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第142章

书籍名:《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作者:一刀客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章节:第14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白崇禧是回民,叶挺自然专门请了回民厨师为他做了最喜欢的哨面。

        张发奎笑着说:“整整四年了,我这个老广现在才第一次吃到正宗的粤菜,这全拜希夷所赐。”

        1928年张发奎率领“铁4军”为争夺广东,与桂系“钢7军”及李济深部粤军展开五华、龙川贝岭两次恶战,“铁4军”遭到了“钢7军”毁灭性的打击,被迫退出广东进入江西,后投靠桂系联手反攻广东,又多次被陈济棠粤军(含陈铭枢的十九路军)击败。“铁4军”被迫一直在外飘零,这次在江西“剿共”时叶挺主动派人联系,张发奎和“铁4军”才得以重返广东。

        白崇禧说:“粤菜算什么,向华兄(张发奎字向华),你哪个所谓4军只有1个师,实际只有几千人,贤初、希夷大手笔,一举将你部扩充为6个足额师,我和德公都羡慕不已啊!我们桂系折腾十几年,现在才只有5个师。”

        蔡廷锴笑着说:“钢7军以一当十。其实,还不是陈济棠财雄势厚,我是借花敬佛。”

        李宗仁说:“借花敬佛不假,但不是陈济棠的,这6个足额师都是日械装备,却是希夷从日本人那借来的。”

        黄绍竑这时插话说:“希夷的‘三桃计’名震天下,举重若轻,硬是兵不血刃将‘南天王’拉下马,海内外无不目瞪口呆,皆曰虽诸葛武侯复生也不过如此。健生兄(白崇禧字健生),你号称‘小诸葛’,与希夷相比,实在是不‘亮’了……”

        这时叶挺对他说:“季宽兄,崇兰舍住得还好吧?”

        黄绍竑感激地说:“多谢费心,一切安好。”

        以前黄绍竑曾带其姓蔡的老婆在颐养园的“崇兰舍”住了一段时间,他这个老婆两次生小孩,都在颐养园。黄绍竑这次来广州,带的是另一老婆王氏,她是厦门大学毕业生,据说本也得宠,但抗战时黄要她设法与《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取得联系,未成,而渐失宠,这是后话。所以,叶挺安排黄绍竑在“崇兰舍”居住。

        黄绍竑字季宽,与白崇禧是同窗知己。此人不仅在桂系举足轻重,亦因足智多谋、交游广、朋友多,是军政名人。蒋介石曾下了不少功夫想要黄为己用,中原大战后黄到南京,就任内政部长,却对蒋介石不即不离,努力调停南京与西南的争端,超然自在。这次他是奉蒋介石之命回广西劝说李、白,不要与十九路军合作,但叶挺通过巨额大礼,已将桂系笼住了。黄绍竑也无所谓,毕竟他也是桂系三巨头之一,也应邀随李、白来了广州。

        白崇禧酸溜溜地说:“希夷妙计我是高山仰止,但借助共军之力,却是那个……啊?”

        叶挺知道白崇禧是反共老手,一生与共产党为敌,退到台湾也不悔改,故也不以为忤,只淡淡说道:“兵不厌诈,水无常形,我这几条计,已经是流血最少的手段。”

        李宗仁说:“成王败寇,多说无益。十九路军重返广东,可喜可贺,就等贤初、希夷大展宏图了。”

        蔡廷锴微笑说:“老蒋说过:广东财源丰富,广西士兵作战勇敢,两广一旦联合,中央军很难撼动他们,所以一定要拆散桂粤联盟。现在陈济棠走了,我们十九路军还是继续和广西精诚合作,钢军和铁军携手,再创新的辉煌。”

        张发奎深有感触地说:“自北伐后,铁军三分(指分为张发奎、陈铭枢、陈济棠三部分),是该三合一了!加上钢军,我看可组成西南抗日救国军,纵横天下,别说老蒋,就是日本人也不在话下!”

        叶挺心想:你张发奎没有和日军交过手,不知厉害。但他毕竟是著名的抗日将领,现在又是西南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粤桂两边都有很深的关系,还得靠他牵头。

        白崇禧一顿茶杯:“对!钢铁联军,天下无敌!这几年钢军、铁军几番生死大战,精兵猛将伤亡十几万,要是早点联手,以这样的损失,早就一统天下了!我看就订出计划,再来一次北伐,仿效太平天国,两广合兵出湖广,顺流而下,直捣南京!”

        叶挺心里十分清楚李、白新桂系的野心。桂系在北伐以后即想把势力扩展到全国,并曾一度控制中央。后来虽退回广西,但始终不忘入主中央。广东胡汉民等元老派一直想以争正统来重回权力中枢,但陈济棠实际上只满足于“南天王”地位。1932年桂系即想以入赣、闽“剿共”为名把势力扩展到广西以外,后因广东方面认为桂军有准备入粤之嫌,李宗仁不得不停止桂军行动。

        叶挺说:“如果没有外患,两广发动第二次北伐亦无不可。但现在日本侵略东三省,很快就会伸手关内,还是团结一致对外好。就广西而言,当务之急,不在南京,而在贵州。”

        李、白、黄三人齐声说:“此话怎讲?”

        叶挺微笑说:“这就是我送给广西的第二份大礼。”

        叶挺送给广西的第一份大礼,就是把广东的钦州划给广西。钦州当时属于广东南区(钦廉高雷崖,即粤西的钦州、廉州、高州、雷州、海南岛),新中国建国后才划给广西。广西当时只有防城一个小港,海运严重不足,而钦州划入广西,不但使广西拥有辽阔的钦州湾和北海的深水港,而且平添数十万人口。这样,就等于一直被卡紧脖子的广西一下缓过气,可以畅快地呼吸了,整个西南的物资就可经北海运出,李宗仁、白崇禧一下实现多年的出海口梦想,大喜过望,也知道广东作出巨大牺牲(因西南物资就不必经广东了),终于答应与十九路军竭诚合作。

        对于划出钦州,广东自然不少人反对,尤其是新任省主席陈铭枢,刚上任辖区就崩了一块,不禁竭力反对。蔡廷锴、叶挺则解释说陈济棠给桂系的好处已非常优厚,蒋介石更是财大气粗,不划出钦州不足以拉住桂系,无谓平添劲敌。况且粤西已有湛江大港,钦州对于广东来说并不紧要,但对广西则是雪中送炭,可确保两广的钢铁联盟。这样陈铭枢才不情愿地放手,毕竟蔡廷锴、叶挺掌握了实权。

        叶挺划出钦州,不单是做顺水人情,把广西拉拢住,更是出于对桂系历史上坚决抗日的尊敬,意在大大加强广西实力,为抗日大业添砖加瓦。

        抗战前,李宗仁、白崇禧将广西建为“模范省”。抗战中日军占领广西期间,居然没有办法建立起任何等级的汉奸“维持会”,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桂军在抗战中也涌现出了无数的爱国将领和与日军打了无数的血战,是抗战中杂牌军最强有力的代表之一。

        抗战8年,广西共征兵94万多人,人数仅次于四川,按人口比例,出兵之多居全国第一(当年广西人口仅1300万,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党政府的估计如果加上后勤的广西人,广西一共有200多万人直接、间接的参加了抗日战争。为国捐躯30多万。另广东当年4000多万人口,出兵50多万)。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当局曾一度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使得全国各地进步文化人士1000多人云集桂林,从而形成著名的桂林“文化城”。

        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在广西站住脚跟后,以民团的组织方式来扩充军事力量,并进而改造社会,改造农村,使民团不仅作为军事组织,而且作为政治机构,承担起地方建设的使命。李、白提出“三自政策”和“三寓政策”作为建设广西的纲领:“三自政策就是自卫、自治、自给,是根据三民主义定出来的。以为要能自卫,民族才能自由,要能自治,民权才能实行,要能自给,民生问题才能解决”。所谓“三寓政策”就是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其中心环节是建立民团,白崇禧任民团总司令。1933年6月颁布兵役法,规定18至45岁精壮男子须强制服役,未应征服役者,需入民团服役,村长兼任民团连长,营长、纵队长由乡长、区长兼任,每县有民团指挥部,县长任指挥宫,地区建立约12个师指挥部,由不担任文职的现役军人负责。师指挥部全由白崇禧统一指挥,民团每人每年必须在业余时间进行180小时的基础军事训练。白崇禧设想使广西每一名成年壮丁都成为经过训练的士兵,遇有紧急情况,就可以在一夜之间经过有线广播网,动员起一支人数众多的部队。民团组织又与省的教育制度相结合,民团大多数下级指挥员不领军饷,而在小学充当教师谋生,因此民团任职人要身兼三职——行政人员、民团指挥员和教师,时称以三位一体”。而且在大规模的公共建设中,民团指挥员又是义务劳动制度的指导者和工头。在大中学校普遍进行军事训练,以学校作为军官后备机构。凡初中、高中应届毕业生均实施为期半年的军训,军训不合格者不得毕业,以普通学校毕业生充任后备军官。以募兵方式实行征兵制度。民团的建设,使广西实现了全民军事化,时人有“斯巴达化的广西”之称。“到处都可听到喊口令,看到军事操演,进了广西就像进入一所大兵营。”(《李宗仁的一生》,第19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以民团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广西建设,使广西和山西一样,取得了“模范省”的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