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青衣天下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青衣天下

20 二十章 时局

书籍名:《青衣天下》    作者:cyanmoon
    《青衣天下》章节:20 二十章 时局,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苏青饭饱神虚,也不管皇帝的脸色,见他们都出去商量正事,自己找了个枕头,舒舒服服在冰凉光亮的地板上睡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感觉身边有人,睁开眼睛一看,凌敏正搬了个凳子坐在一旁,看自己睡觉呢。

        打个哈欠起来,看看外面的天色,应该到了申时。伸伸腰,问凌敏:“你们下朝了?”

        凌敏一动不动地盯着他,口中只道:“父皇生辰快到了,北云国派他们的二皇子来送贺礼,现在已经到了东陵境内。同时,昨日边关来报,北云国日前正在我东陵随州边境屯兵。虽然没有明确说要打仗,但是,将近十万人马的调动,肯定意有所指。今天大朝,父皇认为应该加强随州的军备,并做好迎战的打算,同时,与西魏比邻的蓟州也要加强警戒,以防西魏趁虚而入。苏青,也许马上就是国难当头。这时候,你的兵法显得尤为重要。”

        “我已经把自己所知道的兵法写出来了,没有任何隐瞒。”

        凌敏道:“我没有说你隐瞒了兵法。事实上,你能够把兵法交出来,父皇和我们都……都挺高兴的。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父皇这些年励精图治,国库……国库也只是小有盈余,一旦开战,恐怕把老底掏空都不够,万一再碰上什么天灾人祸……”

        苏青只觉得自己开始有起床气了,头痛得很:“我说敏公子,太子殿下!满朝文武,再加上你们父皇,这么多精明能干的人都想不出办法来充实国库,我一个完全不懂国家大事的毛口小儿,又怎么能够一下子想出办法来?你以为我真的能点石成金?能马上给你变出金山银山来?”

        凌敏依然好脾气:“其实每次和你在一起,都觉得有很多收获。所以,就算你不干什么,只要在宫里住些日子,陪我们喝喝酒、聊聊天,也是很好的。”

        该不会要软禁自己吧?

        苏青用力地挠头:“我现在心烦!有没有下午茶喝?”

        “下午茶?我叫人给你送些茶点过来吧。”

        “苏青苏太傅,你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

        凌宣慢悠悠走进来,嘴巴在哀号,脸上却是带着笑容。

        苏青懒洋洋坐在椅子上:“我虐待你了?我看你现在很悠闲啊!你们下朝后不是都该回府吗?”

        “唉,可怜那些大臣们,卯时就到了金銮殿,一直到商议到刚才,中间可是滴水未进。我虽然沾太傅的光,中途吃了一点。可是,父皇、太子殿下、还有七皇弟却都一直饿着肚子在商量国事,宣实在是觉得愧疚难当,心中煎熬啊!苏公子还真是好命,吃了睡,睡了吃。你不怕父皇把你当成小猪仔给宰了吗?”

        苏青嗤笑一声:“我又没做坏事,他干吗要杀我?”

        凌宣拿起一块点心,慢慢品尝:“太傅,父皇现在很生气呢。说不定他认为你故意倨傲,不肯为国出力,其心可诛,一怒之下……”

        苏青冷哼:“他只是心里忧虑,气愤那班大臣,刚好我对他不恭敬,他就找到了一个借口,冲我撒气而已。”

        凌敏问:“你就这么肯定父皇不会迁怒于你?”

        “那当然!陛下是明君!不会冤枉我这种优秀忠诚的子民的。”苏青大言不惭地说完,想一想,继续道:“玥王还有没有在?有在的话,一起来讨论讨论吧。”

        凌敏马上高兴地说:“我叫人去找他!”

        凌宣眯着眼道:“原来太傅有睡觉神功,一觉醒来就有妙计在胸!你说过不藏私的,这个法子可一定要教给我!”

        苏青皮笑肉不笑:“好啊!你只要每天睡足八个时辰,坚持三年,就会大彻大悟,甚至超出为师的成就!”

        凌宣摇头:“太傅,还是换另一个法子来修炼吧!经常睡觉身体会长胖的,岂不是有负我东陵第一美男之称?”

        苏青诲人不倦:“不会!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美容!你要小心自己第一美男的称号被我给夺走!”

        凌敏失笑:“你们两个倒是闹得很开心!不过,苏青,我认为你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凌宣惊讶:“太子殿下,莫非是看在情人眼里,一切都非常完美?”

        凌敏脸微微一红,立马反击:“苏青是我的师傅,朋友,兄弟,我自然认为他是最好的。难道四皇弟认为苏青不够好吗?”

        凌宣笑嘻嘻:“苏太傅自然是最好的!”

        苏青见他俩旁若无人地拿自己调戏,也不觉得难堪,正想自己再插一脚,才抬头就发现凌玥正一脸不悦地走过来。只得开口说:“好了好了,谈正事吧。”

        问了一下如今的形势,再加上自己之前的了解,苏青大概知道:

        东陵国一面临海,三面与其他三个国家接壤。其中,南启国实力最弱,与东陵关系较好,一向合力防备、对抗共同接壤的西魏国。东陵原来也比较弱,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慢慢有赶超北云国之势。西魏国国土最多,国力最强,与北云国却是世仇。东陵与西魏、北云的关系一向比较反复,这些年在边界有过打打杀杀,转头议和以后,也会相安无事一阵子。

        北云国国内目前政局处于微妙时期,皇帝身体不好,不能处理朝政。朝中两大势力首领摄政王皇叔与太子不和。其他皇子死的死,活着的也无力与他们抗衡,只能选择投靠其中一方,来东陵的二皇子是倾向皇叔的。目前北云调兵遣将的目的不明。

        东陵将近一千五百万人口,军队七十万。以苏青来看,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庞大的。当然,当权者却认为这些人还是不足以完全守卫自家疆土。而国库收入,每年才有几百万两银子,一大半自然都是用在军饷上。

        苏青在心里琢磨了一下,“其实,朝廷要想一夜暴富,也是有办法的。”

        此言一出,凌宣立马道:“你之前不是说不行的吗?”

        苏青道:“那是因为不知道你们父皇肯不肯啊!其实你们想一想,朝中大臣有几个是完全干干净净的?越是那些背景雄厚、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家族,里面的弯弯绕绕、花花肠子就越多,同时,油水也最丰厚。只要你们肯下定决心,找一个最黑心的,随便寻个由头拿了人,抄家!说不定,这一抄就能抄出上百万两银子出来。”

        传说中,明朝的沈万三富甲天下,随便一开口就可以替皇帝养军队、修长城。清朝的和绅有几十亿家产,嘉庆帝抄得国库满满。东陵自然也有这样的人,关键是这些人轻易动不了。一旦动了,则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引起朝中平衡局势的大幅度倾斜。

        看三个人脸色都不好,苏青赶紧补充一句:“当然,我不是说你们三个,我只是随便讲讲已。”

        凌玥冷脸说:“你一个下午,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苏青回驳:“当然不是!俗话说,条条道路通……通银子。我只是指出了其中一条道路而已,要不要走,是你们的事!”

        “既然国库支出没办法节流,我们就只能想怎么开源了。比如说,现在的地,平均亩产一石半,我们可以想办提高产量到两石、三石、甚至四石。”

        凌敏道:“这样想是没错。如果粮食产量可以翻倍,我们就不用担心有人会饿死,不用担心没有军粮,碰到水灾、旱灾,也会有足够的存粮来赈灾。但是,一亩地怎样才能产出四石粮食?”

        一石差不多才六十公斤,一亩地一年才能产出不到两百斤粮食。想一想,自己原来的老家,一年至少两熟制,勤劳的人还要种出三季粮食出来,平均亩产可以达到两千斤。

        袁隆平袁大师为什么没有穿越过来呢?

        苏青看看四周,吩咐把作画的大纸拿过来,用小刀把纸订在墙上,做成临时“黑板”,然后开始在上面画鱼骨图,“你们说说,影响粮食产量的原因有哪些?”

        三人异口同声:“天气!”

        农民基本就是靠天吃饭,这是二十一世纪也没办法完全解决的事情,的确是个最重要的因素。

        “还有呢?”

        ……

        三个人虽然不事生产,倒也能讲出一些大方面的道道。苏青自己也并不在行,只能定下大体框架,但鱼骨图还是被他整理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凌敏他们也开始面有喜色。

        谈到最后,苏青见四个外行实在是只能做大体规划,不清楚具体的细节,只好说:“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种田,不过兴修水利、改进犁头等生产工具、开荒、蓄肥改变土质这些方向应该都没错的。叫工部的人研究研究,再找一些种地的人和地方的县令谈一谈。至于说调动农民积极性,改革土地制度的问题,还是先放下吧。”

        罪过啊罪过,自己一不小心,居然就教唆他们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了。

        一直没有用过自己的专业知识,难得有机会现一下,自己居然有点原型毕露了。

        不过,任何人有三个这样聪明好学的学生都会得意忘形一下下的吧。

        还好,这三个都是知道轻重的人,对于土地的问题,也没有继续追问。倒是凌宣,一脸好奇的说:“苏青,你真的有这么饿吗?连和我们一起商量事情,都想着要吃鱼?”

        苏青惊讶于他的敏锐,口里却说:“是啊!谁叫你们父子一个个都只会压迫我。我只好化悲愤为食物!这个东西,我看就叫鱼骨图吧!”

        凌敏道:“苏青,你是无意识这样画的,还是原本心里就有数?”

        这学生,太聪明了也不好。

        苏青看着凌敏有些谴责的表情,心里咬牙,脸上却笑着说:“我下次课程再给你们讲鱼骨图吧。今天继续国库的事情,除了想办法让粮食增产,我觉得还可以发展商业。”

        凌敏皱眉:“商人重利,多小人。发展商业岂不是……”

        “商人有钱,商人知道怎么赚钱!而现在,你们最缺的,是钱!今天,文武百官齐聚一场,商议的就是怎么样变出钱来!你觉得自己有立场看不起他们吗?

        商人重利是没错,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小人吧?去年大旱,文州的商人朱明富就主动出了一万石粮食来救济百姓。你们也认为他是小人吗?

        再说,读书人清高,为官的高贵,这些人难道就一个个都没有私心?都是好人?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又是怎么回事?”

        眼见三人都收起了脸上的轻蔑之意,苏青又大谈了一番商品经济的好处;描绘了一幅商业繁荣、工商税大增的美好蓝图;抛出了用法律、制度来规范经济发展、约束经济犯罪的指导思想,三人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深以为然,凌宣更是马上就说要上折子。

        苏青暗笑,小样的!我就不相信你们自己私底下没有产业,只不过碍于道学的面子,抹不开脸面来公开助阵罢了。

        只要国家政策上放开、引导,机敏的商人自然会闻风而动,自己就不需要多做什么了。

        再仔细一想,苏青就觉得自己亏了。想当初,花了十几万去学MBA课程。如果自己在这里搞一个咨询业或是培训公司,就他的这些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根本就不用担心生源与竞争者,每个学员至少收他个上千两白银学费,那该多少钱啊!皇帝竟然一点土地,二百两银子给打发了!太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