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张辽新传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张辽新传

第662章 曹、张缓和关系!

书籍名:《张辽新传》    作者:杨家大郎
    《张辽新传》章节:第662章 曹、张缓和关系!,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郭嘉这段时间虽然在曹操身边显得有些沉默,但是对张辽这个朋友确实是没的话说。枢密院军情司管理着各处隶属各处枢密司的军情处,但即便是枢密司的主官也无法干涉军情处的事务,但北疆军情处却偏偏在郭嘉的默许下实际上接受了张辽的领导。

        同样的,郭嘉也将曹操身边的事情,只要是可能涉及到张辽的,郭嘉全部都通过军情司的渠道发到了北疆,这也使得张辽在曹操做出要调整、改革官制的第五天就得到了消息。

        “开什么玩笑?这点手段也就是能骗骗那些头脑被增加的官职弄得昏了头的家伙,却根本就骗不了那些老奸巨猾的各大家族主事人。老曹又不是傻子,这时候放出这个风声他为了什么呢?”张辽看着郭嘉送来的消息心中有些纳闷。

        但是半个月后,张辽心中的疑惑便有了解释,一封被曹清从马邑转送到蓟县的书信揭开了曹操此举的目的。

        “老岳父倒真是用心良苦啊!”张辽手中拿着曹嵩的书信,心中暗自感叹:“一边是亲生儿子,一边则是心爱的女儿和女儿最爱的女婿,老岳父的这点面子……呵呵,还是要给的!”

        张辽对南面的事情看得很仔细,从这封书信的时间来看,绝对是晚于曹操决定改革官制的。也就是说,曹操或者是曹操身边的人说服了曹嵩来出面作和事老。但在这之前,曹操便已经通过主张以张辽的建议放出改革官制的风声,借此向张辽表达了一定得善意。也就是说,曹操自己也意识到了两人的关系必须有所缓和,否则对于两人都没有什么好处。

        张辽也对两人的关系十分重视,与曹操的分歧甚至演化成矛盾也是张辽所不愿意见到的。此时他倒是有些后悔自己再从荆南返回襄阳时多此一举的上书,虽然他确实有借机发泄的意图,可是提前将消息散布出去确实对他与曹操的关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不过吃后悔药不是张辽的个性,想办法缓和关系才是张辽的选择。之所以张辽仅仅是缓和关系而不说消除矛盾则是因为张辽根本就没有将他与曹操的关系回复到之前那种融洽的状态的想法。张辽从不相信破镜能够重圆,在他看来,裂痕产生就不可能安全消除,他今后要做的除了尽可能维系住这道裂痕不至于扩大之外还需要的就是严加防范来自背后的冷箭。

        但是曹操的主动示好却让正好想着该如何缓和关系的张辽有了机会,曹嵩的来信更是给了张辽一个绝佳的台阶。张辽若是不趁机接过曹操的鲜花,那他就不是深受后世利益论教导的新时代的青年了。张辽给不愿被那些世家当刀子使,他现在追求的是要从棋子转为棋手。

        “子初,用我的名义给枢密院发一份申请,让他们抽调一批年轻军官以补充北疆的缺口。另外告诉他们,为了加强后备军官的培养,应该以枢密院为主,建立军官在各地的轮训交流制度。这就些,拟好后给我过目一下。”

        张辽这是对曹操的善意做出了回应。他们两人的地位自然不可能因为此事就扔掉手中的事务专门找地方面对面的交流。何况这两个人谁也没有和好如初的打算,双方的心里对与对方依旧还是充满着警惕和戒备。这种善意的回应与其说是要弥合关系,倒不如说是糊弄别人,安抚军心。更重要的是曹操、张辽谁都不愿意让士族从中作梗而占了大便宜。

        ……

        “主公,江东方面如今在长江上虽然失去了与我军战舰正面对抗的实力,但东面的震泽(太湖)和西面的彭蠡泽众依然隐藏着孙、刘两军的大量战船。在沿江的各个要点,孙、刘两军也各自布置了大量的反登陆措施,尤其是壕沟加尖刺,对登陆的步兵伤害极大。同时,孙权、刘备似乎选择了放弃全面江防,退守沿江十里之外,在沿江的各处关隘、要地,也同样布置了重兵,专门用以对反击登陆的我军将士。同时据军情司细作查探,大批的川马从益州通过交州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江东。虽然川马根本无法与我军的战马相比,可是在对环境的适应上,川马却战胜了我军装备的北方良马,即便是川马速度较慢,大量装备江东联军后,集中使用也能对我军步兵造成威胁。”

        郭嘉此时正在向曹操禀报着军情司打探到了各种消息,孙权、刘备的备战丝毫没有因为士族暗中遣人联络而停止,相反的却更加的卖力。而士燮、刘璋对江东的支持力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益州的马匹向江东运送便是明证。这说明孙权、刘备是两手准备,而且备战的决心十分坚决。

        “奉孝,川马我也见过,个头又矮,速度又慢,便是数量巨大,也未必会让我军感到麻烦?你事都有些危言耸听啊?”夏侯惇疑惑的问道。

        “元让将军,战马不是那么好培养的!我军占据了并州、幽州,又让凉州保持着中立。可是有了这几处良马的产地又如何?北疆加上长安、汉中,骑兵总数不过十万,北疆和长安几处战马也不过约十万匹,根本无法让我军骑兵做到一人双马的程度,文远的骑兵长途奔袭的战术也只能在小规模的骑兵中进行。因为环境的对战马的影响,我军在荆州一战中,我军战马死于水土不服的甚至多于阵亡的,以至于我军不得不暂时放缓进攻速度,转而巩固荆州,整编荆州本土士兵,这些正是为了让南方的地利不至于完全不属于我军。至于将军所言这些不会骑战的江东士兵是否能给我军带来威胁,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当初匈奴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但真正能在疾驰的战马上放箭的不过数万,剩下的根本就是骑马的步兵。江东士兵无须练习骑战,只要学会骑马就行。川马速度再慢也比人快,这就能够保证江东大军在转进时的速度要快于我军步兵。至于战斗,下马之后再战难道很难吗?”郭嘉绷着脸说道。

        郭嘉的一席话让夏侯惇哑口无言,就连原本想插嘴帮忙的徐晃、于禁等人也无话可说。这种骑马步兵还真的让人头疼,有了马匹代步,速度提高不说,也能为长途行军的士兵节省一部分体力。在平常时候或许无所谓,可是一旦两军同时要抢占一个要点,这点节省下来的体力就很关键了。真到了拼死相争的时候,这就是绝对的优势。

        “唔!奉孝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今江东的各种马匹共有多少,大致的数量我军细作是否能够确定?”曹操为夏侯惇打了个圆场后也对江东大增加的川马提高了警惕。

        “我军细作无法打探到确切的数字,毕竟交州每个月都有战马送到豫章。截止到上月,江东孙权、刘备两军的战马数量已经超过了三万匹,这一点倒是可以肯定。而且如今每个月交州向江东运送的战马不少于五百匹,多的时候超过一千匹。而孙权、刘备原本手中真正的骑兵合计也没有超过一万人,大约在七千到八千左右。其中孙权手中有继承于孙策的三千精骑,刘备那里骑兵多一些,毕竟他出身幽州,身边善于骑射的部下不在少数,大约是四五千骑兵的规模。所以这些川马已经让江东联军的行军速度增加了至少一倍,随之而提升的战斗力大家也能够推算出来。”郭嘉将他该说的话全部说完后坐回了原位。

        “主公,必须想办法切断川马继续向江东运送才是。”曹纯皱着眉头说道。

        曹操点点头,却扭头对荀攸问道:“公达,我军军粮、军械的储备何时能够达到支持一场大战的数量?”

        “明公,不太好办啊!”荀攸的眉头也紧紧皱起道:“如今已是三月中,长安、雒阳、兖州、冀州、青州等地均传来降雨量稀少的消息,雒阳那边已经向各地下达了打井抗旱的命令。若是旱情成为现实,我军今年也无法进攻了,粮食必须要集中救济受灾百姓。”

        “那些贱民何必管他们,丞相只要能一举攻克江东,便是饿死些贱民又能如何?”一个令人讨厌的声音突然间响起。

        众人循声一看,又是许攸这个四六不靠的家伙。虽然他的话也深得在座的某些人的心声,可是却无人敢向许攸这般明目张胆的说出口。再加上还有人不赞成许攸的意见,于是众人对着许攸的眼神便是一片毫不掩饰的厌恶。

        “并州、幽州如何?”曹操似乎压根就没听到许攸的话,继续问道。

        “雨量也不正常,但是两州组织得力,倒是不虞缺水之危。但真要干旱,两州便将面临匈奴、鲜卑的兵祸,也不可不防啊!”荀攸的表情有点苦。曹操的这种表情让荀攸感到曹操似乎对许攸的意见有点兴趣,若是真要采纳许攸的建议,势必会将曹操如今十分不错的名声给搞臭。但是荀攸却不便于反对,一则曹操要自毁名声对士族有利,二则曹操如今已不像前几年那样能够虚心的听取意见了。

        荀攸这话倒无人反对,对于北方胡人的习性他们也很清楚,几百年来的战争早已经让汉人熟悉了胡人的习性,一旦他们缺少食物,倒霉的总是与他们接近的汉人。

        “北疆有文远在,我等无须担心。那些胡人若敢乱来,倒霉的必然是他们自己。不过这旱情一旦成为现实,影响江东战略事小,从而影响到天下大局就麻烦了。明公,以昱之见,当想办法增加粮食储备才是。”程昱说道。

        “粮食储备……”曹操若有所思的说道:“孤记得去年年底文若送来一份密件,便是事关粮食的问题。公达可还记得其中内容?”

        荀攸一愣,随即便想到了荀彧的那份有关糜家试种双季稻成功,平均亩产近五石的消息。

        “主公,莫不是子仲他……”荀攸不敢说得很明白,糜家这消息可是保密的,虽然在座的可能早有人知晓,但不知情的也不少。

        荀攸的话让一旁的陈登嘴角一翘,眼中闪过一道戏谑的眼神。糜家的事情他们陈家也早就知情,此时他的父亲陈珪早就得到了双季稻的稻种和种植方法。虽然付出了不少代价,但这对于陈家而言却是一件好事。想到这里陈登倒是十分感谢远方的张辽,此事的提议者在陈登心中可不算秘密。

        “发文给雒阳糜竺,问他若是真的出现旱情,今年粮食产量将会减产多少?要他立刻做出估计,速速回报。”曹操说道。

        “喏!属下这就去命令通知糜竺。”荀攸起身向外走去,走出门口后不禁松了一口气。

        军粮的问题一直是曹军的要害,这些年曹操治下的人口早已经突破千万,加上归附的匈奴、鲜卑、乌桓的几个部落,和刚打下来的荆州,曹操的统治人口已经接近一千四百万人,这还是有这各大世家隐匿了大部分人口的情况下的统计数字。加上江东、交州、益州、凉州和辽东,大汉的人口虽然从巅峰时期的六千万减少到不足两千余万,但总算是能够稳稳的固定住不再会有大幅度的减少。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粮食紧缺,这也就限制住了曹军的手脚。那份双季稻的报告曹操是极为重视的,可是他却不想在收复江东之前将此事张扬出去,否则以江东更加优于徐州的自然环境,双季稻的种植会让孙、刘的抵抗力度更加强大。

        但是荀攸提到的旱情却不容忽视,此时曹操也顾不得双季稻是否暴露,徐州、豫州、荆州、汉中,只要有合适的空地、荒地,曹操都准备立刻利用起来,多种一亩是一亩,多收一颗粮是一颗。只要将双季稻的种植方法控制住,同样能让拖延时间。糜家为了成功种植出双季稻,从选苗、育秧到实验各种种植方法,足足花费了五年时间和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曹操可不相信孙权、刘备能够在两年内完成双季稻的大规模种植。

        众人看着曹操,知情的想保密,不知情的却也不敢随便乱开口,一时间这间屋子倒是保持了难得的安静。

        过了一会儿,荀攸回来了,这倒是让郭嘉等人有些意外。他们当然知道荀攸的心思,区区一件小事何时不能做,何人不能做,又岂要劳动荀攸这位大神?可是躲避麻烦的荀攸能主动回来,就连曹操也不禁诧异的看了荀攸一眼。

        荀攸满脸苦笑,心中暗道:这岂是我自己愿意的,若非张文远这厮,我又怎会回来?这家伙的要做的事情除了我这个枢密使之外,又有谁能够负将事情报到曹操面前?

        “主公,往雒阳的文书已经发出,不过属下刚收到北疆枢密司公文一封,请主公过目。”荀攸说着便从衣袖中拿出一份表章双手递到曹操面前。

        曹操一听是北疆的表章,两眼顿时一睁,闪过一道精芒。随即曹操接过表章,打开一看,脸上露出了微笑。

        早就在关注着曹操的众人此时心中也是心思迥异。郭嘉、程昱、曹纯等人如同放下了一块大石,董昭心中难免有点懊恼。至于许攸,他是心中最不爽的人,本想着趁曹操、张辽产生矛盾时在曹操面前给张辽上点眼药,也好“报答”一下张辽对他的轻视。可是这份让曹操露出笑容的北疆文件却表明,曹操和张辽的关系已经缓和了。

        “嗯,文远这里是两层意思。一个是向孤要人,一个是建议各地、各军有潜质的军官可以相互多交流,让他们能熟悉各种环境。之前孤已经允了北疆先看情况扩充一到两个旅的步兵,如今天气也给北疆那边带来不少压力,调集军官补充北疆便是一桩急事。公达,你与文和、奉孝今日便先将此时处理了,给文远那边先调一两百人过去应应急。”曹操说道。

        荀攸、贾诩、郭嘉三人齐声领命,可是他们心里却对曹操这种惺惺作态的样子暗自腹诽:人家不过是要与你缓和关系,否则又岂能向你要人?难道堂堂并州、幽州超过两百万人口,野战军、守备军二十余万人会找不到几百名军官不成?何况张辽的中军是有随军教导营的习惯的,就是时刻注意培养军官。至于你调过去的这些人,以张辽的本事,大部分都能给你策反了,剩下的随便找个地方一扔,也就安置了。若是再狠一点,将他往战场上一松,不管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或者是乌桓马匪和辽东公孙康,都能轻易让一个低级军官消失在战场上。

        曹操说完这番话,缓了缓,接着说道:“击败孙权、刘备,收复江东之地乃是我军目前最为关键之目标,为了实现此目标,孤调集了三十万大军,不计其数的军械和粮草,甚至孤丢下丞相本职而亲率大军征战。所以此战绝不容有失,即便速度慢一些,也一定要一战而竟全功,不能留下丝毫后患!”

        “属下(末将)谨遵丞相之命!”屋内众人纷纷站起身,齐声向着曹操拱手领命。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