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剑双飞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剑双飞

第46章

书籍名:《剑双飞》    作者:玉翎燕
    《剑双飞》章节:第4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就在这一瞬间,那位老和尚已经持水磨禅杖,一步一步走到冷雪竹的面前,右手柱着禅杖,左手立胸,低沉地宣了一声佛号,沉重地说道:“施主果然不凡,老衲不自量力,还要在施主面前领教两招。”

            冷雪竹估计那根水磨禅杖,至少也当在三四十斤左右,这老和尚能使这样沉重的兵刃,想必功力不差。她倒是点点头,认真地说道:“听说少林寺一百另八招降魔杖法,真正要练到火候,那倒是可以打上几招。请吧!”

            她依然是空着两只手,站在那里,既没有开门立户,又没有拿桩作势,只是静静地望着老和尚,就像是等着挨打一样。

            老和尚点点头,右手将禅杖横起,双手把住,在自己面前慢慢地荡开一个架势,慢慢地说道:“活了这把年纪,向施主领教几招,虽死何憾?”

            他说着话,左手下压,右手微微一伸,展出一招“遥点雷音”,就要进手。忽然秦凌筠叫道:“大和尚请稍慢动手!我们无仇无恨,犯不着以死相拼……”

            老和尚沉重地说道:“施主!话说晚了!老衲一言既出,便存有必死之心,否则,老衲这知客一座,尚有何面目在寺中与僧众相对?”

            他说着话,禅杖二次再起,振腕一点,一个碗大的黑圈,迳向冷雪竹左肩点去。

            冷雪竹一挫肩头,右臂猿伸而出,正要攻出两掌,忽然,山门口出来一个和尚高声叫道:“达摩院代传方丈口谕,知客僧心圆大师速迎客入座。”

            知客老和尚闻言一震,手中禅杖一落,拄地深达尺余,闪身合掌,低头沉声:“请两位施主入寺!”

            少林寺的大雄宝殿上,钟声已止,只剩下袅袅不绝如缕的余音,在那里飘荡,就如同那袅袅的香烟一样,是那样轻盈飘荡在人们的耳朵里。

            这时候,大殿里左右站的几百名和尚,一齐引声念佛,和南之声,将这座大雄宝殿点缀得祥和无边。从大殿后面,慢慢地走出来一对一对的小沙弥,一个个垂眉低目,手捧法器,一直来到大殿中间,分两班面向三宝如来佛像站住。

            这样一共走出了四十对小沙弥,分成左右,捉对站立,大殿上,十分沉静,佛号已停,只有沙沙衣袂拂动的声音,衬出那一份肃穆与紧张。

            随着,大殿上所有的和尚一齐拜伏下去,伏在蒲团之上,一动不动。

            只见从大殿后面走出来三个和尚。走在前面的一个是年纪约有八十多岁的老和尚,骨瘦如柴,面目黧黑,披着一件酱色袈裟,脚上穿的是一双多耳麻鞋,他手里捧着一个红漆托盘,托盘里垫着一块紫红色的绢布,上面放置着一柄长约尺余,通体碧绿,润泽如脂的玉杖,看这老和尚的神情,不仅是严肃,而且还有一份兢兢业业的表情。

            这时候,坐在大殿两厢的武林高人,顿时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继之大家都纷纷地站了起来,因为大家都能认得出,这就是少林寺的镇山之宝,也是少林历代掌门权威的象征,在武林中大家都久闻其名的“绿玉杖”。

            其实这“绿玉杖”不仅是代表着少林寺掌门的权威,也代表少林寺一派的尊严,所以这些做客少林寺的各派高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表示敬意!

            在这个枯瘦的老和尚后面,是两个五六十岁的和尚,金线压边的袈裟,金扣玉环,云履布袜,隔着前面那老和尚约七八步远,合十垂眉,并肩走在后面。

            这枯瘦老和尚来到大殿当中,恭恭敬敬双手举起托盘,放在香案之上,然后伏地跪拜,退到一边。

            后面这个和尚来到大殿当中,也是行礼跪拜如仪,这时候,突然又是钟声大作,接着鼓声大鸣,所有的和尚都站起身来,合十念佛,偌大的一座大雄宝殿,只听得一片嗡嗡之声。

            稍时,那两个老和尚缓缓地移动脚步,向大殿两边走去,在他们两个人身后,跟着那八十个小沙弥,手中都敲打着法器,再后面便是那些口念“阿弥陀佛”的和尚。

            数百人顷刻之间形成了两股人流,在大殿上缓缓地移动着,环绕着大殿整整走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钟声鼓声,愈是敲得震天价响,那两个和尚走到香案之前,又合十跪拜,行礼之后,右边的老和尚双手托起“绿玉杖”,高举过头,递给左边的老和尚。左边那位也高举双手接过来之后,再转身将“绿玉杖”放在香案当中。

            就在这一瞬间,钟鼓之声遽地停歇,左边那老和尚缓慢转身,走到香案里边,登上一个宝座,随着法器齐鸣,从两旁走过来四个小沙弥,手里捧着莲花帽,百衲衣,宝杖,一一穿戴完毕之后,老和尚说道:“贫僧真如,无德无能,忝掌少林门户于风雨飘摇之际,辱承各位高人莅临,宠幸有加,不胜感激。”

            少林寺这位新掌门刚刚说过这几句话之后,他稍稍地停了一下,这时候大殿两厢的来宾引起一阵低声议论:“这位新掌门说风雨飘摇是什么意思?”

            “这位新掌门不就是当年以一根禅杖,独会边塞三魔的真如大师么?为什么他今天没有当年那样豪迈之气?”

            “真如大师面上带有一丝忧虑,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少林寺把掌门接杖大典在今天举行,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求于我们的么?”

            “……”

            坐在上面宝座的少林本院新掌门人真如大师,等待两厢来宾那一阵窃窃私语的声音,逐渐停歇之后,他才缓缓地说道:“武林之中,近几十年以来,都还平静,但是,最近却一连出现许多意外,虽然说少林一派首当其冲,但是,却也关系着整个武林的安危祸福。所以,老衲才借‘接杖大典’之名,邀请各位高人,前来敝寺,共商对策!”

            真如方丈说到此地,突然提高声音说道:“对手太过厉害,武功高不可测,尤其是诡计多端,令人防不胜防,因此,为今之计,我武林同道,只有同心协力,一德一心,存则共存,亡则无一幸免。少林寺不敢眼看武林遭此厄运,所以请各位高人,共谋良策。”

            他的话刚刚一说到此外,武当派天衣真人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请问真如大师,贵寺可是受到一位琼林夫人的使者所逼迫,要求携宝归顺么?”

            真如方丈点头说道:“真人说的只是第一件。”

            华山派掌门人铁剑古千里惊诧地站起来说道:“听大师言下之意,还有第二件事情么?敝派数月前,遭受琼林夫人使者逼迫,目前限期已近,正不知如何对付才好,老朽正要趁此机会;请教于天下高人,竟没有料到少林寺也有这样遭遇,而且还不止一宗,看来武林厄运当头,是无法避免的了。”

            真如方丈低沉地宣了一声法号,正要说话,只听左边有一个响如洪钟的声音说道:“大师请了!我有一点浅见请教!”

            真如大师眼光落到左厢,合掌说道:“于大侠有何见教?”

            这位主掌太湖三十六寨的总舵把子,水里判官于洪拱手说道:“听大师和方才两位掌门人言下之意,武林中出了人物,要起来兴风作浪。照我于某之意,自从三个半高人归隐之后,中原四杰也相继离开江湖,后起的能人,今天全部在座,大师不妨将详情细说出来,相信大家就可以猜个几分,只要知道事情是何人兴风作浪,天大问题,都可以解决!”

            水底判官于洪的话刚刚说完,就听到不远有人冷笑一声说道:“于总舵把子!你把话说得太轻松了!”

            于洪顿时脸色一变,一掉头,沉声说道:“牛老兄!你有什么高见?”

            北七省绿林侠盗偷天手牛武从座位上缓缓地站起来说道:“少林寺多少年来能人辈出,被武林中认为实力最强的一大门派,今天听真如大师说话的口气,分明是无法敌住对方,像对方这样棘手的人物,岂是这样容易解决?说句话,不怕在座的各位高人生气,真如大师如果说的是事实,在座的各位,恐怕还没有人能解决这项问题?”

            牛武言犹未了,就听到上首有人叱道:“牛老兄在道上也是响叮当的人物,为何事情真相未明,就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说着话的人,是一位年纪不到三十岁,长得十分风流倜傥的文士,在说话的时候,满脸不屑之意,用眼角扫一下牛武,便径自坐下。

            这位偷天手牛武除了一身绝妙的轻功,和他妙手空空的绝技之外,还生就一副火辣辣的脾气。他哪里受得了这口气,便从座位上起来指着那人说道:“你是什么货色?名不见经传的小辈,你也配批评旁人。”

            真如方丈这时候宣了一声佛号,朗声说道:“两位请暂息怒,少林寺这次邀请各位高人前来,原为消除一切门派歧见,共谋良策,以保护武林之安宁,如今真相尚未明了,先就引起彼此歧见,岂不是适得其反的效果?两位施主以为如何?”

            偷天手牛武拱手说道:“牛武愿听大师的高见!”那中年文士没有说话,只是冷冷地笑了一笑。

            真如方丈合十致谢说道:“牛施主果然深明大义,老衲感激不尽。现在老衲要向各位高人,宣布此一事情的真相,然后我们从长计议。”

            真如方丈说到此处,他低头向身前不远的小沙弥说道:“请虞施主和游施主!”

            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说的声音很轻,坐在两厢的人,都没有听清楚他在说什么话。

            只见那小沙弥合十应声,退下来的时候,突然,一阵嘶嘶声大作,就如同有几十个唧筒,一齐喷水一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