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38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3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爷爷没有告诉过我,而插图里的人物,有腰上围着大树叶的女娲,有身披兽皮肩背弯弓的后羿,还有白发长髯腰挂葫芦的神农……我想要是没有这些插图,我本来可以漫无边际地去想像神话里的人,比如,让女娲穿上宽大的丝绸衣裳,有长长的袖子,如同电影里的仙女可以乘风飞上天去。我可以让后羿穿上长筒靴,身披铠甲,因为山高路远,又有猛兽巨怪阻拦,所以后羿应该是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模样。

        童年时代,神话像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在我的心中变幻着无穷的图案,又像繁花似锦的百花园,交替着数不清的色彩,神话像梦境中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却绚烂神奇,蔚为壮观。神话又是一部独特的教科书,把勤劳、善良、勇敢、诚实这样的词语镌刻在我的心灵上。

        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泯灭我回归童年的天真的向往,夜晚当我在灯下写作,每每感到困顿疑惑的时候,爷爷那深沉的话音仿佛又回响在我的耳畔:很久很久以前……于是一个悠久邈远的故事,带着苍凉和悲壮,恢弘和寥廓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激起我深广旷远的遐想,也带给我浪漫迷人的情怀。我一次次地重返神话的世界,循着古老文明的发展轨迹,去寻幽探源。

        今天的人们再也听不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的神话故事那质朴的声音了。我们只有在老人们低沉沙哑的讲述中,还能隐约感受到一点那些故事的原始淳朴的美。还记得小时候,我住进医院,爷爷在病床前陪伴我,我问爷爷,我的腿为什么不能走路了。爷爷说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他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一个善良的女娲,有一天女娲正在自己的家门口用黄土捏泥人,那时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女娲就想捏很多人,让所有的人都有兄弟姐妹。忽然一阵狂风大作,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女娲慌忙把那些泥人拢到一起,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遮雨,可是有一个小泥人却被雨水冲走了。后来雨过天晴,女娲发现少了一个小泥人,就漫山遍野地去寻找,最后小泥人找到了,可她的腿却被大雨淋坏了,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不能走路的孩子……

        我流下眼泪,原来我是一个古老的传说。

        (齐旭荐)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2期  作者:张海迪

        专注的力量

        核泄漏之后

        1951年,加拿大乔克河附近的一座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等有关人员赶到时,核反应堆已开始融毁,如果不立即拆除反应核,上万人将有生命危险。当时机器人还无法完成这么复杂的任务。必须有人钻进核反应堆内部,手工拆除反应核。这个人必须胆大心细,拆除过程中不能有半点差错。核电站负责人最后选中了一个年轻人。他27岁,美国海军少尉,受过核物理与核反应技术的专门训练,曾参与通用电气公司一个原子能实验室的设计施工,目前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华盛顿总部工作。

        事不宜迟,负责人派专机把少尉接到了出事地点。工程师们搭建了一个临时核反应堆模型,与出事故的那个丝毫不差。下了飞机,年轻的少尉立刻在技师们的协助下开始研究模型,一遍遍操练拆除反应核的每个步骤。拆除分4个阶段进行,每阶段必须在1分30秒内完成,连犹豫的时间都没有,所有步骤必须精确无误。记错一个阀门,拧错一个螺丝,后果将不堪设想。

        演练结束,少尉二话没说,穿上防护衣,毫不犹豫地走进了核泄漏最严重的地方,独自面对一个正在融毁的反应核。整个过程中他所受到的核辐射,等于常人一年最大辐射准许量的总和。很多专家认为在这么强的辐射下,年轻人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唯一的希望是他能支持到第六分钟,完成拆除任务。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知道那个年轻人不但坚持到了第六分钟,成功地拆除了反应核,而且至今健在。他就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第39届总统——吉米·卡特。

        抑郁症的神秘起因

        她只有37岁,却是病魔的死囚。晚期心脏病的症状很明显,她曾对朋友说:“我之生命悬于游丝,随时可断。”医生们对她表现出的大大小小各种症状束手无策,因为她的病源不在身上而在心里——她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病是17岁那年患上的。她出身名门,尊贵富有。野心勃勃的父母早早为女儿筹划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可她心中却另有所系,渴望独立自由。从此家里争吵不断,每次和父母冲突之后,她都大病一场。生病似乎成了她对抗父母的武器。

        33岁时,她终于得到机会离开父母,开始独立谋生。禁锢解除了,她忙碌而快乐,所有的疾病不治而愈。她废寝忘食却生机勃勃,工作成绩斐然。但健康的日子只持续了3年。

        36岁时她回到家,病魔卷土重来。心悸、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她从此卧床不起。有时候,她的病情会突然加重,不速之客、不愉快的谈话都能引起头痛、胸闷和呼吸困难。不管别人怎样看,她坚信自己已经濒死,生命之火随时会熄灭。就这样,她躺在病床上等待那一天的降临,惶惶不可终日。

        那一天终于降临了——在她90岁那年,此时抑郁症已经让她在病床上度过了半个多世纪,尽管她的身体比一般人还健康。心理学家仔细研究了病人的生平,试图找到抑郁症的神秘起因。

        专家们最关注的是她33岁到36岁那段无病无痛的经历,当时她曾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线为救治伤员而奔波。她从17岁起就强烈渴望当一名护士,但却遭到父母的激烈反对。只有护理病人的时候,她的心理疾病才能得到控制。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她表现出超凡的爱心、勇气和耐力。护士这个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她的事迹而受到重视。

        今天,有的人忘记了,有的人善意地忽略了她的抑郁症病史。这个救死扶伤的勇士,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的奠基人,在绝望和痛苦中度过了大约3/4的生命,她就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提灯女士”。南丁格尔用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敢于追求梦想,自强独立是多么重要!

        (陈默摘自《环球时报》)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2期  作者:王  悦

        流向青春海

        学年快结束前一个月,班上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封信,一律都是手写信纸装进信封邮寄到系上,是一位老太太寄来的。

        老太太是中国血统的美国公民,姓刘。我本想把信扔掉,可是看到信里附的老太太的照片,我忍不住多看两眼。

        照片里就是位中国人脸孔的老太太,穿着平常的衣服,坐在日常的背景里,完全不像是演员应征用的照片,一点戏剧感也没有。

        这张照片倒让我觉得有点亲切。我把信看完。老太太的信上说,她想演戏,想了一辈子,可是从来没有机会。

        她嫁给一个大男人作风的中国人,生了五个孩子,她把孩子们养大后,丈夫又中风了,她就继续用她的人生照顾丈夫,直到丈夫死,她终于喘了一口气,却发现自己的生命也快到尽头,她被医生告知得了癌症。她的五个小孩当中,有两个愿意照顾她。但她的小孩都不能理解妈妈的最后愿望——老太太想自己出钱,拍一部她一个人主演的电影。

        我本来觉得既是这么一位老太太的人生最后愿望,完全弃之不顾,未免太残忍。可是学年将尽,功课忙得焦头烂额,搁着一下也就忘了。

        直到有一天,我们班有一组戏在医院里拍,我当麦克风操作员。我们正在走廊上打灯,谁也没注意现场出现了一位坐轮椅的病人老太太,她躲在一大堆灯柱后面,看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排练镜头位置。灯光师一直吹毛求疵地调灯光,搞得我们自己都有点失去耐心了,这个老太太却还是看得很入神。

        我渐渐注意到这位老太太,觉得有点面熟,想了半天,想起来正是寄信给我们全班的那位华裔老太太。

        我放下麦克风,上前跟老太太自我介绍,想不到她虽在美国生长,倒说一口很清楚的中国话。“哎,我也知道寄信给你们,大概也不可能有回音的。”她说,“你们拍片都是认真拍的,哪里有可能用我这样一个从没演过戏的老太太当主角。”

        我听了也不知怎么回答,只好问候她身体状况。

        “唉……”她又叹了口气,“医生说我下个月可能喉咙就出不了声音,我这一生的话,就算说完啦。”

        我本想安慰她两句,导演下令开始拍,全场忙起来,我也赶快过去操作麦克风,等我再想到刘老太,她连轮椅带人已经不知被谁推走了。

        我想到她说,她大概只剩一个月还能说得出话。我盘算了一下,她就住在南校园的医院,我们住在北校园,所谓让她主演一部短片,无非就是我们这些学生出动摄影班,去拍一拍、录录音、剪一剪,工作大家分摊一下,又不用我们出钱,这么方便的事,也不出手,说不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