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南朝凶猛(出书版)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南朝凶猛(出书版)

第19章

书籍名:《南朝凶猛(出书版)》    作者:轩辕鸿鸣
    《南朝凶猛(出书版)》章节:第1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事实证明那个姑娘从那以后也一直是个淑女,温柔体贴,对老三忠心不二。但老三还是一想起那天的事,心里就犯堵。

生活啊,你只需要知道概况,不能深究细节,把一切都看清楚了,活着也挺没劲的。

桓玄把一切都看清楚了,刘迈活着就挺没劲的。

想人间婆娑,

全无着落;

看万般红紫,

过眼成灰。

马屁精刘迈就这样机关算尽,反送了自家性命。

和他一起送命的还有京口革委会建康支部的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三人。

还有诸葛长民,这个人贪财,贪财的人都怕死。怕死就紧张,紧张就露馅了。所以他被行刺对象雍州刺史刁逵逮捕,用囚车押往建康。

还好两路成功了,最重要的两路都成功了。

一路是这样的,一个传诏的敕使在百十号人的簇拥下来到刺史桓修的官邸。不明就里的桓修出来接旨,结果当场被砍。冒充钦差的是何无忌,砍人的是刘裕。然后刘裕打出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口号,并且信誓旦旦地说晋朝皇帝司马德宗已经被他救出,号召大家都投身于这场正义的改变人类历史的圣战之中。

另一路刘毅、孟昶、刘道规化装成刺史桓弘的亲兵,让守城的士兵全都出城,等候桓弘检阅打猎,然后直扑刺史府,把正在晨练的桓弘剁成了剁椒。

起义成功了,刘裕极缺的是个机要秘书,队伍大了,钱粮物资都得有个人管,最重要的是讨贼的檄文得有人写,大家都一致推荐一个人,刘穆之。

刘裕笑了,这个人他太熟了,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因为刘穆之是刘裕的超级粉丝。

故事一下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的京口没这么多人,江水也清澈得多,刘裕一砍完柴就和一帮小混混搞在一起,疯打疯闹,一身泥水。他所有的不良习惯都在那时养成,撒谎、冷漠、满嘴粗话。稍大一些就开始酗酒、赌博和与人打架,为长成一匹狼他作好了一切心理和生理准备。而刘裕却全然不知,在黑暗的角落里,一双羡慕的眼神无时不在盯着自己。

刘穆之是个好学生,从小就刻苦读书,但他没官做,因为他没有人,那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做官不用考,只凭名门望族的人来推荐,他家境贫寒,因此没人推荐他。

但他却觉得还是自己书读得不够好,读得足够好,会有伯乐来发现他的。于是他就在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精神鸦片中摧残成长,他也想玩,他也想去搞些娱乐副业,但他没有,他拼命地读,压抑着自己的本性去读,尽管他的心理暗示中已经知道他没官做和读书好坏没一毛钱关系。

就这样三好学生刘穆之成了社会青年刘裕的粉丝,二十年前的他们对生活一无所知,但都会在某个时刻走进这个世界,走进生活的洪流里,快乐分享,忧愁共担,聚成今生的因缘。

于是二十年后的那天,刘裕来找刘穆之,让他跟着自己造反。

人真是个卑微可怜的动物,说白了都在为欲望打工。有欲望的人就会痛苦,但没欲望的人就会无聊,矛盾啊。

刘穆之很矛盾,造反和他所读的圣贤经书是南辕北辙的,不造反似乎自己的生活永远没有改善的可能,道义、伦理、正义、邪恶,让他陷入了沉思。

美国有个叫艾利斯的心理学家,曾经有这样一个理论,导致人不开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事情无所谓好坏,意义是由人主观赋予的。

刘穆之读过很多书,这个道理他很快就想明白了。

干,再也不能这样活,他决定将一生作注,押给偶像刘寄奴!

当他交投名状的时候,他听见了怦怦的心跳声。

他并不知道,自己作了多么正确的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时候有个正经的偶像对成长是多么重要啊!

于是那一篇慷慨激昂的讨桓檄文在刘穆之的笔下新鲜出炉了,内容基本如下:

皇帝复位了(假的),桓玄的老家被端了(假的),京城大乱(假的),三面大军围攻京城(假的),骂桓玄是坏人(真的)。

政治宣言结束,便是军事进攻了,一支两千人不到的军队在刘裕的率领下,向京城建康进发。

刘裕知道兵贵神速,京口离京城很近,必须士兵突击,直插敌人心脏。否则等桓玄缓过神来,把老家湖北的亲兵调来,一切全完了,因此突袭,迅速是确保成功的关键。

他选的这两千人都是北府老兵,战斗力超强,粮食补给又容易,两千人虽然不多,但在自己手下,就是两千只恶狼,自己将驱赶他们,撕咬绵羊。

出发!

桓玄这边应该说反应是不慢的,他立刻派手下的头号猛将右卫将军皇甫敷和二号猛将顿丘太守吴甫之带着几万人马来阻击刘裕。

他和他的手下经过短暂慌乱后逐渐平复了情绪,因为他对这群剿匪的士兵很有信心,他们不但人数是对方的十倍,更重要的是这群士兵都是来自一个地方——荆州。这些都是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本乡本土的战士,随便一个战死,立刻蹦出几十个亲戚给他报仇,就是这样一支军队,让他有足够自信,能够战胜任何敌人,包括刘裕。

应该说桓玄算得很准,士兵如狼似虎,将领勇敢卓绝,人数又多,装备又好。但他算漏了一样东西,准确地说,不是他算漏了,而是他根本不知道。

其实,皇甫敷和吴甫之的关系并不好,因为排名。吴甫之一直很不服气自己居于皇甫敷之下,但因为侍奉同一个主子,两人没有交手的机会,现在终于可以通过干掉刘裕来证明自己了。

于是吴甫之没有按照预定计划来到决战的地点,而是抢先了一步来到江乘(今江苏句容北),想一口吃掉刘裕。

就这样满怀憧憬的吴甫之遇见了满怀愤怒的刘裕,刘裕愤怒,因为他已经等他半天了。

刘裕是个很好的羽毛球选手,放到现在也许和林丹一个级别,他出手专往人缝里打,而且特别爱打人肾下三寸俗称软肋的地方。当他得知吴甫之行军变化后,准确地预判发生了什么。

吴甫之充分证明了历史舞台是十分难混的,凡是跟主角抢戏的,艺术生涯注定长不了。混个脸熟就得下场,陪同他一起下场的还有一万楚兵。

皇甫敷确实是头号猛将,他远比贪功冒进的吴甫之稳重,听到了吴甫之阵亡的消息,他是很兴奋的。

吴甫之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被搞掉只能证明一件事,北府战神刘裕不是被媒体打造出来的花架子。他很兴奋,名将之间的对决确实有理由让人兴奋。

来吧,刘寄奴,就在这里,来证明谁才是天下第一的猛将吧!

这里是罗落桥(今江苏南京东北长江南岸)!

合格的圣斗士同样的招数是不能使用第二次的,刘裕很清楚这点,已经没有伏击这样的便宜可捡了。这一次我要面对的是皇甫敷真正的力量,只能硬碰硬!

总攻随即开始,就人数对比而言,一边是天下闻名的北府军,一边是桓玄赖以起家的荆州军,狭路相逢。

无论是刘寄奴,还是皇甫敷,都很清楚,玩命的时刻到了。

生命的玄关准备开启的最后时刻,刘裕展现了他令人生畏的战斗力,虽然极为疲劳,但他依然率军发动多次突击,几次冲破皇甫敷的防线。

皇甫敷的部队也着实厉害,抗击打能力极强,每次被冲垮,没过多久就又聚拢,充分发挥荆州军团的优良传统,作战到底,死不退让。

此时,已是黄昏时刻,天上残阳如血,地上血流成河,被杀死的士兵们的血水染红了江水,断臂残肢洒满大地,壮阔的长江血浓于水。

火光、鲜血、狼烟、呐喊,这是人间还是炼狱,慈悲的上帝你此时是否又习惯性下岗!

在这片可怕的地狱鏖斗中,数万人手持刀剑,拼死厮杀,他们彼此并不认识,也谈不上有什么仇恨,但此刻,他们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死神牢牢抓住了每一个人,士兵的惨叫声和哀号声让人闻之胆寒。

这是真正的修罗人间!

死者的容颜即将被遗忘,活着的人笑逐颜开,大步向前。而无论你行善还是为恶,富有还是贫穷,你都将走向那个终点:鲜血涂地,尸骨无存,或为脓血,或为飞灰。那个死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以上是我为那场战斗中阵亡的将士写的悼文,那里埋葬着当时最优秀的士兵,刘裕一将功成,江边万里枯骨。

皇甫敷的部队毕竟人多,渐渐把刘裕包围起来,围在一棵参天大树下,看见刘裕被围,皇甫敷意识到,这是干掉刘裕的最好时机,这可是一个天赐的功劳,于是他干了一件事。

曾经看过一个军事学家点评二战的文章,里面说到了日本人战法的致命性。在武士道精神的渲染下,日本人打仗确实积极,但他们因为信奉天照大神护体武运长久类的话,冲锋时经常一线的指挥官带着士兵一起冲。

这就是我们经常在黑白版红色励志电影里,最常看见的一幕。一个日本小队长或中队长,举起军刀,仰天大叫:卡给给!然后就被我方神枪手一枪撂倒。

不幸的事发生在皇甫敷同志身上。

他忘了刘裕被围,不只他一个人着急。大批北府战士也向刘裕被围的地方掩杀过来,问题是距离太远,又不会飞,主帅危急,赶不过去怎么办。

有办法,战场上没有说不能射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