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中国可以说不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中国可以说不

第9章

书籍名:《中国可以说不》    作者:
    《中国可以说不》章节:第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所以静下心来,思量一番

        到底我的错觉出在哪里。

            当我年过三十,我意识到我亦加入人生当中的“沉默的大

        多数”了,尽管——特点是不太那“沉默”。我在电台工作,

        曾同“美国之音”业务上有所联系,这些同行们工作上非常认

        真,从他们寄资料的行动中也看得出他们很有财力,我向他们

        的认真和慷慨致敬。我相信他们作为美国政府的雇员,和我一

        样也属“沉默的大多数”——不太那么花哨的中坚势力,我至

        今认为他们对我们在业务上的帮助是开卷有益的。

            但是我要说:“美国之音”在整个亚洲的推广,从汉语、泰

        米尔语到乌兹别克语民源源散布的一切,从社论到摇滚乐

        节目,又何尝真正占领过亚洲的心灵?当它竭力鼓吹世界的一

        种“变化”时,它又何曾看到了另一种更为深刻的变化?后一

        种即是世界格局的“多数”,今天也不算是太沉默寡言的“多

        数”。

            “沉默的大多”概念——或称思维方式,首先适合于我们。

        我们长期以来认识政治全貌喜欢用一种轻巧而浅薄的方式,即:

        高层内幕、时髦人物的沙龙怪谭才是决定国家方向、透射国家

        真实现状的权威窗口这种肤浅的见解,缘由于我国人民千百

        年以来独特的政治热情以及——怎么说呢?——长期以来政治

        权力受压制的历史。直到今天,我们尚对政治频道传播的正统

        讯息存有疑虑,存有很大程度的不满足感。老实说,对这种心

        情,我是有同感的,我也对现状有很大的不满。但我可以肯定

        地说,每一个普通人从政治频道接受的讯自,包容了他所迫切

        了解的国家进展的基本大势。从这一点上说:大众媒介所传播

        的一切是真实而有份量的,国家的进步、社会的思潮的演变——

        尽在你认为是很普通的消息之中。

            是什么促使我们不珍视身边发生的事情而到“美国之音”里

        面寻找真理呢?是什么令我们迷信“美国之音”的道德勇气的

        自由姿态呢?他们住得那么远,却装着用一两颗卫星就能窥视

        中国偏远山村械斗事件的样子,装出一会每时每刻都能洞悉政

        治局会议发言记录的样子,他们对我们采用一种对待小国的态

        度。它的社论,对世界上每一件稍有影响的事件说三道四,企

        图以此来影响辊国的知识阶层。冷战以后,“美国之音”继续向

        美国所不喜欢的国家传播蛊惑性的言论——话说回来,美国所

        不喜欢同样不喜欢美国的国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美国

        之音”的随意性及其记者的老顽童式态我们已经领教得够深的

        了。

            在美国新闻业繁荣和新闻手段发达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东

        西——我怎么说它好呢?我记得中国的一位小说家曾说:小说

        是什么?小说是《圣经》的语言,意谓小说家须像上帝那样说

        话。美国的新闻工作者至少是对我们的报道方面,明显的有那

        么一种《圣经》笔法,这种笔法对我们感知上的贻误不只是一

        次两次了。

            比如说,某个事件由十个画面组成。美国人往往不是公正

        而智慧地把最重要的几个画面组合一下,使之成为有世界气魄

        的新闻产品。他不这样做,他是把其中对他的立场最有利、对

        公众最具轰动效应的一两个画面重复那么七、八次,其他的哪

        怕是最有说服力的画面,只要是他认为对其武断不利的,他会

        毫不犹豫地隐去。美国的新闻好不好看?好看!连我都这么说,

        因为它确实像艺术广告,很精采。还想不想看?  对不起,ByeBye,

        尤其是美国人几次对世界性重大事件的惊人歧误之后,我越发

        坚信我的上述判断。

        美国的歧误是有祸心的,它就像童话里吹魔笛的小丑那样,

        引着城中的老鼠向别处走。美国的世界阴谋,就是以魔笛呼唤

        世界各国未来的领导人,循着它的动静向它靠拢。

            然而就在它陶醉于广告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世界上

        “沉默的大多数”要举手发言者。

            而且中国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多数。

            早在七十年代,美国人就讥嘲中国是“有一等雄心的三等

        国家”,这种理念支配着它的政界要人同我们打交道时,自做多

        情地悲我们的天,悯我们的人。尼克松最爱唠唠叨叨的一个细

        节,是他如何如何抚平去周恩来那一颗受伤的心灵(编得有鼻

        子有眼:二十年前在日内瓦的一幢房子里,周恩来向迎面而来

        的杜勒斯伸出手去,杜勒斯耸耸肩膀,摇摇头,说声“NO”扬

        长而去)。尼——周之间的握手固然是战后最伟大的世界性事件

        之一,然而尼克松急吼吼的抢先握手又基于一个认识错误——

        这个错误在当时看来是史实性的、不那么重要的;现在看来,这

        种心理上的谬误从中美重逢的一开始就在作怪,且演变为中国

        已经日趋富强的时候,这种谬误开始兴风作浪了。

            有人问:如今的中国在安理会上比较频繁地投弃权票,是

        不是意味着中国忆在逐渐丧失对世界事务的决定性影响?

            同样的疑虑也埏生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援外政策的巨
r  />        大变革。

            而事实是:当今中国的外交是赢得了国内人民和当事国人

        民的巨大同情的。中国正在为未来大国外交的巨大能量积累功

        德。

            世界上的一切解放运动,无一不沐浴着中国思想的阳光。

            世界上的一切和平进步,无一不得惠于中国的功德。

            唯有人民中国的外交,是大国当中绝无仅有的具有崇高道

        德风范和正义精神的外交。

            而美利坚合众国则是孽债累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得到

        报应,而且势必将面临一场世纪末式的总清算。

            美国世界性能量的全盛时期的标志——欧洲煤钢联营、中

        央条约组织、中美洲果品公司等等,有的已经更生,有的在人

        民革命中土崩瓦解。

            有一种变化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过去,在国际会议会场上,

        每当出现谴责美国霸权的声音,美国代表总是非常傲慢地站起

        来,下马一摆像黑社会老大似的指挥着欧洲的和第三世界仆

        从国的代表集体退场。而现在这样的国家几乎是没有。

            美国国内几个世纪以来的道德败坏已经形成了孽果,这一

        点用不着再做预言,让我们看一看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成熟的

        世界:“沉默的大多数”意欲发言的世界。

            这个世界令大中国的外交视野无限开阔。

            因极权主义传统而倍受美国压迫的大国,我指的是像俄罗

        斯、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它们在国际事务上的东山再起,为

        我们中国提供了世界舞台上足够的发言权。

            那些战后世界革命橱窗式的中小国家,如越南、古巴、南

        非和正在诞生的巴勒斯坦,毕以巨大的善意和真诚的热情寄予

        中国以希望。上述国家可谓说代表了第三世界的民意。

            从可能性上看,中国几乎可以跟所有的主要大国及国家联

        盟成为密友,这就是中国在世界形象方面美国所不能匹敌的优

        势。

            百余年前汤因比的预言在二十世纪末不再成为超前的了。

        我再将其内容明确一下:

            中国将是世界的希望。

            时间表就在我老去之前。

            中国目前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极端类似七十年代初斯的日

        本,且赶超的时间表是跃进式的。中国成功地避免了墨西哥那

        样的歧路。更重要的事实是:中国顶尖人物群体的素质已具备

        了肩负伟大责任的能力。

            需要刹一刹那些动静:对国家进步视而不见的嗡嗡吵闹,尽

        管这种吵闹过去一度是有益的,现在所有的“意义”只能归于

        玩世,而过去最玩世的先锋分子已经变得很有出息,并且成为

        世界声音的一部分。中国的内部已经变得很真实,气沉丹田。中

        国人的“沉默的大多数”在领略了思想繁荣的热闹场面后,正

        在为追求个人幸福而劳作着,而这恰恰是构成伟大国家基础的

        原动力。

            是到了重估我们劳动成果的价值的时候了。

            是到了正确估量我们劳动成果的价值从而正确估量我们国

        家价值的时候了。

            需要涤清弥漫在我们周围的普遍的怨恨情绪,以面向未来

        的心情歌颂工地一般的中国。

            需要驻止流水之上抗逆的脚步,以痛楚后的清醒来审视中

        国社会中的不公正、愚昧、疯狂和欺诈,因为上述一切黑暗和

        即将照耀我们前程的光明一样丰富着我们大中国民族的感情。

        给中华民族一颗坚韧的心,引我们走向至大至美的二十一世纪。

            下个世纪,“一即为多”的哲理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世界

        活动舞台上变为现实。中国的怒吼将成为多数,中国思想、中

        国经营能力的当量将深刻影响世界,并将成为领导未来人类思

        潮的唯一动力。

          

        中国人:冷战后时代的情感及政治选择

        我唾弃那种中国人

            我有一位姓王的朋友,在北京某高校任教。这位朋友最大

        的也是最持久的乐趣便是与来到北京的各类外国人打交道,他

        总有机会也总有能耐跟老外们混得倍儿熟——然后,再找机会

        把各个国家的以及他那上国朋友的各种奇闻轶事叙述给我们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