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欲罢不能(悍将)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欲罢不能(悍将)

第25章

书籍名:《欲罢不能(悍将)》    作者:云逸风尘
    《欲罢不能(悍将)》章节:第25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按他的要求,火化后埋在了寺庙前的树林。”

这时,赵兰芝捧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盒,说道:“老人家的遗物都在这个盒子里,他临走前嘱咐我们一定要交给你处理。”

杨逸接过木盒,入手沉重。他以前见过这个木盒,这是老道士唯一不让他碰的东西,这木盒据老道士说是他家传之物,不受潮气侵蚀,虫蚁叮咬,只是没说是何质地。

简单收拾了一下,杨逸一人捧着木盒出了家门,往后山而去。他家就在村子里位置比较靠近后山的地方。

山势不陡,海拨不高,以杨逸现在的脚程很快便到了那座寺庙。寺庙只有三间屋,屋前是老道士搬到此之后开辟的院子,没有围墙。

此时虽已是深秋,但寺庙周围仍是一片郁郁葱葱,庙前院子里几颗杨逸小时候栽的小树也已长得有碗口粗细。寺庙周围野花遍地,绿草茵茵。午后的秋阳透过树叶缝隙洒落在寺庙前的院子里,石桌上。

好一处宁静优美之所在!

望着眼前这熟悉的场景,一切都无变化,只是原本收拾的很平整的院子因长时间无人居住而有些杂草。

寺庙门口挂了一幅牌匾,上书“大道于心”,笔力雄浑,气势磅礴。这是老道士亲手所书,原来寺庙的牌匾让老道士给仍了。

为此,杨逸逐渐懂事后还嘲笑过老道士,说他一身道士打扮却选了个和尚庙做据点,很有些“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架势。老道士却对此嗤之以鼻,反驳说:佛家修佛,道家修道,都是以修为目的,现在道士占了和尚的地方,那就是道佛结合了,当然更有助于修道,说完,就忙着吃肉喝酒去了。

昔景犹在,斯人已逝。

望着挂了一把古铜大锁的庙门,再也不会有一个笑容可掬的老道士从里面走出来了,杨逸悲伤的想到,心痛如绞。

穿过庙前的树林,一处悬崖的边缘,老道士的坟墓现入眼帘。

坟上,已长满了青草和不知名的野花,远处眺望,此处可以俯瞰杨逸的村子,甚至能望到远处的县城。天高云淡,风轻气爽,老道士为自己选了一处理想的埋身之处。但令杨逸奇怪的是父母竟然没有为老道士立碑。

将带来的肉食摆在老道士坟前,好酒满上,杨逸恭恭敬敬跪下,为老道士上三炷香,嘴里道:“师父,徒儿回来看你来了……。”

一句话说完,已是泪流满面。

第三十五章  老道遗嘱(1)

整整一个下午,杨逸跪在老道士的坟前,只是呆呆的望着老道士的坟,脑子里满是当年与老道士相处的点点滴滴。直到夕阳西陲,泪水流干,双腿麻木。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却仍要继续活着。年纪虽轻,杨逸却见惯了生死,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但虽是心里明白,但仍是忍不住的悲伤,从小与老道士朝夕相处,可以说他是杨逸除了父母以外最亲近的人了,是他教会了杨逸一身功夫,带给了杨逸一个快乐的童年。

用父母给的钥匙打开了那把古铜大锁,杨逸推门而进。

屋里的布局并无多大变化,迎面香案上供着道家三清始祖的道身,这是老道士生前自己雕刻油漆的,杨逸的看法,这就是老道士糊弄外人的道具。左右两边的屋子都带有土炕,也是老道士自己盘的,左边一间老道士住,右边一间,杨逸如果留在山上住的。两屋还各有一些简单的家具。

只看老道士那身常年不换的破旧道袍,那肯定让人觉得是一特邋遢的人,为此,杨逸没少笑话他,但看他住的屋子,那却是每日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只是现在,因为长日无人居住,到处积了一些薄薄的灰尘,山上空气本洁净,只是确实是时日长了无人打扫的缘故。

望着屋内的东西,杨逸更是忍不住触景生情,强忍着悲痛,开始仔仔细细打扫着屋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打扫的干干净净。

此岱秀山唯一上山的路就必须经过杨逸家所在的村子,因此上此山的都是杨逸村子里的人。而老道士生前性格怪癖,除了对杨逸一家,对村内其他人则是非常冷淡,他又身有功夫,搞得后来村里大人小孩都有些惧怕他,再加上这岱秀山除了风景好点,树木多点,物产极不丰富,因此平日里根本就无人上此山。老道士一去世,更是无人敢来到此处,只有杨逸父亲有时来打扫照料一下,只是时日长了,他也来不那么勤了。

杨逸在自己以前住的屋里点上了老道士以前用的煤油泡子灯,这里不可能通电,只有用这古老的家伙照明。杨逸打算今晚就住这了,来时已告诉了父母。

煤油灯下,杨逸打开了老道士留给他的木盒。

木盒中东西不多,杨逸大体翻看了一下。几页书信,想必是老道士写给他的遗言;一个信封,里面也是装了一些纸页和卡片的东西;一件无袖墨绿色背心,触手柔滑,很有质感;还有一块翡翠雕龙玉佩,触手温润,色泽凝翠欲滴,只看纯度,杨逸就知道这是一块翡翠中的极品,价值只怕很是不菲。

首先杨逸打开了老道士留下的几页书信,字体龙飞凤舞,确是老道士的笔迹,就着煤油灯的灯光,杨逸心情落寞的看了起来:

小逸:

当看到这封信时,只怕为师已经不在人世了。尽管以前你很少叫我师父,但我确实也只有你一个传人,你就是不想当我徒弟也得当了。

当初和谢兄弟约定最多五年,就让他放你回来,依我对他的了解,只怕他不会不放你,但他也会将你留满五年。

原谅为师把你‘卖’了,其实也只是想让你出去多锻炼锻炼,见见世面,这有助于你的成长。对了,我已经交代过了,如果我有个好歹,不让你父母通知你和谢兄弟的,一个老头子死就死了,不值得你们再大老远跑回来。

……

唉!老道士啊,其实我早就内心里当你是师父了,只是平时是故意气你。对谢老头你倒真是了解,只是你本出于让我锻炼的目的,但这几年风风雨雨,要不是您徒儿身手好点,只怕早就不知道挂了多少回了。不过真是感激您这番良苦用心,自己现在也确实受益良多,只是当自己打算退役回来好好孝敬您的时候,您却是不在了

杨逸看着信心里想着,眼睛又有些湿润。只怕他这两天流的泪比他从生下来到现在都要留的多。

定定心思,杨逸继续看着书信:

自从十几年前来到这,就看中了这个地方,多少年四处漂泊,心也疲了,就有了在此处终老的想法,后来又遇到了你。

知道当年那些上山来玩耍的小孩们,为师为什么单单看中了你么?就因为你这孩子心地善良,别的孩子见到我时总是骂我,用砖块扔我。只有你当时没有觉得我脏,觉得我怪,阻止了别的孩子,还从家里拿东西给我吃。

一直以来,为师都没有和你说起过我的身份,你也从来没有问过。为师本来姓方,名照熙,这名字还算文雅吧,你可要记住了,别到时候别人问起来你连师父的名字都说不上来。

事到如今,对你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不怕你笑话,师父年轻的时候,谋生手段其实很不光彩,是靠盗卖文物为生,那时对于这方面国家控制得不像现在这么严。后来为师翻然悔悟,深感再干此行当是伤天害理,于是转行做起了珠宝玉石生意,而早些年自己珍藏的最珍品文物,却是想献给国家。

不想,就是我一直信赖的拜把子兄弟,自小跟着我一起干的搭档,却见财起意,出卖了我。

他与人勾结,趁我不备,围了我当时住的地方。那一夜,我唯一的儿子,还有儿媳,都中枪身亡,却只有我这个最该死的人,仗着有些身手死里逃生,那些文物和一些珍贵珠宝被洗劫一空,我住的地方也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

……

看到这,杨逸忍不住有些惊异,原来老道士年轻时是个盗墓的,看这口气应该还是个大贼。却没想到改邪归正后却遭了自己拜把子兄弟的暗算,儿子儿媳都死于非命。

如此深仇大恨,怪不得以前老道士经常有时候疯疯癫癫,或者表情痛苦的发呆呢,想来一方面是受此刻骨铭心仇恨的刺激;另一点,只怕是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连累了儿子和儿媳的丧命,他为此深怀内疚。

第三十六章  老道遗嘱(2)

这许多年来,为师隐姓埋名,假扮成道士,一直在各地寻找那个狼心狗肺的畜生,直到几个月前,我终于得到了他的下落。他原名叫寇三福,现在却改了名字叫寇仲海。如今他也早已经漂白,在滨海市成立了一个仲海集团,我暗中观察过,他如今财力雄厚,黑白两道都有极强势力,要报仇只怕不是很容易

我本想孤身潜入他住处,将他击毙,事不成大不了赔了这条老命。却不料,费劲心机潜进到他住宅后,正准备动手时,却发现在他身边竟然有个我非常熟悉的人——我的妻子,也就是你的师娘,更让我震惊的是她竟然和寇三福表现的很亲密,看样子只怕她随了那寇三福。

我和儿子儿媳出事的时候,她和我才两岁大的孙女不在我身边,所以得以幸免于难。这许多年来我也一直在寻找她们,实际上除了报仇,她们已是我这么多年能够支撑下来的唯一精神支柱,却没想到,曾经相亲相爱的妻子,却跟了我的仇人!这对我打击巨大,难道,这是老天爷对我早些年做下众多罪孽的惩罚么?

一时间我心绪混乱,知道自己再动手则很难成功,只能立刻遁走,失魂落魄地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