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安平乐

宠文网 > 武侠小说 > 安平乐

84 看望夏家(修)

书籍名:《安平乐》    作者:雁来北往
    《安平乐》章节: 84 看望夏家(修),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安平这边忙着准备嫁妆,赵宣那边则更加忙碌。一方面要对谢家出手,另一方面要忙着筹备婚事。婚礼过程一共六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倒真是把他忙得团团转,好在有经验丰富的吴管家坐镇,倒是进行的有条不紊。圣旨颁下来不出七日,平王府愣是把“六礼”中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前五礼给行完了,就等着下月初六亲迎了。平王着急把平王妃娶回家几乎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最大的谈资,而安平自然也成了全京城未婚少女羡慕的对象。

        纳征那一日,整个京城都震惊了,平王府的送聘队伍足足占了一条长街,打头的就是一对活雁,看得京城的百姓们啧啧称赞,当然更多的是羡慕的。

        “我说老张头,送聘就那么大排场,不知道成亲那天得多大场面,到时候我可得好好来凑热闹。”一个围观的年轻人说道。

        “啧啧。”那年轻人旁边的老人不禁咂咂嘴,道,“你却是没见过世面了。你可知二十年前护国夫人出嫁,那可是黑旗军送的嫁,当年那场面,今日却是比不上的。”

        “那可不一定。”那年轻人接着说道,“听说这宋家姑娘可是谢三公子的徒弟,你想想,那嫁妆能少得了,到时候铁定要比当年的护国夫人出嫁还要风光。”

        那老人却是一副不信的样子,道,“黑旗军可是陆将军带出来的,有黑旗军在,哪是寻常人家的送嫁队伍比得了的?”

        那年轻人却是仍不服气,接着嚷道,“那怎么能比……”

        “……”

        如此这般就然吵嚷起来,安平若是知道,定然是要埋怨赵宣把排场弄得太大,按着她的本心,却是不想弄得这么高调的。其实安平却是在一定程度上错怪了赵宣,赵宣不想委屈她,却也没想到吴管家竟然弄得这么高调。赵宣哪里知道,吴管家这是蓄谋已久的了,平王府十多年没有喜事,天知道他盼着赵宣成亲已经盼了太久了,好不容易抓住了,岂能草草了事。好在是天子赐婚,平王这边动静大了些,也是长了天子脸面,倒也没有怪罪下来。

        这一日安平回到“谢宅”,看到满院子忙活着绣嫁妆的丫头们,轻抬了抬已经差不多痊愈的左臂,突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多余的。忽然又觉得好笑起来,要成亲的人是她,她自己反倒成了最闲的那个。手指轻抚秀秀让送来的被面枕巾,却是真的想念他们了,算起来,也有两三年没有见面了。虽然明面上她是宋黎的女儿,说起来,夏家才是她真正的娘家。自己也不想在这群忙活的丫头们面前自讨没趣,拉着玉竹决定去一趟夏家。

        去夏家,谢铭自然不会反对,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更何况还有玉竹在。说起来,自从那夜被袭之后,玉竹再不敢放任她自己出门。听说安平要去小虎家,一直在安平屁股后面“八师姑、八师姑”嚷嚷的李平非要跟着去。安平想着毕竟同门一场,倒也没有反对。于是,安平带着个大“拖油瓶”上路了。

        小虎虽说是个正四品的武官,奈何京城中最不缺的就是官,四品在这些人中间却是不太起眼。再加上大大小小一众的皇亲国戚和一些世家大族,小虎的宅院在其中委实显得越发的不起眼起来。不过夏家本就是农户,如今比起以往好了太多,虽然只是一个三进的院子,却被秀秀跟安平舅母刘氏修整的十分舒服。

        安平不过刚刚进门,夏大勇、刘氏、秀秀和二郎、三娘就都迎了出来,小虎却是还在军中。人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亲人相见眼也是红的,不过红的是眼圈。

        不过五年时间,夏大勇的脊背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直了,背部微驼,鬓角也生出些许白发来。刘氏脸上也长起了皱纹,一双眼睛许是针线做的太多,竟有些浑浊。想想多年来小虎从军在外,自顾且不暇,一家人的担子全要但在夏大勇同刘氏身上,二郎跟三娘年龄还小,多能帮衬的必经有限,秀秀却还要照看孩子。虽然知道玉竹肯定会出手帮衬,但时她了解夏大勇的性子,憨厚耿直,自然不愿平白让人照看,虽然柴昭珉有些目的不良,但是不得不说,他照拂了夏家。

        “舅舅,舅母,秀秀嫂子,还有二郎、三娘,你们这些年过的还好吧?”安平几近哽咽的说道。

        夏大勇看到安平身上虽然穿的简单,布料却是上好的,脸色红润,心中却是安下心来。不觉想到小满,心中更是难受,不善表达的汉子,半日只说出“好,都好。”三个字来。最后还是刘氏上前拉过安平的手,撇脸擦了一把眼泪,一双眼睛离近仔细打量安平半天,拍拍安平手背,道,“好,好。都长成大姑娘了。”

        安平知道这是因为刘氏眼睛不好的缘故,又想起给她的背面枕巾上还有着刘氏的针脚,心里更是难受,刘氏其实也是关心她的,只是当时的家境让她不能不对她严厉,毕竟农村的女娃什么都不会是嫁不出去的。

        秀秀看安平有些难过,忙接口道,“娘,安娘都要嫁人了,可不是大姑娘了?如今好不容易见面,总不能大家伙都在外面站着吧。还有安娘,过些日子就是你的好日子了,可得笑呵呵的。

        “对对,你瞧瞧我,都老糊涂了。还是秀秀说的对,安娘,走,跟着舅妈进屋去。小兰亏去上茶。”

        安娘右手牵着刘氏,左手拉着秀秀,夏大勇在前面走着,后面还跟着二郎跟三娘,让安平觉得很亲切。玉竹同李平则帮着将带来的礼物搬下车来。

        “安娘啊,我最担心的就是你的针线手艺了,这都要出嫁了,也不知道你的女红怎么样了,秀秀倒是忙着帮你绣起背面来了。哎,当初也怪我没有好好教你,不知道秀秀做的那那些东西可用得上?”刘氏拉着安平坐下后就唠唠叨叨说起来,却绝口没提自己的事,安平也只得装作不知。

        “舅母,秀秀嫂子的针线做的真好,不知道多少人说手艺好呢。”安平笑着说道。

        刘氏听了才有些欣慰的笑了,道,“那就好,那就好。还缺什么可要跟舅母提,可不能让人家笑话了去。”

        安平笑笑看到一旁乖乖站着的二郎跟三娘,早已不是小时的泥猴样子了,八岁虽然不算很大,性子却沉稳了许多,尤其是三娘,已经有些文静的感觉了。笑道,“这就是二郎跟三娘吧,都长这么大了?现在还能想起他俩小时候大家的事情。”

        秀秀跟刘氏都笑了起来,就连夏大勇的眼中也全是笑意,二郎同三娘两人也不好意思起来,夏大勇道,“还不赶紧过来叫姐姐?”

        二郎同三娘这才齐声唤安平道,“姐姐。”

        安平笑着将三娘拉到身边,道,“不怪他们不认得,那会却是还小。”接着扭头看向夏大勇,“二郎的到了该读书的年龄了吧,可寻了先生?”

        “寻到了。说是四皇子给寻的呢。”刘氏笑道,却被夏大勇狠狠拉了一下,也就没接着往下说。

        安平但笑不语,只揽着三娘说些玩话,仿佛没有察觉一般。她当初同柴昭珉的婚事夏家是知道的,此时她嫁的人却变成了平王,中间的枝节他们却不知晓,安平也不想让他们担心,不如不说的好。

        秀秀看场面一时尴尬起来,笑着起身道,“昌儿这会只怕要睡醒了,我先过去看看。小叔同小姑也同我一起去看看昌儿吧,让你们姑姑同爹娘好好说说话。”

        二郎同三娘乖巧的点头,秀秀扭头对安平道,“安平待会过来看看你侄子吧,都三岁了。”

        安平笑着点头。

        屋里只剩了安平、夏大勇同刘氏,三人起先都没有说话,夏大勇想了半日才开口道,“安娘,你现在可好?”

        安平点点头,道,“舅舅放心吧,师父待我挺好的。”

        “那就好。”夏大勇喏喏的开口道。

        过了半日才接着问道,“你爹,你可去看过了?”

        安平接着点头,道,“去过了。”

        刘氏拉了夏大勇一把,夏大勇叹了口气,才接着说道,“安娘可怨过我们当初把你同小虎送走?”

        安平一愣,说起来,那个时候她不过刚传过来几个月,正是缺乏归属感得时候,夏大勇给了她一个家,她十分感激。后来将她同小虎送走,安平知道,一方面在谢铭身边,她同小虎会好过许多,也能学些东西,另一方面,却是能给家中省些口粮。

        安平叹了口气,说道,“舅舅,舅妈,你们是我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你们这样说,到让我这个做小辈的难受了。当年娘去世时,是舅舅把我领回家的。我只知道当时要是没有舅舅,我恐怕就沦落成乞儿了。”安平顿了顿,看夏大勇同刘氏脸色缓和许多,接着说道,“当初跟师父离开时,确实有些害怕。不过在门中,却也多亏了师父照看,如今安娘也习得了些本事,安娘却是没有怨过舅舅同舅妈的。”

        夏大勇没说什么,只是拿出一个盒子来推倒安平面前,安平只觉得有些眼熟,不觉抬头看向两人。

        “你要出嫁了,舅舅确实拿不出体面的嫁妆来。这些东西是你娘前当初给我的,这些年我一直没动过,只想留给你做嫁妆,毕竟是你娘留给你的东西。”

        安平却是将盒子推回,道,“舅舅,这些东西是娘当初留给您的,我当时就在床边,却是记得的,安娘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收的。说起嫁妆来,秀秀嫂子给我做的背面,却是最好的嫁妆了。舅舅若是觉得不够,可以再给安娘准备些绣品,舅舅也知道,我自小就不太会做绣活,给我金银倒不如给添些绣品,也省的让人总笑话我手笨,这些东西安娘却是不能收的。既是娘留下的,舅舅不如将来留给三娘添妆,也算是娘作为姑母给小辈的留的一点念想。”

        夏大勇想了一会还想接着劝安平,却被刘氏打住了,“既然如此,那就罢了。还缺些什么,只管告诉舅母同秀秀,定然给你做出最好看的出来。”

        安平笑着点头,三人又说了些话,安平说要过去看看侄儿,夏大勇夫妇自然放行。

        ********

        安平看着秀秀怀中那个顽皮的孩子,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长命锁来挂到孩子脖子上,秀秀却不太愿意,道,“这是做什么?”

        安平笑着道,“这是经大师开过光的,可要给他带着,怎么说也是我侄儿呢,给个见面礼都不行啊?”

        秀秀笑着只得接了,安平又拿出两个玉佩来给秀秀,道,“这两个是给二郎同三娘的,也是开了光的。刚刚当着舅舅的面,没敢拿出来。”

        秀秀笑着接了,点了一下安平的额头,“倒是比以前淘气了。”

        安平笑着逗着秀秀怀中的小豆丁,道,“听你唤他昌儿,大名叫什么?”

        秀秀干脆把小豆丁送到安平怀里,三岁的娃娃,已经很重了,安平小心的抱着,生怕他不舒服。

        “大名叫夏永昌,是小虎哥的上峰起得名。”

        安平点点头,逗起来怀中的孩子来。

        “安娘,你可知道,上次送去的那些绣品里,有些是娘亲手绣的。娘操劳的一辈子,眼睛现在已经不行了,听说我要给你绣嫁妆,就怎么都要过来帮忙,每日里都要熬到很晚。”

        安平叹了口气,道,“我早看出来了,那针脚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当初也跟着舅母学过几天,她的针法我却是认识的,今天不过看她高兴,不想让难受。”

        秀秀给昌儿理了理衣襟,道,“娘这些年也是辛苦,没日没夜的做针线,我看着都心疼。就是现在,凡是能搭把手的事情也不想让丫头们动手,看得我心里难受,就连小虎哥,常常也是难受的不行。”

        安平没说话,刘氏就是操劳惯了,真让她闲下来却是不容易的。道,“我回去配些明目的丸药来,你记着让舅母吃下,至少能让她的眼睛好受些。”

        秀秀笑着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