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第18章

书籍名:《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作者:瓦利蒙特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章节:第1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但是,从他们的上司直至希特勒,也从来没有象这一次表示出如此冷淡和懈怠。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希特勒对戈林和空军一贯宽容大度,甚至对英的空中攻势直到8  月13  日即与法国停战后两个月才开始的重大延误,没有给以更多的责怪。但是,当9  月中旬国防处长到格里内角的空军第2  航空队指挥所访问时所耳闻目睹的,却使他感到莫名其妙:在这里人们刚刚开始讨论支援渡海和上陆问题,还根本没有形成任何固定看法。从飞机和码头向近处望去,海峡沿岸的所有港口都已挤满了运输船和驳船。

            约德尔将军在他的处长向他报告前线之行时,仍然没有告诉他,根据他的建议和希特勒的意志,空战依然是对英作战的重要手段,登陆只是“附属物”。国防处的军官们——据他们当时判断——还有陆军和海军总司令部一直认为,赢得对大不列颠列岛的制空权,只是为成功地实施登陆创造条件,只有登陆才是决定性的战斗行动。这不仅在目的上,而且在实施、时间和进攻重点上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从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可以表明,近30年来德国空军一些上层机构所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空军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再加上海军,也无法达到使“大不列颠投降”的目的,这一目的只有通过占领不列颠列岛才能达到。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当时一名身居国防军统帅部高级职务的军官,也误入迷途。希特勒至少应向一问戈林,空军到底有多大能量。

            另一个思想——这在约德尔将军6  月末的日记中已有记载——即从外围来解决大英帝国问题,也没有任何结果。但大约一个月以后,国防处和陆军总参谋部在未受约德尔的影响下,也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同样的努力——尽管程度有限。此事的起因可能是德国驻罗马大使馆武官林特伦将军向国防处和陆军总参谋部所作的一次口头汇报,他认为,几周来意大利人对埃及的作战,即使到将来,成功的希望也不大。同时,国防处长由于对希特勒在英国登陆的坚定态度也日益产生怀疑,遂于1940  年7  月30  日向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呈递了一份“对总态势的判断”,建议“向意大利人提供装甲兵力,以加强其对苏伊士运河的攻势”。国防处的建议以及陆军总司令部同样内容的口头动议经约德尔综合整理后,呈送希特勒,赢得了希特勒的赞许,同意给陆、海军总司令部写信,责成他们进一步研究向盟友提供这种援助的可能性。这份于8  月11  日由希特勒签署的文件,再次清楚地反映了德国的作战指挥在那段时间里的摇摆不定。文件中称,在下列前提下:(1)“海狮”行动不能在今年实施;(2)意大利对苏伊士运河的攻势未能奏效,或是推迟到秋季进行;那么就可能要考虑元首的想法,即向意大利人提供装甲部队,支援意军的进攻,或待尔后再夺回苏伊士运河。

            在这件事情上,似乎既没有对前因后果的综合认识,也没有联系陆军总司令部的新的设想,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就于第二天即8  月13  日,向希特勒呈交了一份自己对形势的新判断。一开始,他就开门见山地写道:“登陆行动无论如何不能失败。失败将会带来政治后果,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军事范围”。在另一段,他以同样的观点补充说:他认为,倘若全部先决条件——包括海军方面的——均未达到,那么,“登陆行动是一次在绝望形势下,必须实施的绝望行动,但现在我们并没有任何理由这样做”。约德尔继续写道,对英国,“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迫其屈膝”。然后,与意大利一起进行一场真正的联盟战争,共同对付大英帝国,以取代劳而无获的“平行战争”。为此,意大利应尽可能派遣大量空军和潜艇部队,将不列颠列岛紧紧围困;除了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外,还要准备在同西班牙、意大利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占领直布罗陀。

            约德尔的同僚们在消化并进一步发展这一思想的同时,希特勒对这些建议——其中涉及到地中海问题——仍保持着谨慎的克制态度。经过长时间考虑后,他仍然将在英国登陆放在次要位置。1940  年9  月初,希特勒却命令对占领东大西洋群岛,即从马德拉群岛、卡纳里亚群岛、直至亚速尔群岛和弗得德角群岛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情况允许时,也考虑..占领..葡萄牙”。他的这一战略远远背离了“海狮”计划。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对这些——部分是海军制定的——计划居然没有采取断然否定态度,反而让他的参谋部用这一新的方针对他们的方案作出回答。这样,长达一个月的时间,白白地耗费在这个无益的和毫无结果的问题上。

            然而,在此期间,又出现了一件意外的情况,它比其他任何计划都更严重地危及到在英国的登陆,这就是希特勒突然要掉转方向对付苏联!这一可怕的决策颠倒了当时的各种关系,留下难以测度的后果,甚至时至今日。

            希特勒在柏林作了短暂逗留,7  月19  日在国会发表演说,竭诚希望与英国和解,重归干好。此后,德国大本营分若干小组,再次在贝希特斯加登地域集中。国防处乘坐他们的特别列车“阿特拉斯”号由巴特赖兴哈尔车站出发。在这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在这次国会上被希特勒由少将越级提升为炮兵上将——在7  月29  日突然来到国防处,与处里的领导们磋商军情,这种难得的作法,使大家惊异作常。国防处的军官们,尽管贡献甚少,没有其他奢望,但这一极不寻常的访问,也算是西方战局胜利后,对他们的一种不一般的嘉奖。约德尔将四面门窗关死,坐在餐车的桌子旁,对四位参谋军官开门见山地说,希特勒已经决定,尽可能在早些时候即1941年5  月,对苏俄发动一次突然袭击,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危险,从世界上“彻底”铲除。

            约德尔的活尤如晴天劈雷。更使他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对英国的作战无论如何不会先于对俄作战结束,而恰恰相反,即在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迫使英国和谈的情况下,取得对俄国这个最后的“大陆勇士”将是最好的手段。然而,约德尔的话音刚落,四名军官情绪激昂地异口同声表示反对:迄今得以幸免的两线作战,难道要由我们自己发动吗?尽管陆军主力能够调向东方。而空军又以什么来对付日益给德国城市带来沉重负担的空战呢?为什么与莫斯科缔结的“友好互不侵犯条约”几乎还不到1  年,迄今俄国一直按照条约,准时、充分地向德国提供武器装备时却突然调转矛头呢?约德尔对所有问题,都作了回答,但没有一个令人信服。记忆中,有一句话印象颇深:他说,希特勒认为——也许他自己也这样认为,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分歧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对俄战局最好是己方军事实力处于鼎盛时期进行,这要比若干年后重新号召德国人民赴敌作战好得多。而且,德国空军在经受了东线作战的锻炼之后,可最迟于1941  年秋季,以强盛的战斗力重返英国战场。在经过约一个小时的激烈辩论之后,他要求我们起草一份命令。据此,陆、空军在波兰西部占领区的输送展开和宿营准备工作应即刻着手。这项命令是有关“进攻苏俄的最早文件,代号“东方建设”。

            在所有计划突然转向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当时,即约德尔刚刚披露此事后,人们仅仅知道。根据希特勒的意愿,对俄战争本应早在1940  年晚夏就开始了。只是凯特尔与指挥参谋部参谋长一起向希特勒呈递了一份紧急进谏书,说明时间、空间、气候等因素均不利于对俄作战之后,似乎才说服希特勒罢手。国防军统帅部的首脑们的这一异议是应当赞扬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提出异议并不是为了取消这场战争,只不过是推迟而已。

            为了使读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作者想再列举几件战后才了解到的事情:

            上面提及的希特勒的指示,是1940  年春季对他的亲信提出的;

            英国政府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于1940  年7  月初,通过英国驻莫斯科大使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转交给斯大林一封信。信中建议俄国将矛头转向德国。几天后,苏联便将该信内容通告德国驻莫斯科大使:

            陆军总参谋长的日记:1940  年7  月3  日与作战处长的谈话:“当前,摆在首位的是英国问题题..和...东方问题。对后者必须重点考虑,即给俄国以军事打击,迫使它承认德国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1940  年7  月13  日,在听了希特勒的一次报告之后:“元首最关心的问题是,英国为什么不愿求和...对这个问题,他似乎与我们找到的答案不谋而合,即英国对俄国还抱有希望;”1940  年7  月22  日,陆军总司令对他前一天与希特勒进行的一次谈话的印象是:“俄国问题应着手解决。要做好思想准备;”

            1940  年7  月30  日,与陆军总司令一起对总态势作的部分判断:“如果不能迫使英国就范,并出现英俄结盟的危险,那么是不是要首先对付俄国,从而实施两线作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保持与俄国的友谊更为适宜”。

            1940  年7  月31  日,希特勒终于在山间别墅指示:“..俄国将主要赌注压在英国身上..但俄国一旦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也将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