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第84章

书籍名:《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作者: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章节:第8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贾翎问曰:“何为五虎?”曰:“关、张、马、黄、赵是也。”翎问:“赵子龙现只官授翎军将军,未与关张马黄同列,为何大王将其并入五虎耶?”操曰:“云者,龙也,昔在当阳,单枪匹马,将孤五千轻骑病杀得大败,将备之后嗣救出,前汉水之战时,亦以智退孤万众。可称英雄也!”众皆叹服。旁张辽问曰:“为何刘备未封赵子龙,而独封关张马黄耶?”操答曰:“昔日备与关张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前收赵云,恐其功盖关张,是以为不封也。而马黄,一人少智,一人嫌老。惟有字龙,智勇足备,若收其,孤业成矣。”辽问:“大王观五虎,有何见解?”操饮酒一口,曰:  “关羽,其人有智有勇,凭其忠心而盖天下,恃其威勇而蔑群雄。此人虽武艺高强,有国士之风,然刚而自矜,不可称之为贤将。”  “张飞,猛是其优处,莽是其害处。其人少智。虽葭萌关破我张合,终是智嫌不足,此人亦非为贤将也。”  “马超,雄烈过人,人才出众。潼关杀得孤割须弃袍,天下扬名,令孤深痕不已。近来,超投备,是其不忠也。超,虎士也,但少智,非为贤将。”  “黄忠,乃白发英雄也。前斩孤深爱之将夏侯妙才,吾深恨之,因此事而失汉中,皆此老贼之过也!黄忠曾与关公大战百余合,可见其勇。但忠甚不服老,若激之,忠必急也。此人不稳,非贤将也。”  “赵云,吾深爱之。其人武勇可敌吕布,忠义可胜关公。其人智勇双全,万人不敌。吾之兵将望风皆逃,世人谁不敬之?惜随刘备,埋没英雄也!”  程昱曰:“大王如此爱才,乃天下之幸也。臣斗胆贸问,若赵子龙与文远、仲康比,何如?”操笑曰:“孤之见,多有得罪众卿之意也。”辽、楮起身曰:“臣不怒,愿闻其详。”操乃曰:“张将军、许将军非子龙之敌也。”辽手指许楮,曰:“仲康在汝南之时,尝与赵云战三十合,未分胜负,何尝见得胜不了他?”操摇首曰:“三十合后,羽、飞呐喊要杀。仲康大败而逃。仲康武艺,可敌关张,为何战赵云而至于大败?”楮曰:“是也。昔年与赵子龙战时,气力甚不加也。”  操又言曰:“五虎,皆英雄也。五人为备而效力,真吾之力敌也。”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错误”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有许多“错误”的行为,这些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在赤壁的失败。

            一、急于进兵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兵至新野,刘琮派人持汉节向曹操投降。曹操接受了刘琮的投降。他深恐刘备据有江陵的战略物资,对以后的局势增加不确定因素,于是乘荆州大军完全敞开道路的有利条件,“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但已经晚了一步,刘备已经南撤。曹操于是命横野将军徐晃屯樊城,分兵占领中庐(在今湖北襄樊)、临沮(今湖北远安西北)、宜城(今湖北宜城北),自己与曹纯、文聘率“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于当阳县长坂将刘备追上。刘备抵挡不住五千骑兵的集团冲锋,被打得大败,全部人口、辎重都被曹操俘获。沿汉水出击的满宠、徐晃在汉水边只找到关羽留下的船只。他们击退了少量留守部队,把这些船只全都烧掉。刘备渡过沔水(即汉水)后,又遇上了在荆州内部权力斗争中失败江夏太守的刘琦及其所部万余人。两军相合,东撤到夏口(今湖北武汉)。

            曹操没有继续沿汉水南下追击,而是直趋江陵,从那里发动了对江东的进攻。

            司马光受《后汉书》的影响,在《资治通鉴》中假定曹操在十月出兵赤壁,按《武帝记》,这并不准确。《武帝记》的记载十分明确:“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

            曹操进至江陵后,做了三件事:安民、奖功、与刘璋谈判。这三件事,哪件也不轻松。这么些事,只用一个月的时间是绝办不完的。尤其是刘璋远隔千里,使臣往来一次耗时不少,曹操竟然能迫其“受徵役,遣兵给军”,绝非易事,一个月内断不能完成。

            《三国志》卷31《刘璋传》记载了这次谈判的经过:“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於曹公。加璋振威将军,……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於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这里的“张肃”,可能就是《三国志·吕蒙传》里提到的“袭肃”,他在“江陵保卫战”中投降了孙权。刘璋得知“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肯定在九月以后,他先派出阴溥找曹操谈,曹操决定表荐刘璋兄弟为将军;阴溥返回;刘璋派张肃领300名士兵送一大堆礼物到军中。在得知张肃受封后,又派出张松。这以后才发生赤壁之战。张松到荆州时,赤壁之战已经基本结束。赤壁之战必定是速决战。此外,吴军方面的将领黄盖也判断说:“寇众我寡,难与持久。”双方在赤壁对峙两个月以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曹操从江陵进兵当是在十二月,而不可能是十月;整个战事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甚至有可能只有几天。

            一般认为,军中发生瘟疫是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如果从起兵到战事结束,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一个月左右,那么在起兵时,曹操军中应该已经流行瘟疫了(尽管我们现在不知道它是哪种传染病,但任何一种传染病都不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一个月内大规模流行到使一支一二十万人的军队失去战斗力的程度)。在有士兵染病的情况下(尽管流行的程度可能还未达到影响军队战斗力的程度)还坚持出兵,曹操是不是“有病”?

            两三个月都等了,曹操再等等又有何妨?我不相信孙权会直接进逼到江陵城下与曹操决战。即便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在江陵作战显然有利于曹操。曹操连这一点也想不到?

            二、引次江北

            当曹操占领江陵时,他的后勤辎重则还在新野到襄阳的路上。襄阳是当时荆州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以襄阳为基地,让部队沿汉水直下夏口,既方便又省时。但曹操却没有这么办,而是把部队先集中到江陵,“自江陵征备”。也许曹操是这样考虑的:首先,江陵位于长江边,把主力集结于尽可能靠南的江陵,有利于对荆州南部各郡形成威慑,可以配合刘巴的招降工作。其次,从江陵出发可以形成夹江而进的势态,使长江天堑的防御功能不复存在。如果从襄阳向夏口进军,虽然对于夺取夏口有利,但却使自己的军队偏处长江北岸,如果孙、刘让出夏口而退到江南,据长江与之对抗,战事一时难以解决。但奇怪的是,曹操花了大量精力把部队从襄阳集结到江陵,目的之一就在于取得夹江而进的有利势态,他理应为保持这种势态而竭尽全力。但事实却是,“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为了一个不大的前哨战失利而主动放弃了他曾竭力争取的优势态势。这是为什么?

            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荆州新附,曹操立足未稳,故不敢在江南决战(张大可:《三国志研究》,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熟悉军事的人都知道,“夹江而进”与“在江南决战”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战役层面,后者是战略层面。对于夹江而进的大军来说,长江不是天堑,而是一条便利的运输线。即便为了回避在江南决战,也没有必要放弃夹江而进的战役态势。

            那是为了集中兵力,形成拳头?按周瑜保守的估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总计也有二十三四万。如果两岸兵力平均分配,以一侧的兵力,已经对周瑜三万人形成了绝对优势;更何况,水上作战军队分处两岸,就如同陆上作战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只会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断不至于有分散兵力之弊。

            或者曹操胆寒了,他要撤回北岸,借天堑阻止周瑜进攻?首先,在这次前哨战失利中,曹操的损失微不足道,双方力量对比根本没有发生变化,曹操不至于因为这次失利而胆寒。其次,如果打算防御,当然是在江陵周围进行更为有利,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遂行战略防御是说不过去的,而从史书中找不到曹操有考虑过撤回江陵的任何迹象;如果他真的想撤回江陵,两岸交替掩护也比偏处一岸对撤退更有利。第三,即便曹操突然发现情况不对,想就地进行防御作战,有一支部队在南岸,至少也可以起到压缩敌军的进攻空间,牵制敌军行动的作用,对完成防御更有利;没有理由认为北岸的兵力连遂行防御作战也不够。

            三、曹操几乎没有抵抗周瑜的进攻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以千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排列开去是一段很不小的距离。太康元年,西晋伐吴时,王濬不过“戎卒八万”,即已“方舟百里”。曹操的参战兵力显然不弱于王濬,他的行军序列理应更长。但周瑜用了多少战船呢?“蒙冲斗舰数十艘”甚至只有“轻利舰十舫”。要迅速烧毁展开于一百多里的大型舰队,这几十只船够用吗?

            有一条史实值得关注。《郭嘉传》:“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一句闲笔,指出在巴丘(今湖南岳阳)还烧了一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