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生逢1966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生逢1966

第17章

书籍名:《生逢1966》    作者:胡延楣
    《生逢1966》章节:第1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而在这个地区,在卢湾区的“上只角”,真正的红五类是不多的。68中只有在初一和高一贯彻了阶级路线,那样纯粹的工人革干出身的在班上也不过百分之四十。因此,他们不免孤立。就在当天的下午到半夜,对“老保红卫兵”不满的学生,一下子“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二十八个战斗兵团。尽管有的兵团只有十多人,不过充满力度的造反宣言就是一个人也能写。

            这一天,余国祯校长很早就回了家。

            他一个人过。他的儿子余子建是一个留苏学生,回国之后,已经到西北军工基地报到。他的妻子是南京市一个区的区委副书记。上级本来要为他重新分配一套公寓,他婉谢了,于是他就依然住在石库门里面。他等到人群散尽,将脸上的血迹洗干净。他将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口警卫的红卫兵全部劝走,没有吃午饭就悄悄离开了。

            他躺在床上。他一直感到自己是清白的。他在狱中的表现无可指责。不过他的清白表现并没有让所有的人想通。世界上太清白的人只有在书上才有。特务没有想通,自己人也没有想通。特务其实没有必要对他用刑,用刑只是为了鉴别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学教师。如果一用刑余国祯就哭喊讨饶,他们一定会放了他。但是余国祯一直到腿断了昏死过去都没有多说一句话,他们就很怀疑了,这样的坚强只有共产党中最顽强的人才有。后来,他们将一纸悔过书放在余国祯的面前,只要他签一个字就可以出去。余国祯说:“没有的事,怎么能签?”卑猥的小人物是不惧怕生活上有污迹的,他们看这口气更像是共产党了。

            生逢1966  9(4)

            余国祯前后在监狱中待了九个月,后来,当解放军已经开进了上海,牢狱的大门突然洞开,难友才把他抬了出来。他出狱之后,叛徒证明,余国祯没有叛变没有自首。罪大恶极的叛徒立马就枪决了。余国祯伤愈之后重新工作。一切似乎成为过去,监狱中的一段,成为忠贞不屈的壮歌载入历史。

            不过,依然有那个疑点,这些个疑点确实连叛徒和特务都不能解释,案卷中过于简略没有说明。更重要的是,最后审讯余国祯的特务漏网了。

            余国祯自己更不能解释,自己人的不相信是需要等待的。

            第二天的黎明时分,比倒马桶的车来得更早,大同坊就有了很大的响动。一群学生带着“反到底”红卫兵的袖章,冲进了弄堂。几乎是袭击一样,一会儿就将后弄堂最后一条全部堵住了。很响的拍门声,很响的说话声,很响的口号声,最后一条弄堂的人全部被惊醒了。

            妈妈从前房过来,问瑞平:“啥人?”

            瑞平躺在床上就说:“68中的。小木克。”

            “做啥?”

            “小木克要革命。”

            “他那个出身还要造反?”

            “现在正是那种成分革命的时候。”

            妈妈突然将伸出窗外的头回过来,狠狠地对瑞平说:“你不许去,到什么时候你都不许去。革命总有结束的一天,资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还是工人阶级。校长还是校长。你还是你。”

            这时数十个手电筒的光一起射向对门,校长从后门口被押出来了。校长没有进行革命的演说,他担心说些什么被人家的反驳会弄出更多的材料。他知道,在他地下工作的年月,石库门的居民或许会因为同情革命暗中帮他一把。而在今天,一个人只要被称为叛徒,石库门的人绝不可能相信他。他保持沉默和孤独。

            校长的坚强实际上只有两天。第三天,当区委书记从医院中被本区造反派揪出来的时候,校长就彻底泄了气。他在国民党的监狱中九个月,严刑拷打坚不吐实,在“反到底”的手中只有坚持了三天。他的崩溃是因为他面前的不是敌人,而对方将他看作是敌人。谁都知道校长是区委书记“线”上的人,于是余国祯在学校中很是“被动地”忙乱了一场。他已经有了一种新的“头衔”,  “区委书记在68中的黑走狗”。到处是批判会,因为有二十八个兵团,校长又在小木克的“反到底”手中,小木克便很机灵地将校长“安排”给每一个兵团。因为有的兵团只有十多个人,小木克就安排三数个兵团联合进行斗争。在一周时间里校长被批判了十七次。因为小木克掌握了校长,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运动的大方向。

            生逢1966  9(5)

            瑞平到底没有躲过小木克的劝,几乎全校都起来造反了。他也就成为“反到底”的一员,分到了一只红袖章。不过他心里还有一点忐忑,他感到自己的袖章还有一点“野鸡”。这样的组织在校内没有登记,在社会上没有人承认。不如小妹袖章上的图章,是卢湾区总部盖的。毕竟是有了一只袖章,于是他穿上了瑞知的军装。背上了瑞知那只军用小包当作书包。在马路上走,俨然作红卫兵状。

            小木克成为学校中的中流砥柱,他的那双有一点水泡眼的眼睛永远是肿着的,本来眼白很多的,现在眼白上面爬满了红丝。他不再打球,很晚了都在自己的司令部中工作。“反到底”已经成立了一个联合兵团,二十八个组织中有十五个参加了反到底。很像今天的企业兼并,司令小木克已经有二百骨干人马。

            瑞平一开始就没有去当“宣传部长”,他甘愿做一些刻蜡纸、拍照这样的事务性工作。

            瑞平将蔡斯照相机拿到了学校。有空就拍一些照片,校长被批斗的照片他拍了好几种。以后他看到报纸上也有照片登载,那时的照片时行用摆拍的手段,就是将人组织起来,将批判会弄成一个活报剧的造型,所有的人呼口号此起彼落,表情生动,卡嚓拍上一张。瑞平就感到自己也可以拍摄一张试试。瑞平有一天就叫“反到底”的十来个初中生拍了一张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的照片,连带红卫兵游行和小分队演出的照片送到了报社去。一个多星期过去,照片没有刊登,忽然收到报社寄来的一封信。瑞平就到了外滩的那家报社,一个中年记者说,瑞平的照片拍得很好,能不能说一说拍摄的经过,瑞平说了。人家就又问了一些情况,包括家里的情况。瑞平很老实,将自己家中生父养父子丑寅卯全部说了个明白,足足说了十五分钟。那个记者笑了一笑,就从抽斗中拿出了一块锌版,像是一张扑克牌一样大,硬板纸厚薄,沉甸甸的。锌版上面有一些模糊的黑色,仿佛是有一些人影。他又递上一张新闻纸,粗看黄黄的纸上只有粗粗细细的密密麻麻的黑点,拿远了看,这些黑点组成了许多人组成的一个群像,正是瑞平拍的批判照片。中年记者把两样东西收到了一个信封中,说,“就留给你作纪念吧,我们以后会和你联系的。”

            瑞平像宝贝一样将锌版拿到了家里。妈妈很惊讶瑞平会拿这样的东西回家,听瑞平将话说完,妈妈就说,你还是扔掉吧。这锌版原理和标牌是一样的,全部是烂版机里出来的。我们吃的就是这碗饭。妈妈又说:“他们本来是要登的,不登做版子做什么?人家一定是听说你是这样家庭出来的,生怕把你的照片登上了报纸他犯错误,才把锌版还了你。你这个寿头,随便说一个出身不就好了?登出来最要紧。”

            生逢1966  9(6)

            妈妈对锌版不屑一顾,铛的一下就扔在了桌子上。

            小木克已经将蔡小妹打败了。她的部下已经有不少已经被小木克“策反”了。小木克是很精明的,他不愿自己的反到底成为所有出身不好学生的收容所,因此他在成了气候之后大量吸收工农子弟,而且让他们成为骨干。当“反到底”已经抽空了红卫兵团之后,他就不再在他们的门口贴上“老保红卫兵”了。小木克很忙碌,很紧张,他也不再说校长是叛徒。校园中也几乎没有这样的大字报。校园中的批判倒是不断深入。牛棚已经解散,没有每天早上的悲惨低沉的歌声。早请示晚汇报变成了全校的自觉行动。全校一清早就是齐声朗读毛主席语录的琅琅之声。

            在学生们喊口号学习语录的时候,校长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喊着口号学习语录。然后就很自觉地将自己的腰微微含着,以便有个准备,随时可以上台接受批判。校长依然不断在礼堂亮相。对于被斗,他已经非常的纯熟,实际上是因为惯性而变得油滑。和当年在敌人的监狱中不同,校长有了一些艺术,在接受批斗的时候,很自然地对自己进行一点表白。再加上小木克是不主张武斗的,他就再也没有吃什么苦头。每天他回到办公室,他临时被关押的地方,他会很自觉地翻开毛主席著作学习。有时还翻开《资本论》、《自然辩证法》之类,初中没有毕业的红卫兵看到这样像砖头的著作,便渐渐有了一些敬意。

            有一天,校长突然起不来了。他在他的那个办公室里坐着写检查,写着写着下半身就成了泥塑木雕,膝盖弯曲,双脚麻木,双手不住地颤抖。卫生老师在赤脚医生学习班学过了针灸,就到办公室为校长扎了几针,校长的膝盖松了,就颤颤巍巍站了起来。可是他的老伤复发,实在不能走路了。像一根桩子一样,校长戳在办公室的当中。

            “你是在装死啊!”初中生们突然警醒了起来。于是提了浆糊桶就要出门刷标语。

            小木克来到校长的办公室看了看。又问了卫生老师。校长本来以为小木克要为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