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龙凤胎

宠文网 > 武侠小说 > 龙凤胎

第二章 爱情第一节 班里的优秀生

书籍名:《龙凤胎》    作者:土郎中
    《龙凤胎》章节:第二章 爱情第一节 班里的优秀生,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第二章爱情第一节班里的优秀生

        来喜和桂荣到乡中学读初一了。全校三百多名初一学生入校统考:弟弟来喜考第一、姐姐桂荣考第二,这一下子轰动了全校!也轰动了全乡!

        丹凤来中学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告诉了这件事。正好遇到了桂枝的养母雅秀也来开会。散会回家的路上,雅秀很热情地拉着丹凤的手:

        “丹凤啊,这些年你咋一趟不来我家了?”

        “嫂子,我要去勤喽会影响你们的。孩子也都大了,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关系,更不好了!”

        “丹凤,不要紧!这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只要我们嘴把住门儿不会出问题!你尽管串门儿吧,我怪想你的!走,到我家吧!”

        到了雅秀家,刘发还没有下班回家,雅秀正要做饭,刘发和女儿桂枝一前一后都回来了。刘发先和丹凤打招呼:

        “大妹子来了,从家里来的吗?”

        “今儿个学校初一学生开家长会啊!”

        “桂荣,我给你介绍一下,”雅秀告诉女儿桂枝:

        “这位你应该叫婶子。就是你们班姐俩考第一、第二的妈妈丹凤啊”

        桂枝高兴地抱住丹凤,亲切地说:“大婶儿,你太伟大了!有这么一对儿优秀的儿女。大婶,我还和孙喜来同桌呢!”

        “枝子,那你们可互相帮助,你在班级考咋样啊?”雅秀问女儿桂枝。

        “别提了,我费了九牛二虎的劲儿才考了第六名。”

        “那不挺好么!姑娘用点儿劲儿争取下次超过他俩。俗话说,庄稼不得年年种。”丹凤望着桂枝心里想:

        “几年没看到出息的成了大姑娘了!人真不抗混那!”

        在雅秀家吃完饭,临走的时候,一家三口人一直送丹凤到大门口。雅秀把女儿和刘发吱回去,悄悄地对丹凤说:

        “刘发想把桂枝送到县中学念书,听说那里的教学质量不错。。我们俩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桂枝身上了。以后有了好工作,再找个好对象,我们俩就可以安度晚年了。”末了嘱咐又嘱咐丹凤:“大妹子以后常来吧。可别见外呦!”

        丹凤回到家里把一切都告诉了二旺,二旺说:

        “看现在这样,如果始终学习突出他们姐弟俩将来一定能出息。咱们生活再不富裕也要供孩子读书,有几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出息的?咱们不能和刘发家比。孩子能不能出息,在于孩子努不努力、争不争气,县里中学教学质量再好,那些学生都能个个出息吗?咱们能尽到力,出不出息就在凭他们自己了。”

        村里人都羡慕孙二旺和丹凤家两个孩子是那么争气。人前人后二旺和丹凤走路、说话也精神了、风光了。

        在班级里。刘桂枝总是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孙喜来和孙桂荣姐弟俩。特别看到孙喜来。她的心里总有一股莫名其妙的亲切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她有意无意的总想去亲近他、和他说话。渐渐地她感觉到刘喜来就像一块磁铁吸引自己。星期天在家里她渐渐地坐不住了,有事没事的总往学校跑,即使在家吃饭、帮助妈妈干活、复习功课也常走神。常了雅秀觉得很奇怪,就问:

        “桂枝啊,怎么你现在老是魂不守舍的?”

        “妈,我没啥。”

        “那你怎么一到星期天也不着家,都去哪了?”

        “啊,每去哪啊,去同学家研究数学题了。”

        “跟妈说,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你现在可是干啥都走神,有时端起饭碗、帮我干活都发呆,我招呼你都听不见。”

        “妈,我那是寻思数学题呢。妈,你就别问了,我不会出问题。”

        “孩子,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实在学习压力大,妈抽空领你去县城溜达溜达,放松放松。”

        “妈,不用。”

        晚上,雅秀把女儿的反常现象一五一十地和丈夫刘发说了一遍,刘发说:

        “人家都说,现在学生出现早恋现象,咱们枝子是不是早恋了?”

        “去你的,她跟谁早恋去,才脚趾丫吧点儿年龄!她指定到中学课程多了压力大的事儿。我看下个星期天我领她去趟县城,溜达溜达、散散心,许能缓解缓解。”

        “那你就领她去吧。她长这么大还真没去过县里呢,去见识见识可也好。家里有我你不必着急回来,明天一早回来上学也不晚。她喜欢啥就给她买点儿啥。”

        第二天,雅秀把去县城的事儿告诉桂枝,桂枝高兴地一下子搂住妈妈亲了一口:

        “妈,你真好!”

        “死丫头,”雅秀用指头戳了一下女儿的鼻子:

        “瞧把你美的!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啥妈都满足你!我和你爸可都指望你了!”

        “知道了,”枝子学着妈妈的语气:“姑娘是妈的小棉袄,心尖儿宝贝儿,”

        逗得雅秀笑得合不拢嘴,心里甜甜的。雅秀心里想:

        “看来桂枝虽然是抱养的,从小到大自己没白白花费心血啊!”

        她仿佛看见枝子考上了大学、分配了工作,一天,领回一个英俊的小伙儿,对着刘发和她一口一口一个爹一口一个妈地叫着......

        桂枝和妈妈坐早车从县城回来,先到家里取了书包来上学,正赶上早自习。一进班级学生惊叹的目光全集聚在她的身上:一套白色的连衣裙,穿在她身上是那么可体,两条短辫儿各扎着一只蝴蝶结。她那羞怯得脸蛋儿更加漂亮、妩媚而动人!桂枝回到自己的座位,喜来的眼皮瞭也不瞭始终看自己手中的课本。桂枝一边从书包往外拿课本拿胳臂有意无意的碰他,他还是那么专心致志。

        坐在后面的喜来姐姐桂荣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心想:“看来有钱人家姑娘的穿戴到底和自己不一样。弟弟对这样的姑娘眼皮都不瞭一下,真是好样的!弟弟的确大了、懂事了不用爸爸妈妈操心了。”

        班上的女孩子差不多对穿戴都挺讲究,一到下课的时候女孩子聚在一起评头品足。而性格内向的桂荣似乎对穿戴不是那么太在意,和弟弟一样爱读书、爱学习,姐俩总在一起讨论课程,尽管他们那么朴素可班上的同学对他们更加羡慕和敬佩。

        转眼间,到了期中考试,第一、第二名的还是喜来和桂荣姐俩,而桂枝却考了二十几名!考试成绩一公布出来,桂枝趴在桌子上哭了。

        喜来和桂荣都过来劝:

        “桂子,别哭了。以后努力点儿会赶上来的。”

        不几天儿,刘桂芝转学了,转到县第一中学。临走的时候她偷偷地塞给喜来衣袋儿里一张纸条:

        “孙喜来,我喜欢你!我相信我们以后会见面的!——刘桂芝”

        喜来掏出纸条看了看,他微微一笑塞到嘴里嚼了几下咽到肚里。

        期末考试喜来和桂荣还是第一、第二,班里同学都说:这第一、第二让这姐俩“承包”了!

        放寒假喜来和桂荣都回家了,丹凤看到姐俩第一句话就是:

        “期末考试你们考得好吗?”

        “我弟弟第一,我考第二。”桂荣骄傲地说。

        “这是咋的了?这第一和第二你俩承包了?”

        “我们班同学也这么说。”喜来不紧不慢儿地说。

        “那桂枝呢?”丹凤问。

        “她期中考试考了二十几名,哭了,开学那天就转学去县里读书了。”桂荣说。

        “怎么,她学习成绩下降这么快啊?”

        “那还不快?成天打扮的像朵花儿似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吧心思都用到穿戴儿上去了,还能学习好?”桂荣直撇嘴儿。

        桂荣这么一说,丹凤很觉得惭愧:自己的女儿穿戴不如人家当母亲的心里能好受吗?

        “孩子,等下学期妈也给你俩做几件像样的衣服。”

        “妈,别的了。你和爸供我们俩上学挺不容易的。什么衣服不能穿?穿得再漂亮学习不好也让人家瞧不起!只要我和弟弟为你们争气,比啥都强!”桂荣说。

        “妈,你放心,我和姐姐不会让妈和爸失望的。”

        “这就好!这就好!”丹凤听了姐俩的话心里热乎乎的。眼睛闪烁着激动地泪花,“孩子,你们大了、懂事了!有你们这些话我和你爸再苦再累也值了!你们俩在家,明天我抽空到乡里你刘大爷家看看!”

        “妈,你去吧,顺便捎信儿给桂枝妹妹在县里好好学习。”桂荣说。

        丹凤吃完早饭坐客车去了雅秀家,刘发去医院上班了,雅秀一个人在家,正在给她养的十来盆花浇水,一见丹凤来了立刻放下喷壶:

        “大妹子,孩子放假了?”

        “放假了,桂枝呢?出去玩儿了?”

        “昨天来电话说学校给学生不一个星期课在放假。”

        “县里中学抓得挺紧那!”

        “大妹子,你不知道啊,人家都说县里三所中学一个赛一个,都抓升学率,不紧点儿行么。你没听说现在农村孩子去城里读书,家里去那租房陪读,现在一家就那么一个孩子谁不盼孩子出息?”

        “大嫂,我倒是听说过。”

        “你哥和我合计了,一两天让我去县城租个房给孩子做饭陪读,他吃住在医院。你家的喜来和桂荣也去县里读书得了,反正咱这没有高中,早晚都得去。”

        “到高中再说吧。我们家就得我去,二旺得种承包地,全家就指望承包地生活呢。我去吧,谁给他做饭?”

        “哎呦,挺大个男人做点儿饭还不会?现在的夫妻有几个男人不会做饭的?”

        “不会!咱们邻居那会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我走了那猪啊、鸡啊、鸭啊谁经管?这住家过日子都得琢磨来钱道,不然怎能供起两个学生?这两个孩子日后更需要钱了。”

        “那也是。大妹子,要不那么的,我到城里租一个宽绰点儿的,我在那儿给孩子做饭,就不用你操心了,他们三个不但都有了照应,还有了伴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一起学习还有劲儿。”

        “大嫂,我看行,口粮我和二旺全包了,房租、办伙食的费用我家该摊多少摊多少,这也比两个孩子都在学校吃住省钱。”

        “你瞧,你瞧,又见外了是不?咱们啥交情?就这么定了。你过三天来听个信儿。”

        丹凤回家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二旺,二旺爽快地答应了:

        “陪读的事儿我早就听说过,这回开学把两个孩子送县里去吧,也和桂子一个中学,口粮咱们全包了,那些租房、伙食费用咱该摊多少就摊多少,交情归交情。只要咱把两个孩子供好,再苦再累花多少都值!”

        丹凤去了雅秀家,正好星期天刘发休息:

        “大妹子,把孩子送县城去吧。一切费用我都包下了,你们再推辞就瞧不起我和你嫂子了。”


<br  />        “房子租好了,在中学后街的一个平房,租金很便宜,一个月才三百块钱,上学不走大街车少安全,屋里电锅灶都很全。等开学那天你也去认认门儿。”

        喜来和桂荣被分到桂枝那个班,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女班主任是教中学英语的,她从教导处看过喜来和桂荣的学习成绩单,很高兴地把姐弟俩领回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