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李嘉诚家族传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李嘉诚家族传

第8章

书籍名:《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李嘉诚家族传》章节:第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从1931至1933年,李云经又到隆都的后沟小学担任教导主任,总之他每到一所学校,都会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到了1934年的春天,潮州郊区郭垅镇的一所中学,由于多年管理不善,本来规模很大的一所学校,学生因无优良的教学秩序,纷纷转校读书。潮州教育局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听说李云经治理崇圣小学有方的消息,于是决定聘任他为郭垅中学的校长。李云经忽然接到教育局的聘书,有些愕然。他从前只想如何把书教好,从没想有一天会让他当校长。可是,任他如何委婉推拖,教育局的官员们就是不肯松口,李云经无奈,只好前往郭垅镇中学赴任了。

            好在他虽然受聘为校长,但在李云经看来这并不是作官,也并不违背父亲生前多次告诫他的话:“孩子们听好,咱李家的后人,到任何年代都不能作官。这是你爷爷在世前对我的叮嘱。因为他老人家曾经告诉过我:官场险恶,尔虞我诈,绝对不是咱李家人谋取前程的地方。”如今李云经深感世事莫测,有时候他本想清清白白地作人,可是因为身处复杂多变的环境,也难以自善其身。好在李云经本份老实,他既不谋财,也不想升官,只追求过衣食不愁的平安日子,去时便给他的教书生涯带来了许多平安。然而由于李云经的教学经验和管理学生的先进方法,颇得潮州各界的好评和重视,所以本想默默无闻的李云经,还是很快就有了名气。

            李云经来到郭垅中学执教以后,并没有一进学校就对学生大加责斥,也没有对在校教师严加整训,而是悄悄到学生和家长中了解郭垅中学人气不旺的原因。经过他的调查了解,才发现原校长非但对教育不懂,而且还贪污教师的薪金,正因为他有如此劣行,所以一些教师不安心在郭垅执教。即便一些教师迫于种种原因没有离开郭垅中学,也无法对学生的教学质量负责。教师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致使学生们学业松懈,因而才纷纷提出转学,而偌大一所郭垅中学一度变得十室九空。

            李云经来到郭垅中学以后,他先在学校门前张贴《执教宣言》。他为自己拟定的几条执教守则中,第一条就是“不贪污,不受贿,如有贪占教师薪金等情况发生,欢迎教师和学生向教育局揭发,并愿自动辞去校长职务。”以下各条,李云经都为自己订立了严格的自约条款,让全校师生们见了,开始以惊讶的目光打量这位身体瘦弱但精神健旺的新校长。开始的时候,郭垅中学上下都对新校长李云经和他的《执教宣言》充满着怀疑。

            李云经在最初一段时间里,因为离家较远,他每天就吃住在郭垅中学。李云经每天吃的都是家常便饭,穿的也是普通百姓的衣服,他每天天不亮就亲自打扫校园和教室。如此勤勤恳恳的作风,很快就赢得教师和学生的信任。特别是对教师薪金的发放,李云经要求会计把教育局拨款及全校的薪水开支按月上榜公布,要求全校师生监督。李云经两袖清风的理财作风不久即博得一片好评。

            郭垅中学大有起色,许多外聘教师也纷纷请求重回郭垅中学再执教鞭,李云经以身作则,威望甚高。就在当年夏天潮州的统一考试中,郭垅中学的升高中率获得了全潮州的第二名。到了当年秋天,那些已经调转到附近中学读书的学生们,听说有一位开明的李校长把个松散破败的郭垅中学搞得校纪严整,教学质量大为提高,也都纷纷请求重返郭垅中学。李云经看着日新月异的郭垅中学在自己手里越办越好,还拟定一个让郭垅中学扩大招生的计划,可惜,就在李云经希望在郭垅中学大干一场的时候,潮州教育局又给他发下一道紧急调令,让他前往澄海中学担任校长。

            澄海中学也象当年的郭垅中学一样,由于多年管理不善,师生们怨声载道。许多学生都因教学质量下降而拒绝上课,还有些学生见澄海中学日渐衰败,纷纷要求转学。李云经没想到他刚收拾了郭垅中学的乱摊子,尚未得到喘息的机会,就又把他调到澄海中学来了。他虽然感到几分疲惫,但看到澄海中学那些零乱的校舍、无精打采的教师和因教室漏雨无法上课的学生时,李云经刚来时的满腹牢骚顿时化解大半。特别是当他看到学生们那渴望的眼神时,李云经的心忽然软了。他认为无论如何也要把学生们眼前的困难彻底解决,当时正是初夏时节,潮州淫雨连锦,而学校的教室大多都年久失修,漏雨的问题如果继续拖下去,只会让学生们耽搁课程。可是,这么多陈旧的教室都需要的维修,而维修校舍的经费甚巨。李云经为此多次跑潮州教育局,然而所拨维修经费却少得可怜。面对杯水车薪的困难局面,李云经自己掏出所有积蓄,先把几间漏雨严重的教室维修妥当。然后他再发动教师们捐款,但是仍然无法让全校的漏雨教室都得到复修。这样他就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前往潮州商会进行募捐。由于李云经得到了潮州商界友人的大力资助,很快就解决了一大笔维修款子。当年夏天,潮州遭遇百年未见的特大雨灾,可是,从前每当雨季必须停课以待的澄海中学,这一年居然破天荒地开了全课!学生们欢欣鼓舞,教师们也从李云经的身上看到今后的希望。

            到了1937年春天,李云经已经把个破败的澄海中学彻底改变,焕然一新的校舍与严整有序的教学队伍,吸引着远近各方的注目。潮州附近学校的学生们,都把李云经整治澄海中学的传奇经历传到街头巷尾。李云经准备在澄海中学扎下根来,再也不想随别人的意愿到处调转了。可是,就在他想把澄海中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一步的时候,北平忽然传来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他那平静的心绪突然被日本人的枪声打乱了。

            10、教学治国无门,拗不事敌

            李云经是一个爱国者。

            早在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时,他就在潮州参加过学生运动。他曾经率领学生们上街游行,抵制日货和散发传单。他虽然没有到过东三省,但在李云经心中沦为日寇铁蹄的辽黑吉三省,就像自己的家乡热土遭受了侵略一样。尤其是报载东北百姓遭受日敌的烧杀抢掠,姐妹受到强敌奸淫的消息传来时,他更是怒发冲冠。高唱岳飞的《满江红》,洒酒遥祭惨死的英魂。1932年上海发动“一二八”抗战时,李云经也在学生中激动演讲,他说:“同学们,如果说九一八只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那么如今日本已把战火烧到我们的眼前了。如果我们这些手握笔杆的人还不觉醒,那么鬼子有一天就会来到咱们的家门口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李云经只恨无力上阵杀敌,最激动时他曾当众大放悲声。

            如今,北平又发生了震惊海外的“七七事变”,李云经惊悉大批日军已入侵华北重镇,敌兵嚣张气焰如入无人之境。气得他连夜在澄海中学举行集会,李云经高呼抗日口号,鼓舞爱国学生随他一起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日本法西斯的武装侵略。

            不过,李云经纵有一腔热血,却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妻子庄碧琴见他日夜忧心忡忡,已经无意继续管理学校,担心他如此为国悲愤,非但不能改变命运,反而伤其自身。于是便苦言劝慰他说:“云经,现在连张学良、杨虎城这样的爱国将领,尚不能拯国家和民族于水火,你我一个平民百姓,有这份救国的苦心也就足够了,又何必日夜伤神呢?依我看,还是面对现实,只要眼下还能生存,就把学校办好。我想,你能让你的学生们多学一点知识,那就是为国尽力了呀!”

            李云经为妻子一番忠言指点,也若有所感。他也自知当前国事日非,蒋介石自“西安事变”后虽已应诺抗敌,但仍不见他有任何抗日的行动。李云经自感面对强敌无力回天,而教学救国之志一旦立下,就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学校。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李云经只能把他积郁心中的全部愤懑和仇恨,都变成他倾心教学的痴情。好不容易熬到1939年的夏天,一度平静的战事,突然再次急转直下,而且到了当年的6月,日本侵略军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李云经发现外敌已经入侵广东地界,战火大有向潮州燃烧之势。6月21日,一个让李云经和全家人震惊的不幸消息终于传来:日军在继攻陷汕头之后,正以不可阻挡之势直向潮州扑来。

            “娘,日本军队马上就要占领潮州了,如果我们继续留在这里,马上就要成亡国奴了!”当潮州所辖的庵埠已陷敌手的消息传进家门以后,李云经连夜从他所供职的澄海中学回到潮州面线巷那座父辈留下的桂树小院。这时候他的老母亲正在生病,李云经发现庄碧琴正给时醒时睡的老人煎药,炉火映红了妻子那张恬静的面庞。当她见李云经风尘仆仆地进了家门,就知他肯定为着逃避鬼子侵占潮州而来。

            进入1939年冬天以来,从前商贾云集的潮州,忽然变得萧条冷落起来。大批外地商人早已闻风而逃,到了后来,庵埠也被日军全部所占。即便潮州本地的大商人也都开始举家北迁了。因为人们都已看到来势凶猛的日军随时都可能占领潮州,那些不愿在日人眼皮底下经商的人,自然不得不放弃潮州这块经商宝地,纷纷向贵州、四川和重庆方向举家迁徙。李云经也亲眼看到,他费尽心力惨淡经营的澄海中学,纵然师资力量十分雄厚,然而面对强敌压境的危境,早已难以继续支撑维持了。许多学生已经随着经商的父母向川境转移,到了这一年岁末,澄海中学校园内已经变得空空落落,教室已十室九空,教师们大多都向四川方向转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