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来到城市的东方驱魔人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来到城市的东方驱魔人

卷二 少年不知愁滋味 第五章 元一

书籍名:《来到城市的东方驱魔人》    作者:方士
    《来到城市的东方驱魔人》章节:卷二 少年不知愁滋味 第五章 元一,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等到天明的时候,司马璋还是顶着黑眼圈,他这一夜睡得很不好,关键是左慈的形象实在是太“坑”了!给司马璋注书看病的时候,也没介绍自己,反而刻薄地说:“你不是叫我怪人么,那还问什么!”这倒是噎得司马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天晓得左慈是不是长了顺风耳,连背后嘀咕的话也能听得见。

        过了除夕,又长了一岁,天真可爱的司马林大概是最开心的,草草给父母磕了头之后,一把拿起碗中的饴糖(麦芽糖)细细品味着,两只小眼非常警惕的看着司马璋,甚至那只铜碗被他“藏”到身后。司马璋苦笑着看着父母,乳牙掉了两颗,看起来很漏风。

        左慈大咧咧的来到后院,恭贺了几声,然后死死地盯着司马璋。司马璋没反应过来,又被敲了个爆栗,随后司马氏低下头在司马璋耳旁说了什么,司马璋才恍然大悟。

        过年,对长辈是应该磕头的,即使是清高孤傲的士大夫,也有五跪——天地君亲师。

        磕头,更多的是礼节,而不是羞辱,表示的是尊敬!只不过等到了朱明,尤其是满清的时候,就彻底变了味。

        司马璋心中自嘲的笑笑:真是不适应啊!

        不过左慈竟然回“礼”了,一本郑重的取出一卷竹简,说道:“虽然你现在还没拜师,不过这卷竹简你要好好细读。修道先修人,做事三思而行,不可昧了本心!”

        司马璋接过竹简,打开一看,却是老子的《德》经。左慈说道:“此为《德》经的一部,等回山后,再传你其他的部分。老子,天下道祖也!你既然踏上了这条路,就先读这《道德经》吧!”

        竹简是用隶书抄写的,只不过要彻底搞懂这竹简上的文章,恐怕又得费一段时日了。司马璋不是文科生,读得有些吃力,他甚至有些怀疑,掉书袋的司马懿等人,对这些“枯燥”的东西真能读下去?

        司马璋放下竹简,看着房顶有些出神,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文化素养有些低,一旦“翻译”卡了壳,就懒得往下看了。

        今年的新年大概是司马家自司马璋出生后过的最开心的一年,司马氏的笑脸就没有松开过,在大晴天下,笑呵呵的看着司马林司马平玩着雪球。在大汉朝,新年也有图个彩头的,就看正月前十天天气如何了,晴天越多,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就更好(古代风俗)!司马亮看着这“闷闷”的二郎躲在角落里,苦苦的思索竹简,倒是起了心思,走过去慢慢给他讲解。

        果然,交给专业人士以后,“翻译”进度就提上了高速了。这个时代的书可没有标点符号,字麻麻的连成一片,句读就是个大问题。司马璋没读过《道德经》,也就知道个道生一,一生二等几句,但可惜的是即使这是几句,也并不出现在这一卷,可想而知司马璋的苦恼了。没文化,真可怕啊!

        司马璋没有注意到,他还没拜的“便宜师傅”此时正斜眼瞅着他,脸上还出现了几丝恼火,早就改了先前那“超出尘外”,“不食人间烟火”不悲不喜的样子。

        左慈当然是恼火的,他的“徒弟”太“臭屁”了,当然也要压压他的性子,也就是俗称的“杀威棒”。本来想熬他几天,然后再如“救世主”般“出世”“指点迷津”,然后再看看徒弟“心悦神服”的样子,可惜被好为人师的司马亮“化解”了。说白了,左慈还是个好玩的人,很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一日双餐,司马璋还是很有怨念的,他也就刚开始那半个多月享受了“特殊”的三餐制,然后就随波逐流了。没办法,这个时代生产力低,吃三顿的话,恐怕还没熬到秋收大多户人家就得断炊了。当然等到司马璋吃饭的时候,眼都发了绿,若不是分餐制,恐怕他们都认为司马璋会抢他们的饭。尤其令司马亮等人郁闷的是,等他们开饭的时候发现饭菜的味道没什么变化,只好归于这是司马璋长身子的时候吃的就多。。

        但最令司马璋纠结的是,吃饭的时候跪坐,全家除了司马林外都跪坐,就连“老不正经”的左慈也是如此。吃的饭当真是食不语,就连最小的司马林也感受到了压力,乖乖的像木偶一样。

        如果说吃饭也是一种享受的折磨的话,拜师仪式则是“彻底的痛苦”。送师礼(肉干),训话、戒尺、告父母宗祖……可怜的小司马璋跪的腿都麻木了,但看到左慈及父母都“很有威严的样子”,只好咬着牙认了。

        奇葩的是,司马璋的拜师宴仅有一个人出席,就是司马懿了(拜师宴会请乡党宗族很多人)。童子眼球转的骨溜溜的,正在好奇为什么这么点时间不见,司马璋看起来好像是“高”了一点的样子。

        仅多了一个人,自然是不用大摆宴席了,不过司马氏可没偷工减料,肉食加了不少,尤其是猪油放得更多,以至于司马林吃的满嘴是油,罪恶的小手还伸向了离他最近的司马璋的食案上……

        司马林自然是抢不过自己的二兄,司马懿吃的肚子溜圆就走了,司马亮叹着气在想着什么,然后被司马氏训了一顿——大过年的不要露苦脸!

        时间过得很快,出了六九(汉武的《太初历》就很接近现代的历法了),左慈和司马璋就离开了司马庄。

        两人共骑一头小毛驴,在司马庄养了一个冬天,看起来更肥了,如果不是左慈还记着溜溜驴,这驴也只能当肉驴或是磨驴了。

        当两人回山的时候事实上早已经是三月多了,一路上走得慢,但左慈讲得更多,倒是令司马璋大开眼界。左慈犹如百科全书一般推销这他的知识——认药、习武、人文、地理等等,仿佛要走“全科”。不过在左慈眼里却理所当然,这时候的道士也有“云游深山不知处”的时候,也有一个人一直过着“隐于山野之林”的生活,当然要学的东西也就多了。

        不过这一路下来,司马璋也变得壮实多了,个子也终于有了正常年龄应该有的样子。饶是如此,司马璋在汉朝第一次爬山活动中,还是败了下来。

        说起南岳,司马璋第一印象就是衡山,不过这朝代的南岳可是天柱山,是汉武大帝亲自封的。左慈当年游学的时候,看着山头不错,一回门商量,然后整个丹鼎派就浩浩荡荡的搬迁了。不过左慈内心还是有小私心的,他家在庐江,离着还近些,有什么事也能及时回去处理,族长虽然不是他,但他在庐江还是有声望的,族里也能说得上话。

        左慈有些无奈,背着个娃娃,牵着毛驴,汉武大帝当年开的山道如今长满了山草,仅留了条小路,当真是沧海云烟啊。不过即使是在“老窝”里,左慈一如先前的警醒,早早就涂了蛇药,不得不说,野外生存真是很考验人的。

        天柱山山高路险,在左慈脚下却如履平地,不过司马璋此时却没关注山上壮丽的美色,他关注的是左慈的步法。

        步法,也可以说是“轻功”,可惜的是不能和武侠小说那样飞天遁地、凌波微步,只是个呼吸调节法门,省力而已。司马璋学步法的时候比别的还要上心,因为“雪地隐形而来”给了他太大的震撼。此时他拜了师,也晓得了那日的步法是“九宫步”,依着九宫阵而创,练到精深的时候可隐形。当然,精深到什么程度才会隐形,练成要花多少时间,司马璋此时顾不得了,只要想起雪夜左慈那拉风的出场,浑身的热血就燃烧了。

        左慈此时的所施展步法并不是高深步法,甚至连司马璋也“会”,当然这个会也只是知道调节呼吸的法门,真正做倒是做不出来,眼高手低,现代人大多都是这样。不过并不是只有高深的法门才会实用,有时候粗浅的法子更能省力些。

        司马璋沉迷了,大侠梦又一次使他迷失了,以至于左慈到山顶后把他放下来都没反应。左慈有些哭笑不得,看着呆呆的徒弟,头一次迷茫了,这徒弟收的是福是祸?

        樵夫接过了驴和行李,左慈则是跑到了炼丹湖旁,如果没什么意外,师祖这个时候,会在凉亭边钓鱼的。

        果然,两个童子侍奉着老道,一只鱼竿斜着伸向了大湖。凉亭两侧,桃花梨花争艳,仿佛意味着今年是个好年!当然,桃梨之所以出现在天柱山,完全是满足某些人的“食欲”。

        老道说道:“回来了?”左慈跪下,说道:“师祖,我把徒儿带回来了!”老道回过了头,只是脸上有些不自然,抽了抽,说道:“唉!徒儿,徒儿!又老了!”

        老道虽然不避讳他的年龄,只不过有些老顽童的习性还是让左慈脸色有些不自然。老道无聊的说:“越大越没趣!我想想看啊,你算是我的五代徒孙,那个就是第六代了!想不到我元一也能见六代徒孙啊!”

        其中一个童子说道:“祖宗,那不是和我一辈了!”另一个童子反驳道:“你还知道辈分啊!哼!快叫叔叔!”童子冷笑,打了个鬼脸道:“你还没我大,叫你叔叔?等着吧!”

        “吧”字拖得够长,童子如同泥鳅一般躲过了小拳头,然后一溜烟就跑了,至于他的“叔叔”则是在后面咬着牙追赶着。

        左慈又苦笑了,他发现,这个山头上,恐怕不会再安静下去了,未来应该会头痛很多的……

        纵横中文网四岁了!“有奖大轮盘”活动以及每天订阅捧场消费(300纵横币)还可以玩游戏(切水果)赢取大奖哦,还不快来参加!http://news./zhuanti/4z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