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龙史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龙史

第38章

书籍名:《龙史》    作者:晓风飞翔
    《龙史》章节:第3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公子无伤浑若不觉,双目仍然发出闪烁的寒光。

            蒙隽、越析两族族主见他如此厉害,均生退兵之心,正欲离开。不料汉阳城中突然火起,还传来各种喊杀声,蒙隽、越析两族族主相对而望,立即明白敌军已起内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两人立即起兵,向公子无伤军杀去。

            公子无伤眼看敌人离自己越来越近,有心杀敌,却立感头晕脑涨,毕竟失血太多,他已经无力再战。公子无伤长叹一声,慢慢地闭上了双目。

            此时龙雪皇军仍在和帅英旗军鏖战,眼见公子无伤军就要全军覆没于此了。

            猛然间,从汉阳城中杀出一批兵马,直向蒙隽、越析两族联军扑去。此路兵马龙腾虎跃,极为威风。

            公子无伤张开眼睛,定睛一看,竟然是南朝大将呼延霞飞所率领的南朝大军。他心中奇怪,汉阳城中变生促乱,为何呼延霞飞反而领兵前来救援自己。

            但既然有兵马来援,公子无伤心中一宽,全身放松,竟然就在马上倒了下来,幸好身后的亲兵及时接住,护回阵中。

            呼延霞飞原本是来救援汉阳,不料刚到城门口,就被那贪睡青年文天籁叫住,要他马上救援公子无伤军。呼延霞飞心念一动,就迅速带领兵马向蒙隽、越析两族杀去。

            两族兵马知悉呼延霞飞的厉害,正欲退兵。就在这时,其它四族联军赶到。他们均发觉汉阳有变,想趁火打劫,从中捞上一把。呼延霞飞身边兵马不多,仅有八千左右,再加上五千龙家军,与将近有三万人马的部落联军相比,仍有相当距离。若非呼延霞飞奋力死战,部落联军早已取得胜利。

            双方混战了大约有两刻钟,龙雪皇终于率领四万龙家军杀到。在两面夹击下,部落联军渐渐处于下风。

            眼见部落联军的战意越来越弱,金碧峰和庞飞等将领均请命带兵包抄部落联军的退路,以求一举歼灭部落联军。

            龙雪皇却不假思索,立即否定他们的主张,并且命令各路人马且战且退,让部落联军离开。众将均不解其意,只有夏隆基暗自叹服。

            部落联军正愁无法脱身,一见敌军有所松动,不禁大喜,迅速撤离战场。他们刚刚退出,帅英旗竟然率领飞虎军卷土重来。原来帅英旗毕竟是乖巧之人,很快就发现龙雪皇并没有用心追杀,又发现汉阳城头火起,马上收集残兵,重整旗鼓,迅速杀来汉阳。

            可惜终归迟了一步,部落联军居然又提早退出战场。

            龙家诸将见此情形,无不佩服龙雪皇的英明。倘若方才贪图战功,欲全歼部落联军,必然会令兵力分散;届时当帅英旗杀来之际,龙家军内外受敌,阵形混乱,自然会处于不利的境地。幸好龙家军并没有犯这个错误。

            帅英旗一见部落联军退出战场,就知大事不妙,他迅速命令三军停止进攻,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摆成箕形阵式。但龙雪皇又怎么会给机会他变阵,他指挥全军全力冲杀,又给飞虎军造成极大的死伤。帅英旗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变阵,缓缓退出战场。

            龙雪皇眼见天色已晚,而且不知汉阳城中发生何事,所以也不追赶,和呼延霞飞一道回师汉阳。

            原来,包括龙雪皇在内,众人都低估了淑儿的实力。要知道在淑儿的指挥下,“明”曾经和天下各路人马都接触过。他们所遭受各种反侦察和暗杀清剿也不在少数,方芷容这次安排虽然精妙,但要想一举歼灭全部“明”也决非易事。

            幸好淑儿立功心切,竟把“明”的精英都安排进汉阳,只留部分人在外监视,加上方芷容安排周密,自然不敌“暗”。

            之前汉阳四门紧闭,加上城中的都是南兵,淑儿的“明”确实找不到机会进城,然而随着龙家军的进驻,两军编制不同,互不熟悉对方,却又互相戒备,自然产生极大的漏洞。

            加上大西国暂时撤兵,城中柴木已完,呼延霞飞只好让百姓出外砍柴,数十张的陌生面孔乘机混进汉阳,潜伏于城中,准备和外面的军队里应外合,一举攻破汉阳。

            按淑儿的原意,她是想要城里的“明”都安排妥当后,才悄悄告诉帅英旗,以示自己的机智,不料昨晚和今天风云突变,飞虎军竟然面临覆灭的危险,淑儿无奈之下,只好发出暗号,叫城里的“明”提早动手,以吸引龙家军和南兵的注意,以救飞虎军主力。

            这批探子毕竟是“明”里的精英。他们除了善于乔装改扮之外,各种暗杀放火的破坏之道样样精通。

            他们一收到暗号,迅速在城中行动。他们先是在百姓家附近同时放起数十个火种,并拚命散播谣言,说“飞虎军已经打进城了,大家快走啊。”自然引起极大的恐慌,百姓呼儿唤女,携老扶幼,四处逃命。

            然后探子再趁混乱杀入监仓,把囚犯尽数放出,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为俘虏的飞虎军,聚得数百人,一起杀向接近城里的粮仓。一时间,汉阳城里大乱。

            汉阳城中绝大部分兵力都已经被派到外面作战,只剩不到两千兵马留守,他们大部分人在城头上守御,镇守粮仓的只有三百人。而“明”个个身手不凡,他们一边冲杀一边向粮仓投掷火把,南军既要御敌又要救火,手忙脚乱,眼看就要支持不住。

            突然间,一个外表平常的青年大摇大摆地走在粮仓附近的大街上,他看着南兵狼狈的样子,不禁大为摇头,连声道:“真是丢脸,真是丢脸啊。”

            一个刚被“明”救出来的大西兵瞪他一眼,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向他摆动道:“你这小子是什么人,来这里干嘛?”

            那青年却吓得抱头鼠窜,连声道:“小子别无他图,只是想看看热闹而已。阁下英雄盖世,真是令小子佩服。啊,刚才我见到有一大批人马向这里杀来,不知是否阁下的弟兄?”

            那大西兵吓了一跳,道:“什么,你说有大队人马过来?”

            那青年连连点头道:“是啊,虽然和阁下的服饰有所不同,但似乎不是本城的人马。哦,他们所举的大旗上面好像有‘大西’两字,那两个字写得真好,龙飞凤舞,大有锺王之风啊!”

            那大西兵闻言大喜,心想,一定是我大西国攻进城来,哈哈,那真是太好了。

            那大西兵也不多问,在那里大喊小叫,“飞虎军终于打进城里,打进城里啦!我们有救了!有救了!”他这样一说,“明”和大西军俘虏更加士气大振。不少人竟然在幻想一旦破城后如何在城里大肆奸淫掳掠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粮仓附近都传来大批人马走动的声音,其中还有不少喊声,起初众人都不在意,但仔细一听,四周竟然都是“活抓大西军”的叫声,都不禁神色大变。

            只听那青年哈哈大笑道:“你们中计了,我所率领的五千兵马已经包围了这里。刚才你们有机会不走,现在就乖乖地束手就擒吧。”

            那些大西兵原本就是阶下囚,早已是惊弓之鸟;跟随“明”作战,只不过是无路可逃,企图胡乱杀出个生路来;刚才被青年的语言所骗,好不容易涌起胜利的希望,现在发现是个圈套,一下子就泄气了,甚至比之前更加害怕,许多大西军当场就抛下武器,向外逃去。

            刚才那大西兵气不过,向那青年扑去,那青年早已经逃得远远的。那大西兵想追,不料竟然有一个大渔网直盖下来,他哪里躲闪得了,当场被渔网紧紧裹住。

            却说那些“明”也的确厉害,尽管大西兵已经纷纷逃散,只剩数十名他们仍然坚持苦战。不料四周涌出近百名百姓,他们四人合持一个大渔网,向“明”直网过去,那些“明”虽然厉害,却抵挡不住这些网。纷纷被擒。

            战斗结束,但青年口中所说的五千南兵却踪影全无,仅有百余名缺盔少甲的城中青壮而已。

            那青年长长地舒了口气,一阵大风吹来,忽感背后一凉。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长衫背后已经被冷汗所湿透。

            原来,那青年发觉汉阳城中有变,就召集了百余名城中青壮,前来助战。却发现叛军有数百人之多,但大部分是南军的俘虏。那青年心生一计,吩咐青壮都回家准备渔网,汉阳城临近江边,自然有大量的渔民,渔网不难收集;然后再叫那些青壮在粮仓附近走动,以待自己命令。

            自己却不惜深入虎穴,发动心理攻击。先是以谎言激起俘虏们的希望,然后再以谎言哄骗他们南朝大军已经将他们包围,从而击溃了俘虏们的战意,纷纷逃跑,而剩下的“明”都被渔网所擒。

            这计策看似简单,实则凶险无比,倘若那些俘虏之中有几个稍微清醒的,不相信青年的谎言,大声喝醒众人,让俘虏们不至于一哄而散,凭他们的人数,那百余名青壮绝对无法取胜。

            那青年武功极低,倘若稍一不慎,被几名敌军围住,必然倒霉。所以那青年才惊出一身的冷汗。

            青年想了想,就向粮仓走去。那里的大火仍在燃烧。他不禁叹了口气,在地上拿起一把烧焦的粮米,却因过热差点烫了自己的手。

            看着自己狼狈的样子,青年禁不住苦笑,然后长叹道:“这些米粮在去年不知可救多少百姓性命,却始终锁于仓中,不肯乱动。今日一劫,这些米粮纵然贵如珠玉,也不过是些许灰烬而已。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分发给老百姓,救救他们的性命也好啊。他们败了固然什么都没有,可我们胜利了又有什么呢?真是一场愚昧的战斗!”

            此言一出,众皆恻然。鄂州城中的士兵多是去年临时招募回来的青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