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安平乐

宠文网 > 武侠小说 > 安平乐

36 庙中遇险

书籍名:《安平乐》    作者:雁来北往
    《安平乐》章节: 36 庙中遇险,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夜幕降临,郊外的一个小庙里,明明灭灭间生着很多的火堆,庙里的人多半衣衫褴褛,大都三四个一堆,五六个一伙的,其间不乏老人孩子。孩子吵闹着要东西吃的声音,汉子训斥的声音,妇人哄孩子的声音,间或还有老人规劝的声音,充斥着这个小庙。很明显,这些聚在一起的,多是一家子。

        原来十多天前,淮河决口,沿岸的很多村庄都给淹了,很多人流离失所。朝廷颁发了旨意,让沿边的城镇收留灾民。可是临近城镇也是受灾严重,自顾不暇,有哪里有能力收容这些灾民。所以,这些灾民就开始往南迁移。而这个小庙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淮河决口的难民,他们正准备往富庶的江南赶去,听说江南几个州府都在开仓振粮。

        在这嘈杂的人群里,一个少年的身影尤其显得孤单。他不跟任何人说话,只是一个人孤单地坐在角落。他浑身上下的衣裳都是深色的,有些破旧,乍一看,可能就会将他跟这些灾民混为一谈,可是仔细瞧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少年的衣服虽然破旧,却没有什么异味,衣服颜色虽深,却不怎么脏。少年的脸上有些泥土,他也不在意。只是偶尔从衣兜里拿出有些干硬的馒头来咬上那么一口。

        正在这时,马车的声音隐隐传来,不多时,就见一辆马车停在了庙门口。两个汉子从赶车的位置上下来,小心的冲着马车说着什么。不一会,马车的帘子就被从里面探开,伸出一双白皙的小手来,然后就出来了一个丫头打扮的姑娘。那丫头看到庙中的场景,不由皱了皱眉。然后又冲着马车说了些什么,似是得到马车里人的同意,从马车后面拿出一口锅来,而另两个汉子则是在小庙里寻出一块空地来,生起火来。

        这一变故,吸引了原来庙中的大部分人。大家看那丫头周身的打扮和马车的气派,都知道这只怕是有钱人找不到投宿的地方,才到这里来的。一些人的心思顿时活络起来,要不是看到那两个汉子不像善茬,估计立时就要纠缠上去了。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个姑娘跟两个汉子忙来忙去,一时间,除了仍然吵着要吃东西的孩子外,小庙里竟然安静下来。那个安静地坐在角落的少年只是瞥了一眼那辆马车,就低下头,没有再抬起来。

        只见那个丫头先是在锅里注满水,然后等水开之后,就从车上拿出了些米粮来倒入锅中,又加了些药材进去,煮起米粥来,看来那马车中有人的身子不太好。要不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这个小庙当落脚点了。那两个汉字也从包袱里拿出几个馒头来,穿在木棍上,放在火上烤起来,眼睛不时警惕的观察着四周。

        一时间,整个小庙都充满了米粥和烤馒头的香味。这些难民,逃出家门时,自然不可能带着多少干粮,再加上一路行到这里,基本上都是几天没吃上口饱饭的。本就饥肠辘辘的人们,此时闻到香味,更加觉得腹中空空。都不由自主地拿眼睛盯着那口锅,嘴巴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就连墙角的少年,此时也不由看向那边,只是少年的眉头,却微不可查的皱了皱。

        那两个汉子瞪过去,一些人的表情明显收敛了很多,但是仍有一些人,双眼毫不掩饰的渴望望向他们。

        就在此时,一个孩子哭闹起来,任他的母亲怎么哄都哄不好,只是嚷着要吃的。大家都是一同行来的,看着那个哭闹的孩子,又看向自家面黄肌瘦的孩子,不由都有些不忍。那孩子的母亲终于是忍不下了,抱着才两三岁哭闹不止的孩子跪倒马车旁,磕了几个头,哭着恳求道:“求求好心人,给我这可怜的孩子一口吃的吧,这孩子都两天没吃东西了。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说着不住的磕头,渐渐地,额头上都有血渗出,让人看了着实不忍。因着是个妇人,那两个汉子并不方便阻拦。渐渐地,因着这个孩子的哭闹,其他的孩子也都跟着哭闹起来,一时间,整个小庙都是孩子的哭闹声。

        马车里传来了咳嗽声和叹气的声音,隐隐的有说话声传来,后来一个轻柔甜美的少女声响起,“夏儿,过来。”

        只见刚刚煮粥的丫头上了车,一会就出来了,手上拿着一个小包袱。那个名叫夏儿的丫头将那个一直磕头的妇人扶起,将手中的小包袱给了她。

        “这是我家姑娘给你的,你收好了,回去给孩子点。”

        那妇人听到后,感激的赶紧磕头,满口的感谢。

        而此时墙角少年的眉头则皱得更深了。

        那妇人走了之后,许多灾民见到那妇人拿到了吃食,顿时都赶着自家婆娘过去磕头。不多时,马车周围跪满了带着孩子磕头的妇人。

        那个丫头跟那两个汉子顿时慌了神,慌忙的扶着周遭的人,没想到,扶起一个来,另一个又跪下了,那架势就是:如果不给他们吃的,他们就不起来了。顿时三个人急得满头大汗。

        就在这时,车帘掀开了,下来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周身虽然没有珠光宝气,却丝毫掩盖不了周身的大家气度。只见她抱着一个包裹下来,众人看见那个包裹,眼中均是一亮。一时间,那些妇人都围到了那个女孩周围去抢她手中的东西,旁边的那个丫头跟那两个汉子虽然焦急地想过去帮忙,无奈却根本挤不过去,眼睁睁的看着那个女孩被那群妇人推着被挤得离他们越来越远,不由更加着急。此时马车周围乱成一片。

        正在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马车上定然有粮,他们藏着不给,我们去抢。”

        这些灾民都是已经饿了几天的人了,刚刚看见马车上有粮,早就有些眼红,可是却不敢行动,一个个摩拳擦掌的,不过差个领头的而已。此时听到那一句喊声,众人就都不在犹豫,一窝蜂的都向马车那边奔去。

        那个角落的少年看到这般情况,再也坐不住了。立马奔到马车旁,朝中那群奔来的灾民兜头就是一把白色粉末。顿时马车周边的人就哀嚎不已,捂着眼睛不再过来。那少年看着还在旁边有些呆愣的汉子,不由大喊道。

        “赶紧上马车离开!”

        那两个汉子才反应过来,赶紧推着那个丫头上马车,就要套车离开。

        “姑娘,姑娘还在那边......”

        那丫头哭着就要去那边就那个女孩,那两个汉子也要过来。那少年看那些捂着眼睛的灾民有些已经站起,知道药效就要过去,而他几经没有多余的药了,狠下心道。

        “你们先走,庙南两里,有一颗大槐树,你们在那里等你家姑娘,我把人毫发无伤地给你们送过去。”

        那几个汉子互相看了两眼,还是有些犹豫,那是他们姑娘,他们可不敢将他家姑娘交给一个外人。

        那少年眼看着药效就要没了,冲那两人吼道:“你们马车上还有人,赶紧走,否则一个也跑不出去。这个给你收着。”

        说着扔过去一个荷包,那汉子打开荷包一看,不由一惊。

        “我救了你家姑娘,自然会向你们要回我的东西。快点!”

        那两个汉子知道这是那少年给他们的抵押,所以不再犹豫,将那个还哭哭啼啼的丫头推上马车,两人跳上马车就赶了出去。

        那少年迅速寻到那女孩所在的地方,又撒了一把□□,女孩周围的灾民立时往旁边躲去。那少年瞅着这个缝隙,将女孩拉起就往外跑。

        过了一会,那些灾民才爬起来,而眼睛并没有刺痛感,此时才发现他们上了当。不过再看看庙内,除了一些还在擦着眼睛的灾民外,哪里还有马车的影子。好在那个女孩的包裹被他们抢下来了,不由都冲过去抢那包裹,一时间,整个小庙里都是抢夺的声音和打斗的声音。

        ****

        那个少年拉着那个女孩一路狂奔,直到跑出很远,见到没有人追来,两人才停了下来,靠在胖摆弄的树上大口喘气。过了好一会,俩人才算是缓过气来。

        “刚刚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敢问公子高姓大名,小女子回去后,定然让家人前来拜谢公子!”刚刚被那少年救下的女子施礼后说道。

        谁知那少年摆摆手,道,“不用那么客气。我姓宋,刚刚不过是有些看不过去罢了,你们本是好心,没想到却险些涉险。不过说起来,也不能怪那些灾民,你么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因为同情就随意出手,须知救人应量力而行,他们这么多人,岂是你们几人一些钱粮就能满足的。以后再遇上这种事,还是不要出手的好,救灾民的事,自有官府出手。要是真想救济灾民,不如去官府捐些钱粮,也比如今以身犯险的好。”

        那女孩听得此处,不由有些脸红,今日这阵仗,哪是她一个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见过的。就在那波妇人冲过来时,她就彻底给吓懵了。现在想来,也对自己刚才的冲动十分羞愧。

        那少年看出女孩的不自在来,就没有再数落她。“你家人如今在前方不远的大槐树下等你,我们还是赶紧赶路吧。”

        那女孩点点头。

        少年走上前来,十分自然地牵起女孩的手就要往前走,不想手却被女孩狠狠甩掉,一双眼睛警惕的看向那少年,脸上已有怒色。

        “宋公子刚刚虽对小女子有救命之恩,但是男女有别,还望宋公子注意言行!”

        那少年被女孩严厉的话虎了一跳,呆滞了一下,然后低头看了下自己穿着,才反应过来,不由笑出声来。

        那女孩看见少年没有道歉反而笑了出来,脸上更加恼怒。

        “若是宋公子如此不知礼数,小女子也不用宋公子相送。宋公子只要给小女子指了方向,小女子可以自行前往。”说毕就要离开。

        那少年赶紧收了笑容,追了上去。奈何那女孩任他百般说道,仍是不肯与他同行。那少年看了看漆黑的道路,狠了狠心,递了一个东西到那女孩面前。

        那女孩结果拿东西,惊异的看向少年,少年指了指自己的耳垂给那女孩看。那女孩仔细看去,真的看到了耳洞,转到另一耳朵上,也有一个。女孩脸色渐渐升起一抹绯色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书瑶感谢姐姐救命大恩,还望姐姐不要责怪书瑶无礼。”说着对着那少年缓缓一礼。

        那少年忙将她扶起。“本就是我没说清楚,还让书瑶妹妹误会了,本就是我的不是,怎能怪你?”

        那个叫书瑶的女孩甜甜一笑,道,“既然姐姐成书瑶为妹妹,那书瑶对姐姐就不再客气了。只是还不知道姐姐芳名?”

        那个少年也笑道,“我姓宋,名安平,你叫我安平就行了。”

        那个叫书瑶的女孩有些不依,“那怎么可以?可是巧了,我家也是姓宋,不如我以后就叫你安平姐姐如何?”

        宋安平点点头。

        大家猜的不错,这宋安平就是顾安娘。安平离开落霞门后,走了没有多久,就遇上了这些因为水灾流离失所的灾民。因着安平跟这些灾民都是要去江南,为了自己安全着想,安平就特意换成了男儿装扮。本来要是一般的男儿装,只怕无法让人信服,巧在她混在灾民里,穿的都是些深色的破衣服,脸上也涂了泥巴,倒是没人将她再视为女子。一路行来,倒是没有人找她麻烦,这到比她独自上路安全得多。只是苦了这一路,不敢当着人前吃东西,倒是黑瘦了不少。

        她如今浑身上下就只有从落霞门带出来的那两百两银票和玉竹给的将近二十两的“碎银子”,所以都贴身收藏,不敢拿出,玉竹给的那块玉佩却被安平不小心弄丢了。虽然一路上灾民无数,死者也无数,可是安平却没有拿出钱来帮他们。她知道,以她的能力,是不可能就得了所有人的。所以刚刚在庙里,当她看见这女孩出手救人时,就有些担心,后来果不其然,她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就是因为她了解那女孩的心情,所以才出手相救。但是并意味着她对这些灾民冷血,否则她就不会对他们撒那些无害的药了。人的能力确实有限,她不是救世主,救不了那么多人,她只能自保。她刚才跟那个叫宋书瑶的女孩说的一番话全是肺腑之言。

        “既如此,安平姐姐,你怎会如此打扮?”宋书瑶有些自来熟,拉着安平问道。

        “我只有一人,这样装扮起来既安全又方便。”

        宋书瑶外头想想,觉得甚是有道理。

        两人就这样边走边聊,不多时就看见前方一棵大槐树下停着一辆马车,正是庙中那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