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李嘉诚家族传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李嘉诚家族传

第20章

书籍名:《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李嘉诚家族传》章节:第2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每次他带我看赛马,不但掏钱给我买票,还会给我买许多好吃的东西。”

            老板心中渐渐有了数。他没想到一个民营公司的推销员,为了推销他们的产品,居然把工作做到自己的家里来了。他在商行会议上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商行的职员也能像人家李先生那么敬业,我们商行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不过,老板心里对李嘉诚纵然滋生了敬佩与好感,但是如果因此而让他轻易进一批万和塑胶公司的产品,心里仍然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在他还是看不起香港当地生产的新式塑料产品。所以,尽管李嘉诚已与他的孩子成了朋友,仍然不能让太平洋商行马上同意进货。

            一天,守门老人来到楼上内室,用一把粉红色的塑料喷壶浇花,刚好让刚刚起床的老板看到。他见守门老人手中塑料喷壶不色泽鲜艳,而且造型精美,玲珑剔透,他心中惊奇,随口发问:“老伯,这喷壶是哪国的产品?为什么这样好呢?”

            “哪国的产品?”老人把那只精美的喷壶举在老板面前,笑说:“老板凭您的眼力,不妨自己猜猜看吧。”老板把喷壶接过来,仔细打量许久才说:“可能是欧洲的产品,不然,东南亚国家是不会生产出如此精美的喷壶呀。”老人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说:“老板,原来您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呀,告诉您吧,这是李嘉诚先生给您送来的礼物,这就是咱们香港万和塑胶有限公司的最新产品,听说上市以后销量很好,把欧洲和东南亚各国的同类产品都给挤下了商品柜呢!”

            “您说什么?李先生厂里竟然能生产如此档次的塑料产品吗?”老板再次把那只粉红色的精致喷壶举到眼前,反复审视打量多时,情不自禁地叹息一声,自言自语地说:“看起来,我是有些狗眼看人低了呀。”

            当天上午,老板便派人把一份数额相当可观的订货单主动送到万和塑胶公司。当时王东山手捧着这份沉甸甸的订单眼里湿润了。他做梦也没想到李嘉诚在他的公司里坐了一个多月冷板凳,到头来竟然攻克了万和公司多年都无力打开的太平洋商行大门。自那以后,太平洋商行取消了从欧洲进口塑料制品的惯例,全部从李嘉诚当推销员的香港万和塑料有限公司订购系列塑胶产品。李嘉诚在消沉一阵过后,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正是因为他以韧性缓功敲开太平洋商行这个可以销售万和公司一系列产品的批发机构,所以万和公司得以成套生产塑料产品,并且迅速抢占了香港塑料产品的市场。由于销量与日俱增,太平洋商行给予万和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大,李嘉诚一役成名,收入也比从前增加不少。这一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他在这家塑胶公司的地位。李嘉诚以慢功软化强手的营销策略也渐渐传为美谈。

            第三章  创业伊始绝处逢生(1)

            22、在宵箕湾建长江厂

            李嘉诚再次“跳槽”发生在1950年。

            也是一个绿意盎然的早春天气,李嘉诚来到了香港的筲箕湾,它位于香港岛东北角,和九龙半岛的鲤鱼门遥遥相对。他站在宵箕湾,目光越过一片碧蓝色的水域,就可看见不远处航行在九龙海湾的几艘鱼船。这里不久前还是一片荒地,稍远处是有名的天后庙,海鲜坊也隐蔽在一片迷蒙的晨雾中。这附近虽然建起几幢工厂,但是宵箕湾仍然荒草丛生,李嘉诚再次来到这里考察,有几只野鸟被他惊起,扑楞楞地飞向了灰暗色的天空。

            李嘉诚想在这里开办一家工厂。

            早在进入李嘉茂创办的五金厂时起,李嘉诚就有了想自己开办一家工厂的想法。对他来说,李嘉茂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李嘉诚认为李嘉茂创办五金厂是一个奇迹,而他也想创造出一个相同的奇迹。此后他虽然从李嘉茂的五金厂跳了出来,可是,与人为善的天性和重感情重信义的品质,都让李嘉诚任何时候都不忘旧情。从西营盘街那座春茗茶楼辞职以后,几年来无论他工作多忙,李嘉诚只要路经西营盘,都要来春茗茶楼看一看。逢年遇节他也要到这里拜访一下当初收他在此谋生的老板。至于给他以信任和关爱的李嘉茂,李嘉诚更是心存感激。自从李嘉诚离开五金厂以后,小水桶等铁制品便开始了长达几年的滞销困境。李嘉诚临行前虽然没有明确地告知他小水桶在市场上的销路已经愈来愈狭窄,新的塑料水桶以物美价廉的强劲优势正在无法阻挡地占据着几年前铁制品独霸的市场。可是李嘉茂已经从日后的滞销中渐渐体会到五金厂难以为继的现状。

            “老板,我想辞职!”李嘉诚想起他离开万和塑胶公司前与老板的对话,心里就有种沉甸甸的感觉。因为王东山毕竟给了他许多恩惠,可以说是他当推销员生涯中的一个伯乐和知音。如果没有王东山对他的赏识,他就不会在瘪瘪的腰包里积存下七千美金了,这笔钱当时相当于港币的五万元。这对李嘉诚而言,已是比较丰厚的资产了。他心里清楚地意识到,如若当年他不从五金厂跳槽出来,如果他不在万和塑公司做主管生产和销售的总经理,在养家糊口之余再积攒下这笔钱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就没有萌生独自创办工厂的任何可能。所以他在向王东山请辞之时,感到难以启齿。

            王东山虽然对李嘉诚能否久留在他的公司有所怀疑,可是当他听到李的辞职请求时,还是难免为之愕然。当时他不惜一切代价把李嘉诚从五金厂挖到自己公司来,并把所有推销员都统交他一人管理。李嘉诚果然不负所望,只用了一年光景,不但接连打开了包括太平洋商行在内的几家大批销公司的销路,而且还让他麾下的推销员人人变成销售的精兵强将。李嘉诚的到来无疑给他的万和塑胶公司带来了新的生机。发展到后来,王东山知道如果继续把李嘉诚限制在小小的推销层面,简直就是人才的浪费,于是他破格大胆启用李嘉诚出任他的总经理。这一职务以往都是他最为信任的亲属才能担任,而王东山考虑到李嘉诚出众的经商才华和万和公司发展壮大的需要,才作出了这一大胆决策。可是没想到李嘉诚获得总经理重任不久,就向自己递上了辞呈。

            “这是为什么呢?”王东山有些不解地望着他问:“现在公司里除了我就是你李嘉诚的职位高了,莫非你还对职务不如意吗?”

            “不是,我现在已经是才尽其用,甚至是破格重用了。我岂能再有其他奢望?”

            “那么就是嫌我给你的薪水过低吗?如果薪水嫌低,这也好办,我马上让会计给你再加薪水就是了。”

            “也不是的,老板,您给我的薪水已经够高了。如果我还不满足,那就是不知好歹了。”

            “你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请问我王东山究竟有什么对不起你呢?”

            李嘉诚说:“老板,您是我的恩人,我岂能背叛于您?可是,我在贵公司所能尽到的力量,也就只能如此了。对于老板来说,我相信现在即便没有我在,公司也肯定会继续走高,而且生产和销售的形势会愈来愈好。可是对我来说,毕竟不可能在别人的工厂里打工一辈子呀。所以我想,如果我在25岁以前不能有自己的厂子,那么我就算虚度光阴了!”

            王东山没想到平时不声不响的李嘉诚,说出话来竟有板有眼,有理有节。他理解地叹息一声:“原来是这样,既然你李嘉诚有此宏图大志,我王东山如果不放你出去,就是一个不通情理的人了。只是你离开,我确实心中难以割舍。李嘉诚,我在担心,如果我放了你,将来我的公司会不会从此垮掉?”

            “不可能,老板,我刚才已经为您的公司前景做了分析。”李嘉诚显然对万和公司的前途有过认真的分析,他头头是道地替王东山分析了公司的发展前景,最后他郑重地表态说:“我需要向老板保证的是,我李嘉诚出去以后,虽然也想从事塑料生产,不过我可以以自己的人格作担保,我绝对不会成为您的对手,更不会利用您公司的技术谋取对贵公司不利的利益。同时,我虽然手中撑握着贵公司大量的销售关系网,可是我自建工厂以后,如果也生产同类产品,我也绝对不会动用贵公司现有的销售网络和人脉关系。老板,请您相信我李嘉诚的人格,我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忘恩负义的!”

            四野荒草飒飒,李嘉诚面对这片荒地思绪如潮。

            他在为万和塑胶公司推销产品的同时,也在观察与研究和五金相关的市场状况。有一年秋天,李嘉诚忽然发现了市场上一个密秘:那就是在小水桶之类产品无人问津的时候,铁锁居然引起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他在市场上多次遇到寻找铁锁的顾客,而且他从那些渴望尽快买到铁锁却又无法觅其门的人们脸上,看到了此物短缺的商机。于是,当天,李嘉诚就返回了当年他供职的五金厂,并给李嘉茂提供一个尽快转产的信息:“李大哥,我已经在市场上调查了几天,铁锁现在成了香港市场上断销缺货的冷门。为什么寻常可见的铁锁如今成了缺口?我考证了一下,原来是许多五金厂并不认为铁锁可以赚钱,因此都忙于铁桶之类较大产品的生产,所以现在才造成铁桶的积压而铁锁生产奇缺的现象,所以我想,您能不能试一试。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仅就铁锁生产这一项,您就可以让五金厂马上起死回生。”

            “让我们改产铁锁?”李嘉茂虽然对李嘉诚精明过人的睿智从来不怀疑,但是如果让他马上放弃水桶而改产铁锁,也绝对不是一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