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第3章 (1)

书籍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作者:德北;悠悠谷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章节:第3章 (1),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许多地方长官纷纷向他投降,只有张巡据守雍丘,始终不肯向叛军屈服。

  不久,安禄山被杀,其子安庆绪即位,接掌了军政大权。安庆绪年轻气盛,不可一世。他见张巡不来归顺,就发誓要消灭他。

  安庆绪派大将尹子奇率大军十三万向睢阳进发,一来可以打击张巡、许远等人,二来可以夺取江淮一带,扩大领地。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救,张巡亲自带三千人马赶往睢阳救急。

  张巡与许远的兵马加到一起也不过七千人,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但张巡足智多谋,他运筹帷幄,首战即毙敌两万余人,俘获叛军将领六十余名。

  尹子奇攻睢阳不下,只好暂时退兵。

  但是,战争形势仍然很严峻。张巡说:“如果再硬拼下去,我军肯定敌不过尹子奇的军队,只能巧打。我们不如找个机会,先除掉尹子奇这个‘贼王’,敌军失了主将,定会乱作一团,我军再乘胜追击,打他个落花流水。”

  许远问:“如何才能除掉尹子奇呢?”

  张巡说:“我自有办法。”

  当夜,张巡在夜色的掩护下,率领人马攻入敌营。

  张巡想找尹子奇,可这万马军中,场面一片混乱,究竟谁是尹子奇呢?

  张巡命令士兵用削尖的秸秆当箭,射向敌军。中了箭的敌兵一见全是毫无杀伤力的秸秆,以为张巡的箭已经用完了,非常高兴,急忙跑去向尹子奇报告。

  一切尽在张巡眼里。于是,他命令部将南霁云用真箭射之!

  南霁云是出了名的神箭手,果然一箭射中了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一声惨叫,险些落马,在部将们的保护下,落荒而逃。叛军见主帅跑了,也无心应战,败退而去。

  张巡巧用“擒王”之计,终于解了睢阳之围。

  “擒贼擒王”是指攻打对手时,首先捉住他们的首领,迅速地瓦解对手的整体力量。对手一旦失去指挥,就会不战而溃。

  出其不意

  公元23年,王莽的几十万大军包围了昆阳,刘秀突围出城,到各地召集援军。

  刘秀想,如果直接和对方硬拼,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不但救不了昆阳,连这点人马也得搭进去。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出了一个计策。

  这一天,刘秀亲率三千名勇士组成的敢死队,从昆阳城东悄悄地迂回到城西,在距离王莽军队中营不远的地方,突然发动攻击,直捣王莽的中营大帐。王莽军的统帅王邑、王寻被这支奇怪的队伍给弄糊涂了,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二人带领着一万人马迎战,并命令各营没有命令不得出战。王邑和王寻认为,以一万人马对付三千人马绰绰有余,哪曾想,刘秀手下的敢死队如狂风暴雨一般,电闪雷鸣地扑来,刀劈枪挑,锐不可当!

  眨眼之间,王寻被杀,王邑落荒而逃。他们的人马也死的死,伤的伤,乱作一团。

  昆阳城上的守军见此情形。立即大开城门,一声呐喊,冲了出来,乘胜再战。王莽的军队因为没有了主帅,无心恋战,仓皇逃窜。

  最后,王邑只带着几千人马逃回了洛阳。

  刘秀以三千人的敢死队突袭王莽军的中营,取胜的原因正是“出其不意”。

  釜底抽薪

  东汉初年,大将吴汉受命镇守边境。有一天晚上,敌人乘吴汉的军队没有防备,偷袭了他们的营地。一时间,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吴汉的士兵大乱。

  敌人进攻的时候,吴汉正在睡觉,听到士兵的报告,他不但没有慌张,反而不紧不慢地穿着衣服。

  士兵见主帅如此镇定,都以为他料敌如神,早就有了准备,一下又都安定下来。

  吴汉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突击队进行反攻。

  敌人本来想打吴汉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他竟能秩序井然地组织反攻,便以为他设有埋伏,顿时慌了手脚,反被吴汉打了个落花流水。

  所谓“釜底抽薪”,是将锅底烧火用的柴草抽出来,使“锅”成为一个无用之物。在“吴汉反攻”的这个故事中,敌人依仗的不是兵强马壮这口“锅”,而是突然袭击、制造混乱这把“火”;吴汉不慌不乱,沉着应对,没有让敌人这把“火”烧起来!不但如此,还借势抽了敌人的“薪”。

  勾践蒸粟还粮也是利用了釜底抽薪的办法。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干戈纷起,战火不断。

  吴国和越国之间曾发生过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臣服于吴王夫差。为了蒙骗吴王,勾践甘愿充当吴王的马夫,以下等人的身份来伺候吴王。

  几年后,吴王觉得勾践伺候自己是一片真心,就在一次酒宴之上答应让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暗中备战,一心报仇雪恨。

  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免除劳役,减少赋税,越国渐渐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了麻痹吴国,越王向吴王借粮一百石,并说越国遭受了很大的旱灾,百姓吃穿无着。

  吴王果然上当,他借粮给越国,并言明来年开春归还。

  得到了粮食,越王对自己的谋臣文种说:“如果我们不还粮,吴王一定会发兵攻打我们;如果我们还粮,无异于资敌纵敌,这该如何是好呢?”

  文种说:“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越王勾践忙问:“什么办法?”

  文种说:“我们精选一些粮食,蒸熟后再还给吴国,这样一来就有好戏看了。”

  吴国人见越国还回来的粮食粒大如珠,十分高兴,就把它们留作种粮。第二年春天播种下去,结果,到了秋天吴国的大片良田颗粒无收。

  吴国国力大减,越王趁机起兵,迅速占领了吴国。

  越王蒸熟了粮食,其实就是抽走了吴王釜底的“薪”!

  釜底抽薪是指采取某种行动,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除。

  浑水摸鱼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汉灵帝昏庸无能,百姓生活困苦。天下人心思乱,各地人民纷纷起义。这时许多有野心的人也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以期逐鹿天下。

  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当时只是一个织席贩履之辈,但通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孙刘联盟等举措和谋略,终于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由于刘备取得的成功多是趁乱得来的,后来人们就称之为“浑水摸鱼”。

  说刘备善于“浑水摸鱼”,仅向曹操借兵便是一例。

  话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第二天,曹操又差人请刘备过府饮酒。二人正喝得高兴时,有人报告说,公孙瓒已经被袁绍所灭,袁绍得了公孙瓒的降兵,声势很大,袁术也想同他兵会一处,正往河北投奔。

  刘备听说公孙瓒已死,心里很是悲伤,不禁想起当年他对自己的举荐之恩,同时也很怀念公孙瓒手下的大将赵云。

  刘备心想:我何不就此寻个脱身之计?于是站起身来,对曹操说:“袁术去投袁绍,必然要从徐州过,我请求带一支人马,把他半路截住。”

  曹操不假思索就同意了,并给刘备五万人马。刘备回到住处,连夜收拾行李,急急出城。关羽、张飞在马上问:“哥哥这次出征,为什么这样匆忙?”

  刘备说:“我以前是网中鱼、笼中鸟,这一走,如鱼入大海、鸟上青天了!”

  刘备带兵进攻徐州,截击袁术。袁术战败,病死营中。刘备乘机占领了徐州。

  现在人们多用“浑水摸鱼”比喻乘着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的人和事。

  金蝉脱壳

  三国时,诸葛亮带领蜀军五次北伐曹魏,却都以失败告终。建兴12年春天,诸葛亮最后一次出祁山,欲争夺中原。可惜,由于长期操劳国务,他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五丈原。为了防止蜀军撤退时魏军前来追杀,诸葛亮临死前向杨仪、姜维面授机宜,安排了退兵之策。

  诸葛亮病倒的消息,司马懿早有耳闻,他派夏侯霸去探听虚实,得知蜀兵已连夜撤走。

  司马懿连连跺脚,说:“看来诸葛亮是真的死了,速速派兵去追。”

  司马懿带着司马师与司马昭一起杀奔五丈原,远远地望见蜀军的影子,更加奋力地追赶。

  忽然山后一声炮响,顿时杀声震天,一队蜀兵冲了过来,蜀兵队中飘荡着一面中军大旗,旗上亮出“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几个大字,旗下端坐一人,正是诸葛孔明!

  司马懿大惊失色:“诸葛亮还在!糟了,我们中计了!”

  他急忙勒转马头,没命地奔逃。

  姜维策马追来,大叫:“贼将休走,你已中了我们丞相的计了,还不下马投降!”

  魏兵吓得魂飞魄散,丢盔弃甲,不少人自相践踏而死。

  司马懿一口气跑出了五十里,才停下马来。他摸着自己的头,问左右:“我的头还在吗?”

  左右回答:“都督不必惊慌,蜀军已经退回去了。”

  司马懿这才定下神来。

  过了两天,乡民告诉司马懿说:“蜀兵退入山谷时,哀声动地,军中扬起白旗,诸葛亮果然死了,只留下姜维带一千人马断后。前日车上的诸葛亮,是木头雕刻的。”

  蝉变为成虫时要蜕去一层壳,“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难以察觉。

  深藏不露

  秦朝末年,匈奴内部政权更替,人心不稳。邻近的东胡便仗着国力充实,强行索要匈奴的国宝千里马。

  匈奴将士十分气愤,坚决不答应东胡人的要求。

  匈奴单于冒顿却劝说大家:“给他们吧,因为一匹马影响了两国的关系,不值得。”

  东胡人得寸进尺,又要冒顿把自己的宠妾送给东胡首领。

  冒顿又说:“给他们吧,因为一个女人影响了两国的关系,不值得。”

  东胡人见自己连连得手,十分得意,认为匈奴人胆小怕事,不足惧怕,就逐渐放松了警惕。

  这期间,冒顿单于却趁机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这一年,东胡人看中了匈奴的一片草原,就派人前来索要。没想到一味忍让的冒顿突然强硬起来,他对来人说:“我怎么能把国土随便地送人呢?”

  随后,他集合队伍,攻打东胡。匈奴将士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一听说去打东胡,个个奋勇,人人争先,锐不可当,势如破竹。东胡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匈奴敢来进攻他们,匆忙之间来不及抵抗,很快就被匈奴击败了。

  单于冒顿成为了“草原之王”。

  刘备有一次受曹操之邀去赴宴,危急关头也是深藏不露,从而险中求生。

  东汉末年,受曹操挟持的汉献帝写血书密诏,令国舅董承召集人马除掉曹操。董承联络了侍郎王子服、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等人,大家先后在密诏上签名。这天夜里,董承怀揣密诏,径直来到刘备的公馆,一针见血地说了诛杀奸贼的事情。刘备看了密诏,不胜悲情,毅然决然地在上边签了自己的名字。

  为防备曹操怀疑自己,刘备想出了一个“韬晦之计”,在公馆的后园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每天浇水、锄草,很少与别人交往。

  有一天,刘备正在园子里浇菜,曹操的部将许褚、张辽及随从几十个人找到刘备,说:“曹丞相请你过去一下。”

  刘备惊讶地问:“有什么要紧事吗?”

  许褚说:“不知道,曹丞相只叫我们来请。”

  刘备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却又不能不去,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

  曹操笑着对刘备说:“你在家里做得好大的事啊!”

  一句话吓得刘备面如土色。

  曹操拉着刘备的手,来到相府的后花园,说:“学着种菜很不容易啊!”

  刘备这才放下心来,回答说:“闲着没事消遣一下。”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子里,两个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喝到半醉时,忽然阴云密布,大雨就要来了。

  曹操与刘备站到栏杆前,观赏着把天空撕成大口子的闪电。曹操说:“你知道龙的变化能力吗?”

  刘备谦虚地说:“才疏学浅,不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