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第18章

书籍名:《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作者:克拉克森 米勒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章节:第1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该体系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样现在的资料就能与过去的资料相比较。必须记住,行业和产品分类并不是经济理论或机械呆板的规则的产物。实际上,以前产业界代表与政府官员的商谈常常就在于确定哪些产品和厂商应归入哪一个分类。人们同样还应该记住,制订S.I.C.体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研究行业集中,而是为了普查报告及其他政府统计。

        定义一个行业的基本侧重点是在供给方。大多数行业是按照厂商所“从事生产的一种或一组产品”未定义的,它们与生产的技术过程或使用的原材料有关。因此一个市场的定义是从供给方的替代性来加以考察的。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消费者方面的替代性看来是完全被人们忽视了。参议院的一个小组委员会在“关于美国行业集中的报告”中指责用S.I.  C.  分类来研究集中率:

        本报告并不想使普查分类符合于各个行业市场中的实际竞争结构。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分类的结果相当准确地反映了市场集中的程度,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夸大或低估了这种集中。……就某些分类来说,集中的计量可能非常有意义,它指出了相对的市场势力。对其他一些分类来说,这种计量则没有任何意义。

        用行业法和产品法来分类

        在确定市场分类时,政府使用行业法和产品法。按照前一种方法,根据获自企业的资料情况,每家企业分别归入43个4位数行业分组之中。划归某一行业的依据是企业的主要产品或经营活动的类型。然后该企业所有的产品都被包括在那个行业分类之中。按照产品法,不管企业主要的产品生产活动是什么,特定产品的产量归入一个总的产品分组中。换句话说,即使企业本身应该划归唯一的一个基本行业组,但事实上任何企业的产品都分别划入相应的产品分组中去了。

        在使用产品法及行业法来分类对,方法的不同引起了两种差异。按照行业法,有些归入某个行业分组的产品显然并不属于该行业。另一方面,按照产品法,企业产品总量中包含的产品可能并不是该企业的主要产品。这种情况告诉我们,政府定义的4位数行业分类并不能与它们派生的5位数产品分类进行比较。为了确定这些差异的大小如何,普查局提出了两种被称为覆盖率和专业化率的“差异”量度。

        覆盖率    覆盖率的定义是某个行业的主要产品市场中来自特别划入该行业工厂的比重。其定义如下:

        覆盖率=划归X行业的工厂生产的X产品的发货额  /  X产品的总发货额

        因此,举例来说,1972年商用洗衣设备方面的某种覆盖率,如0.70,说明有70%的商用洗衣设备来自该行业的工厂。

        专业化率  专业化率又叫主要产品的专业化率,讲的是划归某个行业的工厂实际上专门从事生产该行业主要产品的程度。其定义如下:

        专业化率=划归X行业的工厂生产的X产品发货额  /  划归X行业的工厂的总发货额

        1972年商用洗衣设备行业的专业化率为0.91,这意味着划归该行业的工厂生产的产品中,实际上有91%是商用洗衣设备,或者说该行业的产品中有9%是由其他产品构成的。这些比率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变动。例如1947年商用洗衣设备的覆盖率和专业化率都为0.94。

        专业化率越低,行业中工厂的生产就越是多样化。例如,油漆及类似产品行业的专业化率为60%,这说明该行业工厂的产品中有40%是由非油漆及类似产品构成的。

        资料问题

        经济学家在讨论市场概念时,一个市场的产品范围经常占有支配地位。每一个市场既有时间范围又有空间范围。我们可以把一个市场定义为厂商的组合,对相同的潜在购买者来说,其中每一家厂商借给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市场不等于行业    “市场”这个术语或某个经济学家定义的行业不一定必然与OMB工作小组或S.I.C定义的行业相同。同一行业中的厂商毕竟是可能生产非替代品的。事实上,他们可能对极不相同的消费者集团销售其产品。此外,我们将会看到,除了人们正在分析或被联邦政府归类的那种产品外,同一个S·I·C·行业中的厂商可能还生产其他产品。例如,按其主要产品类型来说,威斯汀豪斯公司被划归为电气产品及设备的供给者,可它也生产煤气焚化炉以及夹板。但是根据S.I.C.体系的划分方法,所有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资产都归入电气产品及设备。由于行业资料常常被用来检验市场行为的含义,因此在进行经验研究时就显然存在着困难。总之,某种产品的经济市场或行业不一定与统计上生产该产品的行业定义一致。

        进出口    所有的经验研究都面临资料问题。在许多场合,问题仅仅是无法获得相关的资料。在另一些场合,从可以获取的资料中计算出来的变量又不正好是想要的变量。在用S.I.C.资料来计算行业结构时常常会碰到这类问题。让我们来看一看出口问题。相对于行业的平均数来说,领先厂商出口得越多,各种行业量度——如有关领先厂商相对产量的发货值——就越会估计偏高。相反,与行业平均数相比,领先厂商进口得越多,这类量度的估计就越会偏低。如果大公司拥有许多工厂并从一家工厂向同行业中另一家工厂发货的话,还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大公司通常比较小的公司拥有更多的工厂,而小公司常常只有一家工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发货额的重复计算,领先公司就显得占有一个较大的行业份额。

        上面我们已讨论了覆盖率和专业化率。综合地考察这两个比率.我们就可以对不同行业中搜集起来的资料是否恰当作出一个相对准确的估计。遗憾的是,各个行业及领先厂商的专业化率和覆盖率并不都是公布出来的。因此我们无法在分析中确定这些厂商的份额是否代表了它们所在行业产品的实际份额。例如,如果领先厂商的产品专业化率总的说来低于行业平均数的话,那么,集中率将会估计偏高。如果领先厂商的覆盖率总的说来高于行业平均数,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各种集中率——对它们所含缺陷的一个小结

        在实际计算集中率之前,小结一下前面讨论中提到的各种缺陷是重要的。我们把这些缺陷分别列在下面,尽管不一定按其重要性大小排列。

        1.由于各种集中率建立在全国性的资料基础上,因此它们忽视了地方性的市场势力和集中。

        2.它们忽视了进出口。

        3.它们未考虑到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力量。

        4.在考察市场时,S.I.C.体系反映的经济市场可能是不准确的。

        5.  它们没有反映位次变动。

        6.从集中率无法看出集中率中包含的厂商组的相对规模和相对地位。

        7.它们仅仅刻划了一部分厂商的活功及其规模分布。

        8.在考察市场中的厂商时,它们并不包含这些厂商的特定行为类型。/>
        9.在计算集中率指数时任意规定厂商数目。

        附录:集中率及其趋势

        有关集中的实际量度很多。大部分数值由普查局整理并出版。在表A3.1中,我们给出了1947-1973年中最大50家和最大100家公司所占附加值比重的变化。联邦贸易委员会出版有关行业公布和集中的资料。例如,制造业、采矿业、零售商业和批发商业中各种规模的厂商资产分布见表A3.2。表A3.3列出的是1972年及更早年份中最大4、8、20、50家厂商所占发货值的比重。此外,该表还给出了专业化率和覆盖率。

        表A3.1最大50家及100家制造业公司所占制造业总附加值的份额,1972年及更早年份

        年份、公司组别的份额年份、公司组别

        年份、公司组别(a)  1972  1970  1967  1966  1963  1962  1958  1954  1947

        (b)  (c)  (d)  (e)  (f)  (g)  (h)  (i)  (j)

        1972

        最大50家公司  25  23  23  23  22  22  20  19  12

        最大100家公司  33  31  30  30  29  28  26  25  17

        1970

        最大50家公司  33  24  23  24  23  22  20  19  12

        最大100家公司  32  33  31  31  29  29  26  25  18

        1967

        最大50家公司  22  24  25  25  24  24  22  21  19

        最大100家公司  30  32  33  33  32  31  29  28  20

        1966

        最大50家公司  22  23  24  25  24  24  22  21  14

        最大100家公司  30  31  32  33  32  31  29  28  24

        1963

        最大50家公司  21  23  24  24  25  24  23  22  15

        最大100家公司  29  31  32  33  33  32  30  29  22

        1962

        最大50家公司  22  23  24  25  25  24  23  22  15

        最大100家公司  29  31  33  33  32  32  30  19  21

        1958

        最大50家公司  20  22  23  24  24  24  24  23  19

        最大100家公司  27  29  31  31  32  31  30  29  22

        1954

        最大50家公司  20  21  23  23  24  23  23  23  19

        最大100家公司  27  28  31  31  31  30  30  30  21

        1947

        最大50家公司  17  19  20  21  21  21  20  21  17

        最大100家公司  24  26  27  27  28  27  27  27  23

        注:每一个特定年份中的最大100家公司都经比较选出,在表的各个年份中分别比较了这些公司在制造业总附加值中的比重,于是该表就记录了一个固定公司组别的集中率在不同年份中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