明王一起去尝试改变。也期待,大明王带领我等,最终会造就什么样的未来。”
        “张良,也愿尽绵薄之力!”
        张良表态道。
        “如此甚好!”
        王宇兴然道:“本王带了一些未来世界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教材书来。回去后,就交给你们。
        孔明肯定能容易看懂,你一边学一边教一下子房。等书院成立后,你们也可以抽空前来教学。”
        诸葛亮可以利用历史聊天群中的万能翻译器看王宇带来的书,张良就没办法,只好让诸葛亮帮忙。
        “多谢大明王!”
        诸葛亮和张良感激道。
        张良对诸葛亮行礼道:“孔明,达者为师,今后你就是我的老师了。”
        “子房兄,严重了。子房兄之才,亮远不及,更不敢以师。”诸葛亮还礼道。
        见此,王宇打圆道:“物有所长,术有专攻,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可亦师亦友,两位何必计较。”
        “大明王说的是。”
        诸葛亮和张良相视一笑。
        “好了,快午时了,我们去与孩子们一起吃饭,和他们亲近亲近。”
        王宇起身说道。
        四人走出了房间。
        为了让这些孤儿们更好的读书,王宇已经在着手准备教学相关的用具:黑板,粉笔,桌凳,直尺等等。
        他从现代世界找了相关资料来,可以在这里制作粉笔。
        至于黑板,桌凳,直尺等就更容易了。
        最重要的还是编辑教材,语文教材该怎么选材,四书五经该如何取舍;数学,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等等又该如何编写教材,等等都需要慎重考虑。
        和孩子们一起吃过午饭后,王宇,魏东,张良,诸葛亮等人离开了孤儿村,返回京城,同时把书籍给了张良和诸葛亮。
        下午,王宇在魏东的护卫下,又去了趟兵造局。
        如今的兵造局有一个“研究所”,是由王宇直接掌管的。
        王宇从现代世界带来了些设备,有选了些不错的人才,正在研究如何制造后堂枪。
        后堂枪不同于燧发枪,燧发枪是燧石点火,子弹一般都是圆形的铁丸,而且从前面填装。
        而,后堂枪又可以称作“针发枪”,通过撞击针刺火帽发射,子弹跟现代差不多,从后堂装子弹。
        后堂枪对子弹有特别要求,这种子弹由弹壳、底火、发射药、弹头四部分组成。
        虽然有些现代设备相助,但,是否能够制作成功,还不一定。
        枪管,倒是可以让用现代设备来解决,王宇也为这个研究所提供了发电机,以驱动设备。
        对于枪管,还是要用实心钢管,通过设备钻出来,才能更好的避免炸膛。
        “研究所”成立近一个月,王宇时常来查看,同时让这里的人学会使用各种各种设备。
        当然这些设备都是不可能带电子的,那根本不实用。所以啊,这些设备要操作,需要熟能生巧。
        “大明王,这是我们今日刚制作出来的燧发枪枪管,请过目。”
        “研究所”的负责人名叫:张庆道。五十多岁,在制作火枪这一行已经有二十多年,曾经还在毕懋康手下一起研究过制作过燧发枪。
        对于大明所有的火枪制作,他基本都会。
        更重要的是,此人痴于火枪制作,不善经营,所以如今在兵造局职位不高。
        不过,还是被王宇发现了。就喜欢这种做实事的人!
        后堂枪研制刚起步,再加上需要熟悉现代设备,所以王宇先让他们从练习制作其他火枪开始,比如:三眼铳,鸟铳,燧发枪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