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日出日落三八线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日出日落三八线

第47章

书籍名:《日出日落三八线》    作者:徐京跃
    《日出日落三八线》章节:第4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下面的战壕里,

            有人开始唱起歌,其余人都跟上去一起吼叫着。这是一种嘈杂喧哗、不成其调的音乐,他们

            庆幸自己还没有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后牺牲者。一个士兵军衣没穿在身上,却用两只袖子扎在

            腰里,下摆像裙子吊在屁股后面,上身光着,一根细链索,吊着每个美国兵必备的三件“珍

            宝“:一是记载着他的姓名、部别、血型及出生年月的”军号牌“,是为他们战死后留查登

            记用的;二是开罐头的小刀,是他们每顿饭都必需的;三是他们的上帝,一个小十字架。

            弥漫空中的硝烟与火药气息逐渐消失在夏夜的凉风中,与此同时,志愿军阵地上也逐渐

            下来了一些人,除了前线连队的士兵,会英语的敌工干事也下来了,一“场自发又梢具规模

            的中美两军前线聚会,就这样开始了。

            一位中国士兵掏出随身的一包烟,散给周围的美国兵,他一下子被包围起来,许多人都

            向他伸出了手。

            一位中国军官取出随身小本子里夹着的一张《心向和平》的画片,送给了一个年轻的美

            国兵,他喜出望外地又敬礼又握手。别的人看到,也掏出自己身上的小纪念品送给对方,其

            中最受欢迎的是一幅两个胖娃娃抱着和平鸽,题为《我们热爱和平》的画片。得了纪念品的

            美国兵,也想回赠纪念品,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东西,有的扯下衣袖上的红黑二色美七师

            标记;有的掏出一张美国钞票,在上面写了一些什么,然后恭恭敬敬地交给志愿军官兵。敌

            工干事看后说,这是这个美国兵的家庭地址,上款写“送给我的中国朋友”,下款是“您的

            美国朋友某某于韩国“。志愿军官兵也在送给他们的画片上补上了一句话:”希望我们不要

            在战场上再见!“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某1953年7  月28日赠于朝鲜前线“。

            志愿军官兵在月亮底下,欢乐地跳舞,愉快地歌唱,谁都忘记了战斗的疲劳,忘记了已

            经到了第二天的黎明,——一直到东方已升起了火红的太阳。

            至此,历时之年9  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也以中朝胜利而结束。

            这个伟大的胜利来之不易。

            (2  )艾森豪威尔说:我希望我的儿子不久就能回家来。

            1953年7  月26日晚上21时38分(美国时间),白宫接到板门店关于朝鲜停战协议签

            字的消息。艾森豪威尔准备在22点钟发表广播讲话。他坐在广播室内维多利亚女王赠给白

            宫的那张雕花橡木大写字台前等候广播的时候,一个摄影记者问道:“你有些什么感想?”

            艾森豪威尔微笑着答道:“战争过去了,我希望我的儿子不久就能回家来。”他的儿子

            正在朝鲜服役。

            他对美国听众的演说并不长,他表示对战斗和伤亡的结束非常高兴。他说,对这个国家

            来说,代价是很高的。对千万个家庭说,它的代价是无法弥补的。这个代价是以悲剧的形式

            付出的。然而,他仍认为,有必要提醒美国人民,“我们仅在一个战场上赢得了停战——而

            不是世界和平。我们现在不能放松警惕,也不能停止我们对和平的追求。“

            艾森豪威尔21岁考取西点军校,先后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30年代当过麦

            克阿瑟(当时任美陆军参谋长)的助手。1944年12月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在部队服役40

            年以上,是美国历届总统中服兵役最长的一个。这样漫长的军队生活在世界各国元首中也是

            不多的。任总统之前,他是陆军参谋长,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

            军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在竟选总统的过程中,不得不正视公众反对朝鲜战争的激烈情绪。

            1951年5  月,陷入军事政治困境的美国,在世界和美国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被迫考虑

            关于朝鲜停战的谈判。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放风试探。

            6  月23日,联合国,苏联驻联合国大使马立克表示:苏联政府认为朝鲜交战双方应开

            始谈判。

            两天后,北京,《人民日报》说:中国人民拥护这一建议。

            当天下午,美国田纳西州,社鲁门表示愿意参加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的谈判。

            与此同时,美国务院训令驻莫斯科大使柯克就马立克的演说询问苏联政府的意见,苏联

            的答复证明马立克所表达的是苏联官方的意见。

            国务院以及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之间举行了许多次会议,建议下一个步骤应该由李奇微

            发表一个声明,表示愿意同共产党司令员进行谈判,杜鲁门批准了这个声明。于是,6  月29

            日便把这项声明发给李奇微,并训令他在当日华盛顿时间下午6  点钟将声明广播出去:

            “总统训令你在东京夏季时间星期六上午8  点钟将下列电报用无线电指明发给朝鲜共产

            党军队司令员,井同时向报界发表:

            我以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资格,奉命通知你们如下:

            我得知你们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论一个停止在朝鲜的敌对行为及一切武装行动

            的停战,并附有维持此项停战的充分保证。

            在接到你们愿意举行这样一个会议的通知之后,我将指派我的代表。那时我并将提出我

            方代表和你方代表会晤的日期。我提议这样的会议可在元山港内一只丹麦医院船上举行。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中将李奇微(签字)“

            彭德怀给李奇微的复电是7  月:日由北京广播的。他同意为“举行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

            和平的谈判“而进行会晤,并建议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地区作为谈判地点。

            双方联络官于7  月7  日首次会谈,7  月10日代表团举行首次会议。

            1951年秋天,会议地点从开城移到板门店。

            然而,谈判困难重重,直到1952年美国竞选运动开始前,谈判实际上毫无进展。艾森

            豪威尔得以利用反战情绪取得选举的胜利。1952年10月24日,艾森豪威尔发表竞选演

            讲:“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地和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为达到此目的,如需要我亲自

            去朝鲜一趟,我一定前往。“

            12月2  日至5  日,他巡视了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他目睹了美国士兵生活困苦、士气

            低落,美国力量在前途渺茫、拖延不决的战争中消耗殆尽。回国途中,他在威克岛和“海伦

            娜“号重巡洋舰上连续召开新的内阁成员会议,讨论调整美国对朝鲜和远东的政策。

            当艾森豪威尔进入白宫的时候,这个陷入僵局的战争已经进行了2  年6  个月零26天。

            朝鲜战场的形势对艾森豪威尔来说并不妙。1953年1  月29日结束的“丁字山”战斗,

            伤亡比例是9  :1  。艾森豪威尔上西点军校时的同学范弗里特哀叹说:共军阵地十分坚固。

            接替范弗里特职位的是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泰勒中将。泰勒也没有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等待

            他的是更惨痛的失败。仅3  、4  月间,志愿军就出击100  余次,歼敌3  万人以上。

            更叫艾森豪威尔头痛的,是朝中军队在朝鲜东西海岸作了充分的抗登陆准备,美军利用

            其海军优势,再演仁川登陆的如意算盘,也难以实现了。

            1953年3  月,艾森豪威尔在内阁会议上说:“在朝鲜对共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地面攻

            势,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金钱的代价。自从1951年7  月10日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以来的

            1  年半中间,一度动荡不定的战线已经稳定下来了,共方已经抓紧了这个时机在他们那边构

            筑了强固的工事。如今,再发动攻势就更困难了。“

            艾森豪威尔认识到,对中国发动进攻的后果重大而又难以预测。他说:“这一进攻如果

            终于发动了的话,就很可能不得不在得不到我们主要盟国的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因为他们对

            于任何这种冒险都是反对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朝鲜打仗,没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

            因为打过鸭绿江就会冒犯国际舆论。“

            艾森豪威尔被迫采取各种步骤,逐步解决朝鲜问题。

            1953年4  月11日,双方在板门店达成了关于交换病伤战俘的协议。

            5  月22日起,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印度,同尼赫鲁会谈了3  天。杜勒斯希望他的话

            能通过外交途径传到中国)他告诉尼赫鲁说,美国“愿意光荣地结束战争”。

            6  月间,当板门店谈判取得进展的时候,李承晚又坚决反对“任何使朝鲜处于分裂状态

            的协议“。这位78岁的韩国总统通知美国说,他要求:

            “第一,不可更改地答应,如果停战后90天以内召开的国际政治会议没有能统一朝鲜

            的话,美国就帮助大韩民国以武力统一朝鲜。第二,同意如果政治会议开会90天而仍然没

            肩“产生解决办法时,就重新恢复战争。”

            6  月6  日,艾森豪威尔写信给李承晚,扼要说明了美国的立场,他在信中说:“现在已

            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必须决定到底是继续以战争来进行统一朝鲜的斗争呢,还是以政治

            和其他方法来追求此项目标……我深信,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和大韩民国有必要接受停

            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