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第8章

书籍名:《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作者:安群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章节:第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对李约来说,选择珍妮的原因超级简单:“父母希望我早点结婚,让他们早点抱孙子。珍妮很漂亮时尚,又很单纯,正好适合我。”

            要爱情还是要……

            “以前我没有女朋友,只有性伴侣。”对李约来说,爱和性是两回事,爱难求,性易得。李约的这种想法与其说代表80后,倒不如说代表一部分开放的男性群体。有人曾打趣说,这个世界上的男人,一半想当皇帝,一半想当韦小宝。皇帝和韦小宝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能坐拥天下美女!男人好色,就同他们追求事业一样是天性使然,但是男人也懂得权衡利弊,尤其是在道德面前选择专一。

            “时间久了,觉得这种生活没什么意思,内心很空虚,所以想找份感情安定下来。”玩累了的李约遇到珍妮,“她不是很有想法,可是非常漂亮。我需要一位魅力十足的永久性伴侣,以及生出同样漂亮的后代。”

            无论婚姻是性对道德的妥协,还是情感上的栖息地,对男性来说,对方是否漂亮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作为男性群体的新生代,80后男孩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80后女孩也把物质纳入择偶标准。与男孩类似,“物质标准”也不是80后女孩的专利,但是毫无疑问,与前代相比较,这条标准的分量是大大提高了。

            要面包还是要爱情?或者说,“物质标准”是否体现了女性的弱势?对此,香港作家亦舒颇有深意地说:“男女本来是十分平等的,你若没有企图,他又如何乘虚而入?”亦舒可谓一语中的。物质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女孩要求对方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说明她对未来生活有现实的考虑,这无可非议。但如果把物质放在第一位,超过了感情,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个女孩把自己置于弱势的位置上。——想做一只金丝雀还是想要尊严?这其实是一个选择问题,矛盾在于,你如何要求别人在养活你之余还尊重你呢?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年轻女孩在选择了物质之后,会巧妙地包装自己,宣称对方是自己最爱的人。“我只是恰好跟他相爱,我没有想到他这么有钱!”说话的女孩一脸幸福表情。同样的情况,倘若换成一个男孩,恐怕就不会如此理直气壮了。男人能否通过婚姻改变命运?若想回答这个问题,男性读者不妨自问,你是否愿意放下男性的自尊和爱情以求得更好的发展?你是否介意自己因此成为别人的谈资?你认为男人在婚姻中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甚至,如果你所爱的人恰好在经济、学历等方面超过你,你还可以接受她吗?说到底,这仍然是一个选择问题。

            用婚姻改变命运?

            “我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珍妮结婚的时候,妈妈欣慰地说。爸爸则郑重其事地对李约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

            感觉最幸福的要算珍妮了。她庆幸自己找到了理想的丈夫,终于不用再辛苦工作,就可以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了,而且,她的丈夫那么出色,还对她一往情深!珍妮全心全意地做着家庭主妇,井井有条地打理婚后生活,把丈夫照顾地无微不至。

            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情况似乎不那么乐观了。先是珍妮感觉精神空虚: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明明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却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来,李约的工作又忙,难得在家陪她,即使他在家,夫妻俩也无话可说。接着,事情变得更糟糕了:李约因为一次重大失误被公司辞退,虽然很快找到新工作,但薪水与之前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为付不起房子按揭,夫妻俩不得不搬家,新房子不但面积小、装修差,位置也大不如前。日子也不像以前那么宽裕了,珍妮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花钱,李约也变得“小家子气”,在精打细算的生活面前,习惯了养尊处优的两个年轻人争吵不断,一个埋怨对方没能力,一个批评对方不问付出光想着收获。

            一段时间的苦日子之后,李约被一家公司邀请担任高级经理,年薪比降级之前还高,珍妮以为,自己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没想到,李约却在同时开始约会其他的女孩子,虽然他没有提出离婚,但两个人的婚姻似乎已经走到终点了。珍妮很害怕,如果离婚,她还有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吗?她多么羡慕琳达“含着金钥匙出生”,旭浩有岳父支持,事业也一帆风顺,想必他们不必经受“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考验吧!

            可是,琳达和旭浩的婚姻真的如珍妮想象的那么顺利、美好吗?事实上,琳达也是有苦难言:自以为找到了白马王子,谁知道,却是一个小心眼的白马王子!琳达本来就有些“小姐脾气”,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跟旭浩结婚之后,她也不再提醒自己要善解人意了,所以两个人经常为一些小问题起争执。让琳达不能忍受的是,每次旭浩都要扯上工作,似乎两个人结合只不过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非爱情!终于有一次,琳达忍无可忍提出离婚,虽然在父母的调解下不了了之,两个人的关系也只能说“相敬如冰”了。

            其实一开始,旭浩也打算跟琳达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他告诉自己,虽然他因为婚姻而得到很多,他的婚姻仍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婚姻,他也不需要为此而卑躬屈膝,琳达那么善解人意,一定会了解他的。可是,旭浩很快发现自己只是一厢情愿,琳达的善解人意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就宣告结束,她的小姐脾气也一发而不可收,最让旭浩难以接受的,是琳达把旭浩看成入赘的女婿,似乎一结婚,旭浩就应该跟家里脱离关系似的,结婚那么久,琳达没有主动看望公婆一次!难道这个婚姻真的只是“经济资源共享”吗?旭浩很想离婚,但又舍不得拥有的一切,毕竟,他的前途就系在这个婚姻上。

            幸福婚姻的小预习:拒绝“托付心态”

            珍妮和旭浩这两位试图依靠婚姻改变命运的80后,看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实际上却把自己置于危机之中,稍有差池,手中的一切将如过眼烟云。用婚姻成功改变命运的例子不是没有,我们故事主人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让我快乐是你的责任”

            “让我快乐是你的责任!”这的确是珍妮的心里话。她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谁的身上呢?自然是丈夫李约!也就是说,只有李约能够决定珍妮快不快乐!

            那么,在珍妮出嫁之前,她的快乐寄托在谁身上呢?答案是她的父母。所以妈妈会说:“我的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爸爸则干脆明确责任:“我把女儿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

            对珍妮爸爸的要求,李约自然是满口应承,但是他做到了吗?首先,他忙于工作,不可能随时都哄珍妮开心,然后出现转职风波,李约自己已经心绪难平,哪有心情安慰珍妮呢?珍妮的抱怨使李约意识到,自己原来承诺了无法做到的事!

            因为快乐承担者的失职,珍妮陷入了痛苦和恐慌之中。她该怎么办?走出婚姻,她没有同龄女孩的工作经验,从头开始困难重重;在婚姻中固守,未必能等来李约的回心转意,破裂的感情是很难修补回从前的样子了。>
            看来,珍妮必须反思自己的婚姻态度:为什么她把自己快乐的决定权交给李约?或者说,假使她把这个权利交给其他人,就一定能够获得稳妥的快乐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是,不管谁接管珍妮的快乐责任,都未必能兑现承诺,因为一个人连自己的快乐也很难保证!况且,即使那个人对自己有十足把握,谁能保证婚姻中的两个人总能保持一致的快乐?如果他正在喝黑咖啡,你却想要卡布奇诺,怎么办?

            可见,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才是造成自己最终不快乐的根源!所谓“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个“嫁得好”实在是一个模糊概念,鞋子穿在自己脚上,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为什么不自己去买,非要别人去买那不知道是否合适的鞋子呢?

            不但婚姻中的女性会产生这种托付心态,未婚的女孩往往也有这种想法。正是因为托付心态,女孩们才把物质当成爱情的筹码,或者要求对方照顾自己的喜乐。她们虽然以自我为中心,却不认同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她们还没有从父母的温室里走出来,就开始等待下一个接纳自己的温室,而被她们寄予厚望的年轻男孩,果真有迅速筑造温室的能力吗?

            爱可以请求不能要求

            作为被寄予厚望的80后男孩,旭浩并不怀疑自己筑造温室的能力,问题是,他刚刚从学校走出来不久,所谓成功还需要时间,另外,作为自我的80后,他并不认为自己对女友或妻子的快乐负有完全责任。

            旭浩首先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通过婚姻,他少奋斗了几十年,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财富、权力和地位。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成功”,旭浩心里很不踏实。工作上,他缺乏经验积累,处理问题显得生嫩,同事经常向他投来怀疑的眼光;家庭中,他面临第二个问题却又无能为力。

            虽然旭浩最初也认为“自己的婚姻只是普普通通的婚姻”,他的潜意识却出卖了他。否则,在与琳达的争执中,他不会每每把矛盾归结于经济利益。也就是说,旭浩虽然选择了用婚姻改变命运,但却不能承担代价,这个代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愉快的婚姻。

            在争执中选择不妥协,反映了旭浩的微妙心态:他已经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又希望抹平为此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