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大唐盗帅

宠文网 > 武侠小说 > 大唐盗帅

第523章

书籍名:《大唐盗帅》    作者:盗帅二代
    《大唐盗帅》章节:第52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杜楚客并不点破只是道:“《兰亭集序》乃王羲之毕生之佳作,无与伦比。这种宝贝,不仅陛下喜欢,殿下也应该梦寐以求吧?何不先收藏起来,好好的欣赏,等到时机过去,再将它献给皇上。那时事情过去,谁还会怀疑,会说什么?”

其实杜楚客这一计并不在于如何偷取《兰亭集序》,而是在于逼死智永和尚。智永今年已近百岁高龄,似他这个年纪,什么时候死都有可能。

而《兰亭集序》是智永的祖传之物,天下异宝,同样的智永的挚爱。无论是谁,丢失了这种宝贝,必然会茶饭不思,衍生痛哭后悔懊恼自责等等不安的情绪。若是年青人也许还能撑过去,但作为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如何能受的了这个打击,指不定几天就归西了。

智永是和尚,并没有后人,只要智永一死,《兰亭集序》就算是无主之物,谁得到自然属于谁的。

这些阴暗的事情,杜楚客作为一个儒家学者是说不出口的,就像挂着贞节牌坊的*子一样。明明是阴险的毒计,不直接说出来就算是人畜无害的良谋。

李泰也听出了杜楚客的“弦外之音”也如掩耳盗铃一般,故作不知。在他而言,只要能够讨得李世民欢心,从而取得太子之位,死几个人根本没什么,由衷道:“先生真是孤王良谋……想必一切都在先生的掌握中吧?”

杜楚客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表情,高声道:“为殿下效力正是杜某本份,正如殿下所言,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出意外,这《兰亭集序》几日后必会落入殿下之手,就连嫁祸的人杜某都已经物色好了。”

李泰感兴趣道:“那不知先生找了那个倒霉蛋?”

杜楚客脸上浮现神秘的笑意,不答反问:“殿下可知在长安曾经出现过一个叫做‘盗帅’的神秘人物?”

李泰想了想,一拍手道:“记起来了,确实有怎么一个人,孤王记得。此人似乎颇有能耐,一夜之间,连盗贺兰八家,风头一时无两,传说来无影去无踪。不过许久都没有他的音讯了。难道……”

李泰想明白了,一拍大腿道:“原来如此,那个自称‘盗帅’的贼喜欢留贴通知,我们只要在现场留下一条信笺,说是盗帅所盗,足以将一切矛头都指向他,让他百口莫辩。”

杜楚客脸上也挂着些许自得,对于自己的这一方法很是自信,道:“莫说这位‘盗帅’如今不知所在何处,即便他身在长安,也不可能知道这一切是我们做的。”

杜府。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给杜荷的极大感触,让他找到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王羲之的字几乎集结古今书法之大成,刚柔细腻,既有雄伟之姿,又有柔美之气,但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笔力。

“入木三分”这是专门因为王羲之的笔力深厚而衍生的成语,古往今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几乎不存在,便是颜真卿、柳公权、苏轼这些书法名家也比不上。《兰亭集序》给杜荷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一个个足以入木三分的字。

杜体字有他的特色特点,并不亚于王羲之的行书,但在笔力上差距却一览无余。

因为《兰亭集序》,杜荷终于发现了自己在书法上的不足,他也想起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墨池”,另一个是“退笔冢”。

墨池说的王羲之每日研磨练字,天天以池水洗砚,久而久之池水都变得如墨般漆黑。退笔冢说的正是智永和尚,智永闭关练字三十年,他将写秃了的毛笔头收集起来,整整有十坛,每坛重达百斤。智永将这些毛笔头埋起来,就跟墓穴一样。

两个典故或许是有夸张之处,但无疑是侧面反应了王羲之、智永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名传千古,绝对不是因为他们仅仅是天才之故。

王羲之练字的墨水能够染黑水池才练就出如此笔力,智永被誉为继承王羲之书法的第一人,虽然在没有突破上落人话柄,但那一手三十年练成的功底,却让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心念至此,杜荷也不由感慨一句:“看来书法果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

杜荷扰了扰头,觉得时间有些不够用了,细细一想,也已明白,王羲之与智永爱书法成痴,他们能够孜孜不倦的刻苦练习。而在他眼中,书法是一大爱好之一。他有生平三大爱好习武、兵法、书法。

武道、兵法、书法三类不论是那一类都是博大精深的学问,常人穷尽一生,那难以领会其中一种神妙,他连学三样,时间自然显得不够。

“需不需要放弃一样,专心而学?”杜荷突然萌生了这个想法,随即却觉得好笑,否定了这个念头:“我杜荷武不希望成为项羽那样中华五千年第一勇士,军事上也不打算成为孙武、吴起、韩信、白起这类兵法大家,书法更不指望超越书法界第一人王羲之,都只是爱好,又何必那么认真计较得失?我只是不愿意认输,只要保在这一个时代,能够有一席之地足矣,去跟那些死去多年的先辈争一个长短,岂不要累死。”

如此一想,杜荷心中顿感畅快,不强求也不勉强,一切随缘,只看天意。

却不知如此心境,正是他日后走上辉煌路途的关键。世间万物,痴迷并非就是好事,凡事松弛有度才是关键。像智永这样,为了练字,他将自己困在小楼里,三十年足不出户的练习,虽然练成了一手漂亮的书法,但已经将字练死,失去了灵性。

王羲之喜欢书法不假,但他从不死练,而是从生活中感悟,由阅历中进步。《兰亭集序》的诞生,便是因为当初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好友游玩时候的感悟所写,便是让他重新写一遍,没有那份心情,他自己未必写得出同样出色的来。

智永困在笼中,不经历生活感悟,如何能够超越王羲之?

就如苏轼所说,他的字即便再像王羲之,那都是在走王羲之走过的路,没有超越,没有自我的体会,就失去了灵魂。

杜荷这种一切随缘,将书法视为爱好,以活在这个世界上,体会人生的为正途的想法,正是最高明的。

“杜郎”长乐端着一杯冲泡好的茶,风情款款的走到了近前。

>
杜荷搁下毛笔,将茶放在一旁,伸手将爱妻搂在怀中,笑道:“正觉得无聊,来,陪我一起练字,为夫教你杜体字。”他放下了心中执念,整个人也轻松了。

长乐笑着挣脱了杜荷的怀抱,笑道:“别闹了,有正事呢……这是褚遂良,褚大人送来的请帖,似乎有什么事情。褚大人是国之栋梁,也许有什么正事……”

长乐最难得就是在于她公私分明,是那种顾国顾家的巾帼女子。也因如此,向来温顺的她,才会在弘福寺里与李承乾这位大哥公然的对立。

杜荷一怔,褚遂良确实是朝中的重臣,也当得上国之栋梁四字评价,然他过于保守的思想常常与杜荷对立,两人处得并不怎么愉快,褚遂良给他送来的请帖,算是一件异事。

他打开了请帖,原来是邀请他共游渭河的,同行的还有虞世南、智永等一些长安知名的书法大家。

第二十一章《兰亭集序》失窃

第二十一章《兰亭集序》失窃

“什么,《兰亭集序》失窃了?”智永听了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整个人呆傻住了,惊呼了一声,脑袋失去了知觉,整个人向前倒了下去,“噗通”一声,一头扎进了渭水之中。

惊呼声,混乱声,接连响起。

就在这混乱之中,人影一闪而过,又是“噗通”一声。

杜荷也一头扎进了浑浊的渭水中去。

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源自一大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半条河清,半条河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

杜荷接到褚遂良的邀请,想着能够与智永再会,向他请教一下书法经验,彼此交流一下心得,也没有拒绝,与约定时间赴约。

游长安,自然少不游泾渭分明这大自然的奇观。

在这一日,他与褚遂良邀请的一干人坐上了游船,乘船入河。

因为发起者褚遂良与客人虞世南、智永太过有名,此次同行者多达五十余人,赫赫有名的初唐四大书法家一下来了三个,十八学士中也来了九人,还有其他的知名士人,一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只不过这一个个的名士与杜荷有交集的却是不多,只因长安名士,多出至世家,而世家各大家主,早已隐隐的将杜荷视为头号劲敌了。门下子弟,愿意如杜荷结交的自然不多。

至于杜荷更是如此了,他向来不为名声所困,什么名士,什么大家,在他眼中屁也不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曾说过:好名者与好利者,皆是一丘之貉。

在杜荷眼中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吹捧起来的,真才实学没有,却喜欢指手画脚,水分足的很。类似虞世南、褚遂良、上官仪这类有真本事的人,才是他眼中值得一交的人物。

今日他只为虞世南、褚遂良、智永这类人来,其他人也没怎么搭理。

开船之后,杜荷虽然不怎么参加类似的集会,但他盛名在外。书法、文学、诗词等方面,没有几个人比得上,被安排在了仅次于虞世南、褚遂良、智永这类人物之下,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与坐在上首的智永交流请教的机会,智永见杜荷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虚心求教,也显得很开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