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226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22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从那以后,全国各地的许多网友自发到周丽红家看望她,看望她的孩子,还带来各种各样的药品,希望能够帮助她。网友“温馨天地”带着丈夫第二次来到周丽红家,“丁克一族”的她决定不要孩子,却认了周煜做干女儿。她还带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喷药,希望能治疗周丽红身下的褥疮。“安安”经常去周丽红家,话语不多的她只是默默地坐在周丽红身边,教周煜做小玩具……

        网络和爱心把不同地域、素不相识的人汇聚到了周丽红身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帮助着她。网友“蔻蔻”在“魔豆宝宝小屋”留言:现在,你的生命是我们大家的!生命的红线一头牵着你,另外一头分无数条,在每个关爱你的朋友手中。为了我们,为了家人,请你坚强地活着。

        1300多个网络妈妈

        2006年春节,周丽红病情日渐恶化,一次次陷入昏迷。她明白,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周丽红想,女儿这几年毕竟得到了一些母爱,可一直很少得到父爱,应该给她找一个代理爸爸才对!

        2006年2月22日,“网佳男”又一次来看望周丽红,她忍不住说:“我若再不说就没机会了。你能答应我,在我走后好好照顾我女儿吗?”“网佳男”毫不犹豫地说:“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好好照顾她。”她接着说:“我的意思是你要像爸爸一样照顾她,要当她是你的亲生女儿,你答应我做她的代理爸爸好吗?”“网佳男”含着泪使劲地点头。

        看到他点头,周丽红终于大哭了起来,这是她第一次在“网佳男”的面前哭泣。“网佳男”再也没法忍住眼泪了……

        “网佳男”就这么一路哭着回到了浙江老家。一到家,他就把这件事发在了网上,网友们全都坐不住了。“我也要当代理爸爸,我要和你一起照顾小周煜。”一个网友很快跟了帖。其他网友也纷纷响应。仅仅两天工夫,数十个人表态愿意当小周煜的代理爸爸,更多的人表态愿意当周煜的代理妈妈、代理奶奶、代理爷爷……从此以后,周家的屋子内,几乎每天都会来几个网友。除了看望周丽红,他们更主要的目的,是跟周煜培养感情。

        “东方之女”和“温馨天地”是两位年轻的网友,看了“网佳男”的帖子,她们给周煜买来了一大堆新衣服,赶了过来。一到家,她们就忙着给周煜试穿新衣服,陪她做游戏,给她讲故事,直到很晚才离开……一位搞美术的年轻网友,听说周煜爱画画,就每天都来指导她画画……而“网佳男”作为周煜的第一个代理爸爸,更是不忘自己的职责,一有空就赶到苏州,接送周煜上幼儿园,陪她玩,跟她聊天……

        4月18日早晨,周丽红最后一次为周煜梳了头,一位网友护送周煜去幼儿园。临出家门的时候,周煜突然又跑了进来,在妈妈额头上亲了一下,然后才挥挥手走了。周丽红也想跟女儿挥挥手,可她的手已经根本动不了了,刚才给周煜梳头,她已经用尽了全身力气。

        周丽红永远地走了。“代理”亲人们纷纷赶来,广东的,上海的,浙江的,山东的,还有更多苏州当地的,他们主动挑起了照顾小周煜的重任。

        人们还在网络上为周煜发起了征集网络妈妈的活动,自愿报名的网友高达1300多人,他们有的在国内,有的在国外,有的已经是妈妈,有的还未婚,甚至还有不少男性。2006年的“六一”儿童节,5位网络妈妈还专门赶到苏州,陪周煜参加幼儿园活动。

        在5月14日晚举办的“寻找网络妈妈”活动的最后,小“魔豆”的情绪逐渐放松,嘴角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永不打烊的“魔豆宝宝小屋”

        周丽红生前曾说自己有个心愿:在体力不支时,希望有人帮她打理“魔豆宝宝小屋”,让小店永远不要打烊。斯人已逝,而她的愿望也成为了现实。

        此前,征集“魔豆宝宝小屋”爱心代理的专题网页上线仅两个小时,跟帖就超过317页。到了第3天,帖子浏览量超过4000次,其中300多名网友跟帖鼓励周丽红战胜病魔,200多名网友应征代理“魔豆宝宝小屋”。最终,顾勤华、祁芸芸与两位好友组成的“钟爱一生”团队脱颖而出。

        “钟爱一生”团队的每名成员都有两年以上的网上开店经验,将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们只负责销售,所有利润都归周煜家人。如果再加上网友和慈善机构的捐助,应该能在物质上保证小周煜的成长。“钟爱一生”团队承诺:“魔豆宝宝小屋”永不打烊,直到小周煜长大后,再交给她。

        随着周丽红的辞世,网上义卖和捐赠活动更加热烈。淘宝网累计的义卖商品超过了10000件,收到83笔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捐款。遵照周丽红的遗愿,周煜家人从大家捐助的18万元中拿出一半,在苏州红十字会设立了“魔豆宝宝基金”,用来帮助更多身处困境的母亲。

        这是一个伤感动人的故事,又是显示人性之美的写真。除了坚韧与勇敢,我们在其中更看到了一个现实版的“魔豆传奇”:种下爱,传播爱,收获爱……

        (本刊原创稿)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8期  作者:格  林

        极小的事,温暖的心

        意大利的琼·撒西,因自小家境贫寒,9岁时不得不退学,跟母亲在一所学校边上开设了一间文具店。因为店小得只有七八平方米,因此赚不了多少钱,只能简简单单地维持生活。可母亲却拿出一大瓶胶水,供学生们在买信封、贴邮票时白用。

        在当时,这瓶胶水,琼和母亲得用一天的时间才能赚到。琼很不理解。母亲却说,极小的事,有时反而会让人感到温暖,只有让人感到温暖,才能做好生意;就是不做生意,能让人感到温暖,也是件好事。

        不久,母亲又拿出一个转笔刀,供学生们白用。那时转笔刀刚刚问世,多数学生还买不起,就都到小店来削铅笔,几天时间,转笔刀就会坏掉。母亲就再拿出一个。

        琼和母亲开的小店,利润微薄,却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几年后,琼长到了15岁,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了。意大利曾是个自行车较多的国家,琼便在自家的小店前,修起了自行车。这是琼自己第一次创业。

        琼准备了一些气门芯,供前来修车的人白用。别家修车,气门芯都是要花钱的,只有琼是白送,这很让人惊奇。学生们宁可多跑几百米,也要来这修车。

        若干年后,琼开设了自己的私人快递业务。别家的快递公司,邮件包装都要收取费用,而在琼这里,简单的包装却是免费的。琼比任何快递公司都赚得少,但琼很快就赢得了人心。

        琼没有读过几天书,却爱上了文学。29岁时,他接手了一本即将倒闭的《快乐生活》杂志。这类杂志当时在意大利有十几家,竞争十分激烈。琼没有办过杂志,但琼知道只要有好稿子,读者就会买账。于是琼开始征集好稿。别家的杂志在征稿启事上,价钱标得都不低。一般都注称:好稿,600元以上。

        琼也是这样注称的。按说没有任何新意和竞争力。但一年过后,琼接手的《快乐生活》杂志,发行量却直线上升,到了第3年,已经在意大利排行前三了。原因是,《快乐生活》给读者提供的好稿最多,读者公认《快乐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杂志。原来,别家定的稿费标准虽然很高,但实际付给作者的却是最低的底线。高稿酬只是一个诱饵。只有《快乐生活》才是真正以稿论价,能给20元的,就要给到30元,走的都是上线,好稿自然源源不断,杂志的销量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琼实施的手段,从大的方面说,仍然属于小事,但琼的做法却让人感到真诚,温暖。人们是在向温暖靠近。

        琼在39岁时,又接手了一家汽车经销店。琼接手时,让员工们做好准备,先赔半年钱。谁都知道琼是最能赚钱的人,可他宣布的却是赔钱。琼的对外发布,更是让车市一片哗然:凡是来本店购车的,本店一律送内饰。琼是整个意大利第一个如此卖车的人,也是全世界首创卖车送内饰的人。不到半年,琼的店开始赚钱了。

        琼在50岁时,创办了意大利最大的连锁超市。别家的超市都是一分一厘地与顾客计算,琼的超市却是为顾客省下零钱。凡是零头,都由超市负担。让几分钱,对于一个超市,仍属小事,但琼却赢得了人心。

        “极小的事,温暖的心。”琼一生都是这么做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平常得不足挂齿。但是错了,天下绝大部分的人,是万万做不到的。就心理学而言,一个人,让人一分一厘一毫,实际上都是困难的,不习惯的。一个能终身让利的人,哪怕就是让小利的人,实际上也非得是一个胸怀博大、充满爱心的人。

        (袁玲玲摘自2006年6月13日《北京晚报》)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8期  作者:星  竹

        方向性失误

        早在16世纪,英国就企图征服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