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林彪疑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林彪疑案

第110章

书籍名:《林彪疑案》    作者:多人
    《林彪疑案》章节:第11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有坏

人啊,你要提高警惕呢。”(陈长江著《跟随毛泽东二十七年》)毛泽东让李德生、吴忠等人

上车一方面是询问北京的动向,一方面照例办理警备的任务,再有,就是和这几个人交了底



牌,回京就是为了斗林彪而来。按照汪东兴的回忆,毛泽东似乎发觉了林立果等人的阴谋,

所以,出其不意的在上海等地做了一番布置。根据相关材料的对比,当时毛泽东镇定自若、

调度有常。相反倒是林彪集团不明就里,以为小舰队事情败露出来,这才引发毛家湾对于出

走的争论。

林彪出逃后,有人建议毛泽东把林彪的飞机打下来或者派出飞机拦截时,毛泽东否决了

这个建议,他说:“林彪还是我们党中央的副主席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要阻拦,让

他飞吧。”按照当时的情况拦截不是做不到的,毛泽东真要想林彪今天死,林彪是等不到明

日活的。毛泽东这时对林彪生死的决策可以说毛泽东多年以来和林彪相处的心境复杂到了极

点的表现。林彪是毛泽东的宠儿兼学生,也是毛泽东战争年代依赖的名将和建设时期充当整

人的急先锋,更是明确写进党章的接班人,毛泽东虽说藐视舆论,但是,就这么一个接班人

如果不认真处理,中外势必引起强烈的反弹。这在毛泽东显然是不愿意看到的。毛泽东对四

个伟大说讨嫌,可是,他也表达过对伟大导师的这个名衔的热衷,毛泽东思想深处中国封建

传统中的内圣外王思想一直左右着他,李锐就回忆到,毛泽东曾经很有热情的讲过:“帝王

者,一世之帝王,圣人者,百代之帝王。”毛泽东既然要垂法后世,那么自然不希望林彪事

件成为他的“圣德之累”,诚如邓小平说的那样:“谁不听他的话,他(毛泽东)都要整一下,

但是,整到什么程度,他还是有考虑的。”(参见邓榕著《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对于整垮林彪这个接班人,毛泽东当然会有一个综合的考虑的。后来,在批判林陈反党集团

的座谈会上,周恩来还说过:“林彪要是不跑,还是可以做政治局委员、常委的。”还有一个

间接的例证就是后来在部署批判林彪时,下面就有反响,认为批林批不下去,因为林彪说的

很多话都是直接和文革的基本路线联系到一起的。这还是在国内,这还是在林彪死后死无对

证的情况下发生的,毛泽东宁不虑此?(具体详见郑谦著《批林整风运动始末》,载于《中

国共产党若干历史问题写真》,1998年6月第1版,1109页)



12.选择逃往苏联原因

林彪原本的设想现在披露出来的是三个选择,第一个是按照林立果的办,第二个是南去

广州,第三个则是去苏联,这个方案不论是林彪提出来的还是叶群他们设计的,后来基本上

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然而何以就决定选择明显林彪不大愿意去的苏联了呢?也是有一番

计较的。

如果按照林彪自己的意思,大抵上比较倾向于去广州,因为那里是黄永胜等人经营多年

的老营,再者,林彪当年做过中南的一把手,对那里的干部熟悉。还有一点,林是军人出身,

对军事比较敏感,自古以来从吴三桂算起,西南出兵进而问鼎中原的无外乎控制两湖,这样

沿江直下,南可以割据南京以捞取东南半壁,北可以通过湖北进驻河南,形成中原逐鹿的局

面。而当时控遏上游的武汉军区主要负责人刘丰则是林的又一大将,况且上海和南京方面还

有江腾蛟等一班空军将领做接应,所以,林彪感觉广州可以考虑。

林立果也是不主张坐以待毙的,他还叫嚣要把毛泽东的“丑行”公布出来,说“首长在

军队中威望高”,极力赞成林彪去广州搞武装割据。不过,包括林彪在内,他们都忽略了一

个基本常识,那就是经过了文革的中国和中国军队,对于毛泽东的崇拜已经到达一个登峰造

极的地步,而这一切恰恰是林彪一手造成的,林彪那个著名的文革初期的讲话,厉声指责谁

要是不听毛主席的话“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假如林彪敢于走出武装割据的这一步,

那么,林彪的讲话正好就给他自己预备了鲜活的靶子,所谓作法自毙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点,丁盛的因素,根据周恩来的警卫高振普的回忆,九一三事件后第一个方面大

员打来电话表示服从中央的就是许世友,第二个则是丁盛,可见,如果林彪一伙南去广州,

少不了要上演一幕瓮中捉鳖的活话剧。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毛泽东对于少将们的偏爱和重用。

我军的少将五五年到六四年差不多有上千名之多,

这些人中间出了中央副主席两个,中央政治局常委一个,政治局委员若干,比之元帅也毫不



逊色,文革时期五五年受衔的将军还没有到了基本凋零的地步,不要说中将还有很多,就是

上将也都还大有人在,然而少将群体脱颖而出显得比较令人感兴趣。

我们来回顾一下少将的经历,一般说来,除了少数少将属于评定过低以外,其他的都还

算是资历经历相抵,少将在红军时期基本上都在连排一级出现,抗日战争末期解放战争初期

多数是旅长、副旅长,建国前后到抗美援朝是师长一级。这些人早在红军时期身处于下级军

官的行列,对于毛泽东的感情就是相当浓烈的,他们不同于元帅、大将,因为元帅、大将中

有的人甚至和毛泽东分庭抗礼,历史上也不同属于一个系统,比如陈毅,一度取代毛泽东,

比如王树声、许光达在会师之前基本没有见过毛泽东,更何从谈起崇拜毛泽东了,然而少将

们即使来自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他们那时候因为级别比较低,可塑性很大,等到他们

成长为一路军事指挥员时,毛泽东的威望已经稳稳的扎根于心了。特别是文革起来之后,毛

泽东个人威信到了神化的地步,他们对待毛泽东几乎到了盲从的程度。

林彪作为副统帅时,尚可以号令一些部队和将领,一些将领也出于对林的地位和历史的

尊重,争相结好林,然则一旦林选择对抗毛泽东,那么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像林立果这样

狗屁不通之辈,在“一年兵、二年党、三年副部长”的异乎寻常的通途中自然无法理解这些

潜在的因素。毛泽东在军队中的威望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来

自《八路军军歌》,其中一句叫做“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一唱就是几代人。这种如纶圣

音的东西不要说一个不谙军事政治的林立果无法抗衡,就是把林彪和他所谓的五虎大将捆在

一起也不是对手。

因而,只有北上苏联,去苏联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托庇于敌国,林手中握着和毛泽东在

文革时相当数量的“阴谋”的原件,毛泽东如果敢于在政治上批臭林彪,林彪就可以把这些

东西公诸于众,等于是张学良第二,反正林这时也是丧家之犬,光脚的自然不怕穿鞋的,而

毛泽东当然要在乎他伟大领袖的颜面,所以,北上苏联林彪虽然反对,并且煞有介事的说“我



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的话,然而这实在是再也想不出来的好办法。在毛泽东来看,林彪摔

死之前,毛泽东的那一番感叹中也透露出很多的无奈,毛泽东在林彪死后不是还自我解嘲的

说过:“亲密战友,我的亲密战友,多亲密啊”的话吗?林彪如果不摔死,真正被动的是毛

泽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会证明这一点的。

13.结束语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毛泽东和林彪的这场斗争,虽说缘起于国家主席之争,实则在于毛泽

东从十二中全会后就不想让林彪成为刘少奇第二,而林彪因为“功高不赏”以致于剑走偏锋,

想要通过硬性设立国家主席以达到其目的,但是,毛泽东对于林彪的尾大不掉已经深感不安,

何以能够让林彪在政府中再分一杯羹呢?于是,二人矛盾日益加剧,以致终于陷决裂。

就国家主席本身来讲,如果扣除所谓的“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伎俩不说,还是应该设立

的,也因此不能说林彪试图通过当选国家主席来篡党夺权,可是,林彪和那些盲目给林彪翻

案的人恰恰忘了一点,为什么毛泽东说要当就请董老当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林彪提议董必武

或者朱德他们来做国家主席的话,显然没有任何危险,而毛泽东也不是一定不设国家主席,

如果设立的话,那么就请那些德高望重但是毫无事权的空心大老来做,毛泽东鉴于刘少奇的

教训是决不可能赋予林彪再大于九大党章之外的权力的,换言之,毛泽东更倾向于林彪作为

一个摆设的接班人出现。林彪为了毛泽东不遗余力的先后得罪党内大批干部,十几年如一日

的鼓吹迎合毛泽东错误的谬论,而今却连一个象征性的国家主席的虚君位置都倒不了手,内

心怨气自然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