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智者人际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智者人际

第17章

书籍名:《智者人际》    作者:谢镇泽
    《智者人际》章节:第1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众人一看,仙叹在井边弯腰喝水是个天赐良机,便齐拥上前,将仙叹推到井底。

由于仙叹做过许多好事,他的善行感动了神仙,天神在这危险的时刻,在井底接住了他,使他安然无恙,连皮都没有擦破。回去后把商人们吓坏了,便老老实实地招了供。国王听说他们在归途上谋害仙叹,十分生气,便下令把他们统统关进监牢,要将他们定罪。仙叹闻讯后,焦虑万分,为他们请罪。邻国闻说,皆交口称赞,无不佩服仙叹的崇高道德。

《六度集经》卷一《仙叹理家本生》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周瑜是东吴的大将,他聪明过人,才智超群。然而,他却妒忌心极重,容不得超过自己的人。他对诸葛亮一直耿耿于怀,几次想除掉诸葛亮,[奇Qisuu.com书]却未能得逞。赤壁之战,周瑜损兵折将,费了不少钱粮打仗,却让诸葛亮从中得了大便宜,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疱迸裂”。后来,周瑜用美人计,骗刘备去东吴成亲,被诸葛亮将计就计,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又“大叫一声,金疱迸裂”。最后,周瑜用“假途来虢”之计,想谋取荆州,被诸葛亮识破,四路兵马围攻周瑜,并写信规劝他,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竞争对手的忽视,意味着在减弱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应时刻警醒自己,切不可无视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的巨大威胁,保持灵动的思维,注重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他们的优势、劣势与个性,准确定位自己的比较优势与个性,凸现比较优势与个性魅力。春兰集团董事长陶建幸总结在竞争中取胜的秘诀时说:“用田忌赛马的方式应对外来竞争”,“一定要善于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所谓以己之长,攻其之短。”

关注竞争对手,并非攻击竞争对手,更不是消灭竞争对手,而是接受竞争对手的存在,严格自律、良性竞争。恶性竞争不仅损人而且害己,而良性竞争却可以增强自身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在竞争中取得发展。“下棋找高手”是张瑞敏的成功秘籍;  “向失败学习、向成功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整合相对竞争优势,出奇制胜,是刘永好、刘永行兄弟引领希望集团通向成功的蹊径。

竞争是好事,但要控制在心理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工作上是竞争对手,业余时间又是好朋友,这是一种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这一点很重要。竞争要维持在良性互动的前提下,否则就会陷入恶意竞争的旋涡,那时紧张与压力会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第37节:学会放弃

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

这回,比舍又带领了五百商人驾着一艘一艘的船入海采宝去,乘风破浪,很快地到达了珠宝产地。

客商们停泊登岸,一眼望去,哈哈,遍地都是奇珍异宝啊!大伙儿就像一群饿狼一样,拼命搬运,耀眼的珠宝一下子一船一船都装得满满的。可是,客商还在贪心地抓呀堆呀,眼看每只船都要被压沉下去了。

此时,比舍可着慌啦,大声疾呼:  “注意!注意!船,不能运载过重啊!客商们!自动地把你们超载的珠宝,尽量抛弃吧!不然的话,一定要出危险呐!”

五百客商都装没听见。贪欲所迷,宁共宝死,也不愿意丢一粒珠子呀!

比舍眼看没法了,只好决定牺牲自己的船上所有,尽将光闪闪的珠宝投没海涛里。

驾驶着空船跟着满载珠宝的船队离开宝山。眨眼间,超载珠宝的船,一艘艘地被海水吞没了。要不是比舍业目沾,将五百客商护救出海,那真是人财两空了。当五百商人坐在比舍这只船靠着大陆平安脱险的时候,海面上忽然出现一个神,将比舍仪八抛弃的珠宝尽数还了他。比舍失宝得宝,当然欢喜极了,可是他不忍眼看大伙憔悴烦恼的样儿,便又把自己的珠宝和众商客平分了。

据《杂宝藏经》

人生在世,忧患很多。婚丧嫁娶、事业前途、职称评定、子女教育、购房安身……哪一样都得操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得更好一些呢?但事事不能尽如人意。

人应该有理想,有追求,追求固然重要,但也要学会放弃,笑对人生。

浮生一世,短短几十年,总有一天连生命都不得不放弃,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懂得放弃的人往往要比一味追求的人得到的更多些,也更放松些和快乐些。人生的路很宽,为官为民,有钱没钱,一样可以活得有滋有味,只不过各有各的活法而已。民有民的乐,官有官的忧;穷有穷的喜,富有富的悲,都随个人与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何苦处心积虑地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开开心心生活,正所谓“穷亦乐,富亦乐”。

古人把放弃作为一种谋略,现代人却把放弃看作是无能的表现。虽然所有的理性追求都源于现实,但人不可物欲太强,有了星星要月亮,有了月亮要宇宙。物欲太强势必会起贪念,有了贪念就会繁衍出恶行,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看看那些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人,从百姓到政府官员,从小偷小摸到大笔亏空,一切恶行都是起源于一个“贪”字——这样的“追求”,还是学会“放弃”吧!财色之取,如小儿含刀刃之饴,甜不过一勺之美,而有截舌之患。孟子曰:“养心善莫寡欲”,诚然如此。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总有相对的第一名,享受鲜花和掌声只不过是一两个幸运儿的事。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默默奉献的人们组成了社会的大多数。不必苦苦成为那一两个幸运儿,从某种角度上说任何工作都有他的价值,既然体验了生活的辛酸苦辣,做过了自己喜欢的事,或富或穷,此心足安。

放弃是一种艺术,“去留随意,看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任窗外花开花落。”你能体会到这种意境吗?

第38节:获得以放弃为前提

从前,某处住了一位单身汉。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哪怕只有一次也好。

于是,他日复一日地向神灵祈祷。他的诚意有一天终于得到了回报。

某夜,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奇怪,这么晚了会是谁呢?”他虽然觉得纳闷,但依然把门打开。

门外站着的是一位名叫“吉祥”的幸福女神,他兴高采烈地请她赶紧入内。可是,美丽的幸福女神却指着她身后的另一位女子说:“等一下,这是我的妹妹,我们是一起出来旅行的。”

他惊讶地看着这位奇丑无比的女子,疑惑地问“吉祥”:“真的是你的亲妹妹吗?”

“是呀,我刚才不是已经介绍过了吗?她是不幸女神‘黑耳’。”

他听了之后连忙说:“请小姐进屋里来坐,不过,还是请令妹先回去。”

“真是岂有此理!我们不论走到哪里,都是在一起的,我怎么可以单独留下来呢!”

他犹豫着,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吉祥”说道:“若有不便,我们只有告辞了。”

最后,他不知所措地望着姊妹两人离去的背影。

据《大般涅经》

曾经采访过一位事业上颇为成功的女士,谈到她成功的秘诀,她的回答令我大感意外----放弃。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对此作了最具体生动的诠释:为了获得事业成功,她放弃了优裕的城市生活、舒适的工作环境、数不清的假日、甚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天道吝啬,造物主不会让一个人把所有的好事都占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获得都是以放弃为代价的。

人生苦短,要想获得越多,自然就必须放弃越多。不懂得放弃的人往往是不幸的。

我认识一个年逾不惑的女公务员,仍待字闺中。不是她不想结婚,也不是她条件不好,错过幸福的原因恰恰在于她想获得太多的幸福,或者说,她什么也不肯放弃:对于学历平平者她不屑一顾,有才无貌者她也看不上眼,等到才貌双全了,地位低微或是离婚人士又使她的自尊心虚荣心受到极大的刺痛……

第39节:受与授

古时候,有两兄弟,兄长大路,非常聪明,出家之后,如法修持,不久以后便证了阿罗汉果,这是小乘出家人修道最高的果位了。弟弟愚路,却偏偏愚笨到简直难以形容。后来大路便收愚路出了家,也给他授了比丘戒,成为一个真正的僧宝。出家人不是吃饱了饭坐着玩的,出家的目的是修行,但要修行,首先要懂得修行的方法,这就是出家人为什么要诵经的道理了。大路尊者,为了使他的弟弟,现在又是他的弟子愚路,能够如法修行,便教了他一个偈子,但愚路是世界上最笨的笨人,没有办法记得住。他天天读诵着,过了三个月,附近放牛牧羊的人,都因听了他的读诵而能朗朗上口,默默地记住了,愚路还是不得要领,甚至反而去向放牛牧羊的人求教。

大路尊者用神通观察之后,始知应该采用呵责的方法来激励愚路,就把愚路推出门外。愚路站在大路尊者的门外,很伤心地哭泣起来,被佛陀看到了。佛陀问他有什么困难,愚路于是便诉说自己的苦衷。佛陀就表示愿意教愚路,向他传了另外一个偈子,还设法消除他的业障。经过一段时日之后,他的业障果然消除了,他能将这两句法语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心境也开朗了,他的智慧也显现了,他对尘垢的意思,也豁然开悟了。