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106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10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也不要惹事,省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清菱和陈一男并不经常见面,但常常发短信。清菱不得不办了动感地带短信包月,否则光是短信就要发爆了,不见面,用短信谈情说爱,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见了面不敢说的,在短信里说得有声有色。两个小儿女,就这样谈情说爱起来。

        偶尔陈一男会打电话给清菱,告诉她公司清库有些货底子对员工成本价销售,给清菱留了一两件。清菱会感谢他想得周到。公司年节发福利,陈一男都会打车帮她送回家。妈妈也说,虽然这孩子也是苦出身,人倒是不错的,处处看吧,有好的再说,清菱,你可得多几个心眼儿,可别凡事傻实在。清菱心想,我培养的是红筹股,你们都知道什么。

        上海总公司要抽调人去帮忙,陈一男报名去。清菱不愿他去,可是陈一男在这件事上也不和她商量,就定了。清菱想想,也好,如果在上海站住脚,把自己接了去,自己不也好起来了吗,所以也欢喜地送了他走,送了一件小小的礼物,是一个羊毛围巾,要用温暖留住他。火车站送行,陈一男紧紧地抱着她,害得清菱透不过气来。这可是他第一次碰自己啊。清菱忍不住流泪,陈一男拍拍她的脸说:“傻孩子,我要回来的。”清菱狠命地点头。

        一年后回来,陈一男升任黑龙江片区经理。小姐妹们都私下说,这臭小子真了不得,从个打杂的变成片区经理了,这是怎么忽悠的。难不成是上海哪个女老总看中这小子帅了?可是当了陈一男的面,大家自然是恭敬顺从的。陈一男也没架子,但账、货管理得严丝合缝,以前多多少少的跑冒滴漏也一并截住。但他启动的业务与工资挂钩,真正体现干得多干得好就多赚,虽私下有怨言,可是至少公平。陈一男的威严就这样无形建立起来了。

        陈一男把清菱调了店,从卖货最好的店,调到稍差一点的,让清菱的工资一下少了不少。清菱向陈一男撒娇抱怨,陈一男便笑说:“我刚上任,大家知道咱们两个私人关系不错,我要再照顾你,别人不好管,你先委屈一下。”清菱一想,反正以后他赚的钱也都是自己的,吃点亏吃点亏吧。陈一男果然大气,调完店,就私下花了2000块钱买了一件伦敦雾的风衣送她。清菱拿回家给妈妈看,妈妈也笑盈盈地说:“看来这小子还不错,我们清菱还是有眼光的,现在你可得看好了,别让人抢了你的胜利果实。”清菱笑,“谁敢抢?”

        又过了一年,清菱想想,前前后后认识陈一男也有4年了。这一年陈一男升了东三省总监,三省跑,现在可以称得上一个真真正正的白领阶层了。看到他的时间越来越少,电话也越来越短,清菱便和陈一男谎称自己爸爸妈妈要见他,让他来家里做客。陈一男说:“现在太忙了,等以后再说吧。”清菱撒娇,“不嘛,不能光工作,咱俩的事也不能总这样模糊着嘛。你要觉得单位不好说,我辞职,反正你现在也能养活得起我了。”陈一男笑说:“你舍得吗?”清菱说:“有什么不舍得的,你好我就好了。怕什么。”清菱果真就辞了职。陈一男帮她找了一家手机厂家做营业员,带着她去商场疯狂购物,清菱乐疯了,从小到大没这样花过钱,享受自己爱的人这样为自己花钱。想想自己也算是有福气的人,一下子选中绩优股,生活无忧,以后在小姐妹中终于可以成为被羡慕的对象了。

        带着大包小裹回家,拿给妈妈看,还有买给妈妈爸爸的礼物。妈妈爸爸合不拢嘴。然后陈一男的电话打进来,说:“清菱,我想你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恋人,可能我们同事几年我照顾你,你误会了,我一直不忍心说出来,怕你伤心。可是,我怕耽误你,现在不得不说。我家里就我一个独子,父母年纪大了,我并不想在这儿长久停留,我要去上海,上海总公司那边我已经联络好了,可能今年晚些时候就走。清菱,你是个好姑娘,谢谢你这几年一直鼓励我,在我最穷的时候和我做朋友。可是,我们不是同路人。”清菱气得在电话里大喊:“你一直在利用我!你也算个男人!”陈一男在那边沉默了一下,然后慢慢说:“清菱,你不也是因为我有钱才愿意跟着我吗?你和那些女孩子有什么区别?如果说我利用你,你不是也在利用我吗?”清菱气得摔了电话。拿起剪子去剪那些衣服,然后马上停手,人没了,这些衣服还得穿,不能便宜了这个臭小子。哪天到公司闹去,让他别想就此了事!

        清菱打定主意,冷静地去洗漱,早早上床睡觉。明天,她有重大的计划。清菱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微笑着说,以前那么纯情,对男人是没用的。只有自己有钱,才是真的。

        (谢飞摘自《新青年》2006年第3期)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4期  作者:青藤茶

        两个老师的战争

        16年前,黄江一中就是国家级重点中学了。黄江一中有两个风格迥异的老师,一个是黄老师,一个是文老师。黄老师40多岁,面目和善,举止儒雅,书也教得中规中矩。文老师20多岁,刚从师范大学毕业,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颇有一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

        高三年级一共有8个班,一班二班是重点班。黄老师是老资格的高级教师,教学成绩摆在那里,各方面优势没得说,学校自然把一班交给他把关。那么二班的班主任让谁担当呢?就在学校领导权衡比较的时候,文老师主动请缨。但校长怎敢轻易地把二班交给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子。这个时候文老师说:“程校长,我有绝对的信心带好二班。这样吧,我先给自己断条后路,如果明年的高考,二班比不过一班,我引咎辞职——不是辞班主任这个职,是辞我的公职。”程校长见文老师下了这样一个军令状,还有什么说的呢,再说了,让文老师这个虎视眈眈的年轻人和四平八稳的黄老师形成一种竞争的局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校领导破例让文老师做了二班的班主任。

        开学了,两个班主任走马上任,按照惯例,第一节课是班会。黄老师面目慈祥地站在讲台上说:“同学们,明年你们就要站起来,接受祖国的挑选了,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优异的成绩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当然了,如果高考失利,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讲台下响起了窃窃私语,还有小声的哄笑,坐在最后一排的杨柳站起来说:“黄老师,这些话我们都听得耳朵生老茧了,你能不能说些新鲜的?”黄老师不怒不恼,笑嘻嘻地说:“话是不新鲜了,可理儿不老,这些话,我不仅要天天讲,还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讲,我要把这些话印到你们的心里。”讲台下又是一阵嘘声。

        二班的学生走进教室时,文老师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每个人的座位都被指定了,座位上贴着写有姓名的纸条,教室前排放着一辆轿车模型,后排放着一辆自行车模型。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定,文老师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大家,突然他指着最后一排和最前一排的两个学生说:“余强、林可,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余强骑着自行车,和开着‘大奔’的林可在高速公路上相遇,那么,谁应该给谁让路?”

        余强和林可都直溜溜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你们回答不出是吧,我来给你们答案。余强应该给林可让路,为什么呢?因为高速公路是为汽车修建的,你一个骑自行车的,没有资格在这条路上奔跑。”

        二班的学生愣愣地看着文老师,他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文老师抬高了声音说:“这虽然是想象,但有一天可能就是事实,它可能发生在二班的每一个人身上!显然,骑自行车的是在高考中的失败者,开‘大奔’的是高考中的胜利者!”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么赤裸裸的教育。文老师又说:“大家或许注意到了,你们的座位都被我划定好了,请原谅我不给有些同学面子,我对座位排列的标准是,成绩好的坐前面,成绩差的坐在后面。当然,如果你想坐到前面,离这辆‘大奔’近点,你就必须战胜一个个对手,让他们灰溜溜地坐到后排的自行车旁边。”

        二班独特的班会像风一样在同学们中间传播开来,一班的学生回味着黄老师干瘪的鼓动,纷纷羡慕二班有了个思想解放开拓务实的班主任,叹息自己遇到了个老古板。

        黄老师也听到了风声,找到文老师,不满地说:“文老师,你怎么能这么教育学生呢,人的一生总不能只讲竞争,只论成功吧!你按成绩的好坏排座位,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心理怎么承受?我建议,你应该把成绩差的同学和成绩好的同学排在一起,相互帮助。”文老师打断了黄老师的话说:“黄老师,自然界的规律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现代社会何尝不是这样?生活不相信眼泪,学生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残酷的现实,现在就让他们接受这样的事实,未尝不是好事。”黄老师还想说什么,文老师说:“黄老师,我的教育方式究竟恰当不恰当,一年后见效果,十年见结果,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