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第60章

书籍名:《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作者: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章节:第6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纵观三国时,分郡的极多,合郡为州的极少,其原因是大的割据政权避免在内部形成新的小割据,所以郡越分越小。巴郡一带就曾经分过几次郡,而因此地是古代的巴国,传统上自然一体,所以当地人一直有合郡为州的愿望。李严此举,事实上颇顺民意,而对蜀国的大局不利。诸葛亮坚决反对,因此和李严有了隔阂。)      建兴八年,因为魏国要大举进入汉中,诸葛亮调李严率二万兵入汉中增援。李严不肯离开根据地江州,再三推诿,并且提出要给自己开府辟官属。诸葛亮无奈,便使李严的儿子李丰继承江州的职位,李严方才肯来汉中。  (这里头有几点必须注意。其一是可以看出李严统辖的兵力,除江州留守一部分之外,李严赴汉中带了两万人,则李严在建兴年间所辖兵力在两至三万,甚至更多。蜀汉的兵力一共也就十万多一些,李严统辖乃近三分之一,那么许多论者提及的诸葛亮夺李严兵权的事可以不攻自破。其二,李严镇守江州一带的主要任务是防吴,而建兴七年孙权称帝,蜀汉遣使祝贺,双方交分天下,进入一个新的联盟合作时期,则李严驻大军防吴的意义便失去,所以诸葛亮会想到调李严赴汉中,同力对付魏国。从李严自己的权力来说,去汉中不如在江州,在江州是老大,到汉中就成了老二或者老三了,因为还有一个魏延。)      李严率军到汉中之后,立即被诸葛亮任命为主要助手,就是“以中都护署府事”,这个府,指的是诸葛亮的丞相府,李严变成了诸葛亮的官属。同时,李严改名李平。  (这个任命,李平心里必不满意,因为他原想自己开府呢。而汉中的其它官员也不满意,因为李平在后方多年,没有立过战功,一来就成了红人,后来者居上,长期跟随诸葛亮的这批人肯定不满意,所以诸葛亮才大家做过一番解释,说莫若褒之。)      建兴九年,诸葛亮伐魏,李平镇守汉中,负责运粮。便发生了后来获罪的事情。  (有人指出,诸葛亮粮尽退军是经常的事,不应当以此深责李平。其实,第一次北伐是败回来的,并非粮尽;第二次取陈仓是不能取胜,打到粮尽便退;第三次是取得胜利,夺得阴平武都二郡而退。此为第四次,诸葛亮专门发明了木牛来运粮,效率比以前提高许多。运粮不继主要是天气原因,因下雨道路难行,李平畏难,又故意捣鬼,所以派人通知诸葛亮粮尽。这个罪过,最多是个玩忽职守,并不是最严重的。但李平此时鬼迷心窍,竟诸葛亮玩起花样,等诸葛亮退军之后,便忽然说军粮很充足,为什么退军?这属于不认账。另外上表后主,说诸葛亮退军是故意的诱敌之计,掩盖军粮事件。而且在诸葛亮回军之后,李平惧罪,四处躲着不见。这正说明,当时所谓的运粮不继,主要是李平畏难,不是真的运不过去。因为如果有不可抗拒原因,李平事后便不必如此心慌。李平是托孤大臣,诸葛亮处理他很费劲,所以把前后各种文书证据搜集齐了,才当面问李平的罪,李平理屈辞穷认罪之后,才进行处理。)诸葛亮废李平为民,徙居梓潼郡。其子李丰的江州都督也夺了,改任丞相府中郎参军。后官至朱提太守。

            (李平于建兴九年八月被废,而据《汉晋春秋》记载,其年“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似乎在以此灾异暗示李平有冤情或者怨情。但也可解释为李平在江州多年,有惠爱在民,他被废后,江州一带百姓是抱同情态度的。)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死,李平闻讯后,发病而死。

            (李平发病的原因,史书中说是李平以为只有诸葛亮才明白他的才能,也只有诸葛亮才有雅量或者资格重新起用他。诸葛亮一死,后来主持国政的人即使了解李平的才能,即使想起用他,也会因为当政者资望浅于李平而做罢。因为李平毕竟是与诸葛亮同受先帝遗诏的人,蒋琬等人都是晚起,无法任用李平做下属。)  总结:

            蜀汉的大政国策,在于北伐,在于统一中原。诸葛亮为了这个目标,从建兴五年出师到汉中,一直就没有再回过成都,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李严则长期专注于搞国内建设,尤其是在辖区江州搞建设,发展民生。对北伐,对统一,兴趣并不大。--这是两人的第一大分歧。      诸葛亮为人独揽大权,目的在于办事,权力集中才好指挥。李严好几次争权争官争地位,目的则只在荣誉和利益,他最重的是做官。(劝诸葛亮加九锡也可做反证。)--这是两人的第二分歧。  而在个人感情上,两人其实能够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了解。所以在李严闹情绪时诸葛亮会容忍,会宛转处理,而李严在被废后,坚信诸葛亮会起用他,也是一种深层的理解。如果诸葛亮不是意外死在前线,事情可能会有别的结局                    

        诸葛亮北伐动机的探讨        

            对诸葛亮多次的无功北伐,长久以来习惯的看法一直是诸葛亮为了先主的重托,明知不可为而为,是他为国为民的忠心表现,但有一点很奇怪,诸葛亮是个性格谨慎的人,正因为如此的性格临战往往不能出奇制胜而无功,如此谨小慎微的人,为何会非常不谨慎的不断发动准备不足没有胜算的战争呢?还有,按理诸葛亮也是一个明智的人,而且他在刘备在世时一直从事在后方足兵足粮的工作,应该非常清楚策划一次进攻战,战役计划和后勤粮食储备的重要性,奇怪的是诸葛亮后来指挥的多次北伐,却往往因为组织仓足,粮食不足而劳民伤财,无功而返,而且往往仅侧重掠夺一些人口,暂时占领几个城市,更本没有完整的战役目标和计划步骤,这一切奇怪矛盾的地方,发生在独掌大权,不断北伐的诸葛亮身上,不得不让人燃起想探讨他北伐动机的兴趣。

            当然,谈到“动机”这个词,不管对古人还是现在的人,除了本人自我表述外,旁的人谈及其人动机,都只能是主观分析。现在法院有时也有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得利结果,来分析动机的。对诸葛亮的北伐,同样也可以用他的相关行动和得利结果,来分析他,在冠冕堂皇的外表口号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动机。

            我认为诸葛亮不断的北伐,不管口号叫得怎样,从结果和具体实施的过程看,他一次次北伐的最大动机是为了个人集权,只有处于北伐的战时状态,诸葛亮才有借口提调政治对手李严,并借机除去他;且只有在北伐的名义下,才能上那样的《出师表》对皇帝颐指气使,并安排自己的亲信向宠等人掌管宫廷。同时,北伐集权的过程,是诸葛亮享受特权,并牢牢抓住军队以维持自身地位的必要保证。        先大体回顾一下诸葛亮的北伐进程: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作了比较精心的准备,刘备托孤时并未让诸葛亮主管军事,但他通过第一次北伐的组织过程,巧妙的排挤了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第一次成为全权的军事统帅,北伐之于诸葛亮,确实是一个获得个人集权和名望的良好途径,但不可否认,当时的他确也有为国立功,“帝还故居”的一片公心”,同时也存在让不知诸葛亮为谁的魏国人,见识一下自己的个人想法。        但是在第一次北伐大败后,为堵众人之口,诸葛亮自贬了职,只有再发动下一次战争,哪怕捞一点小功,才能恢复自己的官职和威信。于是一次次仓足的所谓北伐就这样不断开始了,只有在这种北伐的组织状态下,诸葛亮才能集军权,政权,人权,物权与一身,所以才会不管北伐的结果胜负,以及是否劳民伤财,一次次发动五次北伐,对统治者集权来讲,北伐的结果倒在其次了,就算要点结果,因为是那样的出发点,诸葛亮的北伐往往不在意整个战略上的布局,不在于怎样或何时或是否能北伐成功,而仅在争取保证少冒险的前提下(不同意魏延之计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侧重掠夺一些人口,暂时占领几个城市,以便能在诸葛丞相的“功劳”簿上有点可记的东西。

            诸葛亮北伐的表现,基本上是劳师劳民而无功,但最后的结果也不是他能完全控制的,所以自然也不能纯用北伐的结果来孤立分析诸葛亮的行为和动机。北伐“事后”劳师无功的结果,虽可作为一方面,却不是问题的关键点。探讨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最关键的可以通过分析他在北伐进程中的行动,是不是都是北伐的军事部署所必须的,都是有利北伐还是和北伐无关,有利个人集权的情况来看问题。        下面就诸葛亮,“借机提调除去政治对手李严”“换上亲信卫戍宫廷”“对皇帝颐指气使”,“大败后再次动兵以恢复爵位”这几点他的行为,看一下是否都是和北伐的真正目的很无关同时却是对他个人集权大得其利的行动。        1。提调李严夺其兵权:难道诸葛亮的北伐,就一定必须调动“与孔明俱受寄讬”受遗嘱“统内外军事”的李严,并夺去他的兵权,才有利于北伐的目的吗?        早在第一次发动北伐前,诸葛亮就曾以北伐之后汉中会出现军事力量空虚的理由为名,向李严提出要他驻扎在江州的部队前往汉中的要求。假设李严真的去了汉中,很明显他的军队就会被收编,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江州是蜀汉东部与东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面对北方曹魏势力的汉中地位相当,当时的诸葛亮根本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理由,因此最后只能暂时作罢.        后来,经过几次北伐的集权后,李严最后还是在威逼和儿子升官的利诱下,于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被夺兵权,成为诸葛属下的“中都护署府事”(诸葛亮之府),不久就因罪被废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