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苏州“老乡”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苏州“老乡”

第19章

书籍名:《苏州“老乡”》    作者:杨守松
    《苏州“老乡”》章节:第1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面前,他仍然处变不惊,从容指挥。

            天灾:全市直接损失三十亿。

            人为:农业大丰收,工业大发展!

            一九九一年,全市一百六十六个乡镇已有一百五十八个工农业总产值超一亿;超亿元的村、厂二十一个;超千万元的厂、村九百五十八个;外贸收购额超二千万元的有五十一家,乡乡镇镇都有产品出口,除五个乡镇外其余的都有了三资企业,在海外的企业已有十二家……

            喝一杯庆功酒,如何?

            王敏生烟酒不沾。

            也许是一种巧合,也许是一种感应,正当邓公南巡,正当乡镇企业家们雄心勃勃思快上的时候,王敏生主持召开了常委会,并作出了给苏州市开发区以"特事特办"的非常权力。

            新的机遇: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苏州又吹起了冲锋的号角,擂起了进军的战鼓。

            机遇又被王敏生紧紧抓住。在三级干部大会上,他代表市委向全世界宣布:

            "八五"计划三年完成,十年规划五年实现,力争用二十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

            灵魂在激荡,大地在涌动,古战场旌旗猎猎,苏州城雄风再起。

            全国各大新闻单位蜂拥而来!

            面对前所未有的宣传苏州的舆论浪潮,王敏生依然慈眉善目,慢声细语,仿佛这个历史性突破的重要时刻,他是一个局外人,一个旁观者。

            因为省委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给了苏锡常地区较多的优惠政策,而苏州享受的优惠则更多一些……

            更多的优惠意味着更大的压力。

            更大的压力需要他有更大的气魄更大的胆略更大的步伐。

            深夜。一切归于平静,一切都在蓄聚着潜力,准备着又一个惊天动地的黎明。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有危机感,就有机遇感,他童心不泯,对苏州的未来,脑子里充满了各种蓝图。

            邓公南巡,中央决策。

            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根深蒂固的极左思潮,那么,这一次邓公南巡则从深层次上进一步揭示了极左的危害。

            右能亡党亡国,"左"也能亡党亡国。

            从长江大桥右面和左面掉下去都是三十米。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镂进了灵魂深处,击中了要害。

            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王敏生踌躇满志,一支钢笔不经意地在白纸上涂涂画画。

            苏州有狮山,狮山大桥连结着古城和新区。

            苏州是一头雄狮。如果说,前些年它只睁开了一只眼睛的话,那么,现在它两只眼睛全睁开了--

            十年再造一个苏州城

            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

            苏州也是一条"龙"!

            结尾

            之一: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有八亿农民。中国是一个农民的汪洋大海。谁掌握了农民,谁就掌握了主动,谁把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也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农民,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了政权。

            一九七九年,中国首先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农村经济的改革迅速获得实效并且猛烈地冲击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习惯把这称之为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

            乡镇企业的崛起,大批大批的"李向阳"进城、出国,从经济到思想步步进逼,并极大地促进、影响了国营、集体经济的变革。这是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的开始。

            倘按我的理解,这后面两次实际上是一次。联产承包和乡镇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实质是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步骤。因此可以说,中国第一次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是在毛泽东领导下完成的;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是发展经济,这是在邓小平领导下实现的。

            农村"包围"城市,城市也"占领"农村。

            "李向阳"进城,在"教育"城市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城市文明的教育。大批工程技术人员、退休工人和干部到农村去,在把技术经营管理等带给农民的同时,也必然要接受农民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里的不可避免的冲撞、渗透和裂变。先进的战胜落后的,科学的战胜愚昧保守的。城市农村化、农村城市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城乡合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应是人类文明的最终追求。

            之二:向你致敬,老乡!

            苏州的乡镇企业以她独特的方式和优势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条成功的经验。

            第一,苏州的乡镇企业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她没有两眼向上依赖国家。我们的国家还很穷,没有也不可能拿出很多的钱来大面积地给予扶持。

            第二,苏州乡镇企业善于把国家的政策用足用活。她从来没有超出政策允许的范围去自行其是,但她又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政策的优势,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有些乡镇企业家说:中央的红头文件是实践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我们开路,做"渡江侦察兵",即便失败了,牺牲了,也为后面大部队的进军铺平了道路,杀开了血路,有什么不值得的呢?

            这里要说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问题。"老乡"们从未受过"计划"的制约。起家时搞"拾遗补缺":你不要的我统统"吃进",这总可以吧?但"老乡"一旦羽毛渐丰,马上进入市场,并且反过来用自己的活力教育(也教训)"计划"。"市场"是绝对的,"计划"是相对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应该也必须大模大样理直气壮地登堂入室,占据主要地位!

            第三,苏州"老乡"坚持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集体经济在这里仍然占着绝对优势。不管将来怎么样,她确实做到了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最佳的发展途径,至少,她避免了个体发家又被狭隘的小农经济思想死死往回拖的那种弯路。赚了钱去讨小老婆为活人造死人房子的事在苏州还没有发现。有了钱再投入再发展再提高却是苏州"老乡"们的共识。

            第四,苏州并没有以牺牲农业作为代价来发展乡镇企业,而且还用发展"老乡"所形成的经济实力来保证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一九九一年,苏州遭到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却是: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五十五亿斤,只比特大丰收的一九九○年减少了百分之三。

            第五,"老乡"只是一个通俗的称谓,从前文也可以明显看出,"老乡"发展到一定时候,就自觉并且及时地抓住了机遇,主动出击,实行战略转移,把自己推上了国际大循环的潮流之中,聪明而又实在地变成"老外"。这里又必须说到"老大"。苏州市县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们的杰出贡献,就在于能够纵览世界风云,牢牢抓住"中心",把"老乡"这篇文章做得生动活泼发挥得淋漓尽致。

            …………

            向你致敬,我们的"老乡"!

            之三:最难忘,只有一个"中心"

            实践证明,谁掌握了"中心",谁就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离开了这个"中心",谁的阵脚就要乱;谁反对这个"中心",谁就要被历史所抛弃。

            这是中国最后一个机会,也是十二亿人的最后一个机会。

            再强大的民族再伟大的文明,如果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失足",也有可能衰亡、毁灭。

            苏州给人们一个眼花缭乱的世界,苏州的干部群众从市委书记、市长们到村民小组的组长们,全都在为"中心"奋力拼搏,全都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负重前进,他们已经并将继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丰功伟绩。

            苏州正在走向世界。

            世界也了解苏州吗?

            十年前,苏州和杭州的工业产值相差无几,而去年,苏州比杭州多了二百多个亿!同样,一江之隔的南通,差不多在同一个起点上前进,现在却比南通多了四百个亿!

            这是值得理论家、经济家、文艺家和政治家们大做特做的一篇大文章!

            之四:"老乡"解除了紧箍咒

            姓"社"姓"资"既玄妙又吓人。

            "老乡"们被套上了多少紧箍咒!

            "老乡"们的实践既巧妙又顽强地解除了这个紧箍咒--

            有一个绝妙的幽默,是从广东"引进"的。某首长问职工:你说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答:当然是社会主义好。我认为现在的政策(一个"中心"!)就是社会主义的;但硬把现在的政策说成是资本主义的,那我只好说:资本主义好了。

            我忽然想到了罗斯福总统的一件事。

            一次,有个年轻记者挖空心思想难倒罗斯福,问:"总统先生,你是共产主义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