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第130章

书籍名:《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作者:一刀客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章节:第13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我们政见不同,但都在抗日麾下奋战。一二八你在上海不是打得很好吗?我只说一句话:希望你留在十九路军。半年之内,中日必将有另一场大战,你留在十九路军,我担保你头一个奔赴抗日沙场,再现淞沪抗战的辉煌!如果你决定离开,跟随蒋介石打内战,我也不阻拦。人各有志,何去何从,听你一言而决!”

        张炎热血沸腾:“只要能痛宰日寇,我张某人绝不皱一下眉头!参谋长,让我留下吧,只要能留下,任凭主任和参谋长您处置!当普通一兵也行,不过参谋长你要兑现诺言,让我第一个上战场杀敌!”

        叶挺悠悠地说:“蔡主任并不知此事。”

        张炎更加惊愕。

        叶挺说:“此事只有我一个知晓,你既然已经表明态度,我不会告诉蔡主任的。以后你对待蔡主任要象平常一样,不要慌失失(广东话,惊惶不知所措的意思),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张炎不禁笑了起来:“谢谢参谋长保密。你放心,今后我的命就是你的,叫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从此之后,张炎成为蔡廷锴、叶挺最忠实的支持者之一。十九路军终于留下了一位抗日虎将。

        张炎之兄张世德和蔡廷锴患难相随,1930年张世德任旅长时阵亡,蔡廷锴蓄意把张炎提拔起来,认为他不知感恩图报,也不会叛变,所以未加处理。结果在“福建事变”时,张随毛维寿一道降敌了。毛、张两人为蒋介石所收买,颠复十九路军阴谋得逞,说明蒋介石的手段十分毒辣。

        鉴于张炎和蔡廷锴的特殊关系,而且历史上他很快醒悟,抗战时回到家乡与共产党游击队联合打游击,光荣牺牲。这些资讯自然是蒋先云告诉叶挺的,两人商量,对张炎采用另一种方式,果然奏效。

        -----------------------------

        4020电子书  http://4020.cn

        提供TXT  UMD  JAR手机书免费下载

        -----------------------------

        4020电子书制作组[中后卫]制作

        正文  第十八章:重返广东(3)

        在大力整顿部队的同时,“外交”工作也在密锣紧鼓地开展。

        将光鼐以省亲为名,回到广东东莞的南棚,不久到广州与陈济棠会面,商谈签署粤、闽、桂三省联防草约,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互相支援,彼此和平相处。粤、闽间关系尽管不是真诚合作,但双方以抗日救亡名义初步达成协议,十九路军师长以上均署了名。

        淞沪抗战后,十九路军另在广东成立1个补充旅,旅长谭启秀。历史上蔡廷锴把这个旅调回福建参加“福建事变”,现在根据叶挺的建议,以人员尚未配齐为由,继续留在罗定。由于这个旅只有轻武器,火力弱,且远离中心,陈济棠也不在意。

        将光鼐随即到粤西的家乡罗定祭祖。罗定靠近广西,李济深的旧班底主要幕僚徐景唐、张文、舒宗鎏、尹时中等人纷纷赶来,策划与十九路军合作事宜。

        6月,蒋介石派黄绍竑南下与两广当局洽商“剿共”诸问题。蔡廷锴也被指派回粤参加,粤方则请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来广州讨论关于“剿共”及拥护政府等问题,提出一个方案:桂军(称为第4集团军)允派兵6个团,粤军(称为第1集团军)允派兵20个团开赣南,每月由“中央”资助广西30万元,广东100万元,以陈济棠为浙、闽、赣、粤、湘五省南路军总司令,以蔡廷锴为五省南路前敌总指挥。黄绍竑北上复命,蔡廷锴即回闽,不久“中央”任命的关防颁到,并答应每月给福建20万元。此时蔡廷锴一身担任五省南路军前敌总指挥、福建绥靖主任、十九路军总指挥、19军军长等四职,位高权重,再次成为南中国的风云人物。

        且说蔡廷锴在广州期间,除了开会之外也没闲着,陈济棠请他大力调解与原广东海军司令陈策的冲突。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在所谓“合作御侮”的旗号下,双方议和,粤方宣言取消由“非常会议”产生的国民政府,设立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简称西南两机关)。表面上,全国党政复归于统一,但两广仍维持半独立局面。原广东海军司令陈策、空军司令张惠长强烈主张海空军应独立,陈济棠表面上答应,把历来由陆军节制的海、空军划分出来,独成体系,直属西南政务委员会管辖。

        张惠长领衔广东空军军官联名发出“空军誓不参加内战,不再为任何个人工具”的通电,陈济棠十分不满。不久陈济棠以节省军费为名,突然下令撤销陈策的海军司令部和张惠长的空军司令部,以武力接收,并以他的亲信张之英和黄光锐分任海、空军司令,独揽了广东海空军大权。

        陈策毕竟在海军中人脉深厚,率领多数军舰驶往海口,与在此组建的海军陆战队1个团相结合,割据海南,成为当时中国仅有的两个“海军军阀”之一(另一个是割据青岛的东北海军沈鸿烈)。“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陈策损失军舰4艘,但广东海军名声大震。陈济棠以为机会来到,“趁他病摞他命”(落井下石)之意,居然把沈鸿烈的“三大舰”挖了过来,企图借此打掉陈策这个“海军军阀”。

        这“三大舰”在中华民国海军历史上是有特指的,就是“海圻”、“海琛”和“肇和”这3艘巡洋舰。不算北洋舰队,“海圻”号是英国巡洋舰,直到“重庆”号巡洋舰服役以前,都是中国海军最大的战舰,装备的203毫米主炮直到今天也没有一艘中国军舰能够超过。“海琛”稍小,德国巡洋舰,防护性能好。“肇和”号设备先进,蒸汽透平主机,仅次于30年代服役的中央海军“宁海”(日本造)、“平海”号巡洋舰,二次革命中陈其美曾经以它炮击上海制造局发动起义。3艘战舰的实力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占中国海军的一半,真是谁得到了谁就腰杆顿粗。

        这三大舰自成一体,不断地在东北海军和广东海军之间跑来跑去,不断叛变又不断回归。当时中国海军最能打仗的海军将领,一个是冲锋在前不要命的广东陈策——他也没办法,广东自己没有大舰,一打仗司令官往往就得坐条小艇冲在前面;一个是狡猾如狐的“智多星”东北沈鸿烈。这3艘大舰就一会儿归沈司令,一会儿归陈司令,弄得两个人一会儿财大气粗,一会儿又奄奄一息。

        现在陈济棠下了血本,将3艘大舰纳入旗下,就等杀向海口了。

        不料天公不作美,3艘大舰驶入广州黄埔港时天降大雨,才得以顺利驶进泊位,现在由于连续一个月降雨稀少,珠江水位下降,居然开不出泊位了!(诸位读者不要怪本人胡编,这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陈济棠原本指望3大舰,哪知如此不中用,不禁气急败坏,突然灵机一动,突发奇想,下令空军对海口进行轰炸,发动空对舰作战!这可比历史上的“珍珠港事件”早了近10年,陈济棠思想之超前令人咋舌!
<br  />        但张惠长的“空军誓不参加内战,不再为任何个人工具”的宣言已深入广东空军人心,陈济棠命令一到,空军上下大哗,只有黄光锐等少数人支持,但孤掌难鸣。

        陈策趁机出击,派出军舰封锁珠江口,截断陈济棠的海上供应线。6月初,“海瑞”舰在零丁洋截获陈济棠的“水东”号轮船(装有4000支步枪、800箱子弹、6挺机枪),陈策好好的补充了自己一下,并将陆战团扩充为陆战旅,司徒非任旅长。

        陈济棠无奈之下,只好请蔡廷锴出面调停,因为蔡廷锴在淞沪抗战中与陈策有良好合作。蔡廷锴顺水推舟,请陈策退兵,暗中根据叶挺的计谋,许诺给陈策一场大富贵。陈策果然撤回军舰,珠江口重开。陈济棠的“血脉畅通”,大喜之下,下令将广东兵工厂刚生产出的一批新武器交付给十九路军在广东的补充旅,蔡廷锴提出将在罗定的这个旅调回福建,陈济棠满口答应。谭启秀率该旅开拔,根据蔡廷锴的指示,暗暗控制行程,拖拖拉拉开向广州的黄埔港,准备乘船回福建厦门。

        蔡廷锴在回福建前,又暗中与广东空军的实权人物、空军学校校长杨官宇、教育长刘植炎、空军教导队的队长邓粤铭等会面,表明了反对内战、坚决抗日的决心。杨官宇等是反对陈济棠派空军打内战的领头人物,抗日态度坚决,当即表示拥护十九路军的立场。

        一切安排就绪后,蔡廷锴于6月底乘飞机回到福州。

        叶挺在机场迎接:“贤初,一路辛苦了!”

        “没什么,这些法国运输机确实性能优良,飞得十分平稳,感觉不到什么颠簸。”

        “还十分宽敞。”叶挺一语双关地说。

        两人会心一笑。

        回到驻闽绥靖公署官邸,蔡廷锴仅匆匆洗了一把脸,略微恢复旅途的劳累,就与叶挺进了密室商谈大计。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久留。”叶挺说道。他引用的是苏东坡《放鹤亭记》中最后一句,不过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