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美学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75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美学》章节:第75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书中的制药师生活在这广大世界外缘的窄狭的圈  子里,所以被描写成为一个庸俗的市侩,性情好,却老是郁  郁不乐。但是从所写人物的最切近的环境来看,上文所要求  的那种调子还是到处响着。我们姑举一例来说明,书中的主  人和他的客人,即牧师和制药师,从来没有喝过咖啡:

母亲仔细地捧出清亮的美酒,  盛在光亮锡托盘里的光滑的瓶里,  还有几个绿杯,真正是喝莱茵酒用的杯。  他们在荫凉地方喝一八八三年家里自酿的酒,用的也是  自家制造的适宜于喝莱茵酒的酒杯,接着诗人就在我们的想  象里唤起“莱茵河流和它的美好的河岸”,不久我们又被引到

①  参看244页注①。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7  6  3

主人屋后的葡萄园,所以一切都不跳出一种舒适的自给自足  的情况所特有的范围。

                  c)精神关系的总和  外在环境除以上两种之外还有第三种,是每个人只要生  活就必须和它发生具体联系的。这就是宗教、法律、道德等  方面的一般的精神关系,例如国家的组织形式、宪法、法律、  家庭、公共生活和私生活以及社会关系之类。因为理想的人  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  到表现。按照它的概念来说,这些精神关系所含的有实体性  的神性的本身必然的因素固然只是同一个因素  ①  ,但是就客  观方面看,这因素却采取变化多方的形状,这些形状还夹杂  着一些偶然现象,即只适合某些个别事物、某些习俗、某些  时代和某些民族的现象。这种精神生活中的一切旨趣也成为  一种外在现实,作为道德习俗惯例出现在个别人物面前,而  个别人物作为独立自足的主体,也和对他更切近的精神关系  的总和发生关系,正如他和外在自然发生关系一样。总之,关  于精神关系这一范围,我们也要求前已阐明的那种协调一  致  ②  ,所以我们在这里暂且不再详论这个要求,等到我们从另  一方面研究这个问题时,再讨论这个要求的基本要点。

有实体性的因素即上文所谓普遍力量。例如同是“母爱”,在不同的时代,  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里表现可以不同。



②  即主体与客体的协调一致。

-----------------------------------------------

8  6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3.理想的艺术作品的外在方面对听众的关系

      艺术是表现理想的,它必须就这理想对上述那些对外在  现实的关系来采纳这理想,而且把人物的内在主体性和外在  世界融合成为一体。但是艺术作品尽管自成一种协调的完整  的世界,它作为现实的个别对象,却不是·为·它·自·己而是·为·我  ·们而存在,为观照和欣赏它的听众而存在。例如演员们表演  一部剧本,他们并不仅彼此交谈,而且也在和我们交谈。要  了解他们,就要根据这两方面来看。每件艺术作品也都是和  观众中每一个人所进行的对话。真正的理想是神和人的普遍  的旨趣和情欲,这些固然是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的,但是理想  既然要把体现它的人物摆在某一定的道德习俗和其它特殊现  象的外在世界里来显示给我们看,这就要引起一种新的要求:  就是这外在世界不仅要与所描写的人物协调一致,而且也要  和我们协调一致。正如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和他们的外在世界  须协调,我们也要求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环境也和我们协调。不  管一件艺术作品是从哪个时代取材,它总带有一些特点,使  它不同于另一民族和另一世纪的。诗人,画家,雕刻家和音  乐家特别爱从过去时代取材。在文化、道德、习俗、政治制  度、宗教信仰各方面,过去时代都和他们自己的时代不同。我  们前已提到过,这样向过去倒退,有一种很大的方便,这就  是由记忆而跳开现时的直接性,就可以达到艺术所必有的对  材料的概括化。但是艺术家却属于他自己的时代,在那时代  的习俗、见识和观念里过活。例如拿荷马史诗来说,不管真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9  6  3

正有无荷马其人,作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这  两部史诗的写作时代和诗中所写的特洛伊战争的时代至少要  隔四百年,希腊大悲剧家和他们所写的那些英雄的时代相隔  的时间还要加倍。《尼伯龙根歌》也有类似的情形,把诗中各  传说汇集起来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的诗人和诗中事迹发生的  年代相隔也很远。

      尽管艺术家对于神和人的普遍情致是很熟悉的,但是他  所写的那些人物和动作的时代在许多具有条件性的外在形状  上都已基本改变过了,对艺术家是生疏的了。此外,诗人是  为某一种听众而创造,首先是为他自己的民族和时代而创造,  这些听众有权要求能了解他的艺术作品而且感觉到它异常亲  切。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  赏的,但是要其它民族和时代能彻底了解这种作品,也还要  借助于渊博的地理、历史乃至于哲学的注疏、知识和判断。

      由于不同时代的隔阂,就发生这样一个问题:一件艺术  作品应该怎样表现所写地方的外在方面,例如风俗人情、宗  教、政治、社会、道德各方面的情况呢?换句话说,艺术家  应该忘去他自己的时代,眼里只看到过去时代及其实在情况,  使他的作品成为过去时代的一幅忠实的图画呢?还是他不仅  有权利而且有义务要只注意到他自己的民族和时代,按照符  合他自己的时代特点的观点去创作他的作品呢?我们可以把  这两种对立的要求这样提出:应该怎样处理题材,是客观地  按照它的内容和时代来处理呢,还是按照主观的方法来处理,  使它完全适应现时代的文化和习俗呢?如果让这两种办法坚  决对立,每种办法都会走到错误的极端。我们想简略地讨论

-----------------------------------------------

0  7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一下这两种极端,以便找到正确的表现方式。

因此我们要就以下三个观点来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主观地让艺术家自己时代的文化发挥效力;  ·第·二,对过去时代谨守纯然客观的忠实;

·第·三,在表现和移植

①  另一时代和另一民族的题材之中

见出真正的客观性

        a)让艺术家自己时代的文化发挥效力  如果把纯然·主·观的表现方式推到它的极端的片面性,那  就会走到把过去时代的客观形态完全抛开,换上现时代的特  色。

      a)从一方面看,这种主观的表现方式之所以产生,是由  于对过去时代的无知,也由于艺术家的天真,感觉不到或认  识不到所写对象与这种表现方式之间的矛盾,总之,·文·化·修  ·养·的·缺·乏就是这种表现方式的根源。作为这种天真的最突出  的例子我们可以举汉斯·萨克斯  ②  。他用新鲜明晰的形象和  愉快的心情把我们的上帝、亚当、夏娃以及希伯来族祖先们  都真正地“纽伦堡化”了。上帝被描写成一个小学教师,学  生中有该隐、亚伯以及亚当的其他子女,他的风度和声调就  宛如萨克斯同时代的一位教员。他拿十诫和祈祷文来考问学

原文为  Aneignung.意谓把另一时代和另一民族的题材配合到现时代  本民族的现实情况上去,故译作  “移植”。

②  汉斯·萨克斯  (Hans  Sachs,1494—1576),德国南部纽伦堡镇的一个

鞋匠,写了很多的诗和剧本,常取材于  《圣经》。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1  7  3

生们,亚伯是个虔诚的好孩子,功课念得很熟,该隐却是个  顽皮的坏孩子,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很不虔敬,轮到他要背诵  十诫时,他把十诫背诵成相反的意思,例如说“应该偷盗”,  “不可孝敬父母”。在德国南部,人们也用这种移植的方式去  表现耶稣临刑的情节——  这种表现方式虽然有一度被禁止,  后来又复兴起来了。彼拉多  ①  被写成一个粗暴骄横的官僚,兵  士们  ②  也现出近代的粗俗气,拿出一袋烟送被拘押的耶稣,要  他抽,他不肯抽,兵士们就用暴力把烟塞到他鼻子里。老百  姓们看到这种情景全都开心,尽管他们都是十分虔诚的人  ——  还可以说,他们愈虔诚,这种直接现在目前的现时外在  情景就愈能引起更生动的内在的宗教观念。这种转化古代人  物以适应近代观点和形象的方式固然也有道理,汉斯·萨克  斯那样随便拿上帝和古代宗教观念开玩笑,并且把宗教的虔  诚完全体现在粗俗平民的平凡关系里。这种勇气还可以说是  伟大的,但是这种表现方式对情感毕竟是一种勉强,表现出  艺术家缺乏精神文化修养,因为这种表现方式不仅不按照对  象本有的客观性去描写它,而且还把它写成简直是相反的形  象,只令人觉得妄诞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