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清宫升职记+番外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清宫升职记+番外

第201章

书籍名:《清宫升职记+番外》    作者:梨橙
    《清宫升职记+番外》章节:第20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没了顾忌,他一催马,想要横穿街道,去拦下那女子。

只顾着看美人,他都没注意对面那一对人马。

薛蟠想要学人家来个跑马图美人,马速还挺快。

大街上人来人往,他这么一横冲直撞,顿时大乱、有那腿脚不利索的老弱,一下子跌倒好几个。哭声、骂声响底一片。

给皇帝一行人开路的暗卫恨得牙痒痒。

前两年端午那回,皇上的车驾就被一群纵马的给惊动了。害大爷们受了处罚不说,多丢面子?!

这个死小子!

几个侍卫过来,不由分说,将薛蟠一把套下马,堵上嘴连踢带打弄到一边捆上了。马牵走,随从赶到一处,又有人迅速将街上秩序恢复。

皇家车队安然通过,丝毫没受影响。

大街上人们窃窃私语,纷纷猜测是啥大人物从这儿过。薛蟠本来还想搬出自己那舅舅、妹夫吓唬人,见了这阵势,也息了心思。不过他就是想说,也说不出来,嘴堵着呢。

他妈的!堵大爷嘴的这是啥玩意?

呕。

薛呆子的苦闷惊恨暂且不提,再说亲自登门拜访林家的史太君。

姚颖心听说史太君来访,忙命人去通知黛玉,俩人按照礼数将史太君迎进来。

那史太君的车子进了二门,刚从车上下来见黛玉站在一边迎候,不等她行礼,便一把按进怀里,“心肝儿小”“肉”的哭了起来,数落着多么不明白老人心意,多么狠心,因几句话恼了就忍心不去看望外祖母,让外祖母伤心了这些日子,等等。

听史太君话里话外撇清那一日的失言,眼看着把贪占外孙女财产变成了小女孩儿不理解长辈苦心,和长辈闹别扭,姚颖心暗自一叹,史太君最看重的,仍旧是她家的名声,她的名誉。

忙上前道:“老夫人且屋里说话吧。”

知道的,是您想外孙女儿,疼外孙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听了谁的挑唆,上门责问呢!我们姑娘的规矩,素来最好的,从来没有忤逆长辈的事。不然也没那么些人喜欢她。好在家里这些人都是嘴严的,这要是有人不怀好意,传出个我们姑娘不孝的名声儿,可就有违您老人家的本意了。”

史太君流泪道:“你年纪还小,未曾当过娘,哪里知到我的心!我就生了那么一个女孩儿,谁知她早早的去了,留了这么一个外孙女给我。我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总想着她好操的都是想不到的心!唉!年轻人哪,什么时候能像老人关怀他们一样,多体谅体谅老人的心呢?”

听史太君搬出血亲、孝道来压人,绝口不接自己的话茬儿,姚颖心一愣,这老太太当真不是善茬儿她这是想要把那天说错的话抹了,即使黛玉不能如以往那样信任、亲近她,至少在世人眼里史太君要保持慈爱长辈的形象。

黛玉是她外孙女,孝字压人哪!

自己终究只是个当婶娘的,有些话确实说不得,不知黛玉能否看破?

正文第二百二十八章:道高一尺

黛玉礼数做得十足,表情恭敬,却再没有以往面对史太君以往对那种浓浓的依恋和依赖,眼中也少了亲近和无条件给信任。

史太君心中一酸。

自己这个外孙女终是长大了。行事手段和心机虽然尚显幼嫩,却再不是那个会倚在自己怀里撒娇、时常与宝玉吵嘴斗气的小丫头了。

看着眉眼与女儿颇为相似的黛玉,史太君暗暗悲叹,若非贾家儿孙不肖,她一个老婆子何苦与嫡亲外孙女弄到如斯地步?

敏儿……儿孙……想起儿孙,贾宝玉的脸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笑嘻嘻说道:“老祖宗,这是宝玉院子里开的第一枝花……”渐渐那张脸变得成熟、温柔,“夫人!这花儿多美!和你很配……”

国公爷啊!

也罢。

史太君咬牙压下满腹酸楚,领着王熙凤,由姚颖心、黛玉陪着进了屋。

侍女上了茶,客气了几句。

史太君甚是关怀的问起黛玉饮食起居,黛玉一一答了。

姚颖心便邀请史太君去逛逛林家的宅子,顺便瞧瞧黛玉给住处。

黛玉所住的院子,紧实安静,大气典雅。前院花卉,后院翠竹,整个庭院显得生机勃勃。

正房五间,窗户上镶的都是玻璃。屋里阳光充足收拾得一尘不染,布置得清贵雅致,并无半分俗气。

史太君暗赞,很满意林岳夫妇对黛玉的传承。王熙凤则是没口子的夸赞。也亏得她说话比较多,让气氛显得甚是热烈。

正在黛玉房中叙话,有婆子来回话说.林岳回府了。姚颖心遂请史太君到正堂,等林岳前去拜见。

四个女子均是暗地里深吸一口气,大戏开始了。

一番俗礼后,林岳笑对黛玉道:“姑娘了解你外祖母和嫂子的喜好,厨房里的人做的东西不知合不合胃口,姑娘去瞧瞧。”

黛玉心知是要说那婚约之事,自己在场不合适,赶忙答应下来,告个罪,出去了。

屋里剩下的几人都是没妨碍的,林岳道:“前些日子,姑娘从贵府回来心情不大好,自己关在屋里心心。让她二婶娘问了,女孩子家家的,终究很多话不好说出口,到现在晚辈也不是很明白,到底老太太提了什么大事,让姑娘那般伤感?”

史太君未语泪先流:“说起这个事儿,由不得我生气伤心。我那外孙女儿小小年纪没了父母,已是苦命得很了。她爹娘留了些钱财给她做嫁妆,也是做父母的一番爱女之心。她小孩子家家的不知道轻重,你做叔叔的,怎么不帮着她管着?那日玉儿说什么?百万两银子的嫁妆随手就给了别人?这怎么得了。”

林岳微微一笑:“老太太听错了吧?家兄熟读诗书,为官多年,对大清律了如指掌,怎会超过我这个当起叔的,将那么大笔的家产留给女孩儿?再者,老太太嫁过女儿,当年荣国公府那般显赫,可曾给女儿百万两银子做陪嫁?就是眼下这些个大家族,嫁妆一百多抬顶天了,谁家将家产分出大半给女儿做陪送了?”史太君一滞,心一沉,完了!

看来林家叔侄绝不会让这笔钱进贾家门。

方要开口,听林岳接着说道:“姑娘的嫁妆自然是有的,俱是兄嫂历年来攒下的珍玩器物、珠宝布匹这类的东西,还有些田庄商铺、银票虽说有几张,不过是街银五万两。这些钱物,晚辈守得好好的。便是前年贵府借银,碍于兄长的遗愿,晚辈都没借的,怎会让姑娘随手送人?至于田庄商铺这些,官府里办过手续,除了姑娘,包括她夫家在内,别人哪个都不能处置!想是娘儿两个说等,老太太当真了。您心疼外孙女儿,晚辈也能理解。只是听姑娘身边的人讲,老太太说起什么嫁妆归贾家、人归贾家的话,底下人学话学得不清楚,晚辈也听得不准。这话从何说起?姑娘还未订婚,老太太做外祖母的,怎会说出这样有碍她名节的话来?至于嫁妆,嫂子是贾府的姑娘,她的嫁妆可是一直归自己支配的,现今全转到了姑娘手里。想是老太太对这些应该明白得很!贾家世代簪缨,诗礼传家,老太太断不会说出那样无礼的话吧?必是奴才们胡说!”

饶是早有准备,史太君脸色也变了几变,黛玉虽不在跟前儿,林、贾两家的奴才可都在屋里外头伺候着。林岳这番话一说,她之前的努力全白做了!

那天原是自己说错话,让人抓了把柄,后悔也来不及。好让自己手里有真凭实招。

史太君挺挺腰,避开让自己尴尬的问题,直奔主题,道:“说起玉儿的婚事,我那女婿没跟她二叔说起过吗?玉儿已是许给我那孙子宝玉的了。”

林岳很意外:“家兄临去之前,将晚辈和姑娘叫道床前,特意叮嘱晚辈,将来姑娘的婚姻全屏晚辈做主。必要读书上进、人品正派、自身有能力供养妻子之人才可许嫁,断不能找那游手好闲、靠祖宗吃饭的纨绔子弟。以免误了姑娘终身。晚辈一直照这个标准挑选,至今尚未遇到太合适的,故而姑娘也就没有许字。老太君说的这事,可是让晚辈吃惊了。”

史太君暗怒,但想到手中凭据,压下火气,道:“天下事讲究个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我那女婿病得久了,有些事难免记不清了。他原本立过字据的,有林家族长和两位方外之人为证。”

林岳挑眉,“字据?”

史太君道:“这事我们府里先头儿也不知道。前些日子,你们林家原来的族长林平殷找上门来。说是手里有一张林海当年写下的字据,将玉儿许给宝玉为妻,另有财物若干,作为玉儿的嫁妆陪送到贾家。林海本人、林平殷都在字据上留下印鉴,确是林海私印无疑。听那林平殷说,当年有一僧一道两位仙师给玉儿算命,说她命中注定,只有嫁了宝玉才能保一生平安,不然今生姻缘不顺,且要祸延来世。我那女婿心疼闺女,才写了这个字据。因为你不在家,才请了林平殷做见证。也是林海一片爱女之心,生怕她将来受苛待,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寻思着,既然我那女婿有这个心愿,又有仙师说什么今生来世,自是要遵从的,便让贾赦在字据上签字用印,这契约也就成了。”

史太君使了个眼色,鸳鸯从袖中拿了几张纸出来,双手捧了给林岳。

史太君道:“这是林平殷写的事情经过,他签字画押了的,你看看吧。”

老狐狸!

林岳、姚颖心互相看看,各自在对方的眼里瞧见了佩服和无奈。

史太君找的好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