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张辽新传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张辽新传

第629章 王符和《潜夫论》!

书籍名:《张辽新传》    作者:杨家大郎
    《张辽新传》章节:第629章 王符和《潜夫论》!,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离开曹操的住处,张辽和郭嘉走在最前面。但是走出大门的张辽突然想起贾诩今日一反常态的表示,不禁回过头向身后的贾诩看去。

        张辽回头正好看见贾诩和程昱一前一后走了出来,张辽停下脚步,转过身等着贾诩。

        “文和先生……”张辽向贾诩招呼道。

        “张将军,适才诩所言句句出于公心,与将军个人无关。告辞。”贾诩对着张辽说出这么一番话后,向张辽一拱手,便扭过身擦肩而过。

        但是在两人双肩交错之时,被贾诩弄得一愣的张辽却分明的听到贾诩轻声说道:“竟然遇到一个比节信先生还要激进的人,实在是让人意外。”

        张辽表情一愣,贾诩口中的节信先生张辽确实从未听说过。

        就在这时,落在最后的程昱也走了过来,他拍拍张辽的肩膀道:“别在意。文和就是这个性子,对谁都是冷冰冰的。”

        张辽摇摇头道:“我岂会在乎这个,只不过想向他道个谢,却被人拒绝了。”

        “还是拒绝的好。”郭嘉也凑了过来,“文和先生自归降主公后,就一直深居简出,每日除了枢密院,便是在家中闭门不出,就连昔日的东主张绣他也从不联系,更不用说和其他人了。这才有低调的味道,哪像公达那样,说是低调,可是依旧光彩夺目啊!”

        郭嘉的话有点损,但他说的也是事实。贾诩和荀攸两人不同的身份背景也使得他们各自选择的低调方式不同,都是为了生存,张辽对此还是能够理解的。

        “对了,两位,节信先生是谁啊?”张辽忽然想起他刚才的疑惑。

        “啊?”郭嘉、程昱同时一愣。

        郭嘉更是一脸惊讶的将脸凑近张辽,仔细的看着张辽道:“你没有烧坏脑子吧?”

        “这算何言?”张辽也很奇怪两人为何会如此反应。

        “何言?”程昱开口了,“你小子前几年还从我那里抢走一部节信先生的书,而且还说书中见解极为精妙,皆是治国理政的真知灼见,怎么此时却要问节信先生是谁?”

        “啊?”这会儿轮到张辽惊讶了。“我还看过节信先生的书?”

        “废话?”郭嘉不客气的说道:“不就是那部《潜夫论》吗?”

        “原来是他!”张辽吃惊的叫了一声。

        张辽此时才知道,他所推崇的汉代西凉籍学者王符的表字便是节信。而且郭嘉、程昱没有说错,当年曹操还仅仅只拥有兖州一地时,张辽便已经在程昱那边看到了这部王符的著作《潜夫论》,并对其中很多观点大为赞赏。尤其是王符本人的思想中受到先秦诸子百家的影响极深,这一点对于一贯倡导海纳百川的学习方法的张辽更是深有同感。

        “文和先生刚才说我比节信先生更加激进,不知这……”张辽不可担心郭嘉、程昱会出卖他,而且这两人的消息极为灵敏。

        “唉!”程昱叹了一口气道:“此事奉孝并不知晓,我也是略知道一点。”

        “边走边说吧。都堵在这里也不像话。”郭嘉突然开口说道。

        张辽立刻明白郭嘉这是要提醒他们注意影响,毕竟三人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即便是分开也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更罔论他们此时还聚在一起。

        “上车。”张辽抬脚就上了郭嘉的轩车,一点也不跟郭嘉客气。

        马车开动,车厢中,程昱看着郭嘉、张辽两人八卦更甚于求知的神情,心中暗叹自己多此一举。但是此时突然也没有办法,谁让他自己露了口风呢。

        “文和年轻时也是凉州小有名气的学子,当时节信先生早已是凉州闻名的学者,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名士相交友善。文和也曾求教与节信先生门下,虽然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据闻文和倒是被节信先生看重,似乎还有得了真传一说。只不过此事无人证实,文和也不会明言,也就成了悬疑。但今日文和与文远这句话却有说明此言似乎不虚。唉!反正节信先生也已经过世四十年了,提这些又有何用?”程昱叹道。

        “节信先生我也曾在颍川书院求学时多有耳闻,慈明先生也曾言及季和先生与其的交往,哦,季和先生便是慈明先生之父,荀文若的祖父荀淑。”郭嘉对张辽解释了一句,“慈明先生曾言:节信耿介,不流于俗,学达诸子,文章华丽。不过说到这里,慈明先生就不再多言,到让我们那些同窗之人心中甚痒。难怪文和先生对文远与对其他将领不同。估计便是因为与节信先生的关系,又看到文远不但将《潜夫论》印刷成书,还到处分发之故。”

        “慈明那是不愿尔等也被牵连,莫要忘记,那时慈明自己也身陷党锢之祸而不能自拔。何况节信先生不但与马融、窦章等人交好,同时也深得皇甫规的推崇,却又因为《潜夫论》遭到大部分士人排斥,尤其以汝南袁氏为主,慈明兄焉敢与尔等多说什么!至于文和……不说也罢。”程昱不过小荀爽十三岁,对这些几十年前的所谓隐秘倒也十分清楚。

        “原来如此!”张辽点点头。虽然他不知道程昱所言的贾诩和王符之间的事情真伪如何,不过两人皆出于西凉,贾诩向当时盛名在外的本地名士求教应当不假。无论贾诩和王符之间有些什么关系,也无关如今的大局,这一点张辽很清楚。倒是贾诩,若真如郭嘉所言,此人也算是外冷内热之辈,绝非他表现出来的那种漠视天下人的样子。

        “仲德先生,那节信先生……”张辽笑着对程昱说。

        “想知道一些节信先生的事情?”程昱问道。

        张辽点点头,一旁的郭嘉也瞪大了眼睛,露出好奇的目光。

        程昱看着两人,说道:“好吧,虽然我也不算知道太多,不过和你们说一些我所知道的也不算什么。那节信先生是安定临泾人氏,据传其无外家……”

        张辽当初阅读《潜夫论》,虽然赞赏其中的内容,却并没有过于打探王符的情况,否则他也不会连王符表字节信都不知道。可是程昱这句“无外家”他却十分清楚,这说的是此人母系来路不清,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可是绝对会遭人轻贱的一种情况。

        “无外家也就罢了,”程昱的声音继续在车厢中响起,“可节信先生同时又是庶出,庶出之子,舅家无亲,节信先生幼年生活极为不易。但苦难生活终究还是掩饰不住那过人的才华,节信先生在加冠后游学雒阳,更是与马融、窦章、张衡等当世大家相交甚厚,名声更是直达天听。但却因其生性耿介,为人狂放不羁,”说到这里程昱看着张辽、郭嘉道:“这一点倒是与你二人极为相符,若是此时节信先生尚在,必与你二人气味相投矣。”

        说完这句题外话,程昱接着说道:“因为性情缘故,节信先生不苟于俗,不求引荐,故而游宦多年而仕途无门。更因其言辞犀利,颇为得罪了当世的内廷常侍和以袁敞为首的一批士人,从此便绝了出仕之志,而退居家乡,著书立说。不过至此,此老之大名也天下皆知,学问更是因为在雒阳长期与马融等人交流而更加的博学广闻,即便是隐居乡里,也是求教之人络绎不绝。当年皇甫规将军解官回乡,当地太守来了都不见,而节信先生一到,皇甫规将军竟然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倒履出迎,援手而入,同坐欢语。这才有了后来的‘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之说……”

        随着程昱的叙述,张辽渐渐的了解了这位被程昱推崇备至的学者,而且结合着他看过的《潜夫论》,张辽更是能够理解一个不得重用的士人心中的愤懑。

        虽然《潜夫论》这部书在张辽眼中也并非十全十美,但那毕竟是张辽拥有了后世的眼光。即便如此,《潜夫论》一书中的几个重要的观点也是张辽需要击节赞叹,抬头仰视的。

        王符在书中《务本》一篇明确地提出“为国者,以富民为本”的观点;《实贡》篇提出的“国以贤兴,以谄衰。”的观点;《劝将》、《救边》、《边议》、《实边》等篇中提到的边防之论;《本训》、《相列》、《卜列》、《梦列》、《叙录》等篇中提到的反谶纬、反奢靡丧葬的观点;《赞学》、《务本》篇中提出的“正学”(重视教育)之论皆是张辽为之赞叹不已的。

        “……《潜夫论》一书便是因为节信先生自隐居乡里,教学著书后性情改变,不欲章显其名,故得名‘潜夫’。但也有人认为,正因为节信先生得罪权贵,崇俭戒奢,书中也多有讥评时政得失之言辞,故而其不欲章显其名,以招致大祸,而得名《潜夫论》。不过这些都是闲言碎语,不足为信也!”程昱笑道。

        “《潜夫论》一书我曾通读过两遍,确实受益匪浅。节信先生在书中对大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风俗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批判和提出了治理改良的办法。若是此老当初能得到天子重用,大汉未必会有今日局面啊!”张辽叹道。

        “文远此言差矣!”郭嘉笑道:“若是此老真能得到天子重用,大汉亦未必能重现生机。当时清流、外戚、阉宦三家相互勾心斗角,此老若当时入仕,最多也只是朝堂上多一名臣,却会使《潜夫论》一书成为泡影。”

        郭嘉此言倒也让张辽、程昱甚为赞同,没有了那段磨砺,也换不来王符学术思想的升华,更不会有数十年潜心著书而得到的《潜夫论》了。

        “唉!”张辽突然一声长叹,将郭嘉、程昱吓了一跳。

        “文远所为何事?”郭嘉问道。

        “原本以为能探听到一些文和先生的秘密,哪知道仲德先生也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虽然为咱们普及了一下节信先生的事迹,不过好像还是不太好玩啊!”张辽笑得有些促狭。

        “也对!”郭嘉“恍然大悟”,也用一种鄙视的眼神看着程昱。

        程昱无奈的苦笑着,这两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却偏偏喜欢玩这种花样。“你们啊……赶紧回去吧,丞相这几日估计都不会有事,今日之事够他好好思量的。你们各自有事赶紧处理,谁知道丞相何时会返回雒阳?尤其是文远,据我所知,你那里的拜帖可是不少。”

        “对极!对极!仲德先生所言极是!”张辽、郭嘉纷纷点头称是。

        张辽不知道郭嘉有没有要紧的事情,但他确实是有事要做。回访蒯越这是必须得,还得一一拜访递过拜帖的荆州世家,这也是张辽无法回避的。同时张辽也没有断绝对卧龙、凤雏的追求,即便对于诸葛亮这位大能张辽没有把握将他请出来,但是从蒯祺的话语中,张辽却能感觉到邀请庞统出山的成算却并不算太小。

        而且张辽也并非就这些事情,孙家的问题虽然达成了共识,可是孙翊那边张辽还需要维持着交流。韩当是曹操决定要释放回去的,但是徐盛是否能够留下就要看张辽的本事了。这个在江东名声并不算响亮的将领在张辽眼中却比周泰、蒋钦、吕蒙等人更为重要,这一点完全是因为徐盛在十几年前给和临湘城外一战中给张辽的印象。

        蒋钦、周泰都是水上盗匪出身,水战是其强项,陆战虽也不差,但太过于依仗本身的血勇。吕蒙虽是后世推崇的“东吴四英将”之一,可是吕蒙之英在张辽眼中也有限的很,仅仅是在战术层面上吕蒙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是在战略层面上,吕蒙和周瑜、鲁肃、陆逊三人相差的可不止一条街。这种差距在张辽眼中同样是因为学识的问题,毕竟这四人中除了吕蒙之外,其余三人皆是士族世家子弟,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便确定了他们之间真正的差距。

        然而徐盛却不同,出身虽非名门,但也算是徐州士族,先天学识上便领先吕蒙等人一头。更让张辽重视的是徐盛还曾长期担任周瑜的护军校尉,算是经过周瑜亲手调教的将领。在治军和指挥上,徐盛完全胜过蒋钦等人。而这样的将领才是张辽真正看重的,至于那些冲锋陷阵、勇猛无敌的人在张辽眼中不过是一群莽夫,以曹军如今的培训体系更是想要多少都能培养出来。即便得不到关羽、张飞之类的一流猛将,张辽却不相信他用十几、二十个水准和张燕、于禁等人差不多的武士以结阵的方式会干不过张飞等人。

        这一点根本毋庸置疑,就以张辽身边的人来比较,张成、张新两人在曹军中根本就是名不见经传,张新还好些,一直跟着张辽的他还算是众人皆知。但是在张辽出任青州前便离开军旅的张成就无多少人知晓了。然而这两人的武力丝毫不逊于于禁、乐进等人,真要和军中将领相比,也就是比夏侯兄弟稍逊一筹而已。再加上赵虎这个力量不弱于典韦的大汉,三人联手完全可以克制住关羽、张飞这一级的武将,甚至还能够战而胜之。除非吕布这位力量、技巧皆达到巅峰的武将,或者赵云这种最擅长应付群战的将军,才能够对付得了大量武士的围攻。然而像吕布、赵云这样的武将又有几人?

        而且随着郝昭、魏延等人被曹仁留下,张辽也从郭嘉那边得到了赵云、陈到也会被曹操南调的消息后,张辽就更加需要一个善于指挥大军作战的将领。马超实力不俗,可是脾气急躁的马超却极为容易被人设伏,所以马岱这个心思细腻、性情稳重的将领便不能离开马超。如此一来,北疆的将领便出现的空缺,张辽是一定要找人添补的。

        张辽能够断定,曹彰绝对会被曹操派到北疆,这不但有曹操牵制张辽的用意,同时也是曹彰自己的选择,这位曹家三公子最适合的战场就是北方的草原。

        如此一来,并州、幽州虽然都有将领镇守,可是张辽身边却少了一个能够随时支应四方的预备队。而张辽身边的寇封尚显年轻,最少还得培养一两年才能独当一面,这才是张辽极力不愿放过徐盛的真正原因。

        除此之外,张辽还需要应付孙尚香这个丫头。那份奶油蛋糕让从未吃过这种食物的孙尚香一下子吃上了瘾,临走时还不忘关照张辽第二天继续为她准备。不过有了蛋糕的诱惑,孙尚香倒是难得的没有打扰张辽,也让张辽安静了几天,准备好了之前交给曹操的草稿。

        孙尚香在江东自然是不会受到太多的拘束,但是这一次她也确实见到了与以往不同的风景。更让她兴奋不已的是张辽身边的卫士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高手,能让她这个好武成性的人得以讨教不同的战斗风格。张辽身边的厨子那绝妙的厨艺更是让孙尚香流连忘返,这几日她可是天天拉着孙翊在张辽家中蹭饭,直到晚饭后才离开。

        有了这个丫头的“骚扰”,张辽便是想休息几日也不可能。何况张新等人的小心思也已经被他察觉,张辽对孙尚香的感觉也在这些相处的日子中渐渐的有了些变化。每一次见到孙尚香那娇嗔的样子,张辽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前世的那些往事。正因为此,张辽如今越来越不排斥孙尚香登门了……

        (贾诩与王符的关系乃是大郎杜撰,若有差错,还请诸位书友谅解。)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