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第80章

书籍名:《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作者:瓦利蒙特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章节:第8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数百名工人正为把第1  号宿营地内轻型的防弹室加固改造成巨大的混凝土堡分几班忙碌着。以往小心翼翼维持的宁静和女全,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喧嚣喝闹声所替代。希特勒对于搬迁已急不可待。因为,他觉得,中央集团军群的崩溃,以及对其友邻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都急需由他对东线指挥亲自施加持继不断的和近距离的影响。然而,就在他在贝希特斯加登的数月里,除了经常把远在前线的总司令们召来之外,负责东线指挥的陆军总参谋部和指挥参谋部的高级军官们,也只是偶尔出入这里。在此期间,陆军参谋部的全体人员都驻在安格堡,况且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大将因长期患病来能工作

            。德国大本营迁回东普鲁士的战地宿营地,尤如1941  年那样,离前线近在咫尺。如果说3  年前,大本营在这里指挥着德军势如破竹地向东方挺进,那么今天,主要的是在这个省的边界地区收容整编溃败下来的师团和散兵游勇。此外,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在这些日子的紧迫任务是保卫帝国的边境,这在这场战争中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其中头等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构筑“东普鲁士阵地”打好基础。主要工作是将这个省不适于防御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为此,必须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对在战事扩展到德国境内时的权力,重新进行划分。后备军以及海、空军和党卫队与之相当的机构,要确保稍有作战能力的分队、学校以及其他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动员。所有这些命令的共同出发点是,由于东普鲁士受到了直接威胁。不久,这些命令的原则也应用到其他边境省份,甚至于边境以外的省份,对这些地方——例如南蒂罗尔和弗里奥尔,希特勒始终想把它们并入“大德意志帝国”的版图。在构筑阵地的工作中,”纳粹省党部头日”四处指手划脚,成了“工头”。他们以党的理论的灌输者自居,因此也有权从人民的各个阶层中征集劳动力。国防军的地方勤务机构的人员只能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参加这一工作。人们对希特勒发布的这些违背军事需要的命令,不断提出指摘,但都徒劳无益。相反,长期以来充当“保卫帝国特派员”的角色的“省党部头目”,在保卫帝国的过程中越来越要求占据领导地位。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期开始了。

            7  月17  日,大本营得到一个大感意外的消息,隆美尔元帅在诺曼底躲避敌军空袭时,身负重伤。他退出了西线的指挥,但没有任命新的指挥官来接替他的职务。冯·克卢格元帅除了担任西线总司令之外,在隆美尔负伤后,还兼任了B  集团军群司令,搬进了隆美尔迄今的驻地拉罗什吉永宫。他在诺曼底实施指挥时的第一个助手,是B  集团军群参谋长,当时的施派达尔中将。

            德国国防军的防线和指挥,在盟军登陆后遭受了种种打击和经受恐惧之后,经历了7  月20  日形势讨论会上爆炸的人,起初还认为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结局。人们逃命,到处满目疮痍,剩下的只有伤员的呻吟、刺鼻的黑烟和随风飘散的地图残片和纸张。有的踉踉跄跄挣扎起来,想夺窗逃生,有人赶忙跑去救护同事。首先需要急救的是勃兰特上校,他是一位众口称赞的总参谋部军官,战前是世界有名的赛马运动员,他的一条腿被炸碎了,他挣扎着,试图扶着窗子站起来,逃出这个令人胆寒的地方。大多数人都聚集在临时房屋前,个个脸色苍白,惊慌失措。先挨炸的那个人,由凯特尔搀扶着,走进他那间临时小屋,他似乎没有受伤,只是他那条黑裤子从上到下撕裂了长长的一条大口子。

            作者不顾党卫队哨兵的警告,再次闯进会议室,冒着随时再次发生爆炸的危险,尽一切可能去抢求那些宝贵的文件。他只觉得一阵目眩,嗡的一声,失去知觉。作者的司机和传令兵即使在此时,也没有忘记德国军人的那种特有的忠诚在他们的帮助下,作者通过路障、双重哨卡和种种充满怀疑的盘问,终于离开“宿营地”,被送往医院。

            由于大本营需要重建,因此暂时迁到附一座名叫“格利茨”的乡村别墅中,此时,大本营的人们似乎才从睡梦中逐渐清醒过来,开始谈起所发生的事情。起初人们并没有问“为什么”,更多的是出于愤慨,再次到出事地点,看一看这场由希特勒的军事“指挥”带给国防军、人民和国家的灾难。那么谁是凶手?从何而来?也许费尔吉贝尔将军说的对,他在离开第Ⅰ号宿营地时,大声对作者说:“大本营离前线这么近,怎么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是特务混进了建筑工人中?爆炸之后,再也没见到施陶芬贝格伯爵的踪影,可是人们一直也没有想到在自己的队伍中寻找凶手。时至今日,人们还仍然记得那难以忘却的场面;施陶芬贝格在“形势讨论会”开始后不久便走了进来,他托着因战争而至残的身驱——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又今人肃然起敬。凯特尔把他介绍给希特勒,希特勒以惯有的考察眼光打量了他一下,无声地表示欢迎。在形势讨论会上,人们习以为常地出出进进,而施陶芬贝格肯定是在爆炸之前就离开了现场。至此,人们再也没有往下想。

            当瓦利蒙特于18  时回到他的办公室时,从参谋部的军官那里得知一些在此次事件背景更大范围内与此有关的传闻,使他觉得有必要到第I  号宿营地进一步了解情况。在那里他首先找到了凯特尔元帅。凯特尔情绪激动地对他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并委托他立即通过电话,向国防军统帅部战场上的所有司令官们通报事件的真实经过。陆军总参谋部也应以同样方式向东线说明事件经过。当作者遵照命令,在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的战地木板房里,正与陆军组织处长施蒂夫少将通话的时候,约德尔突然出现了,他头上缠着绷带,凶狠的问道:“您在跟谁讲话?”瓦利蒙特赶忙一闪,才没有被他的上司夺走话筒。从此以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一直没有消除对自己的副手参与反希特勒阴谋的怀疑。

            当天晚上约德尔专程赶到大本营第Ⅱ号宿营地,对指挥参谋部的军官们作了一次讲话,要求军官们对国防军最高统帅尽到新的、崇高的义务。军官们就象士兵一样,默默地听着他演讲。与会者中只有很少的人完全赞同这次事件,还有少数人持遣责态度,而大多数人则在内心里希望在德国陷入混乱之前,由别人接替希特勒的领导,从而最终结束这场战争。然而,这种想法无意识地与另外一些人的一种思想联系在一起,这些人认为应当将以希特勒为人民和国防军强有力的统一化身摧毁,尽量使战争不致于在一片惊恐中结束。然而,此时此地,军官们并没把自己的各种考虑和盘托出。除了在极少数知已当中倾吐真言外,每个人在上级和下级面前都不多说一句话。一段时间之后,当人们得知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组织处长迈斯纳上校——一位杰出的总参谋部军官——是谋叛者时,都为之愕然。在他被处以绞刑一事上,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助他一臂之力。

            特别令人作呕的一幕发生在此后第二天或第三天的形势讨论会上,会上,戈林这个“军衔最高的军官”与凯特尔一起,在昏暗的“狼穴”里,向希特勒当面表示“国防军各军种的愿望和要求”,希望在全体军人中推行“德国礼节”。戈林把此事标榜为“对元首的忠贞不渝,以及国防军与党亲密无间的标志”。希特勒接受了这项请求。在场的人沉默不语。

            爆炸事件的另一个后果是,作者也被列入被检查之列——在会议室的入口处,手提包要经党卫队哨兵的检查。从第二天起,连提包也不准拿,地图和文件只能拿在手里,尽管如此,在希特勒到达之前,每一步都要受到监视。

            在7  月20  日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现象过后,战争、前线及其士兵又再次需要指挥参谋部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很晚以后,人们才知道发生此次事件的超出军事范畴之外的动机,看到了这场反对暴君及其罪行起义的政治意义。

            7  月20  日以后,在西线,来自诺曼底的威胁日益明显。在此情况下,西线总司令部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对形势作了如下分析:“在诺曼底,敌人..向南..占领的地盘越多..实施第二次登陆..的可能性就越小。”在他们的共同催促下,希特勒终于准备将盟军登陆6  个星期以来一直在西线其他海岸线后方无所事事的一部分预备队派往诺曼底。为此,他允许2  个装甲师和4  个步兵师从海峡沿岸和比斯开湾沿岸向这里调动。但是,希特勒拒绝将地中海的第19  集团军调过来。

            在这段时间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在忙于全面了解德国陆军全部兵力状况——其中包括东线乒力同时也把新组建的部队计算在内。对于新组建的部队,后备军司令弗罗姆大将——7  月20  日后立即由希姆莱取代——在最近大本营的会议上已作了汇报。7  月23  日,形势的发展迫使约德尔不得不与希特勒商讨扩建西线后方阵地的问题。然而,这也只是构筑的准备阶段,即依托于索姆河,马恩河和孚日山,在法国中部构筑一道新的“强大防线”,对这一带,西线总司令部已于1943  年晚就作过粗略勘察。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早在7  月初就向约德尔提出过要在广大地城及时将部队撤到西方壁垒的强大防御区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