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虽远必诛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虽远必诛

第34章

书籍名:《虽远必诛》    作者:醉罢君山
    《虽远必诛》章节:第3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从此之后,汉帝国每年出使西域的次数,多的时候有十来次,少的时候也有五六次。如果出使的国家比较远,使节往返一次要八到九年的时间,汉武帝派出的使节团,最远的距离到达犁靬(约在今天西亚的叙利亚一带);如果出使的国家比较近,一般也需要二三年才可以返回。

帝国的威名远扬!

当帝国的使者前往安息国(今伊朗)时,安息国王派出大将,从首都番兜城(今伊朗达姆甘)出发,率领二万骑兵,前往数千里外的东部边界迎接汉朝的使节。安息国是西部与中国有交往的最大国家之一,尚且对中国如此尊重,其他小国更是毕恭毕敬。这是汉帝国外交的鼎盛时期。

由于外交活动的频繁,需要大量的使臣。出使西域是一桩非常艰辛的工作,所以官吏们并不喜欢前往,往往以各种借口推辞。

武帝刘彻下诏,招募自愿者,只要愿意代表国家出使西域,不论出身,哪怕是奴隶的身份,一律发给象征帝国权力的符节,持节出使西域。刘彻试图以此来激发民间的冒险精神。

刘彻的出发点不错,但是执行下来后,出现了许多问题。

招募来的使节中,形形色色的人员都有。既有胸怀大志、富有胆略的壮士,也有亡命之徒;即有浮夸之辈,也有一贫如洗的穷人。有些人为了国家利益,有些人冲着功名而去,还有不少人想趁机捞一把。

因为使团出发时,都携带了大量的礼物,有些使节就中饱私囊,偷偷在半途中把礼物卖给商人,把出使西域当作是一桩生意。也有一些使节仗着是大国使者,对西域小国的君臣百姓进行恫吓威胁,以捞取一些好处。

良莠不齐的使团使得西域各国逐渐对汉帝国疏远,在汉使团途经之处,这些国家拒绝向使团成员提供食物,这样就与汉朝使团不断地发生矛盾,甚至武力冲突。汉使团抢夺沿途国家的粮食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国家反过来就报复,掠夺汉使团的礼物。

本来就够乱哄哄了,这时匈奴人又插一手,时不时派出骑兵突袭汉朝的使节团。

刘彻决心给匈奴人一点颜色。

元鼎六年(前111年),公孙贺率领一万五千名骑兵从九原(内蒙古包头西北)出发,向西深入二千余里;赵破奴率领一万多名骑兵从令居(甘肃省永登县)出发,向西行进,深入数千里。两路大军搜索专门伏击汉朝使团的匈奴骑兵,然而一路上连一个匈奴兵也没找到。

楼兰与车师(姑师)两个西域国家,距离中国最近,每当有汉朝使团出使西域时,总是最先到达楼兰与车师。楼兰与车师这两个国家,要为汉朝使团准备食物、安排住宿,而当时汉使团非常之多,一年有时多达十几个使团,平均下来,每个月都要接待一批汉使,使这两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苦不堪言。再加上有些使节为非作歹,使得楼兰与车师终于忍无可忍,拒绝为汉使提供食物,并且经常对汉使团进行劫掠。

汉使回国后,对楼兰与车师这两个国家大加诋毁,并且认为楼兰与车师勾结匈奴,为匈奴人通风报信,使得匈奴骑兵得以屡屡袭击汉使团。

平心而论,在汉使与西域国家所发生的冲突中,汉朝使团要负很大的责任。楼兰与车师介于中国与匈奴两大强国之间,日子确实不太好过,因为中国远而匈奴近,所以往往更容易倒向匈奴。

武帝刘彻听信了使节们的话,决定发兵攻打楼兰与车师。

元封三年(前108年),赵破奴被任命为远征军的总指挥,率领数万人马远征楼兰、车师。自从霍去病去世、卫青被闲置以来,赵破奴成为汉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他追随霍去病参加过河西战役与漠北战役,屡建战功,勇猛剽悍。

楼兰与车师都建有城镇,与匈奴人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方式不同,这就为汉军提供了打击的目标。赵破奴根本就不将楼兰、车师放在眼里,他独自率领七百名精锐骑兵,快马加鞭,将大部队甩在后面,轻装疾进,直奔楼兰。

楼兰人总道汉帝国遥远,汉军无法长距离奔袭,所以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但是赵破奴的七百骑兵如同天降神兵,突然出现在楼兰国的都城,楼兰人大惊失色。连强大的匈奴人都被汉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了,楼兰人对汉军更是深怀畏惧之心,汉军的突然出现,令楼兰人无所适从,军心大乱。

赵破奴趁楼兰军队混乱之际,率七百骑兵发起强攻,居然将楼兰军队打得大败,杀入楼兰都城之中,楼兰王慌乱之中,来不及逃跑,竟然被赵破奴所俘虏。

赵破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摆平楼兰,楼兰国的邻国车师闻讯大惊。此时赵破奴的数万名大部队已经赶到,与先锋部队会合后,向北挺进,进逼车师国。车师国是一个小国,战斗力本来就不强,如何抵挡赵破奴的数万精兵?刚交战,便一触即溃,赵破奴挥师进入都城,车师投降。

这是汉军第一次在西域亮相,一亮剑便寒气逼人,所有的西域国家都陷于恐慌之中。占领车师之后,赵破奴军队继续向西挺进,耀武扬威,直达乌孙与大宛。乌孙与大宛都是属于西域大国,尚且震摄于汉军之威,更别提那些小国了,纷纷派出使者前往汉军营中,向汉军谢罪。

汉军在西域炫耀兵威后,凯旋而归。

这次作战胜利来得太轻松了。赵破奴在指挥过程中的果断与迅捷,使武帝刘彻在他身上看到一些霍去病的影子,也可以说,赵破奴有意模仿他的前任长官的风格。过于容易得到的胜利,会埋下一些恶果,正如老子所说:福兮祸之所伏。赵破奴作为军队的主将,喜欢单独行动,过于自信,这埋下一个祸根;此次胜利使汉帝国过于轻视西域的军事力量,这使得汉军日后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为了加强对西域的快速军事反应,汉帝国在酒泉与玉门关的西部边陲,修筑漫长的碉堡群(亭障),作为前沿哨所,监视西域的一举一动。

西域各国无远弗界,万邦来朝,武帝刘彻好生得意,西域各国也纷纷向汉帝国献上珍奇稀宝,而汉帝国回赠的礼物更加丰盛。

刘彻很早就从张骞那儿得知,大宛国有汗血马,异常矫健、出汗如血,如果可以带回中国进行繁衍,大量装备汉军骑兵,那么便可以在马匹的质量上压倒匈奴。刘彻向出使大宛的使者询问汗血马,使者回答说:“大宛将国内的汗血马集中的贰师城内(大宛都城贵山城东南一百公里处),禁止汉使者进入,所以我们也都没有见过汗血马。”
/>

刘彻一听,对汗血马更加兴趣,既然大宛国对汗血马如此保密,更加说明此种马的性能天下无双。于是命令使节团带上千两黄金,以及一个用黄金铸造的马匹金像,出使大宛国,希望以如此厚重的礼物交换汗血马。

以车令为首的使节团出发了,前往大宛国。

车令拜见大宛王,对大宛王说:“汉帝国天子非常喜欢贵国的汗血马,希望用千两黄金和这尊金像交换贵国的汗血马。”

大宛国王名叫毋寡,听了车令的话之后,沉吟不语,过了半晌才说:“这件事我要诸位大臣商量一下。”

大宛国的诸位官员坚决反对把汗血马交换给中国,纷纷说道:“汗血马是大宛的国宝,怎么可以送给汉帝国呢?”

大宛王内心很是矛盾:“跟汉帝国相比,我们只算是一个小国,万一触怒汉帝国皇帝,兴师前来问罪,这如何是好?”

大臣们说:“汉帝国要前来兴师问罪,谈何容易。大宛国离汉帝国有数千里之遥,中途沙漠遍布,草木不生,湖泊多为咸水,不能饮水,匈奴骑兵又经常出没。光是汉帝国数百人的使团,在穿越沙漠出使我国,中途经常要死亡不少人,更何况是数万人的大军,怎么可能安全通过数千里的沙漠地带而抵达我国呢?”

通向大宛之路,的确是非常的艰难。大宛王下决心拒绝汉使的请求。

车令听到大宛王拒绝交换汗血马,“噌”的一声跳了起来。车令这个人,勇猛有余,但脾气不好,一气之下,他破口大骂,当着大宛王的面,将金马像当场击碎,然后又扬言:“咱们走着瞧!”说罢扬长而去。

大宛君臣被车令骂得火冒三丈,有人就站出来说话了:“汉帝国的使者太藐视我们了,如果不进行报复,咱们这脸面往哪搁?请大王下令,截杀汉使者,与汉帝国断交。两国相距遥远,汉帝国就是想报复,也是鞭长莫及。”

大宛王也正在气头上,也来不及仔细想想这样做的后果,便草草下命令:“速派快马前往郁城,命令郁城王一定要截住汉使团,务必斩草除根。”

郁城是大宛东部的重镇,是汉帝国使团返回国内必经之地。

郁城王接到国王的命令后,马上派出大军拦截汉使团。可怜车令一行人,共计百余名的大汉使团,在大宛军队的围攻下,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之中,竟然无一人生还。大汉使团全部覆没。

大汉使团全部被屠杀,无一生还,这是帝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何况汉帝国与大宛国根本还没有兵戎相见。

这是谋杀,这是犯罪,这是恐怖主义!

连匈奴这么强悍的国家,在拦截张骞的使团后,也不敢下令诛杀。小小的大宛国居然完全不把汉帝国放在眼里,居然做下如此滔天罪行,居然无视外交的国际原则。斯可忍,孰不可忍?

武帝刘彻暴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