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

第36章

书籍名:《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    作者:罗伊·麦德维杰夫
    《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章节:第3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已经很清楚的是,“梅地亚-桥”公司在最近2~3年里从西方公司那里贷了不少款,而数目特别大的那笔贷款来自“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这些贷款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超期,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像“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这样已经拥有不少信息资源的、相对独立的大公司会借给古辛斯基几亿美元,却又不急于要求他还清贷款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列姆·维亚希列夫被迫承认,“在这些交易中,‘天然气工业公司’并没有获得任何利润。之所以将钱借给他们,只是为了让他能保持安静,不来干扰公司运作罢了”。要是在其他国家的话,完全可以称这种关系为经济勒索,或者更简单一些,就是讹诈。

            古辛斯基从布蒂尔监狱获释后,他的控股公司里的一些头面人物立即兴高采烈地公开发表谈话说,经历这些磨难之后,再也无人能够将古辛斯基搞垮了,因为作为一名捍卫言论自由的卓越战士,西方金融市场上的任何最大信贷大门都会对他敞开。但是,事实上他们所想像的那种场景没有出现。他们过分渲染了以色列以及犹太人社会、金融机构支持古辛斯基的力度。据西方媒体报道,古辛斯基及其领导的公司的总债务额超过10亿美元,没有人急于帮忙清偿这些债务……

            在有关寡头们遭到迫害的报道方面,与俄罗斯大众传媒吵吵嚷嚷、议论纷纷的内容形成对比的是,护法机关所采取的调查行动的规模并不很大。2000年全年,在许多西方国家,甚至包括小小的以色列、瑞士等国的司法和检察机关对商人和政治家涉嫌犯罪案件所进行的调查都比俄罗斯进行的调查要多得多。我们可以回忆起德国前联邦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金融活动遭调查的情况;在美国,针对比尔·盖茨案件的司法调查已经不止一年,这令这位世界首富早已疲惫不堪;在英国,那位没有做任何不体面事情的商人、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已经被捕快两年了——而这个人是俄罗斯民主派人士心目中的英雄和崇拜偶像。

            那么,俄罗斯的超级富豪们还有什么可恐惧的呢?

            令俄罗斯超级富豪极度敏感、甚至胆怯的首先在于,他们所获得的巨大财富缺乏合法性。他们的生意是在异常混乱中完成的,缺乏透明度,恰恰是这一点,让人们盯着他们过去所经营的事业中曾有过的犯罪行为。

            我们常常听说某人拥有巨额财产,做过几亿美元的交易,但却很少有人能向社会解释清楚,这些超大型企业从何处聚敛如此大量的资金以及控股股票,尤其是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我们都知道某一个全国闻名的大企业,甚至某一工业行业都成了私人财产——并且不完全能成为俄罗斯公民的私产。但是,我们却无从知晓:这一切是怎样、为什么发生的?财产所有权的变更将会为国家及其经济带来何种影响?

            普京和他的对手们(14)

            为什么在北极圈内的诺里尔斯克镍业今天成了几个80年代还是共青团积极分子的私有企业?要知道,形成这家企业现在的规模,整整用了70年,其中还有斯大林集中营中几万囚犯的辛苦劳动。怎么能用1.5亿美元价格就买得到?这家企业每年光纯利润就可达到10亿美元,这些利润都跑到哪儿去了?

            莫斯科和下诺夫戈罗德的共青团员们,剧院导演和布景师,养蜂人或者是工厂厂长、国家部委里的官员们,又是怎么如此努力搞到几百万美元、甚至几千万美元的财富的呢?在20世纪欧洲和美洲国家的商业历史中,“巨头们”污点当然也很多;但在10~12年历史中,俄罗斯寡头们这样的污点或者是空白点却更多,这让那些希望在俄罗斯从事商业活动的西方生意人感到害怕。

            缺乏合法性不仅让许多俄罗斯大商人感到担心,而且造成经营业绩非常不明显。他们的商业活动常常带有寄生性质,因为他们殚精竭虑地将所得利润的大部分藏起来,以各种方式打到国外银行的账号上——最好是,离俄罗斯越远越好。

            在巨大交易以及金融领域中,这种情况不能持续太久。

            俄罗斯失控体制的完结

            在签署了不离境的承诺书以后,古辛斯基从监狱里获释,由此而产生的尖锐危机也暂告一段落,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早在1997年,切尔诺梅尔金总理曾以他特有的真诚慨叹来评论古辛斯基与别列佐夫斯基两人之间的冲突风暴:“怎么会出这样的事儿!两个寡头之间吵来吵去,让整个俄罗斯都感到了震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论是几年前还是在今天,国家和社会受“震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寡头们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以及彼此之间的争执,而是整个国家体制的失控,而这种体制形成于90年代——切尔诺梅尔金本人参与了它的确立。

            鲍里斯·叶利钦宁愿对国家实行无为而治,也要努力理顺和完善自己那个著名的“克制加平衡”系统,无论是右翼还是左翼激进分子们所提出的建议,他都一概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体制形成了。于是,他们开始划分各个政治家集团间以及寡头间在俄罗斯联邦内的势力范围。此外,从横向看,政权上层之间划分;从纵向看,中央与州、边疆区行政长官,与各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的总统们以及各城市市长与地方寡头们之间也分配权力。

            我们非常清楚专制体制的缺陷,它是依靠一个人的意志和智慧为中心进行管理的。但是,一个在专制主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因由政治家、官员们和商人们组成的集团与另一个与其不相上下的集团争斗而形成的政权体制,权力失控的弊端也很多。

            没完没了地分散权力,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家的完全崩溃。我们不应当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因此,正是出于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恢复国家管理体制的考虑,弗拉基米尔·普京在2000年夏天提出建议并采取行动。

            应当看到,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境外,都有人在有意识地将俄罗斯联邦朝着解体的方向引领,车臣事件就是一个明证。围绕联邦委员会改革建议和计划所进行的斗争可以清楚地证明,在俄罗斯国内外,有一种势力认为俄罗斯处于半解体状态对他们最为有利。让俄罗斯分崩离析,也是一部分大商人的兴趣所在。

            不过,他们很显然只是大商人中的一小部分,完全没有将古辛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看作是自己的领导人。恰恰由于这一点,弗拉基米尔·普京7月28日才能够与参加克里姆林宫圆桌会议的寡头们会面。当天,共有21位大商人和政府的主要官员应邀出席此次圆桌会议。

            俄罗斯媒体大肆报道了此次会见。以“权力与金钱的对话”、“低调,平静,长远”、“寡头剧本”、“新时代寡头应当做些什么”、“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商业精英相互注视”等为标题的文章大量见诸《今日报》、《独立报》、《消息报》、《生意人报》等报刊之上。在这次会晤当中,并没有出现轰动一时的重大新闻,没有任何协议或相互承诺。弗拉基米尔·普京向与会的所有人提出请求,希望每个人都应当多考虑俄罗斯经济,为促进其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他宣布说,政府将不会重新审理任何一项私有化结果,但是,也不会对私有化以后非法聚敛的财富进行大赦。任何人都不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许多有名的大商人没有出席克里姆林宫的接见活动。一些大商人收到了克里姆林宫发出的邀请函,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出席。但是,无论是古辛斯基还是别列佐夫斯基,都不在总统邀请的名单之列。在这里,关于他们两人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寡头体制寿终正寝了吗?

            在此,无须过多地描写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从布蒂尔监狱获释出来以后的命运。7月上旬,古辛斯基多次接受传讯,其郊外豪宅中的所有物品也被进行了财产登记。与此同时,检察人员开始对古辛斯基持有的独立电视台和“梅地亚-桥”公司的股份进行清理和登记。

            但是,7月底总检察院出人意料地做出决定,停止调查古辛斯基刑事案。那份有关禁止他出境的文件也失效了。报纸和电视都以三类新闻的位置报道此事,《今日报》甚至仅发了一条很短的、语焉不详的简讯。古辛斯基没有再拿自己的命运去冒险,他很快离开莫斯科,到西班牙的一个疗养地去与家人见面。他宣布,自己决定不再继续与政权斗争下去,自己控股的大众传媒也将缓和对政府以及总统的批评强度。

            普京和他的对手们(15)

            不过,作为寡头的古辛斯基也已经明白了,他应当彻底放弃对俄罗斯大众传媒的控制,将自己手中的股份转移至“天然气工业公司”名下,以偿还所欠其债务。股权转移谈判进行得异常艰苦,俄检察机关以“重新发现了新情况”为理由恢复了对古辛斯基刑事案的调查。古辛斯基先后到访英国、以色列、美国,甚至有人见过他与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共进晚餐。他还频繁地出现在其他商人和政治家参加的各种社交场合。

            《生意人报》报道说,古辛斯基不仅没有失去对俄罗斯的兴趣,而且还投入一笔数目不小的金钱为监狱药房购买药品以及为布蒂尔监狱支付供应六个月上等面包所需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