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心生菩提树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心生菩提树

第1章

书籍名:《心生菩提树》    作者:智缘
    《心生菩提树》章节:第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心生菩提树》

作者:智缘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本书选取数百个生动的佛理小故事,以通俗平实的语言讲述了生活的道理。让人意犹未尽,体会到平淡文字背后也有令人回味的感觉,。从而领悟到生活的本来滋味,拥有真实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感到很疑惑,就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

    禅师笑着说:“其实很简单。你们在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于是,弟子们卷起裤管,高高兴兴地插完了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这是怎么回事呢?弟子很是不解。于是,禅师问弟子道:“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呀,我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着说:“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在插秧苗时也跟着水牛移动,这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插完一看,插的秧果然都很直。

    菩提心语:

    做事要选定目标,但如何选择目标,选择怎样的目标也是关键。要想把事做成,就要选择正确、合理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把事完成,实现既定的计划。

心生的意念不要过重

    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有一天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老人向有意捞鱼的人提供渔网,捞起来的鱼归捞鱼人所有。这个小和尚一时善心大发,他想:“我要把这些鱼都捞起来,全部放生。”

    于是,小和尚蹲下去捞起鱼来,可是,他一连捞碎了三张网,连一条小鱼也没捞到。

    小和尚见老人眯着眼看自己的狼狈相,心中似乎还在暗自窃笑,便不耐烦地说:“施主,你这网子做得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能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小师父,看你也是个明白人,怎么也不懂呢?当你心生意念想捞起你想要的那么多鱼时,你考虑过你手中的渔网是否真的能够承受吗?追求不是件坏事,但是要完全了解你自己呀!”

    小和尚不服气地说道:“可是我还是觉得你的网太薄,根本捞不起鱼。”

    “小师父,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吧!这和我们俗人所追求的事业、爱情、金钱都是一样的。当你沉迷于眼前目标的时候,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

    小和尚思考着,似乎明白了什么。

    菩提心语:

    拥有远大的理想不是坏事,但若超出了自身的实际能力,就未免显得不合时宜了。合理定位,适时把握,才能稳妥地达到目标。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他们不解地问:“高僧,这是什么道理?”

    高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地不解了。

    于是,高僧让他们中的一个人,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高僧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

    众人问道:“那么请问高僧,具体该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高僧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意味着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少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众人若有所悟。

    菩提心语:

    做事就是这样的道理,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就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如果找不准底线,一味求多,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心志专一,事有所成

    年轻时的慧远禅师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极爱抽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禅师一袋烟,慧远禅师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然后他们就坐在那里谈话。由于谈得投机,那人便送给慧远禅师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

    与那人分开以后,慧远禅师心想,这个东西会让人感到很舒服,肯定会打扰我禅定,时间长了一定会恶习难改,还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烟管和烟草全部都扔掉了。

    又过了几年,慧远禅师又被《易经》迷上了。那时候正是冬天,天寒地冻。于是,慧远禅师写信给自己的老师,向老师索要过冬的寒衣。信写完后,他托人骑快马送到老师那里。

    但是,信寄出去很长时间了,当冬天已经过去,山上的雪都开始融化时,老师还没有寄衣服来,也没有任何的音信。于是,慧远禅师用《易经》为自己占卜了一卦,结果算出那封信并没有送到。

    他心想:“易经占卜固然准确,但我如果沉迷此道,又怎么能够全心全意地参禅呢?”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接触易经之术。

    过了不久,慧远禅师又迷上了书法,每天钻研,居然小有成就。当时有几个书法家也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这时,他转念想到:“我又偏离了自己的正道,再这样下去,我就很有可能成为书法家,而成不了禅师了。”

    从此,他一心参悟,放弃了一切与禅无关的东西,终于成了禅宗高僧。

    菩提心语:

    树立了要达成的理想,就要全心全意地付出。如果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偏离了目标,就要及时返回。否则,当你越走越远时,再想回头,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

    有一个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无论是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还是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自在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我难得人身,但在短短几十年的生命里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受六道轮回之磨炼,真是苦啊!不过,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当菩萨救度众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赶快精进才行。

    想到这里,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脚步,面露笑容地回头对他说:“来,包袱让我来背,你走我前面。”小沙弥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还是按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走着走着,小沙弥觉得这样真是逍遥自在啊!而佛经里说,菩萨必须顺应众生的需要而行各种布施,这真是太辛苦了。况且天下众生苦难多,到什么时候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独善其身,过这种逍遥自在的日子。

    这念头一起,就听到老和尚很严厉地对他说:“你停下来!”

    小沙弥赶快回头,看到老和尚严肃的面容,吓了一跳!老和尚将包袱拿给他说:“把包袱背好,跟在我后面走!”小沙弥想:做人真苦!刚才自己还那么开心,才一转眼就变得很难过,人的心念真是不稳定啊!凡夫之心很容易动摇,还是修菩萨行好,起码我可以面对苦难众生,跟很多人结好缘,做一些我做得到的本分事。

    这时,老和尚又面带笑容地回头招呼他,并将行李拿去自己背,请小沙弥走在前面。

    就这样,小沙弥反复地发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时,老和尚仍然用很严厉的态度来对待他。小沙弥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问道:“师父,您今天为什么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又要我走后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和尚叹了口气说:“你虽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坚固。感动时就发大愿,却又很快退失道心。这样进进退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呢?”

    听了老和尚的话,小沙弥感到很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