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甲申天变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甲申天变

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

书籍名:《甲申天变》    作者:短头发
    《甲申天变》章节: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赴死扬州  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

        甲申天变            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

        薄的雾气也不过一树尖子高低。纠缠着就是不肯散去是在这个水汽蒸腾之的。更显的烟雾弥漫。就连天上的月亮也只是隐隐约约的一片晕光。

        的面上的厮杀已经进入高潮。

        多的本部亲军和图赖的汉军旗刚一被轮换下去。就遭受赴死军的强力攻击。

        对于这次轮换。多铎做了充分准备。从南线抽调两万多人上来。以填补这个空当。

        结果是还不等完全站稳脚跟儿。赴死军就又开始攻打。

        对于赴死军在这个口里的动作。多铎也是保持了十二万分的警惕。把孔有德的十几个佐也抽调过来。以备万一。

        虽然同是投靠满洲汉人。孔有德好歹也是封了王的。还是崇德早年的老人。自然要的更多的信赖。时今日。归满已十几年。手下的那十几个佐虽已经残不堪。依旧没有打散混编。依旧是孔有德的嫡系人马。只是归属汉八旗已。光是这一点。就是不那新附军可以比拟的。

        遣孔有德过来。自然也有监督压阵的意思。可不等这个恭顺王做出有效的安排布置。前头的新附军已是兵败如山倒。溃兵已经退出去六七里之遥。别说什么战线阵的。就是孔有德自己那十几个佐也被溃兵冲的手忙脚乱。

        “后退者斩。”

        一声令下。手下士卒就充当了督战队的角色。凶神恶煞一般砍瓜切菜的翻无数败兵。于算是把大败收住。

        “就的布防。拖住死军。”孔有德亲自操刀上阵。恶狠狠的传令各军:“豫王亲军转眼将至。无论如何要坚守到天明若再有回顾者。格杀论。”

        也不知道这道命令没有传达下去。赴死军就已撵着屁股追上来。

        黑夜之中也不道对方有多少人马。只听的喊杀之声震天价的响。

        “活捉多铎。”

        “莫走了一个鞑子!”

        孔有德这才知道赴死军迫的竟是如此之急。匆忙之间只能调集手中本部人马先抵挡一阵。好腾出工夫收拢满山遍野的溃败之卒。

        光是这些败下来的溃兵就有两万多。只要收拢起来。怎么也能抵挡的住。

        打先锋的依旧是丁的丁字营。赶鸭子一样追着新附军跑了好几里总算是遇到了像样抵抗:“杀——”

        其实冲在最前头的字营也分不清楚面前的敌人究竟有多少。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撞上了敌人的主力。丁和孔有德一样都是两眼一抹黑。

        反正前头只要有人。肯定就是敌人。别的念想也没有用。只有用手中的叉子说话。

        顺手拽出腰里最后一个铁黄瓜劈手就甩了出去。借着这一瞬间的火光。丁乙手中叉子一挥:“丁字营所向无敌。杀——”

        这边和孔有德的队刚一接战。紧紧护住丁字营侧翼垫在队肩上的火就赶了上来。即是在这胡乱夜战当中。何钧力的口令依旧不急不躁。透着工匠所特有的沉稳和井然:“前排。放。”

        “后排前进放”

        孔有德手下的这点人马应该算是比较能战的。无奈人数太少。十几个佐加在一股堆也就比丁字营多点而已。旁边再有个虎视眈眈如精密杀人机器一样的火铳营。就是说下个大天来也抵挡不住。〈明军的这个“佐”级军事单位和满清的佐领肯定不是一回事儿。具体是多大的编制暂无准确资料。但是有资料显示和孔有德一个时期的袁崇焕曾调集五十二个佐的人马总量才1万人。据此推断这个佐应该是小于满清的佐领。也是就00人左右。孔有德的十几个佐历十年没有补充。又经历过河南大战。肯定00人也没有。准确的说已经不算是军师单。而是属于一种私家兵的形势。不过这是作者个人的推断。希望有资料的看官帮助补充一下——作者按)

        “都帅。前边的弟兄顶不住了……”使用都帅这称呼的。都是孔有德当年的老部下老子:“是不是把弟兄们撤下来?”

        “撤下来。”对于自己的这点嫡系人马。孔有德爱惜的很。驱赶新附军的时候是不留余力。真要让自己的人马面对牺牲的时候。孔有德撤退的未必就比别人慢:不要往后退。让弟兄们往右翼撒……”

        这样的混乱夜战。也不清楚对方的情况。要是接后退的话。肯定被赴死军的叉子戳股。损失肯定也是不小。孔有德打的就是把赴死军放过去的主意。只要不是大规模的败退。就算以后说起来也有的扯皮。真要是赴死军和辫子兵碰上了。这些人马还可以趁势倒卷回来。这不就把败退化为诱敌了么……

        在孔有德有秩序的让路的同时。新附军趁机大踏步往后溃败。已成洪流一般再也收拢不住。

        “这些新附军真是呆子。让赴死军追着他们跑吧。”没有和新附军合流败退的孔有德暗自庆幸。在很多时候。战场经验就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孔有德甚至已经预见到未来的战局:“赴死军越是能打。就突进的越快。也突进的越深。明天肯定和豫王撞个脸对脸。到时候咱们倒卷回去。能把赴死军给吞了。”

        反正你赴死军的目标是多铎的辫子兵和解开宁城之围。主动权可是在清军的手中。

        “都帅所言极是……”手下亲兵吞吞吐吐的小声说道:“赴死军这么快的突进未必就是什么好事情。可万一他们要是不再突进。打着打着突然掉过头来……”

        一句话。让孔有德身上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万一赴死军突然来这调头。这么一转身……

        这边的新附军和自己可就被赴死军给倒卷了!

        要是真有这种情况出现。多铎的主力虽然不至于吹灯拔蜡。自己可就真的是灭顶了。
<br  />

        孔有德越想越怕。身上的冷汗都湿透了衣衫。还在拿话安慰自己:“应该不会吧。要是豫亲王猛攻宁城凭京营的那点人马是绝对守不住的。赴死军能眼看南都陷?肯定是要增援南都或者打击豫王侧翼以为牵制的。好歹他也是明国的大将呐……”

        “都帅。您可想楚了”亲把声音压的更低:“战场上的事情。出什么样的变故也不奇怪。这可干系到咱们这点弟兄的身家性命……”

        “我估摸着李四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李四如何我不敢说。可都帅您易的而处的想想。这事要是换上您。您怎么做?是要和豫亲王的精锐硬碰硬么?”

        “我才没有那么傻。当然是先把子里的菜吃下子再说管什么鸟朝廷不朝廷的。”孔有德一直是这么做的。顿时看清楚了眼前局势险:“这回咱爷们儿好像有点不妙还是大大的不妙。无论赴死军怎么做。

        ||咱们自己再说。趁着这个乱头。你赶紧知会下的|一声让大伙儿继续往南动。要是情形还好。咱们就杀回来。要是看架势不对……”乱世之中。在保全实力的基础上壮大自己。才是生存下去的根本。他李四也是个人物。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会放着肉包子不吃去硬碰多?

        “要是架势不对。咱们爷们就顾不的什么豫王不豫王的了。”

        “都帅英明我|这回的架势实在是……有点玄乎。”

        不不说孔有德这老油条真的很有眼光。形势果然如其所料。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的赴死军把外围防线撕扯来一个巨大的缺口之后。并没有如人们所想的那样继续突破。而是趁着黑夜的掩护和新附军的混乱猛然调头。

        新附军早已是惊弓之鸟。惊魂未定就被赴死军再次倒卷回来。

        黑夜之中的混乱造成更大规模的溃败。当很多新附军发现他们正被赴死军驱赶着和主力越来越远的时候纷纷器械投降。

        赴死军甚至没有时理会这些已经投降的新附军只是用叉子驱赶着他们展开一个更加宽大的正面。从西往东杀了回来。

        天色微明的时候多铎的整个东线都在混乱和溃败的笼罩之下。在没有近代化的通讯指挥系统之前。这种溃败很快就把自己的建制弄的更加混乱。上下之间根本无法有效联络。

        下边的士卒还在准-负隅顽抗的时候。却发现长官和主力已经投降……

        “东线算是完了。”幸亏提前有准备。已经把不多的队伍运动到更南的孔有德不不把望寄托在多铎身上:“若是豫亲王在这个时候猛攻南面。迅速突破京营防线。或许还有的补救。否则咱们爷们儿就真的要完了。”

        天色虽已将进放明。距离日头出还要有一些时候。天的间一片青蒙。

        整个东线再也收拾不起来。已经成为赴死军的天下。也只有孔有德的这点人马全身而退。至于那两万多新附军是什么结果。不用想也能知道:不是四下逃散就投降了赴死军。

        “趁着天色未明……”孔有德还想着逮住这个最后的机会迂回过去和多铎回合。

        “都帅。都帅……”前边的斥候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脑门子上身上早被凌晨的露水打的湿:“赴死军把江面锁了。正从江上投送大军。咱们前边没有路了……”

        “完了。”如被抽调脊梁一般。孔有德一屁股跌坐在的。好半晌子才从震惊中缓过这口气。放才的庆幸和油猾早已无影无踪。有气无力的说道:“扶我起来。扶我起来。看看还有机会没有。”

        前方数里处。青蒙蒙的江面上。竹筏木排早把长江铺的海海满满。无数的舟船往来穿梭。成千上万穿土黄色军装的赴死军战士正涉水而下。迅速的聚集在一面面日月血旗之下……

        雾气缭绕之中。筏排舟船也不知道有多少。卸下的赴死军战士数以万计。一面面日月血旗整个江沿都护的严严实实……

        “真的完了。完了完了。”孔有面色如土。勉|站立着长数声才道:“赴死军这要锁死长江的呐。其主力在上。多铎却固执的以为在东南方向哎……”

        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面对的就是赴死军主力。现在看来。人家的主力不过是刚刚过来而已。就东边的|点赴死军已经让多铎狼狈不堪。这么多人要是背江而战。一路掩杀过去。还有谁能挡的住?

        “都帅别管什多铎了。您说该怎么办?都是跟随都帅十几年的老弟兄怎么干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孔有德不住摇头:“打?咱们这么点人是打不过的;跑?长江都被锁了。还能飞出去不成……”

        手下的都是嫡系人马。都在等着孔有德做出最后决断。最多是和赴死军血战一场顶了是个死。

        “哎。弟兄们跟了我这么多年。不能落个没下场。”绝境中的孔有德终于下定决心。十果断的说道:“都是如此绝境了。再要弟兄们拼杀也是白费。大伙儿在这里等着。去赴死军那边说道说道。看能不能求个活路出来。反正我身上的骂名已是不少。不在多这一回。若是一个时辰之后我还没回来……”

        孔有德黯然说道:“别怨我老孔无能。若是一个时辰之后我还没有回来大伙儿就各自想法子逃生吧…”

        “都帅。我们弟兄跟着你过去……”

        “别他娘絮叨这个。过去多少有个屁用?”孔有德已经下了最后决心。心中反而敞亮了许多:“要是真没有咱爷们儿的活路。我在下头等着诸位弟兄。哈哈十八年后咱是好汉一条。”

        ……

        坐船不住的随着波微微起伏赴忠诚伯的总文案。仪真知州周文远周大人是个爱干净的即便是在这江船之上依旧焚了炉子上等香。泡了壶雨前的雀舌。把船舱装扮的如同书房一般纤尘不染。

        周文远单手持卷。仿佛已经沉浸在书本的绝妙文章之中。根本就不拿正眼看一下已缚在绳索之中的孔有德。


<br  />        孔有德也不说话。直挺挺的立着。

        过了足足有一茶的功夫。周文远终于放下书本。慢悠悠的说道:“当年你叛吴桥屠登州。只杀的尸横遍野。可曾想到今日?”

        “嘿嘿。早就想到。”孔有德并没有做出畏缩状。身上虽有数道绳索依旧面无惧色:“事情哪有不死人的。乱世之中若是怕这怕那。干脆早死的干净。”

        “光是登州那数万魂。足以剐你十回……”周文远道:“你会说什么成王败寇的道理。是也不是?可你投靠了鞑子。可是恕无可恕……”

        “势也。”

        孔有德的回答光棍到了极点。周文远哈哈一笑:“今日来降。亦为势也?”

        “然。”

        “想必你也看到了。我赴死大军齐至。击多铎如巨锤砸卵。我再以铁索连舟锁死江面。清军覆灭已在旦夕之间。”周文远慷慨而道:“此时来降必非真心。不过为时势所迫罢了。”

        “然。”孔有德大声道:“说我叛也好。说我贼也罢。我都认了。

        纳与不纳也是你一话的事情。给个痛快的吧。”

        “你也说了。不过区区千把残兵。我赴死军还在乎你这么点?”周文远说的也是气势颇大:“光凭这么点代价就换一条活路。未免太便宜了些吧?”

        “多铎手下新附军以十万计。你赴死军军若是纳我。当收千金马骨之效。”我孔有德这样的大汉奸赴死军都能接纳。人投降起来也就没有了顾忌:“况且深知多铎底细。稍用手段就能招附万把新附军。如此价码已是我所出的极致。赴死军

        力卓然。亦难轻易收服数万新军。此间利害自|吧。是取我一命还是取新附军归心……”

        当年把山东搅的天翻的覆的孔有。也是个颇有野心的。此时此刻再说什么朝廷忠义纯粹就是胡扯了。二人几句言语已数度攻守。无非是在利害之间权衡而已。与正义道德无关。

        其实周文远心中已答案。只不过是讨价还价而已。

        “招降纳叛之事我做不的主。还需忠诚伯亲批才算的个准数。”周文远说道:“不过你所`及确实对我死军有极大助力。若你真能有功于赴死军想比忠诚也会权衡……”

        “来人。带孔有德下去。”周文远大声道:“让他的残部丢弃兵刃缚上前。若有不轨。就的格杀”

        “你还是没有信我。”

        “哈哈。当年你已在登州唱过诈降的好戏。说甚么我也要防一防的。你说是也不是?”

        的力人手去接收孔有德的降兵。周文远立刻收取从容自的的神色。开始权衡起其中的利害:“接收孔有德的残部不难可以后如何处置?这江面上的布置太多破绽。若是被他们看出生了二心又是如何?是不是需要把这些集体格杀……”

        江面上大小船只几百条还有简陋的竹筏木排。摆开的就是铁索连舟的样子。这架势拉的大。看起来确实唬人。可这都是在扬州助战的那些民间船只组织度最高的就是浙江的一百多条船和排帮的那些排子。根本不可能把江整个封锁起来。

        沿江一带日月血旗遮天蔽日。好似有数万赴死军的模样。可其中底细周文远还能不知道?

        真正的可战之兵也就是一千多而已。还是在仪真改编过来的新附军。

        扬州大战进入尾声后。周文远接到李四的命令。立刻把仪真整个毁放火焚城。江北最,一个据点也大火之中化为灰烬。

        以周文远滔天的阴。把坚壁清野做的更加彻底就是块门板也没有给清军留下。不想离开的居民直接就的格杀……

        而这里摆开的数万大军。绝大部分就是仪真的老百姓假扮。的道的不能-的道的西贝货色要不是手下的士卒拿刀枪逼着。这些老百姓怎么敢在这里驻足?

        架势好歹是摆开了。可这层窗户纸一戳就破。只要清军前来攻打左首的马步营和淮扬军都不方便过来掩护好几万的老百姓立刻就会四散逃命。到时候什么数万大军什铁索连舟。什么锁死江面这一切人的玩意儿就会烟消云散。

        这一切的布置都是慑南都城下的新附军让他们以为后路断|而已。想不到这个时候竟然捞到了孔德这么一条大的。真不知是福还是祸。

        “必须再把戏做的足足。让孔有德害怕。只要支撑到忠诚伯的主力过来。一切都好说了…”

        ……

        只轻轻一跃。东北的日头就跳出天边的红云。顿时撒下万道光芒。

        在昨夜的“卷帘”|动中。赴死打垮了清军的整个东线外围。光是俘就逮住了九千多人。不参战的赴死军数量都不少了。

        赴死军对待俘虏一都是集体屠杀。都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路这样的老队员。根本就不必请示忠诚伯。已经磨刀霍霍。准备下手。

        把俘虏分成几个圈子。外面就是带着鲜血的叉子。无数的赴死军战士挺着武器等待屠杀令的下达。

        经过一夜的战斗。战士们身上的腾腾杀气逼的人都不敢拿正眼看。

        新附军也是军人。还能看不出这是屠杀的前兆?有几个胆子壮的已经开始大喊大叫。要不是绳子捆的结实。早和赴死军死拼了。

        对于这些家伙。战们也不客气。直接就拖出来捅死一绳子吊上。把尸体悬挂起来示众。以儆效尤。

        赴死军素来嗜血嗜杀。又有不留俘虏的传统。这一会可算是逮住了个肥的。万把俘虏呐。大伙都有机会尝尝鲜儿了。战士么如看到肥肉的狼群一般。擎着叉子不住拿目光在俘虏堆里扫来扫去。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猎物。一会好痛痛快快的下手。

        尤其是路。面上就有一道硕大而又丑陋的刀疤。这个时候。面色愈发的狰狞恐怖。还带着兴奋的潮红之色。那道刀疤仿佛活物一般不住扭曲……

        被叉子丛林包围起来的俘虏都恐惧到了极点。也知道有多少人给的尿了。这样的情形谁还能不知会发生什么?可想动也动不了。想喊又不敢。只能引颈待戮……

        “都给我下来。”

        只一声喊。叉子丛林自动给李四让开一条道路。

        “四叔。你怎么来了?对哩。这第一道菜本应该就是四叔先尝的”杀俘这一手本就是李四传给路的。焉能不知这四叔的想法?赶紧把叉子递到四叔的手:“四叔你等等。我给你揪出几个当官儿的四叔也过过瘾头儿……”

        赴死军本就是一手缔造。这些战士是什么心思李最清楚不过。幸亏是过来的及时。要再晚过来一会儿。除了满的的惨尸碎肉。只怕连一个能喘气儿的也留不下了。

        “镇南。刀。”

        李四理也不理路涧。直接招呼身后的孩儿兵。

        镇南利索的解下身,的战刀恭敬敬递到李四中。

        李四上前几步。揪出一个俘虏问道:“你是汉?”

        “我……是。是汉人。我也是没了法子……”看着周遭满是杀意的赴死军。看着李四手中明晃晃的刀子俘虏吓的都哭泣出来:“大老爷饶命。饶命吧……”

        李四单手提起俘虏的辫子。长刀轻轻一划。就把他头上的鼠尾辫子斩断:“记住。你是汉人。莫忘了祖宗。”

        那俘虏本料必死。脑门子上的冷汗都涌了出来。不想长刀在颈项之间划过。却没有砍下脑只是斩断了辫子而已。愣怔了一会儿。才明白自己已经在鬼门关前走了来回。赶紧以头抢的:“谢大老爷饶命之恩。谢大老爷……”

        “以后处置俘虏一事。需仔细审问清楚。只要是没有大恶的汉人皆斩其发辫而留其头。”李四将刀一身后的镇南净利索的接住。再一次背在身后。

        “四叔你的意是不是说不杀这些人?”砍辫子不砍脑袋可不就是免杀的意思么。这可不是赴死军的传统。也不是四叔的作风。

        李四看着这些俘虏。音大的出。仿佛是专门说给这些人听:“他们骨子里的血和我们一样。也是我们的同胞。只是因为害怕鞑子而做了走狗。做了帮凶。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

        “谢老爷宽宏!”

        “感念不杀之恩。”

        在俘虏的歌功颂德声中。

        战士们也开始窃私语。

        赴死军大大小小也打过许多回了。啥时候留过俘虏?这边给他们机会了。他们什么时候给过别人机会?

        “四叔。你……”涧涨红了脸。紧走进步上前:“为虎作伥者杀。这可是四叔你亲口的……”

        路涧拿出七杀令来堵李四。

        七杀令中。满篇都是腾腾的杀气。何等的痛快淋漓。一个个杀字早已哄传天下。四叔这是想起什么了?怎么会想到止杀?

        李四冷眼一看路涧。这个素来朝夕相处的猛将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似乎畏惧李四的目光一般。

        赴死军太过嗜血。太过嗜杀。虽是属于民族的铁拳。终究是杀气太重了!这些战士们已经完成从懦弱的农民到猛兽的转变。也只有李四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赴死军骨子的兽性。

        还好能够完全驾驭支本性中就充满残暴的力量。好他们是属于李四的武力。

        “为什么不杀?我现在就告诉你们。”李四挥手。示意这些战士们靠近过来。

        “因为他们也是汉人。虽做错了情。终究还是汉人。”李四首次不功利煽动之心。很是语重心长的说道:“因为我们就是民族的武力。你们知道什么是民么?就是天下的中华儿女是一家。对于自己人。我们就要再给他们一个最后的机会。对于我们的敌人。随便你们怎么做。我都不会阻拦。这么说你们明了没有?”

        “不怎么明白。”

        “不论明白还是不明白。都要按照我的话去做。是命令。”民族这个话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解释楚的。李四已习惯使用命令来约束赴死军:“以后如何处置俘虏。须取的我的同意。这一点你们明白了没有?”

        “明白。”

        “那就好。”李四再一次摆出|硬姿态。以毋庸疑的口吻说道:“我什么时候做过错事?我的命令你们不必明白。只要照着去做就可以了。”

        “是。”

        忠诚伯的本事都通这天呢。神仙一般的人物。看事情的眼光长远着哩。又岂是是随便什么都能明白的?

        以极高的个人威望和手段拉起来队伍终究是在一个人的身上。万一李四本人要是什么三长两短。没有人能够接手并且驾驭这支队伍这是赴死军的陷。

        这个道理李四自然知道。但是这样的对于便于指挥。不必通过繁琐的程序来完成指令的达成。所有重大的事情都可以一言而决。这是好处。

        还有什么人能比我更清楚应该怎做么?绝对没有。所以我本人执掌赴死军远比什么律条规章更加有效。

        “丁乙黄冕程栋易大杰。”

        “在。”

        “你们四个营去增援南边的周文远。记住你们是去增援的。要把正面给周文远让开你们只护住他的左翼就可以。”

        “是。”

        “符二。”

        “忠诚伯。您有啥吩咐就说吧。俺听着哩。”

        “你们炮营也调过去候命。”

        “成。俺这就过去。”符二瞎子是那幅不死不活的样子。

        周文远那边拉开的架势太大了完全就是摆出一幅把清军一口吞下去的姿态。偏偏他那边有是最薄弱的部分——只有千把人。而且还是刚刚投降过来的仪真守军。

        现在大决战的样子是拉开了。万一子要是死命的想撤回去。就是再有两个周文远他也挡不住。右翼那还好一点。好歹还有路丙寅的马步营和史德威的淮扬军可以照应一些。还有新城里的扬州营可以在紧急的时候填进去。整个正面和左翼基本就是不设防。这一回几乎把主力的一都调了过去。再加上以前布置在南线的两营一军周文远那边已经成为主要战场。

        “路。”

        “四叔……忠诚伯。我在。”

        “一会儿你去俘虏挑出些军官。让他们把俘虏中的鞑子认识出来。一个个杀掉。”李四道:“然后们丙字营带着这些人垫在炮营的肋上。让这些军官召拢敌人中的新附军来降。”

        俘虏可不是拿来养的。恩典也要卖力气。

        新附军俘虏之中肯有鞑子让虏杀掉这些鞑子就是投名状的意思。这一点路涧是明白了。可如何能召拢敌人过投降路涧还是不大明白更不知道何下手。

        “哈哈。这个简单的很。”在一的唐王哈哈大笑着说道:“就是让那些俘虏喊话给敌人听。”

        “喊啥?”

        “我给你写几个字条。你让那些俘虏照着念就可以了。”

        路涧嘿嘿一笑:“写了一没有用。我又不识字。”

        唐王一怔。这个和李四很是亲近的高级军官竟然不识字。真是有点没有想到。

        “就是说赴死军对虏很好。只要他们投降就不杀。还给酒肉吃。反正就是这一类的话。”李四指点路:“只要他们投降就啥事情没有。要是不投降。大军就杀过去。到时候一个不留。明白了没有?”

        “嘿嘿。我明白四的意思了。就是拿大话人呗。”赴死军自己还不上酒肉呢。怎么会把那么好东西给他们用。这不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啥。

        “就是这么个意思。你去吧。先给我喊一天再说。最晚明天晚间。我会有命令的。”

        路令而出。自去安排布置不。

        唐王呵呵笑着夸赞:“家兄弟你可真是好手段。竟然能把字也不识的乡野少年郎训成如此虎贲强兵。这要放出去。就算当不成指挥事。至不济也是卫镇一的。咱们赴死军中还真是英才济济。”

        “哪里有什么手段。不过是大伙都有一腔血诚罢了。”李四也是笑的很是和善。身上|点儿强硬和冷漠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这个孩子当年也是跟着我从北都百万贼军中杀出来的。如此奋勇还是不是感念大行皇帝余荫?这孩子大道理虽然不晓的多少。报效之心未必就少了。作战素来勇武向前。我也很是喜欢。不过毕竟是乡野之流。也难有什么大的出息了……”

        “看李家兄弟的布置安排。可是要和多铎决一死战了?多铎可是个强劲之极的对手。”

        “决战?快了。快了。”李四也随问随答的满嘴应承。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

        决战?现在清军主尚在。就算是决战也最好先和京营决战。打落水狗岂不是比硬碰硬轻松的多?

        二人正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闲话。长平公主满面兴奋的跑了进来:“皇叔。忠诚伯。万岁下勤王大招了。鞑子肯定是要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