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104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10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

        (赵暄摘自2006年2月17日《广州日报》)

        老女新驾

        □文/曾文俊

        在这城市里奋斗了十来年,我终于站稳了脚跟,好歹完成了从不名一文的乡下女子到跨国公司白领的蜕变。说来不易呀,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形单影只,不但要面对难言的寂寞、压力,还要承受父母的唠叨。可生活还得过下去,还要争取过得更好。我咬咬牙,买了一辆车,咱也过把有车一族的瘾。

        终于敢上路了,却还有点战战兢兢的感觉,特别是那些“拼命三郎”跟在后面,急躁地按喇叭催促,不顾一切地超车时,实在让人冒汗。看来得贴点标语在车后,引起别的司机注意才行,安全第一嘛!就来句“新手驾驶”吧,不够特别;“内有女杀手”?太暴戾了;“你可以追我,但别吻我!”煽情但不简练;就来句“老女新驾”吧!蛮贴切的。

        贴上标语后,情况好多了,男司机们多了几分容忍,便相安无事。

        父母知道我买车后,特地南下,也来分享这份喜悦。已显龙钟的母亲绕着圈抚摩着车子,喃喃地说:“这十几万元的‘铁马’就是厉害,不吃不喝也能满地跑。”父亲微笑地补充:“它是喝油的。”忽然,文盲的母亲对车后标语产生了兴趣,问道:“闺女,这几个是什么字?”我正犹豫,父亲抢着说:“老女新驾。”这下母亲可不依不饶:“不老不老,怎会老?新嫁?好好个黄花闺女嘛!”

        我赶紧说:“妈,这个是驾驶的驾,不是出嫁的嫁。”母亲的神情顿时晴转多云,转过头去,低声地自言自语:“真嫁了还好。”大家不禁黯然。

        第二天开车上班,在路口停车等绿灯时,旁边上来的车摇下车窗,露出一张白净的年轻男人的脸,眼睛一味往我这里瞟,还挤弄着暧昧的笑容。“登徒子,哼!”我没好气,绿灯一亮,赶紧飞车出去。在第二个路口等绿灯时,有一个男人从车内探出头,喊道:“靓女,我的手机号是……”

        “世风日下,这还成什么世道!”我一边感叹,一边连忙照照镜子,眼耳口鼻都在,虽然说不上羞花闭月,也不至于影响市容啊,那怎么满街都是些大胆狂徒呢?

        回到公司,下车检查,原来车后玻璃上多了几个大字,一看就知是父亲的笔迹,连起来就是:“老女新驾,还未嫁。”

        (何长卿摘自2006年2月14日《现代女报》)

        因为不懂,所以有病

        □文/徐家荣

        有一天,我觉得好像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阅读。

        我一口气读完该读的内容,然后又继续读下去。当我读完介绍霍乱的内容时,方才明白,我患霍乱已经几个月了,我就吓住了……

        后来,我想知道我还患有什么病,就依次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这下我可明白了,除了膝盖积水症以外,我一身什么病都有了!

        我紧张地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我认为,我给医学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条件:医学院的学生们,再也用不着去医院实习了,我就是一个各种病例都齐备的医院。他们只要对我进行认真的诊断治疗,就可以得到毕业证书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我到底还能活多久,就搞了一次自我诊断:先动手找脉搏,开始连脉搏也没有了!后来才突然发现,一分钟跳140次!接着,又去找自己的心脏,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我感到万分恐惧。最后我认为,心脏总会在它应在的地方,只不过我自己没找到它罢了……

        我往图书馆走时,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可当我走出图书馆时,却成了一个浑身都有病的老头。

        我决心去找自己的医生——我的老朋友。一进他家门我就说:“亲爱的朋友!我不给你讲我有哪些病,只说一下我没有什么病,我的命不会长了!”

        医生给我做了诊断,坐在桌边,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就递给了我。我顾不上看处方就塞进口袋,立刻去药店,把处方递给药剂师。

        他看了一眼就退给我,拿回处方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

        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6小时一次。

        10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

        不要用你不懂的事情塞满自己的脑袋。

        我照这样做了,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是医生的忠告救了我的命。

        (张帆摘自2006年2月7日《今日女报》)

        短信2006

        □文/石头

        《中国不踢球》:男人20是期货,30是现货,40是俏货,50是跳楼货;女人20是橄榄球,追着抢,30是篮球,追着跑,40是乒乓球,打来打去,50是高尔夫球,打得越远越好。

        《中产的焦虑》: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成就难有、经常郁闷、比骡子累、比蚂蚁忙;偶尔糊涂、被人当枪、扪心自问、比民工强。

        《还有多少实名制》:我在天空写下你的名字,却被风儿带走了;我在沙滩写下你的名字,却被浪花带走了;于是我在大街的每个角落写下你的名字……唉,我被警察带走了!

        《“信号”银行》:美国的汉字研究学家在中国考察后回国抱怨:中国人太不谦虚了,我刚出机场就看见一个大牌子:中国很行(银行)!结果后面还有农业很行、工商很行……

        《未完成的在建工程》:五大工程:给圆明园湖底铺防渗膜,给长城贴瓷砖,给赤道镶金边,给太平洋架栏杆,给珠穆朗玛峰砌台阶。

        (李小龙摘自《新周刊》2006年第4期)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4期  作者:姚  远等

        小偷来信:我要做个像你一样的好人

        也许在某些时刻,善行义举只是一个人的事情,甚至被扭曲被抹杀,但随着岁月流转,必然会带给我们无法估量的蝴蝶效应——

        高春娜出生在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一户贫困农家,父母一直在青海打工,她跟着爷爷生活,掰玉米、洗衣做饭。爷爷总是教育她:山里的每棵树都是向阳的,每颗心都是向善的。

        10岁那年,高春娜被父母带到了青海乌兰县,和两个弟妹挤在租来的小屋里生活。妈妈在牧场当保姆,父亲做苦力,高春娜边勤奋读书,边照顾弟妹。为了减轻经济负担,11岁的高春娜报考了青海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因成绩优异,她三年后又被老师推荐到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续读。她16岁拿到大专文凭,到乌兰县赛什克中学教书。

        第一天走进教室,高春娜大为震惊。墙皮斑驳,窗户残缺,课桌破旧,讲台歪斜。因为家境贫穷,很多孩子根本无心读书。

        经过几天观察,高春娜发现最调皮的孩子就是朵巴西。他经常打架欺负同学,偶尔还去小卖部白吃白喝。高春娜经过家访,才知道朵巴西父母离异,他经常遭到父亲痛打,性格也变得粗暴冷漠。因为常常挨饿,他不得不骗点面包饼干……

        一天下课后,高春娜诚恳地对朵巴西说:“你可以帮老师的忙吗?”朵巴西不回答,戒备地瞪着老师。高春娜笑了:“老师工作忙,以后中午你帮我挑水砍柴,咱们一起做饭吧。”朵巴西点了点头。中午,高春娜把朵巴西领到宿舍,简单吩咐他干点儿活,很快,热腾腾的饭菜便做好了。朵巴西执意要走,高春娜问:“这饭菜是咱们一起做的啊,为什么你不肯吃?”朵巴西终于勉强坐了下来。吃完饭,朵巴西红着脸说:“高老师,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了。谢谢您。”高春娜的眼圈倏地红了。

        很快,朵巴西变成了好学生,另外一些调皮的学生也进步很大。但是,高春娜仍然不能杜绝孩子失学的情况,她的工资也很微薄啊。

        “必须再学习,提高能力,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高春娜在2003年参加高考,同年8月接到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编导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从此,高春娜走进大学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远离了风沙、牧场和衣衫褴褛的孩子——但这一切变化,都不曾改变高春娜的梦想和那颗向善的心。

        这个世界因何温暖

        高春娜在学校过得忙碌充实:课堂学习,演出策划,担当DV短剧导演,生活愉快。2005年3月,她过完春节准备返校。

        青海省西宁市火车站人流如织,高春娜正往售票厅走,突然身旁有个黑影窜过,立刻又传来一个女人的尖叫。原来,有人偷钱包时被发现,索性抢了手提包夺路而逃!高春娜毫不犹豫,把刚买好的水果丢下就追。火车站人头攒动,也不乏身强力壮的男人,当时追赶抢劫犯的,除了女失主,就是瘦小的高春娜。看着小丫头的背影,有的人也被感动,加入了追捕行列。

        高春娜平时并不擅长长跑,可是此刻,她却迅如闪电,跑出几百米之后,就在一个狭小昏暗的胡同里,堵住了抢劫犯的去路。她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拽住手提包不放!

        高大的对手一下子愣住了,他凶狠地威胁道:“不是你的包,你少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