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第18章

书籍名:《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作者:
    《乱谈三国网络文集》章节:第1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减轻朝廷负担时,司马孚的计划是“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这就是祭出兵屯的杀手锏!目的是以边军力量自给自足,而不动用中央财政。这时,关中大饥,司马懿也上表调冀州农丁移屯上邽。可此番计划,又被诸葛亮打破,不但丢了上邽左右的熟麦,而且损失近万人,那五千冀州农丁全部泡汤,而且粮食还被蜀军割了去。

            曹魏西线战局愈加被动,战区已经陷入“关中连遭贼(诸葛亮的蜀军)寇,谷帛不足”(《晋书列传二十六卷》,同上)的局面。司马懿被迫严防死守,这时蜀汉大臣李平(即李严)因运粮不济,矫诏召回诸葛亮。暂缓了国家危机。

            最后一次,诸葛亮将军队推到距长安仅六十公里的渭水南岸的河滩平原——五丈原,诸葛亮招呼东吴出兵策应并致信给东吴丞相顾雍谈五丈原地势,其处河滨之上,地势平坦可屯田(语出《水注经·渭水》),也采取兵屯方式,竟然和魏国当地百姓,利用魏国土地联合屯田,准备持久战。这一对魏作战新思路让曹叡更加震恐,特派大臣辛毗下诏不让魏军出战,司马懿也是深谙圣意,和诸葛亮对峙于渭水,同时在一次外交来使的洽谈中得知诸葛亮“食少事繁”,认为诸葛亮“不能久”。于是坚定了死守之心,哪怕受妇人巾帼。  秋,天薄蜀汉,诸葛亮果死,曹魏去一心腹大患!蜀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终止北伐,只到姜维掌权。  诸葛亮死后,曹魏君臣全部长舒一口气,三个月后曹叡大修宫室,开始了后半生的骄奢的生活。

            其实当初曹操给曹魏留下了充足的军需,当他推行屯田制,效果明显,“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晋书食货志》,下同),在平定袁氏后,能做到征收田租和户绢“藏强赋弱”。可到了文帝曹丕时,物价开始飞涨,黄初二年,曹丕便因为谷子价格贵,罢除了五铢钱(汉币),竟然倒退到“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也就是以货易货的状态,这表明国家金融彻底失去信誉。  明帝曹叡时物价继续攀升,而且由于以货易货的状态时间长久,人间巧伪渐多:有人把谷子泡水,再来换布匹赚黑心利润,而卖布匹的也不含糊,拿很薄的绢来卖换当年的谷,可见国家经济混乱的地步!也就是说即金融失控后,国家经济秩序也彻底混乱!曹叡被迫进行市场整顿,可结果却无效,“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国家经济继续失控。加上“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为此“司马芝等举朝大议”(也就是全部有资格上朝的大臣来严肃的探讨国家经济问题)决定是否重新启用五铢钱。以上的反复原因很简单,因为“于时天下未并,戎车岁动。”这“戎车岁动”表明了诸葛亮的北伐给曹魏经济带来的重创。  将曹魏的经济的受搓完全归于诸葛亮北伐的功劳似乎牵强,但吴蜀两国频繁袭扰,确实给曹魏经济发展蒙上阴影。

            相反,诸葛亮理政时期,蜀汉的经济状况却好于曹魏和东吴。  诸葛亮将蜀锦出口(对魏、吴、越南、罗马出口)作为军费来源大头,而蜀锦的生产却是国营,不累及百姓。同时他还大力发展盐铁业,将武器装备精良化,步兵、弩兵战斗力独步三国,也因此有了决敌之资。而诸葛亮在传统赋税大项如田租、口算、更赋类未见有增加,因此没有激起民变,缓和了阶级冲突。而当初,曹操征关中马超,导致河间苏伯、田银起义,引发幽、冀州响应;征汉中时,南阳百姓因为摊派的徭役太重而宛城及其周围大别山山区、郡县起义等。这类情况在诸葛亮时期却没有出现。  因此,从经济发面,弱小的蜀汉以威武自强的姿态对曹魏关中经济区实行了毁灭性打击,迫使曹真、司马懿盲动灭蜀计划覆灭。关中经济区是曹魏传统经济强区,一旦关中受累,则动发全身,最终放缓了曹魏全国经济复苏的走势,诸葛亮北伐实是上兵伐谋之策。

            诸葛亮死后,蜀汉一度自守,使曹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屯田恢复国力,终于至正始年间实现了经济复苏,在淮南经济区一带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军事集结以及战时军需生产的集中地,为统一天下奠定了物资基础。但就在这时,“高平陵政变”引发了“淮南三叛”,曹魏统一步调再次受阻。

            注:“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出自资治通鑬.                    

        三国十策        

            1.天下三分

            源自诸葛亮.诸葛先生在茅庐之中,策衡天下.真神人也.后来毕竟如此,感慨非常.2.联刘抗曹

            源自鲁肃.综合分析,力挺人主.所谓尽心尽责.后来周郎附议,并统兵火烧赤壁.曹操实力大损,无力再次大规模南下.3.静观其变

            源自司马懿和刘晔.充分看透了刘.孙联合的本质.自己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损耗军事力量.但是2个对手从此陷入猜忌,即使再次联合,也非常松垮.4.挟持天子

            源自荀彧,程昱.看到了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在政治上讨价还价的最好工具.为曹操集团赢取了无上的政治上的号召力,挟天子以令诸侯.非袁绍辈能理解.5.可与争锋

            源自荀彧.郭嘉.在袁绍强大的军事力量背后,看到了物质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官渡之战决定了袁绍集团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6.起兵长安  源自贾诩.在人心惶惶之际,突出奇谋.看到了王允.吕布等人在军事上的准备不足.决定了群雄并起的政治基础.7.表以孝道

            源自贾诩.在曹氏集团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扬长避短.看到了曹氏父子各自的性格特征.决定了魏国日后的走势.8.攻心为上

            源自诸葛.马羧.在与少数民族的斗争中,采取了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看到了直接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劣势.为相对弱小的蜀汉,集中全国力量攻击魏国,创造了条件.9.深根固基

            源自荀彧,郭嘉,荀攸.在曹操势力还不稳固的时候,提出先巩固根据地的观点,极其对头.看到了群雄纷争的时代,必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曹操集团以后发展的基础.10.先北后南

            源自荀彧.在多人坚持先攻击刘表的时候,文若提出表乃自守之徒,无四海之心,可以放心先安定河北的策略.充分说明文若识人知事,客观地分析了南北利害.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占据了绝对的物质优势,从此占据了主动.        为大家先奉上策略十强,有空再奉献谋略十强.                    

        关于三国的若干个问题        

            1.关于三气周瑜

            众所周知  三国时期  两个名标青史的人物  周瑜  诸葛亮  其实  历史上  两个人之间不存在所谓的矛盾  周瑜在历史上是一位胸怀豁达  度量能容的人  周瑜以宽大的胸怀把老将程普感动的说出  与周公瑾交往  就想喝醉酒一样  周瑜怎么会容不下一个诸葛亮呢?所谓三气周瑜的事件是作者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并非历史的真实  赤壁之战  如果周都督和诸葛军师勾心斗角  何以战胜十倍于己的大军事家曹操?周瑜的死也和诸葛亮毫无关系  他的死一种说法是因为心脏病  一种则认为攻樊城时中曹仁的那一箭  年代久远难考证。  周瑜的死是孙权的一大损失  孙权也丧失了东吴阵营唯一进攻型统帅周瑜  2.关于对曹操的评价

            曹操这个矛盾的人物  褒贬不一  相信每个读者对曹操的评价也是不尽相同的  因为每个人评价是否的标准不同  以个人看来  军事家  曹操足以当之  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足以证明这一点  说曹操是个文学家  我也赞同  我认为“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是非一般文人可以写出的意境  但称曹操为政治家  我却有所保留  第一  曹操有屠杀无辜百姓的暴行  (公元193年  曹操血洗徐州  残忍屠杀几十万黎民百姓)这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  太残忍了  第二  曹操屠杀了许多无辜的忠臣义士  第三  曹操个人作风问题很严重  不足为后人所法效  常常把他人妻子占为己有  虽然  食  色  人之本性也  但  曹操的做法有欠妥当  所以  称曹操为政治家  我感觉有些偏高  政治家  当为后人树立榜样作用  而曹操的种种作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有的所作所为  3.关于荆州问题

            荆州既不是孙权  也不是刘备的  它的归属权属于汉朝皇帝的  但在那个分毛列土的年代  皇帝的诏书犹如一纸空文  封建割据者靠的是实力和军力说话  对于刘备而言  荆州对他的重要不言而喻  诸葛亮在隆中对时认为荆州是战略要地  周瑜同时也意识到这一点  可谓  英雄所见相同  公元209年  周瑜攻取南郡  周瑜死后  鲁肃即之  把南郡作为交换长沙  桂阳等地条件  南郡成为刘备的领土  刘备以武力夺取四川  孙权感到威胁  于是派鲁肃和刘备的手下关羽谈判  所谓的单刀会就是这次谈判  历史上和演义有着天壤之别  所谓单刀是一个人去赴会  不带部队  而历史上是两边将领带着兵将和单刀去赴会  因为曹操平定汉中  威胁四川  刘备和孙权妥协  让出长沙等地  孙权政权标榜的借荆州是不符合事实的  荆州南部是刘备自己去打下来的  南郡也是换用长沙等地换来的  孙权等人竭力鼓吹借荆州是为其偷袭荆州的丑行欲盖泥章  掩人耳目  孙权的行为诚然是可耻的  但在政治斗争中的狡诈而言  不足为过  反观荆州守将  关羽  刚愎自用  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轻敌冒进  对荆州之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荆州之失标志着诸葛亮分兵两路北伐中原的计划彻底化为泡影                    

        三国中2个神秘的男人        

            读了几遍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