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中国艾滋病调查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中国艾滋病调查

第13章

书籍名:《中国艾滋病调查》    作者:高耀洁
    《中国艾滋病调查》章节:第1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老贾临走时留下了他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

2000年9月12日,我专程雇车去了一趟老贾的家。老贾的妻子玉贞躺在床上,她50多岁,面色黑青,极度憔悴,说话有气无力。玉贞告诉我说:“我最大的痛苦就是发烧,吃退烧药根本没用。每天腹泻五到十次,吃什么拉什么,经常恶心,进食量很少。”她只说了这几句话就已气喘吁吁了!我给她诊断之后,送给她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有退烧片、黄连素、藿香正气丸等。

走出院门的时候,老贾送我,我告诉他玉贞害的是传染病,要注意隔离,分开睡觉,老贾说:“我们结婚20多年了,一直这样睡觉。现在她有病了,我更不能离开她。”接着当我告诉他怎样正确使用避孕套时,老贾不相信地说:“那玩意儿不管用。”看来老贾听不进去。与他握手告别时,我再三叮嘱他有事情给我打电话。

20多天后,玉贞撒手西去。老贾告诉我,手术所在医院赔偿他两万元。一年后我又见到老贾,他很健康,他和三个孩子又化验了三次HIV抗体,结果均为阴性。这说明他们并未感染艾滋病。

像老贾这种遭遇者,何止他一人、一家!2001年5月5日,我赶往某艾滋病高发区,一上午就见到了四位艾滋鳏夫。他们各带领着两到四个孤儿,缺衣少食,过着极其困难的生活。如骆狮子,骨瘦如柴,衣衫褴褛,领着三个孩子,其中大女儿13岁,辍学在家带着3岁的患有艾滋病的弟弟。距离他们十几米远,就可以闻到他们身上的腥臭味。另外三家和骆家相差无几。更令人心寒的是,闫洼村一个失去母亲、随父亲生活的9岁小学生,整个冬天一直没有棉袄穿。直到2002年2月8日我送了他一件女孩子的花袄,他才终于穿上了棉衣。周围的人对他们都躲得远远的,甚至不敢从他们门前经过。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妇女死于艾滋病呢?村里人告诉我:“农村人认为女人月月淌血(指月经),她们的血贱。当年刮卖血风的时候,很多家庭都让女人去卖血。”现在女人因艾滋病死了,男人既当爹又当娘。不少人摇着头说:“没有女人的家,就不像个家,没有娘的孩子连草都不如。真是太可怕了!”请看一个女孩给我的来信:

尊敬的高大夫:

我是上蔡县芦岗乡××村人,我父亲叫夏××。在1988-1993年间,这里涌现出卖血热潮。俗话说:“兴啥啥不丑”,我妈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处在贫穷落后的农村,为供我和弟弟上学,无法挣钱,她就走上了卖血这条路。这两年,我们这里好多、好多感染了艾滋病的人,都相继死去。我妈妈去年8月份化验也是艾滋病。到哪去治疗呢?高大夫,我只想对你说:我需要我妈妈!我可怜我妈妈!只要能治好她的病,让我做什么都可以!高大夫,茫茫人海能让我看到您那只高擎着的温暖、宽厚的手抚慰一个女孩冰凉的心吗?请给我回信吧!

                                          夏  ×  ×

                                            2001年1月9日

读之让人落泪。

笔者当时在村里询问了不少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鳏夫,问他们是否正确使用了避孕套,或采用过其他防护措施。他们答复:“我们不懂这种‘怪病’怎样传染,有啥防护可说呢?”他们从来就没有做过任何隔离预防措施,那为什么男方未被感染呢?可能是男性外生殖器皮肤及黏膜在健康状况下不易破损,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几率较小。

再追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时,鳏夫们说,他们最大的痛苦是周围人的冷漠和歧视。这是因为很多人对艾滋病所知甚少,因而惧怕艾滋病引发的。请看2004年9月23日我收到的一封高中生来信:

高奶奶您好!

在陕西电视台看到您一心为拯救爱(艾)滋病患者(奔波)。而且您那么大年纪,却一直信心百倍,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我打心底非常佩服。

爱(艾)滋病这个可怕的概念,让人一想起就会毛骨发寒(悚然)。我虽是一名高中生,但对这方面的知识太缺乏,以至于到旅馆睡觉不敢脱衣服,不敢用旅馆的杯子,甚至到饭店吃饭都非常担心wωw奇Qìsuu書còm网,怀疑这个碗是一个爱(艾)滋病患者刚吃过的。

不光是我,在我的周围都是一些比较正统的年轻人,一提起与性有关系的字眼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对这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在电视台上看到您赠书,想一览您的心血(之作)。

谢谢!

祝您晚年幸福

全家欢乐

                                  永寿县店头镇××村

                                      ××

1999年末到2000年初,我每次到艾滋病高发区去,都发现群众对艾滋病十分恐慌,他们走路说话都怕被传染,有的甚至因此全家搬迁。五年过去了,在某些鲜为人知的高发区,由于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对艾滋病还存在普遍的恐慌。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这说明我们宣传艾滋病的力度还不够,需要加强有关的宣传,让公众知道艾滋病为何物,消除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冷漠与歧视。这才是预防艾滋病的最佳疫苗。

一个丈夫的悔恨

输血是为了治病救人,她却因输血失去了生命。

这不奇怪,也不只有她一人。据中新社2004年4月11日报道,卫生部最新统计显示,血液传播是目前中国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中国艾滋病的血液传播占72.6%,居首位;经性接触途径感染占8.4%;母婴传播感染占0.3%,还有18.7%的传播途径不详。

这位42岁的妇女,自1995年中秋节后自觉乏力、厌食,她以为过节操劳累了,休息几天就会好。但几天后开始发烧,腹部逐渐胀大,11月6日在某市医院诊断为“腹部肿瘤”。

她很不相信地说:“1993年2月2日,我在县人民医院做过卵巢肿瘤摘除手术,当时我丈夫怕我身体条件差,要求医生给我输了两次血,总共800毫升。术后恢复很快,近一年来身体都很健康,怎么会又长了肿瘤?”

市医院的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腹腔几乎被肿瘤充满了!同时发现她腹部皮肤有多处暗紫色斑块,压着不褪色。病人极度消瘦,半个月来病情日益加重,高烧持续在39-40℃之间,并伴有咳嗽、恶心、呕吐,口腔溃烂不能进食。

1996年4月7日,医生给她抽了腹水、胸水,化验检查结果却是:未见癌细胞。医生惊奇地问她:“你卖过血吗?输过血吗?”她回答说:“两年前输过血。”医生叹了一口气,立即叫护士给她抽血化验,结果HIV抗体呈阳性,证明她患的是艾滋病。医生说:“艾滋病是一种无药可医的传染病,我们医院不收这类病人,你还是出院吧。”她丈夫再三询问医生,艾滋病的症状为啥表现是肿瘤?医生说,她的情况医学上称为机会性肿瘤。

机会性肿瘤是艾滋病的特殊症状之一,是指由于艾滋病所导致的人体免疫缺陷而发生在正常人体极少发生的肿瘤。临床常见有生殖器肿瘤、淋巴瘤、神经系肿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鳞状上皮癌、淋巴肉瘤等恶性肿瘤。

病人腹部肿瘤未曾取出,很难确诊为哪一类肿瘤,但她皮肤上的紫色斑块,就是“卡波西肉瘤”。这是一种皮肤的多发性血管性肉瘤,由血管增生而成,是艾滋病患者的特有症状,往往是病人死亡因素之一,最容易误诊或漏诊。

可惜她发现艾滋病太迟了,确诊仅十天后,她就不情愿地走了,留下两个孩子。

在下葬后第三天,她丈夫和两个孩子三人抽血化验,结果HIV抗体均为阴性,说明他们都没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这时,她丈夫明白了妻子的艾滋病是因输血感染的。他非常后悔,后悔变成了悔恨,悔恨不应该在妻子手术时给她输血。

于是他瞒着家人,搬个折叠床,拿块塑料布,带上妻子平时爱吃的食物,无精打采地,走啊,走啊,走到了亡妻的坟墓前躺下来了!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在风雨声中,他多么希望能和亡妻再说句话。两天过去了,女儿和儿子见不到爸爸,出去寻找,邻居也四处找他,全村人都出来找他。在阵阵的风雨中,谁会想到他在荒野的坟茔旁伴着亡妻呢!

他的心已碎,他真是悔恨莫及,在悔恨中伴随着回忆。回忆妻子被艾魔吞没时的惨状,她又是如何表现求生欲望的;回忆她生前的脾气和爱好:爱吃什么饭菜,爱穿什么衣服,她打算做些什么样的事情;回忆他们婚前婚后的生活:十几年来,两人恩恩爱爱,夫唱妇随,从不吵嘴;回忆女儿和儿子在跟前嬉戏的情景。回忆又伴随着沉默,沉默使他石雕般地僵硬,表情木然,在回忆中他慢慢地知道和学会接受现实。

2004年4月6日,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发表讲话,强调要坚持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创新,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不失时机地全面推进防治工作,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国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势头。吴仪强调,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消除恐慌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消除社会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