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读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心得演讲稿范文(精选12篇)

宠文网 > 诗歌戏曲 > 读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心得演讲稿范文(精选12篇)

第2页

书籍名:《读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心得演讲稿范文(精选12篇)》    作者:佚名
    《读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心得演讲稿范文(精选12篇)》章节:第2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刘胡兰用她的青春谱写出了悠扬的革命英雄主义颂歌,用她的生命诠释了一个青年对党的忠心和对革命的渴望。而就是如同刘胡兰这样千千万万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革命英雄共同组成了革命的乐章。也是历史上,现在,与未来无数个来自群众和党员的坚定信仰,让革命的道路一直延续下去。刘胡兰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流传。
        
  革命创新、为国贡献不分年龄。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永读红色经典,永唱革命颂歌,为未来开辟新的道路!
        
第四篇:  读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心得演讲稿
          学党史,理解思想,实事求是,开设新局面。
        
  读红色经典,讲革命故事。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以史为鉴,加强政治定力吧。
        
  认真履行职责,献礼百周年。
        
  请和我一起听党史的古典故事。
        
  刘胡兰:出生的伟大,死亡的荣耀。
        
  刘胡兰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开始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担任村妇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回到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1946年秋天,国民党军大举攻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下少数武工队继续战斗,大量干部迁往山上。当时刘胡兰也也收到了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继续战斗。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成为敌区的故乡交流中奔走,秘密发动大众,与武工队合作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遣粮食,发送信息,成为当地的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与武工队员合作处死。阎锡山匪军羞得生气,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被捕。她平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帕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箱-三件珍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的敌人带走了。刘胡兰在威胁利益的诱惑面前不动,被带到铡刀前看到匪徒军推了几个人,愤怒地说:我是怎么死的?匪徒军喝完一样后,她自己平静地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的时候,还不到15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的馀地,刘胡兰说:出生的伟大,死亡的荣耀!刘胡兰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她凭借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而归。这种表现正是共产党革命教育深入千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第五篇:  读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心得演讲稿
          刘胡兰只活了15岁,但她却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打小起,贫苦出身的她就爱憎分明,早在抗战时期,10岁的刘胡兰就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因为表现突出,她14岁就当上了区妇女干事,还被中国共产党吸收为预备党员。
        
  为了革命的需要,党派刘胡兰回云周西村领导工作。其间,刘胡兰曾配合武工队员,将该地大恶霸石佩怀处死,赢得了老百姓交口称赞,也惹怒了反动派。为了报复,反动派率军突袭云周西村。上级命令刘胡兰转移,但是,为了帮助更多群众和党员转移,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幸的是,就在这时有人叛变了,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反动派抓到刘胡兰后,实施了种种威逼利诱,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反动派把刘胡兰带到了铡刀面前,当着她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杀了。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胡兰却异常镇静,怒喝道:“我咋个死法?”在反动派说出“一个样”后,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了声“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便来到铡刀旁,毫不畏惧地躺在铡刀下。
        
  就这样,年仅15岁的刘胡兰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1947年春天,毛主席听完刘胡兰的事迹,感动地挥毫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高度赞扬这个年纪很小的大英雄——刘胡兰。
        
第六篇:  读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心得演讲稿
          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13岁那年,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她主动申请参加支前。部队首长劝她说:“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
        
  她却果断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是女民兵,也不怕。”
        
  她在前线表现得特别勇敢,为伤员包扎伤口,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
        
  刘胡兰参加了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通过学习,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那一年,她也是13岁!
        
  她不断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1946年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那一年,她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只好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走向铡刀,壮烈牺牲。那一年,她才15岁。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第七篇:  读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心得演讲稿
          历史的记忆就像天上闪烁的星星,繁多而又璀璨。其中有一颗是那样的耀眼,它闪耀着红色的光芒,它代表着革命烈士的魂魄,世世代代永不垂落!它永远地亮在我的心中。
        
    第一次读到刘胡兰的故事,我泪流满面。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3岁的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读到这里我落泪了,我的泪是为刘胡兰的死而可惜,是为刘胡兰的伟大事迹而感动,为她热爱祖国的感情而骄傲,为她宁死不屈的精神而自豪!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她是中国千千万万坚贞的女性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她的精神照耀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每当听到大街小巷的人们传唱红歌。我又想到了另一个人——小萝卜头,他身在监狱里,可是却渴望念书,他刻苦读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
        
    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8个月时与母亲一同被关在了渣滓洞看守所。由于缺乏营养,他头大身小,面黄肌瘦,狱友们都爱怜地称他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但是小萝卜头可想学习了,他不想整天在监狱里度日如年,他想念书,他渴望念书。经过小萝卜头的父母和狱友们的多次斗争,特务们才同意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也很懂礼貌,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他常常为狱中的共产党员传递消息和传送东西。1949年9月6日,与父母同时遇害,年仅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